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40年, 国内革命运动四起, 军阀混战, 直到二战到来. 小日本此时已通过明治维新变成名副其实的强国, 而中国却在动荡的岁月里耗费了太多国力, 一场更大的浩劫似乎不可避免.
1931年9月18日晚, 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扶持傀儡溥仪, 实际占领统治了东北沦陷区. 可以说, 二战中, 倭人真正侵略中国要从九一八算起. 六年后的七七事变则是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937年七七事变后, 中国全面进入抗战. 这里要说说当时的中央政府国民党和蒋介石. 国民党和蒋介石一度以来被中国人民称作”反动派”, 绝对是反面形象. 至少到80年代,我的记忆中还是这样. 这也许主要是因为3年内战和后来共产党的一些宣传起了主导作用..客观地说, 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作用, 还是处于一个相对主导的地位. 毕竟与日寇抗争的大批正规部队是国民党的, 阵亡士兵(可以豪不犹豫地说, 是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也比当时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多很多, 损失也很大. 近年来, 国民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已大大改善, 这个形象说的是历史形象, 在历史中的国民党形象. 人们客观地认识到, 当时的国民党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极大的牺牲.
但是也有一些涉及到共产党和国民党在那一时期相互比较的比较”过”的认识, 我很反对. 至于是什么样的观点和认识, 不必点开说. 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不可否认, 但通观历史, 蒋介石为保全实力在抗日问题上的反复, 是个不争的事实. 国难当头, 当1937年年底,小日本先后攻陷上海和南京, 并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时, 蒋介石虽然没有被汪精卫的”和解卖国”思想左右, 但其在后来的一些保守消极抗战思想, 很不能让人接受. 换句话说, 汪精卫是一个恬不知耻的,没有一丁点民族意识的卖国贼, 而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合法政权领导人,消极抗战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在出卖民族. 直到1941年12月9日, 美国对日宣战后的一天(12月7日是珍珠港事件), 当时的中央政府才正式宣布对日作战, 此时已距九一八事变10年, 南京大屠杀4年之久!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消极让盟军美国都十分恼火, 甚至宣称不管是什么党领导的什么部队, 谁能出兵积极抗日,, 就给谁武器和物资装备, 搞地国民党政府十分狼狈.
好在蒋公在南京沦陷前后,先后多次拒绝了日本人的停战和解条件, 还算有一些民族气概, 否则他的形象会和汪精卫一个下场.
对于那个时期的国民党/蒋介石, 还是需要客观地看待. 国民党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必须铭记, 但蒋介石本人消极抗战的事实也不能因为这个巨大牺牲而熟视无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