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学习日本女足“感谢中国”的胸怀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9-2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大伟网吧分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新华网 ( 2007-09-20 10:14:25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孙耿

   无论如何,当日本女足扯出一条“感谢中国”的横幅之时,她们获得了一种超越情绪的勇气,而我们仍停留在原地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关于中国人如何看待日本的问题上,有两句话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白岩松说的,“我们对日本缺乏超越情绪的勇气”。另一句大概是某报章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简单的仇恨让我们忽略了日本的‘可怕’”。

   我不可遏止地想起这两句话,源于“九一八”前一天,在杭州举行的2007女足世界杯上,德国女足得到了主场般的待遇,而其对手日本女足却受尽了在场中国球迷的冷遇甚至还遭到了嘘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比赛结束后,日本女足队员仍然向现场球迷拉出了写有中、英、日三国文字的“谢谢中国”的横幅,并深鞠一躬。

“嘘声”与“鞠躬”的较量
  
  在对待这场日德女足的赛事上,总有人劝导:“体育的归体育,历史的归历史”。但老实说,我不对此抱多大的希望。这个世界太不纯粹了,“历史照进体育”的事情是经常会发生的。这可能是我所能理解同胞们“何以嘘之”的原因。
  
  但是,问题在于,当中国一直以来都被日本放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之时,对于日本人,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在受尽冷遇且在赛事失利之后,日本人反而以鞠躬在全世界面前“谢谢中国”,这已经不单单是“以德抱怨”了。
  
  忍所不能忍者,予其莫能予者。我对此想到的唯有“可怕”二字,这,也恰恰是我们一直拒绝了解这个一衣带水邻邦的优异禀赋。下面都是一些未被遮蔽的事实: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垃圾。次日,全球数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日本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堵车,成千上万辆车首尾相连排了上百公里。然而令人震撼的是,所有的车辆都很有秩序地排在道路的一边,而另一边逆向车道空空荡荡,无人争抢。二战结束后,日本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迅速地跻身经济发达国家……是的,我得承认,当我在使用“可怕”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依然受到曾经的国仇家恨,或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支配。但是我还是必须承认,这个“可怕”真正的真相,也许就是可敬。
   
     而一群只会以嘘声去“战斗”或“报仇”的人,永远不会是“可怕”的,更非可敬的。既便说,有些人真的以为他们是在战斗,那么“嘘声”难道就是他们的武器吗?我们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是可能用“嘘声”来表达或宣扬的吗?“嘘声”无论如何不可能成为武器,也许恰恰相反,一个“感谢中国”的横幅才可能是。

    超越情绪面向未来
  
  正如印度圣雄甘地说过的,“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历史固然不能忘却,尤其是在“九一八”之际,但与此同时,“面向未来”永远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无论如何,当日本女足扯出一条“感谢中国”的横幅之时,她们获得了一种超越情绪的勇气,而我们仍然没有。
  
  我并不揣度日本女足到底是基于一种怎样的动机或心理,但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她们至少提醒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活在过去的人会被过去日渐消磨,活在未来的人永远昂首向前。
  
  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和平崛起,必不可少一种面向未来的健康的大国心态。或许,我们也不必面向多远的未来,仅仅只需要面向明年的北京奥运会。届时,会有更多的日本选手来到中国,参加包括与中国选手对垒的各种赛事。我们将会怎样?(作者系湖南媒体人)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7-9-20 18:33 编辑 ]

邱炯/漫画

邱炯/漫画
vincent 发表于 2007-9-2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联通
民众有政治情绪又没有太多发泄的渠道,体育比赛就成了出气筒,没办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孔方 发表于 2007-9-2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教育网/北京工业大学
学学人家日本,这才是谋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7-9-20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大伟网吧分店

观众不按“规矩”看球,网球还得多“普及”

( 2007-09-19 10:37:30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请坐下,谢谢!”“嘘,谢谢。”这是在此间举行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外国主裁判们说得最多的中国话。作为正积极走向世界顶级赛事的中网,这无疑是最令人尴尬的一幕。

    参与执法的巴西籍网球裁判卡洛斯说:“前来观看比赛的中国观众热情的确很高,但他们似乎还没能完全了解网球的规则,赛场内发生喧哗的情况在其他的高级网球赛事中是非常少见的。”

    众所周知,网球是一项高雅的运动。对于观众而言,观看网球比赛的礼貌要求很多:不能在比赛进行中来回走动,不能在比赛中接打电话,在赛场内拍照时不能开闪光灯等等。但在网球文化并不普及的中国,不按“规矩”看球的情况依然存在着。北京奥运会将于明年举行,中国观众到底该如何看网球比赛也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

比赛因观众临时中断频发

    本届中国网球公开赛开赛以来,主裁判因为场内观众违反“规矩”而临时中断比赛的情况并不少见。9月10日晚上,当二号种子冈萨雷斯与奥地利选手皮亚激战正酣时,主裁判却因为上层看台有数十名观众从入口进入而暂时停止比赛。

    9月15日下午举行的男单半决赛也出现类似状况,当时冈萨雷斯对阵柳比西奇,由于现场一度出现孩子大声哭闹,裁判也只好停下来对观众说“坐下”和“嘘”,喧嚷的人群才终于安静下来,比赛也得以继续进行。

    其实从首个比赛日开始,不文明的观看比赛场面就遗憾地出现在每场比赛中。在球员激烈比赛的同时,手机铃声却不合时宜地响起;下午烈日炎炎的比赛场上,一位老兄为了图凉快而将上衣的下摆高高卷起晾着肚皮;在男单决赛中,还居然传出了两位情侣大声对骂的声音……

网球“普及”工作还有很多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其实组织者已经在如何引导观众文明观看比赛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在比赛入口有文明观看比赛标语牌悬挂,整个网球中心内免费派发的观看比赛指南里也有如何文明观看比赛的“教程”,在比赛开始前的广播中也会不停播放如何观看比赛的相关内容,但这些依然难以避免令人遗憾的状况的出现。

    一位观众告诉记者,确实有不少人的行为干扰了比赛,但大部分观众并不是故意要违反网球的“规矩”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观看网球比赛还有这么多“讲究”。看来,在普及网球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乌克兰资深网球专栏记者汉纳迪认为,网球赛场出现喧哗确实是很不应该,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许多观众并不真正了解网球规则。

(记者王英诚 蔡玉高)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2 11:59 , Processed in 0.1034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