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F-6历史与现实在呼唤:对春节作科学改期

[复制链接]
zhangqianwu 发表于 2005-6-28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F-6历史与现实在呼唤:对春节作科学改期
章潜五
````今春,许多报刊登出春节需作科学改期的信息,激起了公众的热情关注,多位读者来信表示支持,已逾百位专家学者签名赞同的此项建议,正开始向公众传播开来。历法改革事关国计民生,是世代相传的研究课题,在今天人民当政的时代更需公众的参予。跨世纪之际是历法改革的难逢良机,今朝科教兴国年代是否需要改革历法,有待全球华人作出历史抉择。
````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节日,对它推陈出新,科学地确定历日,使之名正言顺,安定祥和,科学文明,反映时代气息,是值得共同深思细探的有益之事。对春节作科学改期,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呼唤,已故地理学家金祖孟早于1986年提出历法改革两议:农历宜改称旧历,春节应定在立春。
````首先,现代春节与古代春节存在差别。古代以立春为春节,这是名实相符的。现代把夏历元旦定为春节,却有名实相悖问题,且有历法政令方面的矛盾。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后立即通令“改用阳历”,这实际上已宣布废弃旧历夏历。之所以允许旧历存在,只是考虑到改革民俗需要时间。方志专家陈元方说得好:“中历、西历并用,旧年、新年齐过的状况,只能是一种过渡,绝不是目的。”现代春节实为旧历年的代名词,虽然这样可以回避矛盾:“每年过两次年,每年人增两岁”,但却出现名实相悖,有半数年份的春节处于冬季,约1/3的年份更是在严冬欢度春节。天文专家戴文赛说:“我国目前把阴历新年称为春节,那是再滑稽没有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岁月是增了,春却还没有回到大地上来,春光还没有充满乾坤。”恢复用传统的节气历规定春节,就又能够名正言顺、科学符实。
````其次,历法是人们常用的计时标准,应该科学精确和简明实用。阳历反映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规律,表征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因而它能科学地授时指导农耕。阴历反映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规律,月亮盈亏与气候变化没有关系,旧历之所以能够授时指导农耕,依靠的是24节气这种阳历性质的时标。朔望月编历计日办法在古代有其重要价值,但它并非永远先进的。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早就指出置闰月法是“赘疣”,其病弊是“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时失位,算数繁猥。”他把我国古人独创的24节气总结成“十二气历”。夏历(“文革”中改称“农历”)的历法数据没有规律性是人所共知的,而且它不像公历那样具有节候日期的相对稳定特征,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日期飘忽不定,相差可达一个月之久,因而导致了许多社会困扰。而改用立春的公历日期定为春节,可以消除这些困扰,能使春节安定祥和,科学文明。
````再次,需要注意世界历法改革的大方向,走太阳历之路。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世界科学技术出现突飞猛进。这种哲学思想传入中国后,引发了近代史中的几次历法改革。太平天国遵循“十二气历”理论,创颁了阳历《天历》,彻底废除阴历,天京城内有妇女和老人因“私过旧年”“被杖”。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胜利后,立即于1912年宣布“改用阳历”。民国十八年,政府废弃旧历,公告“禁过废历春节”,只过阳历新年。无疑这些改革主张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改革未能贯彻始终取得成功,并非因为老百姓反对科学改历,根本原因是历法误识根深面广,历法科学知识不普及的结果,这正是我们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

(原载《国防教育》,97④98①合刊。辑入《历法改革研究文集》,1998-12)


F-7传统观念和习俗可以改变——谈春节科学定日

航天部210所  蔡 堇
````一谈起春节改变历日问题,很容易有这种看法:旧历正月初一过春节,人们已习以为常,要改变很困难。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心理科学叫思维定势。一旦人们的思维长期形成一种固定模式,要冲破它,改变它,的确不容易。但是,困难的事并非一定办不到。关键在于新思维是否比旧思维科学、合理,是否有得以改变并付诸实践的条件。
````春节科学定日问题也是这样。显然,春节改在立春比现在旧历正月初一要优越得多。许多专家学者已经谈过,这里就不重复。至于春节科学定日的条件,我想主要有三个:一是时机,二是国家决策,三是广泛宣传。有了这三条,再困扰的事也可以办成,
   下面列举一些实例:
1、        计划生育
````自古以来,历代政府都未曾管过生儿育女的事。谁家爱生几个孩子,就可以生几个孩子。而且社会上常以“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五子登科”为荣。现在,我国政府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将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策,一改数千年的传统观念。
2、        禁放鞭炮
````燃放鞭炮是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活动时常采用的一种庆祝方式,流传已有数千年。鉴于燃放鞭炮的危害已成为社会问题,近几年许多城市先后明令禁止。
3、        禁止吸烟
````吸烟是国人比较普遍的一种嗜好,历史久远。现在国内很多机构和单位禁止在工作
(生产)区吸烟,国家有关部门也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和交通设施吸烟。而且禁止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4、        计量标准化
````度量衡自古以来改革次数最多。这包括计量单位名称的改变和计量单位所代表的量
的改变。我国原有的计量单位已逐渐废除。现在,为了向国际标准靠拢,国家规定一律使用公制,并正式颁布国标。
5、        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
````汉字是中华民族应用最广的文字,经过4千年的演变而形成现代的字形。建国后,
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先后颁布两批简化字,取代原来的繁体字。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种类颇多。建国后,确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
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言规范的汉民族的共同语,即普通话。在全国逐步推广,成绩显著。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这些决策完全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
的发展,正由于当时客观环境的需要,国家(或地方政府)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有力措施,各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地宣传,这些重大决策都为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所拥护。因此,实施顺利,效果明显。全国上下有目共睹。虽然有些规定开始实行时,有些人有不同看法,甚至持反对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认识也在不同程度地提高。
````春节科学定日问题在这方面同上述实例具有共同性,就当前来说,现行春节的历日游移不定,给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带来的困扰日益明显。当前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大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际,对春节科学定日开展广泛的讨论,正其时矣。通过讨论,统一认识。如果全国人大能就此作出决议,全国各种宣传媒介积极配合宣传,想来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是会拥护的,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也会积极支持的。

(载于《历改信息》第5期,1997-09-25。辑入《历法改革研究文集》,1998-10)


F-8春节的演变和分析——再谈春节科学定日

航天部210所    蔡 堇

元旦 ●立春● 春节
一、元旦
````古时元旦也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晋书》说:“顓顼帝以孟
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旦立春。”《说文解字》说:“旦,明也,从日见一上,地也。”大坟口文化遗址曾出土“旦”字的原始形态图,殷商青铜器铭文中简化为“?”。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歌》说:“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引伸为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历代元旦的时间不同。夏代、商代、周代分别以正月、腊月、十一月为岁首。春秋
战国时期,各诸侯都想“王者始起”,各用各的历法。秦始皇颁布顓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直到公元前104年,即西汉元封7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历纪坏废,宜改正朔”的建议,制太初历,恢复正月为岁首。西汉以后直至清末,大都按照夏代以正月为岁首。其间,虽曾有王莽、魏明帝、唐武后和唐肃宗先后改朔,但时间都很短,多则十多年,少则一两年。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次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纪年采用公元。

二、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形成的八个节气之一,而且是八节之首。立春作为节气形成于周代。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礼记•月令》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汉文帝、景帝颁发诏书时称“朕亲耕为天下先”。

````古代,官府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祭典,在衙前摆放泥土做成的“土牛”(即“春牛”),由当地官员主礼,在场人手执彩鞭,依次抽打“土牛”三鞭,叫做“鞭春”。祭典结束,农民们便纷纷从土牛身上挖下泥土带回家中,作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兆头。这种习俗始于周代,以后各代各地祭春的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基本上保持了这种风俗。直到明清仍有关于祭春的记载,如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等。

宋代沈括曾主张立春为岁首。太平天国颁布《天历》,确定立春为岁首,即天历新年。

三、春节
````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传说那时每逢腊尽春来,人们便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并用朱砂涂面,鸟羽装饰,载歌载舞。
我国古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春节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年节》(罗启荣等编)说:“汉代,人们将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称为春节。《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南朝梁人江淹《杂体诗•张黄门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

1913年袁世凯当政时,内务部长朱启钤向袁世凯提出《定四时节假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当时定正月初一为春节并放假休息,一直沿用至今。而其他三节的名称则未保留下来。
分  析
   1、说“大年初一过春节已有几千年历史”不确切
````据统计,自夏代至清代,以建寅(正月)为岁首共计2425年,而以建亥(10月)、建子(11月)、建丑(12月)为岁首共计1691年。不论是夏历或非夏历每年的第一天通常都称为元旦或类似元旦的词,而将夏历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是1913年,距今只有84年的历史。因此,说“大年初一过春节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不确切的。如果说“大年初一过新年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倒是可以的。

   2、春节定在立春并非新创
````上面已经谈到,春节在历史上是个多义词。第一种意思是指春季,并非指某一天。第二种意思是指立春日,例如汉代就曾定立春日为春节。
````由此可见,建议将春节改在立春并非新的创造,历史上早已有之。

   3、 立春原来就是我国的重大节日
````从上面可以看出,立春和元旦(正月初一)历来就是我国的重大节日。立春的迎春活动始于周代,一直持续到明清。辛亥革命后才不再举行这种活动。
````由此可见,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本来就是我国影响广泛的传统节日。将现行的春节改在立春,名符其实,是比较好的选择。

4、历法改革的总趋势是谋求科学、合理
````我国历法改革次数居世界之冠。据统计,秦以前6改,汉4改,魏迄隋14改,唐迄五代15改,宋17 改,金迄元15 改,明清3改(含太平天国历改),辛亥革命后1改,共计大小改革75次。
````现今国际通用的公历也是经过几次改革而形成的,即古埃及历—儒略历—君士坦丁历—格里高利历。
````无论古今中外,历法大改小改,其总趋势都是谋求科学、合理,日臻完善。春节改日并非大改,充其量只能算作小改,但它是符合历法改革的总趋势的,应给予肯定。
````然而也有一些改革不符合甚至违背总趋势的。例如,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出于个人权威的考虑,将儒略历中的8月(即其出生月)改为31天,从而打破原来的大小月相间的规律。这种改革就起到相反的作用。袁世凯政权于1913年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从现在的观点看,也是不恰当的。

5、春节改日是会被人们接受的
````首先说明的是,讨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保留春节,而不是废除春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不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春节定日完全是人为的。定在大年初一或定在立春,都未尝不可,只是有优劣之分。显然,将春节定在立春比定在大年初一要优越得多,能消除现行春节带来的诸多困扰,于社会有利,于民有利。
````有人作过调查,当代青年与老年人相比,老年人对夏历、对春节的观念要浓厚些,而青年人则淡薄些。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对夏历、对春节的观念淡薄些,乡村居民则浓厚些。
````据一位久居农村的人士谈,他曾就此问题向周围的农民征求过意见。农民最担心的是取消春节和二十四节气。在讲明春节改在立春的优越性后,他们便认为改是可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不能以偏盖全,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问题。
````总之,只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讲明道理,人们是会接受的。

(载于《历法改革研究文集》,1998-12)


F-9春节改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航天部210研究所   蔡 堇研究员

几个名称的说明:
夏历——我国传统历有多个名称,当前比较流行的是“农历”。
公历——即格里哥利历,又叫阳历。
公历新年——即公历元旦,公历1月1日。
夏历新年或现行春节——夏历正月初一,夏历大年初一;辛亥革命前称元旦。
立春春节——古时立春称春节,1913年改称夏历新年为春节,即现行春节。
本文建议恢复立春为春节,称立春春节,以区别于现行春节。
 
一、有关历史
````夏历新年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史书上多有记载。现举两诗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爆竹邻家响未终,开门贺客已匆匆。…… 诸公莫羡衰颜好,昨饮屠苏脸尚红。”(清•袁枚《元旦》)由此可见,夏历新年放鞭炮,迎客、饮酒,是很热闹的。从民俗来看,过夏历新年实际上不只过正月初一那一天,而是从上年腊月二十三起到本年正月十五。这期间民俗活动特别多: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年三十除夕,吃团年饭,拜神祭祖,贴春联、门神、年画,守岁;正月初一,元旦;正月初二,迎婿日;正月初三,赤狗日;正月初五,破五,接财神;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八,谷生日;正月初九,豆生日;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

````立春日古时称春节。是日举行迎春活动,自周代一直延续到清末。“立春之日,天子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礼•月令》)官府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祭典,鞭打“春牛”。老百姓纷纷前往观看。民间习吃春饼等,妇女儿童佩带春饰,家中张贴春牛图和与春有关的年画等。

````辛亥革命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改用阳历”,于是便有了公历新年。本来打算废除夏历,因考虑传统习俗,只好采取折衷办法“两历并用”。袁世凯按内务部长朱启钤的建议,将夏历新年改称春节。自此立春只是作为一个节气,其一部分民俗则逐渐移至现行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夏历新年期间的主要习俗,也只有除夕、新年和元宵节了。顺便说一下,袁世凯当政时为了避讳,还通令全国改“元宵节”(谐音“袁消”)为“元夜节”(谐音“袁爷”),并将“元宵”改为“汤圆”。
 
二、改期的必要性
````我国的法定节日,除现行春节外,都按照公历确定,每年历日相同。而现行春节是按照夏历,在公历历表上游移不定,最早为公历1月21日,最迟为2月20日,前后相差一个月。这就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困扰。
````1、农业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过立春即抓紧春耕春灌,现行春节大约有一半却在立春之后,不少农民仍有“不过(正月)十五不下地”的习俗,致使农业生产受到损失。
````2、工业  现行春节或在1月份,或在2月份,工农业生产不能准确地逐年按月份对比。
````3、交通业、商业、旅游业  现行春节每年或早或迟,致使商业“两节”供应、交通业春运不能安排稳定的计划。近年来春节放长假,旅游业也同样受到影响。
````4、教育  学校寒假照例应包括春节,由于春节游移不定,寒假便随之忽早忽迟,直接影响教学计划的稳定性。
````5、行政  每年全国“两会”都在春节后召开,大多在3月份。而省部级和基层逐级相继召开。这样一来,年度工作计划差不多过半年才能下达到基层。

三、改期方案及其比较
````1、将现行春节和公历新年合而为一。只过公历新年,将现行春节的有关活动移此。
````2、将现行春节移至立春,仍称春节。按现行春节放假3天(可固定在2月3、4、5日)。夏历新年不作为法定节日,如同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那样不放假。
````3、同第2方案,但将夏历新年作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第1方案可以消除上述社会困扰,解决每年过两次年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就采用这一方案。但公历新年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比较寒冷,尚无春意,不便于长假旅游。再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节假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以不合并为好。
````第2方案较好。立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有春意,春节名实相符,适宜长假旅游。现行春节的有益传统习俗可以移此,并可推陈出新。
````第3方案是折衷方案,是考虑第2方案行不通时的备用方案。好处是群众可能容易接受,但对今后其他传统节日在公历上固定会有不利的影响。

四、改期的可能性
````1、历法本应与时俱进
````历法与科学、社会密切相关。随着科学、社会的进步,历法应与时俱进,加以改革。我国传统历法和公历的演变就足以证明。虽然有些改革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例如罗马帝国奥古斯多大帝将格里历8月由30天改为31天,破坏了大小月的规律性。袁世凯将夏历新年改为春节也不恰当。但总的来说,历法改革是越改越好,越改越有利于社会。现行春节改期并非取消春节,也不是什么大的改革,只是恢复立春原来的名称而已!

````2、改期名符其实,有利无弊
````说现行春节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节日,这种提法不妥。立春春节已有几千年,而现行春节才只有89年的历史。一些专家早就指出春节应改在立春,使春节名符其实,成为真正春天的节日。由于立春是24节气之一,属于太阳历,公历日期比较固定,因此可以消除现行春节游移不定所产生的诸多弊端,大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3、传统习俗可变
````对待传统习俗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看对当今社会是否有利,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传统习俗大致可分四类:
````第1类是有利无弊  例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应予以保留,还可进一步丰富其活动内容。
````第2类是利多弊少  例如清明扫墓,纪念先烈和祖先,应弘扬这种优良的传统精神。但旧俗烧香烧纸,山林易引起火灾,城市易污染环境,应加以限制,去其弊而兴其利。
````第3类是弊多利少  例如农村庙会,敬神敬鬼,散布迷信,铺张浪费,间或也有一些有益的文化、商贸活动。可将其改造为物质、技术交流和文化宣传集会。
````第4类是有弊无利  例如占卜看相,驱鬼跳神,应予取缔。
````而现行春节似应属于第3类,对当今社会之弊已大于利,而且越来越明显。

````4、已有的改革经验可资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破旧立新,兴利除弊,已改造了许多传统观念和习俗。诸如计划生育、禁放鞭炮、禁止吸烟、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实行邮政编码、计量标准化等。在实施过程中,人们的态度不一,有人拥护,有人怀疑,也有人反对,甚至还出现反复。但总的是前进的,拥护的人越来越多,怀疑和反对的人越来越少,成绩显著,有目共睹。当然也有不成功的事例,例如夏时制。但不能一叶障目,谈虎色变。现行春节的弊端似乎没有上述问题那么明显,不易引人注意,更不像江河洪涝灾害、煤矿特大事故、“法轮功”危害社会那样令人触目惊心,但却直接间接地、甚至是潜在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借鉴上述传统观念和习俗改变的经验,春节改期有可能不走弯路。

````5、不会影响社会稳定
````春节改期与伊斯兰历、藏历等历法没有关系,也不影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传统节日活动。海外华人可以照常过现行春节,也可过立春春节,他们的节日活动对国内不会有大的影响。最好是把现行春节称为夏历新年,因为居住在北半球热带和南半球的华人也很多,夏历新年时那里天热甚至炎热,根本没有春意,自然也就谈不上过春节了。

````6、符合国际标准化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标准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我国两历并行总是不如单一历制好。公历是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夏历中的传统节日应尽量向公历靠拢。将现行春节移至立春符合这种趋势。

````7、知难而进,广泛宣传
````国民党曾经一度明令一律过公历新年,限制和禁止过夏历新年,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关键原因是没有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广大群众对春节改期还有不少误识,更谈不上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很难作出决定。因此希望历法工作者和具有共识的各界人士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广泛宣传,争取各界更多的人士理解春节改期的好处。新闻媒体在宣传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取他们参与这一工作是扩大宣传的关键。春节能否改期,最终需由全国人大或国务院决定。因此希望主管部门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像开铁路票价听证会那样,召开有关机构行政领导、专家学者、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的讨论会,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如春节改期得以确定,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相信全国人民是会乐于接受的。

(载于《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文集》,2002-10)


F-10我国法定节日的不稳定问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章潜五

````我国的四个法定节日:元旦节、春节、劳动节、国庆节,都存在不稳定现象,不仅星期不稳定,甚至有的连月日也不稳定。人们容易忽视这些不稳定现象的弊端,没有重视它们所造成的社会困扰。下面来分析这四个法定节日的不稳定现象,探索使其稳定的改革办法。

``````````````````````````````````````一、四个法定节日的移变现象
年份  元旦节的星期   春节的月、日、星期     劳动节的星期    国庆节的星期
2001      一                1  24   三           二              一
2002      二                2  12*  二           三              二
2003      三                2   1   六           四              三
2004      四                1  22   四           六              五
2005      六                2   9*  三           日              六
2006      日                1  29   一           一              日
2007      一                2  18   二           二              一
2008      二                2   7*  四           四              三
2009      四                1  26   五           五              四
2010      五                2  14   日           六              五
2011      六                2   3*  四           日              六  
2012      日                1  23   一           二              一
2013      二                2  10   日           三              二
2014      三                1  31   五           四              三
2015      四                2  19   四           五              四
2016      五                2   8*  一           日              六
2017      日                1  28   六           一              日
2018      一                2  16   五           二              一
2019      二                2   5*  二           三              二
````说明:今取夏历19年一个闰周列表。新春节改为立春日(公历2月4日),仍然放假三天,且与其前后的双休日连成七日长假。建议旧春节(夏历正月初一)放假一天。  *号表示新春节与旧春节的日期一致。

````由表可知:
````采用公历规定元旦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虽然节假日的日期固定不变,但因公历采用连续七日周制和闰日制(4年1闰,400年97闰),因此每年节假日的星期是移变的。其移变规律是:大多数只移后一天,但逢前一年为闰年时,则次年三个节假日的星期移后两天。这种移变现象表明公历不具有日期与星期的固定关系。
````春节是用夏历正月初一规定的,因此各年对应的公历月份和日期都有变化(在此,最早为1.21,最迟为2.18),而且星期的序号变化毫无规则。这些移变现象是因为夏历采用闰月制(19年7闰),可见夏历不仅不具有日期与星期的固定关系,而且也不具有节候日期的稳定特性。

`````````````````````````````````````二、节假日的调休问题
````我国古代使用单一历制,没有节假日调休问题。只是在推翻了封建皇朝,孙中山通令“改用阳历”后,由于无法立即废除陈旧的夏历,暂行“两历并存”才产生了这个新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颁布《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通令“新年放假一日;春节放假三日,夏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劳动节放假一日,五月一日;国庆纪念日放假二日,十月一日、十月二日。”并且明确“凡属于全体之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应在次日补假。”国务院于近年来对节假日作了改革,一是宣布每周从休息一天增加为休息两天(星期六、星期日),二是增加节假日的天数,春节仍然如前放假三日,而劳动节改为放假三日,五月一日、二日、三日;国庆纪念日改为放假三日,十月一日、二日、三日。为使节假日期相对集中,以便人们外出旅游和更好地安排休息,每年的这些法定节日与相邻的双休日调休在一起,形成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三个七天长假,成为促进旅游消费的“黄金周”。这一改革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如何调休值得研讨,以求在保持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有更好的社会效益。

````需要研究的问题有:
````1、调休办法需要事先明确公布,应该探寻最佳的调休规则;
````2、对于这些节日的不稳定现象,能否通过改革历法予以根除?

````下面是劳动节或国庆节的两种调休规则:
````````````````````调休规则一   固定从公历该月1日开始连续放假七天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节前工作    节后工作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7天         5天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6天         6天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天         7天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天         8天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天         9天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天        10天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天        11天
————————————————————————————————————————————
`````注:日期下有横线者表示节假日。
````这个调休方案的优点是休假日期固定易记。缺点是有连续工作7-11天,易疲劳而影响工作效益。

`````````````````````调休规则二   不固定放假日期,双休日距离节日不多于3天才作调休
————————————————————————————————————————————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节前工作    节后工作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5天        7天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5天        7天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5天        7天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4天        8天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天        4天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天        5天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天        6天
————————————————————————————————————————————
`````注:日期下有横线者表示节假日。
````这个调休方案的优点是没有连续工作8天以上的情况,工作效益可以不受损失。缺点是休假日期有些变化。
````至于春节的调休法则仿上有两个:
````1、固定从夏历正月初一开始连续放假7天;
````2、不固定放假日期,双休日距离节日不多于3天才作调休。其优缺点与上述结果相同。

`````````````````````````````三、法定节假日不稳定的消除办法
````上述法定节假日不稳定的原因,是公历和夏历都不具有日期与星期的固定关系。为求不再有频繁调休节假日之苦,就需要创制科学简明的永久历。今已研制出两种新历法:七日周制的新四季历,五日周制的自然历。他们都具有日期与星期的固定关系,改用这种新历法就无需每年临时调休节假日。春节假日不仅有星期的不规则变化,更有公历月份和日期的不规则变化,移幅多达一个月的这种移变,造成了诸多的社会困扰:会贻误春耕春灌;不便于月度统计对比;学校教学计划不能稳定;增大春节的客运困难;双节供应计划不能稳定;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日期移变。但只要在新历法中根据我国传统的24节气历,改以立春日(公历2月4日)定为春节,则上述诸多社会困扰就立即迎刃而解,且能消除现行春节名不符实的矛盾,使其名正言顺,科学合理,富有科学时代的新春气息。考虑到海外华人习惯于过“旧历年”,建议可以在旧历新年时放假一天,由他们任意选用新春节或旧“春节”过年。由于海外没有上述的诸多社会困扰,因此不会妨碍祖国的改历大局。

(载于《西安历法改革研究座谈会文集》,2002-10,前曾贴文于强国社区等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