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本人整理的螺旋状ufo资料,附图,ZT

[复制链接]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人整理的螺旋状ufo资料(完整版),欢迎探讨(本贴较长,请耐心阅读,相信你会有收获)注:本贴较长,请耐心阅读,相信你会有收获。

第一部分:螺旋状ufo的历史

2006年前螺旋发光体及其类似的记录

共26个案例

(1)秦末汉初至元明年,《天文志》“状如流星,蛇形有尾”。

(2)《晋书》《宋史》“飞星,大如缶若壅,后皎然白。星灭后,白者曲环如车轮”

(3)1587年1月10日乾隆年间广东“潮州府志”记载,明神宗万历五年十二月初三夜,尾星旋转如轮,焰照天,逾时乃灭。

(4)1970.6

(5)1971年9月17日(是否时间有误差,怀疑为同一案例)晚饭后( 约19时 民用蒙影期间)

在湖北西北部山区谷城县龙潭水库工地 。本人当时是水利施工技术员。1971年9月17日晚饭后看到北方略偏西天空高40度天空有一旋涡星系状一边缓缓旋转,一边向西北天际移动。大小约月轮的两倍.好像由许多小光点组成,还有旋臂结构.我赶紧去拿经纬仪(工程测量用的,有一个40MM30X的望远镜)架好后,再看时已经逐渐暗淡下去最终消失在15度高的西北方暮色之中,细节也未看得更清楚.前后就五六分钟时间。

1971年9月18日晚上,河南省汲县的北京外国语干部学校、缅甸语科的王不安走出宿舍,要出去办点事时,看到了离地面2000至3000公尺的地方,一个巨大的光圈在空中打转行走。他大声地叫,于是有十几个学生跑出来,一齐抬头看天空。光圈像是气体状,很像是螺旋状的星天,发出黄色的光。中心部位的密度很 高,而到了外侧密度就转薄了。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旋转的速度很慢。但是它的前进速度很快,一分钟之后,就在西北方向消失了。时间是7点多。


(6)1971年9月26日

1971年9月26日有人在高邮地区看到UFO并提供了目击报告。

(7)1972年

出现 。
 
(8)1977年7月26日晚10时左右

1977年7月26日晚10时左右,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等目击到一个巨大的螺旋状UFO。

(X)1977年8月
1977年8月的某日,甘肃省师范大学学生王震,出门要去看甘肃省武威地区放映的电影。突然,有一个物体出现在夜空的北边。它发出强得眩目的乳白色光芒,有如一分钱硬币一样大小。这物体旋转移动。(是否时间有误差,怀疑为同一案例)

(9)1979年6月16日
1979年6月16日早上,在甘肃省出现了螺旋状的飞行物体,很多人都看到了。中心部位比金星的亮度稍暗一点,螺旋形的光带,看起来很像银河。滞留空中的时间约12分左右。

(10)1979年7月26日
出现


(11)1979年9月9日
1979年9月9日晚上9点40分,在湖南省的一个工厂空地上,放映露天电影时,天空出现了一个椭圆形螺旋状飞行物体。这物体发出红色光芒,而且由北往南飞,看电影的许多观众都目睹了该现象。

(12)1981年7月24日晚10点40分左右

1981年7月24日晚10点40分左右,他们果然如愿以偿。据报道,这天晚上,在我国西南、中南、华中等地15个省市,约数百万人目击了螺旋状不明飞行物,内蒙古、陕西、甘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均有目击者报告,有目击者报告称,该飞行物为螺旋状、扇状的发光物体,时间为22时33分至52分,持续时间之长、分布范围之广、目击人数之多极为罕见。同时美国东部也有发现。


(13)1982年6月18日22时左右

1982年6月18日22时左右,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嫩江等地区,夜空中万里无云,星光灿烂。忽然,在北方的地平线处出现了一颗迅速升起的“亮星”,其尾部似乎还有一个喷火的“尾巴”。不一会儿,“尾巴”消失,“亮星”继续上升,并开始发生旋转,变成一团逐渐增大的橙红(或橘黄)色小光团。大约在22时08分左右,那光团发生突变,眨眼间变成了一个熠眼的白色光团。明亮的白光划破黑蓝的长空,照耀了寂静的大地。
这白色光团迅速扩展,很快成为一个外亮内暗的正圆形光环,而原来的那颗“亮星”则依然还在光环的中央。当白色光环在空中迅速扩张时,有不少目击者感到白光几乎是铺天盖地般压将过来,惊得目瞪口呆。光环的形状始终保持着相当完美的正圆形,到22时25分左右,扩展到最大,几乎占满了北侧的半个天空。此前在22时15分左右,中心的“亮星”消失不见。而光环在其不断扩张时,亮度相应地不断削弱,以至透过光环的内部逐渐可以看到后面的星空背景了。
光环的亮度继续减弱,以至成为灰白色。那光团的中心位置先是迅速上升,然后慢慢地向着东南方向运动。在橙红色光团出现的同时;其左下方还有一片较暗的蓝绿色蘑菇状云雾。此云逐渐向西部拉长扩张,同时颜色也逐渐变为灰白,到23时左右已成为横亘在西北地平线附近的一抹马尾形长云了。在其扩展的过程中,颜色也逐渐暗淡。此云到23时30分左右才隐没不见,于是夜空又恢复了一片黑暗!

(14)1984年8月12日

(15)1986年8月12日
1986年8月12日美国东部夜空出现的螺旋状发光体

(16)1987年8月27日晚上8点左右

1987年8月27日晚上8点左右,上海龙华气象站观测场实习生陈锋按惯例来巡视气象仪器。,当她抄录完大小百叶箱的数据后,职业性地抬头想观测一下空中的云,却正好捕捉到了一个螺旋状的不明飞行物。她迅速打电话到中心气象台,可这里的雷达显示仪却未显示任何异常。上海气象局龙华气象站观测员陈锋在被采访时说:“当时,它的形状像碗盖一样大,后面留着一个长长的火红色的尾巴,它由西向东呈比较平稳的抛物线状,就是螺旋式地飞行。大概我看到的整个过程有1~2分钟的时间,之后就没有了。”上海的UFO爱好者吴嘉禄、楼锦洪等随后收集到了上百份目击报告,目击者不仅来自上海,还有浙江、福建等华东地区。大多数目击者称,他们看到的不明飞行物呈螺旋状,也有部分看到的是电风扇状或顶角扇形。
(17)1988年的8月

(18)1989年3月13日

(19)1991

(20)1995年3月30日21时左右

1995年3月30日21时左右,一个庞大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乌鲁木齐市西北路夜市上空,盘旋长达两个半小时,视线高度约在一千米左右。

该UFO的可视直径大概有20-30米,圆形,篮球场大小,外侧有两道光圈,光圈间距离相等,光色为白略发黄,两道光圈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那天的目击者有上千人。直到当日23时30分左右,不明飞行物才慢慢飞往西面的雅玛里克山后消失。乌鲁木齐UFO研究会理事长孙立营也目击了全过程。后来,有目击者给他说,第二天22时10分左右,那个不明飞行物再次出现在玛雅里克山以北上空,约8分钟后才消失。


(21)1995年7月26日10时10分

1995年7月26日,广西西部 4 个县天空发现不明飞行物,直径 2 米左右,整个形状像弯月捧太阳,并带扇形光环。辽宁省阜新市上空 12 人称目睹脸盆大小、带云雾状光环的不明飞行物体,在空中移动。

(22)1997年10月4日晚18:50—19:40

1997年10月至12月,北京郊区上空有人报称先后9次发现天空有螺旋状发光不明飞行物体,呈淡黄色,中心有一亮星状核闪烁,外围有雾状、光晕。1997年10月4日晚,我国发生了目击范围最广、目击人员最多的国庆节期间的UFO目击事件。当晚在18:50—19:40分之间,在我国的北京、辽宁的锦州、吉林的白山市、内蒙古、河北省的唐山市、保定市、定州市、献县及怀安、山东省长岛县、陕西省西安市、乾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铜山、天津等等广大地区都目击到一个圆形或扁圆形带着一团白色光雾的UFO,目击者特别多。《飞碟探索》杂志从199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发表了当年10月4日晚的UFO目击案例,在98年第一期发表了一个“10.4”特辑,在98年第3期发表了“10.4.UFO事件分析”,又在98年第6期发表了笔者在北京地区采访调查的多个10.4.UFO目击案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也收到了全国范围内寄来的四、五十份10.4.UFO目击报告。这次目击事件中目击人数最多的发生在北京市大兴县,北京外国语大学97级300多名男生在操场集合唱军歌时,于10月4日19:07—19:15分之间目击到这个中心是个圆球、周围带着光团的UFO,该UFO无声,最后消失在西北方向。

(23)2002年6月30日10時30分左右

2002年6月30日有不明飛行物掠過成都上空?昨晚10時30分左右,本報接到據稱從磨子橋、青龍場、華陽等地讀者打來的電話,稱:天空中出現一種發光物體,光芒呈白間橙色,從東向西緩緩地飛行,持續了約3分鐘時間。發光物體大小有如一張辦公桌,并且在飛行過程中,物體不斷地變化著形狀,由月牙形變成扇形。記者隨即驅車在市內各處觀察,但并未觀察到所謂的不明飛行物。省氣象台答復如下:并未監測到讀者所說的現象,但如果讀者反映屬實,估計是前段時間下雨后形成的氣流團。

(24)2002年8月28日晚9-10时左右

2002年8月28日晚9-10时左右,方向正西,地平高度约45度,视直径约为1米左右,呈螺旋壮,看似星系,据母亲讲,就和八十年代末时(具体哪一年,已记不清了),我们见到的那次一样,只是小了许多,据说有两条“旋臂”,我把银河系的俯观图拿出来给他们看,他们说差不多,这使我很震惊,据他们讲,它的里面有很多“星星”,密密麻麻,很壮观,只是比当年小多了。

2002年8月28日21时前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许多省市自治区数以十万计的群众,在夜空中目击到了一种圆形不明飞行物,如满月大小,发白色光亮。

四川省岳池县的教师周文报告说:“21时09分,仙后座下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光团,比北斗七星还亮,是全天最亮的,视直径约40分。光团经北极星下方、大熊座r星不断西移,21时16分光团到达*近地平线的猎犬座B星下方,几乎看不见了。……西移过程中,光团不断变大变暗,到猎犬座p星下方时,视直径约5度。光团运动过程中始终呈圆形,运动轨迹呈圆弧状,运动角距约50度。在双筒望远镜里,光团中央有一亮圆斑,圆斑外围是暗环,暗环外围是亮环。” 《飞碟探索》

(25)2005年9月8日晚上21点零3分

2005年9月8日晚上21点零3分从济南飞往乌鲁木齐和从昆明飞往乌鲁木齐的南航新疆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在哈密飞往奇台的航线上发现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呈动态,发射出120度扇形白光,光线为气旋羽毛状飘落,持续时间大约10分钟,但飞机雷达与地面雷达都没有飞行物体显示。
天山网讯(记者 刘文军)“飞碟!飞碟!”人们在兴奋地大喊着,9月8日21时20分左右,一个探险摄影旅游团的游客们,在从喀纳斯返程途中有幸目睹了一个不明飞行物近50秒的空中飞行。
2005年9月8日,30多新疆游客讲述,当天晚上9点20分左右,当他们离开喀纳斯景区的神仙湾停车场行驶过草原石人景点时,目睹不明飞行物,地点离出发地神仙湾停车场是68公里。不明飞行物是从西北方向朝正北方向飞行的,从发现到消失整个过程不到50秒。第一个看到不明飞行物的曾女士说:“当我抬眼时看到天空中有一个亮点,过了几秒钟,亮点后面拖起了至少5个以上的线状尾巴,那个球状飞行物开始飞行很平稳,后面开始旋转,变成扁形后就突然消失。”据游客们讲,飞行物拖着的尾巴呈锥状集束体非常耀眼旋转前飞行速度很慢。飞行物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一共转了是3圈。

(26)2005年9月25日18时30分至45分

在我国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上空出现奇特的螺旋状发光物,发光物中心有个较亮的头部,呈伸长状,看上去类似彗星的彗发,相当亮,亮度接近金星。长春有不少目击者还用双筒望远镜观测了这个发光物的头部,发现*近头部的部分有明显纤维状喷流结构,该头部拖着“彗尾”逆时针旋转。这个螺旋状发光物整体向西缓缓移动,逐渐变小、变暗,最后消失在西方低空,看上去发光物移动速度明显低于国际空间站。在沈阳地区,目击者看到这个发光物从头顶附近夜空飞过,一会儿在头部前出现光柱,一会儿在后方出现光柱,变幻奇特。据家住湖南地区的栗先生讲,发现发光体是在大约晚6时35分。发现一个呈螺旋状上升的发光体,正由东南向西运动。发光体的方向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有时还向上。当栗先生回到楼上家中再次观看时,发光体已飞远,同时他发现该物体运动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在视线中消失了。前后的经历约三分钟左右。家住铁西一高职附近的夏先生是天文爱好者,他在6时40分左右也观察到了一个发光体。夏先生形容该物体类似彗星,尾部排出物体也类似彗星的彗尾,有尾光出现,并呈螺旋状旋转,最后向西边慢慢自然降落。汪清县罗子沟西南方向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当晚6时许,汪清县罗子沟、荒沟等地多人发现不明飞行物。据现场目击者赵镇平先生介绍,18点30分,他发现头顶西南方向的天空上有一伞状不明飞行物,通体发光。大约在6点37分左右,不明飞行物消失。大连市旅顺口区等多处地点,很多人先后看到了高悬于千米高空处的一高速旋转发光体。旅顺口区水师营人葛先生称:“我是(25日)18点37分看到它的,那是一个发光物体,很亮,就好像是舞厅里的霓虹灯一般。”约在18时39分,大连开发区的蔡先生称,他在工作的工厂院内也发现了这个发光的神秘物体,它很亮,呈盘子形状,身后还拖着一个白色的大尾巴。
让美丽的星空与人们的心灵相会。
E-mail:superleo818@sohu.com
QQ:1292626399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螺旋形运动形态的典型事件,看还有一次6月16日

本人把出现螺旋形运动形态的称为:典型事件

其中典型的有10起,分别是:
1971年9月18日
1977年7月26日
1979年6月16日
1979年9月9日
1981年7月24日
1986年8月12日
1995年3月30日
1997年10月4日
2005年9月8日
2005年9月25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第二部分:目前专家对螺旋状ufo的看法

王思潮对中国螺旋状与扇状UFO的分析研究

对中国螺旋状与扇状UFO的分析研究
王思潮(南京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摘 要:本文综述了1981年7月24日UFO的基本观测事实,并通过对38份重点目击报告的分析和计算,归纳出这次UFO的基本特性,讨论了螺旋状光带的成因,评述了这次UFO的三种观点(特殊流星体说、火流星与彗星说、第三级火箭说),并提出了这次UFO有可能是与外星智慧生命有关系的特殊空间飞行器的观点与论据。
关键词:UFO、观测、特征、分析

1981年7月24日22时33分至52分(北京时间) 螺旋状UFO

1 观测事实

这次事件,紫金山天文台共收到七十多封目击报告,随后我对此事件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并从以上两方面得到的目击报告中,选择了38份作了重点分析和计算。

这次不明飞行物的演变可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形貌呈弧状光带 22时33分至22时37分
开始出现在内蒙古南部与陕西省北部交界地区上空,呈现弧状光带,似星云状,亮度与银河密集星区相近,并向西运动,西移过程中,亮度有所增强,光带中心出现强烈闪光。

第二阶段 悬停并开始旋转 22时37分至22时38分
当此不明飞行物移动至甘肃省永昌地区上空时,曾悬停空中约半分钟,形态见图一,发光物呈耳状,内耳呈月牙形,较亮,而外耳较淡。在静止约半分钟后,中间月牙型亮光开始转动,外耳也随之运动,月牙型亮光随着旋转一明一暗,明时特别亮,并转出螺旋状光带,同时向西飞行。在悬停的星下点永昌地区和永昌地区的东西南北不同地区(内蒙固阳、陕西华县、甘肃陇西、贵州毕节、四川蓬安、云南昆明和大理地区)都目击到这一奇特的高空悬停观象。

第三阶段 螺旋状发光物西飞 22时38分至52分
飞行图象见图二。从四川灌县(30°10′N,103°40′E)观测,整个螺旋状发光物的中心体为黄色椭圆长条。亮度为-1.5等星(相当于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亮度),颜色由中心体最亮点的黄色逐渐向外变成浅蓝色。

甘肃武威市黄羊镇观测到该发光物从头顶上空向西运动,并用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发现比只用肉眼观测清晰得多,由于目击者学过美术和机械制图,当时还即时将目击的图象描画出来,见图3。该发光物中心为亚铃状的发黄光的飞行体,上面一头大,下面一头小,两头的圆球发出扇形的带波纹的浅蓝色的光,大头光强,小头光较弱。整个中心飞行体轮廓基本清晰,并非模糊状。

第四阶段 消失 22时52分
在青海德令哈(37°25′N,97°10′E)我们天文台科研人员观测到该飞行物在西方仰角约30度处突然自行消失(并非被高山或建筑物遮挡)。四川德阳(31°10′N,104°20′E)的目击报告验证了该飞行物自行消失的情况。

从出现至消失,全过程无声。

2 基本特性

该UFO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空间特性:
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上空飞至新疆南部地区上空,飞行距离约2000千米。目击范围北起内蒙古,南至广西、云南;东起山西、河南,西至西藏。计算表明,其飞行高度为(650+10)千米。

运动特性:
先从内蒙古南部上空飞至甘肃中部上空,在甘肃中部上空曾悬停约半分钟,随后中心发光体旋转,并整体向西运动,逐渐加快;从甘肃中西部地区上空至新疆南部上空运动速度较均匀,计算表明,此时运动速度为(1.6+0.3)千米/秒。其中心发光体旋转周期为11秒,逆时针旋转。

形态特征:
早期为弧状光带。在甘肃中部上空中心发光体为月牙状。从甘肃中部上空向西下整体是螺旋状,此时格外引人注目,目击报告最多。但在该UFO飞行轨道的正下方,目击者所见形态与图3类似。

时间特征:
发生时间为7月24日晚22时33分至52分(北京时间)。结合出现在西北地区上空650千米高度这一特性,可知此时虽然地面已进入黑夜,但该UFO仍在太阳光照射范围。

声音特性:
无声。

3 螺旋状光带的成因分析

目击报告表明,这次不明飞行物开始并没有螺旋状光带。当月牙状的中心发光体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才逐渐形成一圈又一圈顺时针方向的螺旋状光带。假定中心发光体尾部有一个喷口,可连续不断地喷射物质流(细小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或气体),同时中心发光体又作逆时针旋转,就自然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螺旋状的物质带。在太阳光可照射下,就形成螺旋状的光带。

4 对三种观点的评述

4.1 特殊流星体说

这种观点认为太阳系中有一些保持较多气体物质的流星体,流星体外围的气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发生电离,当这种小天体进入地球磁场作用范围(距地面数千公里至数万公里)时,受磁力作用就能形成这种螺旋发光物(这种特殊流星体说还将产生这种螺旋状发光物的流星体与流星群联系起来。(见《世界科学》)杂志1981年12期。)

上述保持较多气体物质的流星体应指彗核的碎块,碎块含较多的水冰、氨冰、甲烷冰物质,在离太阳较近时,碎块表面的冰物质会不断地气化。而流星体本身因引力太小,是不可能保持周围气体的。

按这种特殊流星体说,当流星体进入离地面数万公里至数千公里的地球磁场时,就能出现螺旋状光带(地球磁场范围确实可延伸至6万公里之处)。而实际观测表明,在离地面650公里高度时,开始该UFO并没有出现螺旋状光带,是后来才出现的。

而且离开流星体的带电粒子要受到地球磁场磁力线的约束,应向地球的北极或南极快速运动,因此应呈现南北向的运动;实际上从太阳辐射出的带电粒子就是以这种方式冲向地球南北极上空,形成极光,因此带电的螺旋状光带不可能向西运动。特殊流星体说与实际观测完全不符。

由上所述,特殊流星体是不能成立的。

4.2 流星说与彗星说

法国多年的UFO研究者F·加拉加尔德认为流星乃是这次UFO最可能的成因,但他未给出具体的解释(见我国《飞碟探索》杂志1984年1期)。

徐式文在UFO研究资料集(二)中列举了26条古代资料,认为这些资料与1981年7.24UFO极相似。这26条资料大多数是火流星或火流星余迹,少数是彗星现象。

天文观测表明,火流星与火流星余迹发生在离地面100千米以下的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时,其运动速度要大于或等于11.2千米/秒,对照这次UFO的空间特性与运动特性,可以完全排除火流星与火流星余迹的可能性。其实火流星余迹与这次7.24UFO的形态也明显不同。

至于彗星,远处的彗星在夜空中相对星空背景的移动角速度相当慢,不可能达到这次UFO每分种5度的角速度;一旦彗星进入地球高层大气时,速度也高达11.2千米/秒的宇宙速度。与这次UFO的1.6千米/秒相差甚远。因此彗星说也是不能成立的。

4.3 第三级火箭推进器说

美国理查德·C·伊顿认为1986年8月12日在美国东部夜空出现的螺旋状发光体是日本H-1火箭升空时第三级火箭推进器抛洒剩余燃料的现象(见我国《科学画报》2002年10月)。

发射卫星的第三级火箭推进器确实可以进入离地面650千米的空间,但大多数的卫星为了借助地球自转速度,都是由西向东发射。而我国出现的螺旋状发光物绝大多数都是由东向西运动的。而且不可能出现中途悬停现象。因此对于我国1981年7月24日UFO,第三级火箭推助器的可能性也可基本上排除。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与这次UFO对应的第三级火箭推进器资料。

5 7.24UFO的机制分析

对38份重点目击报告的分析和计算已排除了自然现象的可能性,也基本排除人类所发射的飞行器的可能性。

7.24的空间特性、运动特性、形态特性和时间特性表明,它在650千米高的空间有高度的机动性,尤其是那奇异的悬停特性,表明这次UFO有可能是与外星智慧生命有关系的特殊空间飞行器。

法国F·拉加尔德认为螺旋状发光物直径高达176千米,对于一个“人为的飞行器”来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实际上,这次直径近两百千米的螺旋状光带是飞行器一边旋转,一边喷射物质产生的,并非飞行器本身的大小。
让美丽的星空与人们的心灵相会。
E-mail:superleo818@sohu.com
QQ:129262639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螺旋形态不明物体素描

同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刘炎对中国螺旋状与扇状UFO的分析研究

螺旋状飞行物是合理的,并非是超自然的现象

只要对中国UFO研究稍微了解的人,想必都知道刘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著名的UFO研究专家。从对1981年“7.24”螺旋状UFO的研究开始,刘炎先生对发生在中国的众多UFO事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飞碟探索》、《天文爱好者》、《科学实验》、《科技日报》等报刊都留下了他的研究心得。另外,每当中国出现群体UPO目击事件后,紫金山天文台给目击者的回函也大多出自其手。

已淡出天文科普报道第一线的刘炎先生研究观点与王思潮截然相反,刘炎认为螺旋状飞行物的出现是合理的,并非是超自然的现象。

下面刊登的是刘炎先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倾心研究撰写的文章。(节选)

一、“8.28”光环状飞行物

最近的一起光环状发光体事件,是在2002年8月28日21时前后出现的。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许多省市自治区数以十万计的群众,在夜空中目击到了一种圆形不明飞行物,如满月大小,发白色光亮。在人们惊诧之际,许多媒体也纷纷做了报道。为了分析需要,在此仅引《飞碟探索》报道过的一例。

四川省岳池县的教师周文报告说:“21时09分,仙后座下方突然出现了一个光团,比北斗七星还亮,是全天最亮的,视直径约40分。光团经北极星下方、大熊座r星不断西移,21时16分光团到达*近地平线的猎犬座B星下方,几乎看不见了。……西移过程中,光团不断变大变暗,到猎犬座p星下方时,视直径约5度。光团运动过程中始终呈圆形,运动轨迹呈圆弧状,运动角距约50度。在双筒望远镜里,光团中央有一亮圆斑,圆斑外围是暗环,暗环外围是亮环。”

有幸见此奇景者,既兴奋不已,又惊疑有加:是飞机,还是人造卫星?是地球大气现象,还是外星飞船?人们莫不猜测纷纷。

1982年的“6.18”飞行物

其实,2002年“8.28" 行物与20年前发生在中国北方的“6.18"夜空发光物的情况十分相似。

那天晚上,中国北自黑龙江、内蒙古,南达山东、江苏,甚至安徽南部的广大地区,都见到了一种奇特的光环状飞行物。当时媒体竞相报道,紫金山天文台也收到了大批的群众来信。笔者有幸在《科学实验》上对这一事件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

1982年6月18日22时左右,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嫩江等地区,夜空中万里无云,星光灿烂。忽然,在北方的地平线处出现了一颗迅速升起的“亮星”,其尾部似乎还有一个喷火的“尾巴”。不一会儿,“尾巴”消失,“亮星”继续上升,并开始发生旋转,变成一团逐渐增大的橙红(或橘黄)色小光团。大约在22时08分左右,那光团发生突变,眨眼间变成了一个熠眼的白色光团。明亮的白光划破黑蓝的长空,照耀了寂静的大地。

这白色光团迅速扩展,很快成为一个外亮内暗的正圆形光环,而原来的那颗“亮星”则依然还在光环的中央。当白色光环在空中迅速扩张时,有不少目击者感到白光几乎是铺天盖地般压将过来,惊得目瞪口呆。光环的形状始终保持着相当完美的正圆形,到22时25分左右,扩展到最大,几乎占满了北侧的半个天空。此前在22时15分左右,中心的“亮星”消失不见。而光环在其不断扩张时,亮度相应地不断削弱,以至透过光环的内部逐渐可以看到后面的星空背景了。

光环的亮度继续减弱,以至成为灰白色。那光团的中心位置先是迅速上升,然后慢慢地向着东南方向运动。在橙红色光团出现的同时;其左下方还有一片较暗的蓝绿色蘑菇状云雾。此云逐渐向西部拉长扩张,同时颜色也逐渐变为灰白,到23时左右已成为横亘在西北地平线附近的一抹马尾形长云了。在其扩展的过程中,颜色也逐渐暗淡。此云到23时30分左右才隐没不见,于是夜空又恢复了一片黑暗!

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也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一次光环状飞行物事件。

此后,这类事件又在中国北方夜空中出现了多次,如1984年4月、1984年8月12日、1988年8月、1999年7月23日等。其中1984年4月,在7日、9日、11日和13日相继出现四次,时间都在晚上21时45分左右。特别是13日的那次,在短短几分钟之内竟接连出现三个相交的光环和三个相应的中心亮点。而随着光环的扩张,它们最后又成为三个略有偏移的同心圆似的“太空涟漪”。


夜空奇象

1988年8月下旬,北方夜空中又有一连串的光环惊动了人们。从25日到31日,在每天晚上的21时左右,几乎在同一方向上,接连出现这种光环状的发光飞行物。由于多次重复出现,许多有心的爱好者都拍摄到了不少优美照片,其中有些当时就已在媒体上发布了。

我们紫金山天文台当时也收到了一套极其出色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清晰地显示了这类光环状飞行物的形态,而且还较为完整地展现了它发展变化的过程。

照片是1988年8月27日晚21时05分前后,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吴淑贤女士拍摄的。

我们可以看到,开始梭子状的发光物向右上方飞行,发光物右上方亮度较高,表明该处或是温度较高,或是物质密度较大的部分。接着飞行物的前端出现亮团,表明该飞行物发生了突变??有物质的喷发和抛射。发光物的不断膨胀表明,其组成物质是气态的。前端的气团显示出有螺旋状的结构,此结构暗示,这是由某一中心物质一边旋转、一边喷射气体物质形成的。前端气团和后部气团有明显的分界线,则表明它们是由不同的过程产生的。

后来,前后两个气团继续扩张,前端的螺旋状结构变得更加明显。螺旋状气团的扩张速度明显大于后端气团,说明中心物体在两个不同阶段中喷射气体物体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此时,前端气团的螺旋状结构相当清晰,气团中心开始呈现出一个V形的光亮区。随着螺旋状气团的进一步扩张,其内层亮度开始降低,中央的V形光亮区更加显著。看来,气团就是由位于V形区顶点的某一中心物质喷射出来的。从V形的尾迹我们可以看出,中心物体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这与螺旋状的轨迹线一致。

最后,前端的螺旋状气团的内圈越来越稀薄、透明,光团已明显成为光环状了,而环中心的V形光亮也更加引入注目。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2002年的“8.28”飞行物、1982年的“6.18”飞行物与1988年的“8.27”飞行物,竟是如此相像。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们归为同一类型,可称为光环--光团状发光飞行物。

光环主要特征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类光环??光团状发光飞行物形态上的几个重要特征。

第一,天空先是会出现一个上升着的光点,后面跟随着一个梭子状、蝌蚪状或马尾状的光团。

第二,某一时刻光团前端的亮点发生突变,出现一个闪亮的白色小光团。

第三,小光团迅速扩张,并慢慢与原光团拉开距离。随着光团的扩张,其亮度不断降低,细节也逐渐显露出来。它先是成为螺旋状的光团,直至变成巨大的光环。光环的中心有一V形的喷射着气体?的发光亮点。

第四,圆形光环的扩张速度显然大于原先光团的速度。最后,两个光团均因扩张至足够稀薄而渐渐隐没。

不同的观测者,如果在不同的地点(相距1000千米以上)、不同的时段看到这种发光物,形态可能略有不同。特别是在较远处的观测者,可能会分辨不出螺旋状或光环状的细节,也看不到或者注意不到先前形成的那片梭状、蝌蚪状或马尾状的光团。

那么,这种光团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直以来,人们对它有着种种的猜测。有人认为,它是北天的极光;也有人认为,它是地质的弧光;还有人以为,它是外星人的来访;当然也有人倾向于,它是地球人的飞行物;更多的人,则是满腹狐疑,茫然翘首。

这也正是笔者所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对此不能仅凭直觉或想象而任意猜测,而必须有一定的依据。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起,笔者就已和王思潮先生一起关注这类飞行物,并做了大量的分析探讨。我们的人手点是首先估算出这类飞行物的位置、高度、大小,乃至飞行速度、喷射速度等等的情况,这就可以大大缩小探索的范围。

从原则上来说,只要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地点观测同一飞行物的视位置(仰角、方位)和视大小,就可以算出该飞行物的真实距离和真实大小。而在不同时刻分别观测飞行物的位置,则又可以算出它的平均速度。由于每次出现范围较大的不明飞行物事件之后,我台都会收到来自各地的大量群众来信和目击报告,因此我们也就有着更有利的估算条件。

此外还要补充一点,本文介绍的那起1988年“8.27”飞行物照片,如果在拍摄时能注意摄进环境参照物,如大树、高楼等,再记下拍摄时的精确时刻,那么这些照片对估算飞行物参数就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也将更具有科学意义。


二、 分析和探讨

根据各地群众提供的情况,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推测:

首先,这些光环状发光物的飞行高度均为数百千米(绝不是数千米或数十千米),这就可以排除地球大气电离层以下的各种自然现象,也可以排除1000千米以外行星际的天文现象。

能进入这一空间的飞行物,除了我们地球人的器外,只有外空进入的流星体。但在数百至上千千米的高空处,大气极其稀薄,匆匆经过的流星体都不可能形成流星现象,而且流星现象也不可能出现光环状的形态,因此也可以排除流星现象。

其次,我们尽可能用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及技术能力来分析解释这一事件,而不引入外星人及其飞行器一尽管我们不否认,确实在这类UFO事件中存在着某些暂时无法解释清楚的疑点。

第三,关于此种夜空光环,最大的可能应是由我们地球人的飞行器所产生的。

第四,由于光环状发光体会不断扩张,而且能扩张至数百千米之巨,因此它只能是气态的。这类气态物质也只能是由位于光环中心的亮点处喷出的,而这一亮点应是某种我们人造的飞行器。

第五,光环气团的发光是由于反射了太阳的光线而形成的,因此呈乳白色。

这是因为如果气团自身发光,就必须具有足够多的能量来源??迄今我们还不能加以合理设想。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在北方纬度较高地区的夏天,晚上22时以前数百千米的高空处阳光依然能照射到?虽然此时在地面上已是一片夜色了。

现在我们再从另一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如果我们认为,光环状气团是人工飞行器,最有可能是正处于喷火状态的推进火箭产生的,则可以得到简洁的、合理的解释。

当一个物体一边旋转、一边喷射出气体物质时,就会形成一个螺旋状的气团。这个气团如果在大气密度极其稀薄的数百千米高空中,除了几乎是各向同性的扩张之外,很少会产生扭曲变形,因此光团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螺旋状或光环状的形态。

●至于在螺旋状光环状气团出现之前的那个气团,它应是由正常飞行阶段的推进火箭喷射出的气体形成的。而在某一时刻,如果推进火箭的喷火口发生了旋转,或者说是火箭一边翻筋斗,一边前进时,喷出的气体也就是螺旋状的。

●问题在于,火箭为什么会翻筋斗?当然这只能是由于推力的不平衡,例如尾端多个喷火口中的一个或几个突然熄灭所造成的。

现今的空间推进都采用多级火箭的方式。当一级火箭燃烧将尽时就会被抛离,被抛离的火箭继续燃烧施放剩余燃料时,就很可能甚至必然会产生推力的不平衡,于是被抛离的火箭就很容易会产生螺旋状的气团。而螺旋状光环状气团中央的那个V形亮点,就应该是还在喷发剩余燃料的、被抛离的火箭!

至此,我们可以认定,这种光环状发光飞行物的出现是合理的,并非是超自然的。当然,这种光环为什么经常,而且主要出现在北方夜空,那已是另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了。
让美丽的星空与人们的心灵相会。
E-mail:superleo818@sohu.com
QQ:1292626399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8.27华人ufo协会分析

1 震惊上海及附近地区的八.二七U F O事件

1.1 八.二七U F O事件概况
· 时间:1987年八月二十七日晚19:50至20:00
· 地点:以上海地区为中心、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及台湾等省市部分地区。
· 目击者:超过千万
· 目击特征:形状:基本呈螺旋状;
· 颜色:中心体呈银白色,
· 亮度:比星星亮,比明月暗;
· 飞行轨迹:由西(南)向东(南)
· 目击高度:难以估计,目击者估2000米至10000米者多数;
· 大小:视直径在45分到1度范围内;
· UFO旋转、运动方向:以顺时针旋转为主;
· 飞行速度大小比较:UFO运动速度比流星、彗星慢,比歼击机快;
· UFO飞行升降情况:基本上无停留地飞行,先有缓慢下降后有急剧上升;
· 附生现象:无特殊现象引发产生,无高于环境声音产生。
· 收集到的典型原始资料(举三例):
(1) 驻沪空军某部飞行员毛学臣追踪UFO的目击报告。
(2) 上海气象局中心气象台陈峰目击报告。
(3) 杨培根的目击观察和示意绘图。

1.2 八.二七事件目击探讨
驻沪空军某部飞行员毛学臣(战斗机驾驶员,有丰富的航空和动力学科学基础知识):我完成空中 巡逻任务后,我机以800公里的时速,180度航向(向)南,由崇明南堡镇上空向机场返航,当飞机飞至长江上空,7点55分,我突然发现飞机右前方嘉定上空,也就是西280度的方位上空出现一个很亮的飞行物体,不象飞机,不象导弹,我就加速与不明飞行物成80度跟踪,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不明飞行物从高空急速下降,开始速度比较慢,形状是圆的,后面拖着桔黄色的螺旋形尾巴,呈顺时针稳定转动,它朝向东南飞行。不明飞行物从我机头前上方经过时与飞机的最近距离约为3~4公里,距离地面上高度为3000~4000米,不明飞行物对飞机上的常规仪表没有任何影响,我观察了2分45秒后,它大于我几倍的速度,由低高度急剧地上升,由亮到暗,向东南方向高空飞去,方位160度,消失前形状似草帽,依我看,这此出现的不明飞行物体是一种有动力的飞行体,它有加速度。(引自1989年科学杂志)
上海航天局总工程师刘宗映 (航天事业杰出的专家):解放日报登载的据新华社华盛顿9月3日电,美航天工程师詹姆斯·奥本格认为上海地区上空的8月27日出现的不明飞行物可能是日本当天发射的H一1火箭释放出的大量燃料,H一1是一枚三级运载火箭所造成的。但日本当天发射的H-1火箭第一级火箭周围捆绑9枚小型固体助推火箭,工作时间38秒,它在20公里左右高度分离开去溅落在海上,一级以液氧和煤油作推进剂,燃烧时间为270秒,此时火箭速度达4公里/秒,高度达100公里,一级火箭筒体也很快坠落在海上。第二级以液氧、液氢作推进剂,燃烧时间约370秒燃烧结束后,第三级火箭的速度达8公里/秒左右,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一一接近200公里高度的圆轨道,之后在停泊轨道上适当位置,第三级火箭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火箭自旋稳定,火药燃烧时间约为67秒,它点火后将卫星推入近地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800公里的大椭园轨道,完成任务,与卫星分离。这种飞行情况肉眼通常是不易观察到的。如果二级火箭工作正常,三级火箭已成为人造星体,就在200公里左右的停泊轨道上进行。它就不会很快再入大气层而被见到。固体火箭发动机一旦点火,就一次很快烧完,不会有残余火药释放出来,更不会在大气中燃烧。(2)如果二级火箭发动机发生故障,第二、三级火箭不成为卫星而返回大气层,因二级火箭燃料是液氢(液态氢的温度为-252.4度)假如在空间中大量释放,起初它可能绕地球旋转下落,但到一定高度后,因大气密度增加,液氢温度很快上升,产生气化,扩散漂浮在大气之上,也无燃烧条件。因此,我认上海出现的UFO不是日本当天发射的H一1火箭火箭燃料大量释放所致的。(引自1989年科学杂志)

1.3 无法正确解释的奇异现象
上海八.二七事件出现的UFO运动速度一下降速度相对于流星慢,比飞机快,后是急剧的爬升,其速度是飞机上升速度的几倍。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不能解释清楚的。
其运动轨迹和目击时间,严格计算同日本H-1火箭的运行有差异,并不吻合。即使是火箭燃料也不可能有八.二七事件出现的UFO运动速度、时间和形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11

11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第四部分:经过以上资料阅读,分析后,对螺旋形ufo的结论:

对于螺旋形UFO的综合现有观点,结论,分析后的最终定论:
1.通过目击照片,录像,目击报告的分析,典型的螺旋形UFO可以确定其具有动力。需要注意的是:从发光体出现到消失时间大部分不超过20分钟,也就是说,其至少具有20分钟的动力。
2.用火箭废弃的第2,3级可以不完整的解释个别现象,但仍有大部分无法解释。
3.从具有动力的特点可以排除,所有人类所知道的天体,天文现象。
4.从其独特的螺旋状运动轨迹,可以排除,导弹类物体。


不能确定因素:
1.是否是某国秘密研制的飞行器?
但如果考虑到70年代就有发现,但一个飞行器研制这么多年?这个解释有点牵强。
2.是否是探空火箭类?
高空探空火箭最高可以达到几百公里。但其多数要回收,所以发射,降落地点都在本国。但没有明确的与目击时间同时的发射记录。而且一般不会做螺旋飞行。
3.是否有部分火箭发射,不在记录?
本人无从调查。怀疑一点是:朝鲜比较封闭,是否朝鲜有一些发射没有被记录。而且朝鲜的发射方向为日本海左右,在上升阶段,确实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被中国大陆目击。
4.其他智能生物的飞行器?
我认为这是可能性最小的因素。因为其无法证明,如果提出一个使人信服的观点,一定要有使人信服的证据。而不能仅仅通过排除法来证明,因为,这样是无法穷近所有可能的。

我认为其与地外文明无关的客观证据
1,出现日期:我认为其出现日期太过集中,极大部分大规模目击的事件,均发生在6-10月之间。都是航天器的集中发射日期。巧合?

2,出现地点:如果它是外星人的飞船,我认为其到达地球任何一个位置的机会是均等的。那他为什么将近20次出现(包括其他国家)都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3,出现方式:假如有外星人来过地球,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其没有和人类作任何正式接触,即直接的证据。而仅有的近距离目击也是,发现ufo后,其就以高速离开。而且许多UFO研究人还声称,其拥有隐身技术,还有照片发现其藏在云中,说明一点,其不愿意与人接触,不想被人发现,那为什么还明目张胆的出现在天空,而且个别事件三分之一个中国都能看到,自我展示?这是逻辑上的不合理。

4,出现形态:我认为一直探讨的ufo都是一个具有高度机动能力,很多研究者都声称,他使用的是反重力推进系统。而且,大部分中距离,近距离目击者,都没有看到过他向火箭一样喷射物质。如果他真的象火箭一样喷射物质,证明一点,起码说明他离开地球的方式,和人类没什么差别,都是根据牛顿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那么,他的技术水平和人类没有太大差距。但是那样的话,它又是怎么跨过几光年得距离来到地球的呢?


5,出现目的:看过9.8,9.25录像的人说它不是消失,而是飞向了宇宙,那问题又出现了。它的目的不是来到地球,而是去宇宙,有两种可能:从地球去宇宙,这个一会儿在讨论。其次,它是从地球路过,这样的话,路过一次可以,要是这么隔三差五的绕地球转一圈,还让人看到在天上画螺旋线,这合理吗?如果是从地球到宇宙,说明他在地球上有他自己的发射基地。要不然为什么,隔三差五,出去一艘飞船,如果有那样的基地,他在哪?没人发现。如果没有,哪来的那么多飞船。是飞到地球来绕地球考察一圈就走了?


6.时代背景:抛去那两篇似是而非的古文,真正的目击资料从70年代末才开始,正是航天突飞猛进的时期,任何人都可以发现:从47年飞碟正式登上舞台到1970年,没有任何螺旋状ufo 出现,这符合逻辑吗,难道是外星人于70年才造出来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上图了

上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继续上图

上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图片3

图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昆 发表于 2006-6-24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市北区 联通
不过有两人以上同时目击,而且形态大致一样,这就应该很好的去研究下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王震石 发表于 2006-6-2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鹏博士BGP

图片4

图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木习习 发表于 2006-6-2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电信
好详细的资料
要是我能看到就好了 :mrgreen: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AMOST 发表于 2006-6-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
没见过。。。。。。。。。 :roll: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xf 发表于 2006-6-25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荆州 电信
:shock: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xj 发表于 2006-6-25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飞碟探索》上应该登这样的报道。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z410717414 发表于 2006-6-26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lone狼 发表于 2006-6-2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鹏博士宽带
縂感覺像是一種罕見的天氣現象。。。閃電?極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teed_Joy 发表于 2006-6-2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很有可能是运载火箭或者导弹的尾气(或者气化的残余燃料)在大气层以上的高空被阳光照亮所致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4-29 13:34 , Processed in 0.10833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