所有圖片因我的hope916網頁出差錯,圖片庫全不見了,所以重新上傳,並重做超連接,還好有備檔,否則就全完了.
所有圖片因我的hope916網頁出差錯,圖片庫全不見了,所以重新上傳,並重做超連接,還好有備檔,否則就全完了.100多張圖,先上傳一部份.
1. 最近在做這個,在一個偶然機會得到一個22公分,雙分離,孔徑比為f12的折射鏡組,因雙分離鏡片對色差的校正仍嫌不足,但因F值做到F12,所以想來色差不會太大,而22公分以是在市場上能找到最大的了,一般已是天文台使用,因焦距長達2700,,做成望遠鏡怕也帶不出去,而我等無固定觀測室,且居住在都市內,光害也讓這個2700mm焦距的鏡片毫無用武之地,所以要發揮這鏡的功用,一定要想辦法做成可攜帶式,所以想了一個使用反射鏡來折疊光路,把鏡身縮短,做成可以帶出去使用的長度及體積,先預設完工後的鏡筒重量不超出20Kg,否則就算短,也很難帶出去使用.
2. 所以想到將光路做2次折疊,第一段1000mm,第二段700mm,第3段1000mm,總共為2700mm,因要對鏡身做2個折疊,若無專業加工手法,以DIY手法無法完成, 所以便採用PVC當鏡筒,PVC好加工,也容易購得,做成不規則的形狀也較容易,找來3截不同直徑的PVC筒,厚度都是10mm,強度足夠,以鋸,膠,汽車板金用補土,很辛苦的做成一個N字型的鏡筒.
3. 本想送去汽修廠做噴漆,但心想既要DIY,不如噴漆也自己做,所以自己噴漆,共用掉10罐白色小噴漆,噴的不是很好看,但起碼也從灰色變為白色的了.
4. 這系統所要用的反射鏡共2片,一片大一片小,聯繫」智通」黃老闆,願意幫我做2片平面鏡,一片114mm直徑,一片153mm直徑,在很快的時間做好了,自己車製2組鋁質3點式調整盤,黏上2片反射鏡,很棘手的問題因」智通』的幫忙,迎刃而解.
22公分鏡片.
5. 另鏡筒夾是向emper購得,內徑250mm,剛好能抱住這250mm直徑的主鏡筒,又自己用20mm厚的鋁板,做成長700mm的鳩尾座,組合後非常堅固,但光這鏡夾含鳩尾座就重3.5Kg.
6. 從二手市場找來一個1:40比一的調焦器,不是望遠鏡用的,須要改裝,也從emper處找來」晶華」的102鏡用的2寸調焦座,之所以選這個,原因是它的伸展長度是國內能找到的現品最長的,不然短調焦行程很難應付2700mm焦距的使用.
自車一個固定圈,請加工廠做一支齒條,把現品調焦座的齒輪室挖空,做出能配合的空間,裝上這個1:40的調焦手輪,真是搭配,用現品改裝就是方便,不須動大手術,花大腦筋,還省錢.
7. 把所有零配件及鏡片組裝,現在最難的問題來了,怎麼去準直這3疊的光路,系統尺寸又大,我一個人做不了,所以想到用CCD及監視器,來替代眼睛,使我能邊調邊看.
先準直這兩片反射鏡,在垃圾桶找到一個厚紙片,剪成與前鏡片一樣的直徑,在中心及邊緣做幾個小孔,拆掉前鏡片,夾上圓紙片,對準照亮的不漫射牆面,在目鏡接口端裝上CCD及鏡頭,從監視器觀察反射鏡的影像,調整再調整反射鏡的3個推拉螺絲,把所有亮的小孔都對準鏡筒中心,且每個小孔都一樣亮,如此反射鏡光路的準直便完成,這工作還須搭配」智通」的調整目鏡,這目鏡內帶十字絲,且是針孔成穿透觀察,正好能做這系統的校正光路工作, 本來很擔心調校問題,現用最簡單的工具,變得很輕鬆,也縮短時間,從架好到調整,只花了20分鐘的時間.
8. 再裝上前鏡片,把鏡統架上LXD-75上,因無其它赤道儀,所以裝上LXD-75是不得已的,這鏡筒到現在重29Kg,早已超規,我的期望值是20Kg,29Kg真是太重了.
裝上Canon 300D.
9. 對準遠處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的不銹鋼板,有陽光反射,測試這鏡的高光溢出及色差(解析度因還未對前鏡片準直,所以不強求),拍攝結果相當滿意,色差因F12的設計而顯得輕微,高光溢出也可接受,比起國產的152F8要好太多了.
比照組,Canon 300D+200mm鏡頭拍攝
直焦2700mm.
3倍投影8100mm
裝上25mm目鏡用眼視觀察,這時是108倍,屋頂的熱水器非常清析,大出我預料之外.
10. 兩片鏡式的22公分鏡片,做成這種品質真的不錯,所以色差的降低,對於兩片鏡,還是用小的光圈孔徑比比用低色散玻璃要來得經濟,只是這麼大的鏡片用F12的孔徑比,怕一般人是無法消受了.
這鏡完工,但遮光罩還未做,但加上遮光罩就超出 30Kg,我是玩不了了,所以下一步是減重,用鋁鏡筒來製作成另一種L型鏡筒,我算過約略重量,將不超出18Kg,但長度會到2公尺,但我會設計在收起時鏡筒只有1公尺,直徑25公分,且因是一片反射鏡,會是鏡面正像,成像也會更佳,省的再用天頂鏡,我去玩了,這N型鏡統將會拆掉鏡片,送入我的收藏箱.
規格:
品名: 22公分F12折射鏡
型式: 反射鏡折疊,N型光路.共4組3點式調整機構.
前鏡片: 兩分離式22公分直徑,焦距2700mm,藍色鍍膜.鑄鐵鏡座.
第一反射鏡: 平面式,直徑153mm,厚度15mm.
第二反射鏡: 平面式,直徑114mm,厚度10mm.
調焦座: 金屬式,帶1:40微調機構.
鏡身材質: PVC
體積: 1200mmX250mmX400mm
重量: 29Kg(含鳩尾座)
廠商: DIY一族
產地: 中國
11. 繼之前所做的22公分N型折射鏡後,因兩片反射鏡及厚鏡身,體重達29Kg.
www.astronomy.com.cn/bbs/viewtopic.php?t=37741
12. 接下來繼續完成一個反射鏡的L型鏡筒,構想只是減少N型鏡筒的一個反射鏡
,增加1公尺的長度,
如此沒了不規則的鏡筒,可用鋁材來加工製作,總共由3支不同
大小的2mm厚鋁管來拼接鏡筒,鋁管是用2mm厚鋁板上滾筒機
滾圓,再將接縫鋁焊.
兩支大,中筒相接後,長度即達2公尺.比旁邊的N型鏡筒要長很多,
但確輕很多,
13. 2mm後的鋁管無法直接對接,所以車製鋁框,做出螺紋,鋁連接框
與鋁管相接,上膠上螺絲,並在鋁筒內部貼上厚絨布,因完成後是
伸縮筒,所以不能家消光欄,否則會是鏡筒內部便小,無法用大筒
裝下小筒.黑色絨布,效果不錯,但很重,不倒毛,是很好的消光材
料. 先貼上雙面膠帶,恨自己手短, 貼膠帶還好,貼軟綿綿的絨布
真的很痛苦.
主鏡筒與次鏡筒的接合處,螺紋是180mm,牙距1.25mm.
做旗袍的厚黑絨布真的很好,消光一流,又不倒毛,很易清理.
鏡筒最前端與鏡片組相連的地方仍用PVC,並加上鋁圈,做出
3個鏡組固定調整的6mm螺孔.
將向智通訂製的114mm平面鏡裝上5mm厚鋁製小屋中,做成
4寸天頂鏡.
與晶華的2寸天頂鏡比一下大小,玩大鏡子,怪鏡筒,什麼都變大了.
天頂鏡底部的3組推拉調整螺絲.
在4寸天頂鏡上貼上黑絨布,並裝上直徑8公分鏡筒座,以便收起時
好拆離,裝上時用6支塑鋼螺絲固定.
做一個天頂鏡的延伸管,並車製一個與晶華2寸調焦座的聯接器,
拆開後的散件如下:
晶華兩寸調焦座經改裝成1:40的微調機構,1:40的微調機是舊貨
市場買來的OLYMPUS 顯微鏡配件,用鋁圈與調焦座相連,並用放電
加工做一跟與之搭配的齒條.
用智通的22 公分鏡夾,自車一個鏡夾座,並做一個鳩尾座,成為一個
專用鏡夾,並在鏡夾上貼上厚泡棉,防壓傷.
準備好一堆零件,擺在地上還滿壯觀,這些東西用了一個月的業餘時間.
備好LXD75(我現有最大的赤道儀,沒辦法),逐一安裝.
先裝上鏡夾
備好前鏡筒
再裝上前鏡筒
裝上前鏡組
裝上中鏡筒
再連接4寸天頂鏡
裝上延伸筒固定接座
裝上延伸筒
鎖住調焦座連接器
裝上調焦座及相機
14. 雖鏡筒已折成L型,但展開時仍長2公尺,今日拍照使用時對遠方屋頂
,腳架收短,我身高169公分仍不夠高,要站在椅子上才能操作,因屋頂
角位較低,如對高天,則問題不大,反而會舒服一些.
用300D+200mm中望遠鏡頭所拍的目標物,當比對組.
以22公分鏡用300D,2700mm直焦攝影,觀查高光溢出,色散及清析度.
眾合表現還不錯,F12光圈比幫了很大的忙,讓兩片式鏡組能有很好的表現.
使用完畢,將鏡筒拆解,
15. 小筒套中筒,中筒套大筒,如此收起只有1.2公尺長,不含赤道儀共重19Kg
,對於22公分F12的鏡筒而言,原本2700mm的鏡筒,因為收納的設計,
使的可能帶出使用了.那天有伴,帶出去觀天一下,昆山是"暗無天日",
再大的鏡都沒用武之地.但赤道儀還沒做好,還有得玩的了.
16.
規格:
品名: 22公分L型折射鏡
主鏡直徑:22公分,兩組兩片消色差
焦距: 2700mm
平面次鏡:114mm
調焦: 手動附1:40微調機購.
伸展總長:2.1公尺
收起總長:1.2公尺
最大外徑:25公分
鏡筒材料:鋁
總重: 19Kg
產地: 中國
廠牌: DIY一族
售價: 無價
[ 本帖最后由 成都巽风 于 2007-1-16 16:0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