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lyon 于 2020-4-28 17:18 编辑
一直在牧夫潜水,没怎么发过贴,这次发帖的起因是前两天在某鱼上闲逛,突然一个非常特别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下面这个:
虽然自认为并不是老鸟也不是DIY高手,但做些普通的研究应该是可以的。另外也考虑到网上已经很多高手对各路中高端器材的探讨和研究,而对这类“超低端”器材的测试和分析还是比较少见。从某宝与某东上的评论上看,不到百元包邮的“天文望远镜”还是有不少人购买的,这是点燃还是浇灭了购买者的天文热情,也许只有购买的人自己知道吧。
开这个帖子,先挖个坑,做个超亲(wan)民(ju)天文望远镜的研究。发帖的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那点退款,想必用这个镜子拍成功的概率是极其低的,主要还是想给许多手里有类似镜子的同好们(特别是年轻条件有限的同好们)一点点参考。
拿到镜子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小啊”,虽然之前已经知道口径只有40,和我的寻星镜一个口径,但看到的第一个瞬间还是有些惊讶。和寻星镜并排并(左边的是我的寻星镜,右边是这个“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望远镜主镜):
到手后先用远处的物体进行测试,目标选择远处的工地:
果不其然,效果不好,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拍了几十张照片,挑其中最好的一张,效果如下:
但最让人糟心的,不是糟糕的效果,而是让人想砸了的三脚架。三脚架超级矮,放地上只能差不多是趴着观察,找来张桌上垫上,解决了高度问题,稳定性问题还是让人抓狂,几乎所有的构件都有很大的缝隙,随便轻轻碰一下,目标就飞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又由于极大的缝隙,导致几乎任何的调整都有不可预期的回调,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与三脚架搏斗上。最终为了提高效率,果断放弃自带的三脚架,经过一番改造,总算将抱箍(如果能称得上抱箍的话)移植到我的相机脚架上,这回舒服多了:
家里没有人工星点,决定晚上用远处工地的灯光来进行测试。到了晚上折腾半天,完全无法成稍微像样的像,挑了一张稍微好一点的,还是一股浓浓的塑料片感觉:
接下来分别检查各个部分,然后再考虑优化和改进的方案。最开始查看主镜的时候就傻眼了,主镜在很接近物镜的地方(大概3、4cm)就有个孔径很小的固定光阑,这个主镜本来口径就不大(40),还用光阑阻挡住大部分入光,这里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主镜一下从口径40降到口径不到20 : 主镜的物镜是用胶水固定在镜筒上的,决定最后再拆开研究。拆开好拆的天顶镜、目镜,都用无水酒精和镜头纸擦拭一遍。擦拭天顶镜的棱镜时发现棱镜在主光路上有个气泡,看来要提升效果,需要舍弃天顶镜了:
目镜是普通的两片式结构,玻璃材质,没有镀膜。
根据前面的分析,接下来就去检测入光问题,选择晚上观察光线较暗的场景。果不其然,晚上不是太暗的地方,即使肉眼看得清的,在镜子里也会由于入光量太少几乎完全看不见。用同样口径(40)的寻星镜(其他望远镜的)来对比,结果很明显,下面这张照片是用寻星镜拍的:
接下来这张是这个主镜拍的:
可以看到,寻星镜不但视野大很多(即使去除倍率差别的因素),而且最重要的是整体明亮很多,在这个主镜里,除了灯光以及灯光附近很小的范围,其他地方几乎都不能分辨物体。
根据前面的测试,总结下目前发现的问题:
1、通光量极小,相当于不到20的口径。
2、天顶镜有气泡缺陷,不能使用。
3、色差(散)感人。
由此,深空天体由于比较暗就可以直接忽略了,还可以考虑的是拍月面或者金星相位,考虑到需要去除天顶,干脆把目镜也去除,直接物镜投影到相机上。这个镜子目镜的口径是0.9寸的,我原来的转接环还没法使用,又是一通折腾,总算把相机给连接上去了:
相机装上去之后拍了下工地,效果的确好不少:
再次等到晚上,开测,没有了带气泡天顶镜以及无镀膜目镜的干扰,效果比原来好很多,这个还是拍的工地上的三盏灯,可以看到这次可以成稍微像点样的像了:
下面是放大的图,可以看到还是色差(散)感人:
这个色差没法拍出稍微像样的照片的,接下来要解决这个色差,目前手上没有合适的窄带滤光镜,用显微镜的滤色片先代替,相机调成黑白,这回更像样了:
三盏灯放大图,总算可以看出灯的大致形状了:
好了,接下来就是等待合适的天气和时间,开始真正的月面拍摄。
===================================== 2020年4月28日更新 ===================================
到目前还未有合适拍摄月亮的天气与时机,昨天按照坛友的建议先尝试了一下拍摄工地照明灯的视频,叠加出图,可以看到效果又好了一些(可惜的是原来拍摄的三盏灯昨晚没开,选择了另外两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