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二月名人

[复制链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主要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0201-克拉克·盖博

克拉克·盖博(William Clark Gable)是好莱坞一个神话式的人物,集中地体现了独特的美国式魅力,而他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演技与外表,更缘于其狂妄自我的性格。他不仅能唱歌、敲鼓、吹笛子、弹钢琴、吹法国号,甚至还能画画,而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但是,一开始好莱坞并不接纳盖博,常常嘲笑他“大得像蝙蝠样的耳朵”,甚至有人更刻薄地说他的耳朵像一辆打开了两扇门的计程车。但盖博没有放弃努力,他不会轻易被任何一点挫折打倒,只会因为困难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因此,虽然盖博不像同时代的某些演员那么幸运,凭一部卖座影片便马上成为影坛巨星,但他总是能把握住仅有的演出机会做出最佳表现。逐渐的,盖博的努力终于使他那种深幽默与性感集于一身的表现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独特的注册商标,用勤奋和才华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从《红尘》开始,盖博在影坛的地位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乱世佳人》中白瑞德这一角色的创造,更是标着盖博艺术事业的最高峰。在当时的美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克拉克-盖博?”可见这位巨星在美国的知名度。以至于盖博在影片《乱世佳人》(《飘》)中塑造的白瑞德未能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时,差点引发了影迷和评委间的冲突。虽然如此,但影片所获得的10项大奖,已使盖博的影响如日中天,一些人对他的崇拜甚至已到了疯狂的地步。然而,尽管盖博的一生争议颇多,但无人能否认,他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时代!
0201-克拉克·盖博.jpg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2-雅沙·海飞兹

雅沙·海飞兹(Jascha Heifetz)美籍俄罗斯裔小提琴家,通常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以干练、快速而着称,作风霸气而恢宏,技巧惊人而精确。他的舞台形象给人冷峻的感觉,特别是当他展现超技作品的时候,冷静干脆的掌握每一刻凝聚的音符,牵动着观众每根神经。海飞兹出生于一个俄罗斯维尔拿的犹太人家庭,家境清贫但却有着优异的音乐血统。13岁海飞兹时在柏林举行首演。1917年前往美国,从此展开演奏生涯。海飞兹在音乐会上喜欢用一把1742年的瓜内里琴,这把琴萨拉萨蒂生前用过,有着极美的音色。
0202-雅沙·海飞兹.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3-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飘渺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反映出他生活上的安定富足。他创作的《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无词歌》、《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等都是著名的作品。门德尔松最早的"成熟"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和《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展现出他的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标志着标题性或描写性音乐会序曲创作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后来的作品中他的视野大为扩展(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合唱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管风琴奏鸣曲、歌曲),但在"技巧"或表情方面却未见有多大的进展。他的很多音乐作品所共有的精练、美妙与和声上的规规矩矩在《以利亚》的伯明翰首演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为维多利亚中期的音乐趣味定下了规范。但是他也大胆探索,那首被低估了的《宗教改革交响曲》(no.5,D小调)中不同寻常的结构和瓦格纳风格的先兆就证明了这一点。钢琴独奏《无词歌》是一些精致的小品,柔媚之极,以致使人无法一首又一首地连续聆听,但其中充满令人悦意的创新。他为《马太受难曲》所作的那次著名的演出大大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而自从他指挥布业大厅乐队后,他的盛名开始蒸蒸日上;管弦乐演奏也因他的指挥而确立了新标准。
0203-门德尔松.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4-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

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美国飞行员,首个进行单人不着陆的跨大西洋飞行的人。林白生于密歇根州底特律,是瑞典移民的后代。他在明尼苏达州小瀑布成长。其父查尔斯·奥古斯特·林白是律师,当国会议员时曾反对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母是化学教师。早年林白曾对药物有兴趣。1922年,他离开了机械工程的课程,参加了飞机师和机械师训练,购买了他的私家飞机——Curtiss JN-4 "Jenny",成为了特技飞行员。1924年,他开始随美国陆军航空团,训练成美国空军飞行员。以第一名毕业后,他成为了空邮飞行师,1920年代在圣路易斯线工作。1927年5月21日,将近10万巴黎人冲到布尔歇机场的柏油路面上为一个新的世界英雄的到来而欢呼。查尔斯·林白己安全着陆,完成了第一次独自一人从纽约到巴黎的直达飞行。
0204-查尔斯·林白.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5-罗伯特·霍夫史达特

罗伯特·霍夫史达特(Robert Hofstadter)美国物理学家。 霍夫施塔特1950年任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并在1954年任物理系主任。 在斯坦福大学,他有机会使用大型的“直线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可以用比电子感应加速器更为简单的方式产生很高能量的电子。 霍夫施塔特研究了原子核对高能电子的散射效应,并由这些效应得到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知识。电子的能量越高、在弹回或转向以前,就越能接近原子核,这样就能提供更为详尽的信息。 到1960年时,他已利用能量足够的电子“看”到了单个质子和中子的内部。在1961年他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带正电荷的中心核和围绕它的两层介子索层所组成。对质子来说,两层介子壳都带正电荷。对中子来说,其中一层带负电荷,这样总量为零。 从他的进一步观察、霍夫施塔特又推论可能存在质量更大的介子,他称之为P介子和Ω介子。这两种介子很快就被发现,它们的寿命极短。Ω介子在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内便会衰变。 霍夫施塔特的工作使人类在逐步深入认识微观世界越来越本质的内容上又有所前进。 为此,霍夫施塔特和穆斯堡尔一起分享了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0205-罗伯特·霍夫史达特.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6-查尔斯·惠斯通

查尔斯·惠斯通(Charle Wheatstone)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一生在多个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惠斯通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具有深刻的实验设计思想和高超的实验技能,在实验领域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834年,惠斯通提出用旅转镜技术研究快速运动的思想并将旋转镜法应用于测定导线中电的传播速度。1838年,物理学家阿拉果受到惠斯通实验思想的启发,用旋转镜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比较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实验.1849年,菲索根据旋转镜法的思想,设计了用旋转齿轮法测定光速的实验,首次使人类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光速。1850年,傅科根据旋转镜法思想,设计并完成了比较光在空气和在水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其结果为光的波动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人们测量光速的大多数实验都用了旋转镜方法,其中最著名的迈克尔逊关于光速测定的实验就是基于旋转镜法的思想设计的。除测量光速外,旋转镜法还被应用于测量声振动等。惠斯通在促进英国人承认欧姆定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欧姆定律建立于1826—1827年间,由于当时英国人没有形成电学中有关的清晰概念以及对电学规律认识的错误观点,因而欧姆定律传入英国后难以被人们接受.1843年惠斯通公布了他用实验对欧姆定律的证明结果,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他还发明了变阻器及惠斯通电桥,借助于变阻器和电桥惠斯通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测量电阻和电流,通过惠斯通的实验结果,使英国人充分认识到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惠斯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首次制造了一套实用的电报系统。在接下来的岁月中,惠斯通经过研究还发明了印刷电报机和单针电报机,进行海底电报实验,创立“惠斯通库克”电报公司,这些都促进了英国电报业的迅速发展。做为
一名著名物理学家,惠斯通一生的研究领域涉及面十分广泛,除以上所述之外,他还对光学、听觉、电录音装置、发电机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果,如发明体视镜、极钟(一种由阳光偏振角确定太阳位置的仪器)等.
0206-惠斯通.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7-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英国小说家。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期》(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0207-查尔斯·狄更斯.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8-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黑格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0208-儒勒·凡尔纳.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09-莫诺

莫诺(Monod,Jacques)法国生物学家。1928年入巴黎大学生物系,1931年获科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34年任巴黎大学动物学助理教授,从事过原生动物的研究工作。193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曾在摩尔根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获得铜星勋章。胜利后,入巴斯德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该所细胞生物化学部主任,1967年受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兼),1971年任该所所长。他的主要贡 献在于 发现和阐 明了基因的表达和调 控 。1961年他和 F.雅各布共同发表的 《 蛋白质合成的遗传调节机制》一文,是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65年,莫诺、A.罗沃夫和雅各布,由于发现了细菌细胞内酶活性的遗传调节机制而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和阐明的调节基因、转录、操纵子、mRNA、调节蛋白等新概念,都是后来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重要基石。1971年,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书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
0209-莫诺.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0-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是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他的主要剧作有:《圆头党和尖头党》、《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卡拉尔大娘的枪》、《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四川好人》、《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以及改变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高加索灰阑记》等。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的注释形式,阐述史诗戏剧的理论原则和演剧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论实验戏剧》、《买黄铜》、《表演艺术新技巧》等。1948年后,剧作有《公社的日子》、《杜朗多》等。理论与著作有《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等剧的导演分析。布莱希特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荣获1951年国家奖金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金。布莱希特史诗戏剧理论是在20~30年代与资产阶级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应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了“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通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按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戏剧体裁所界定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戏剧式戏剧或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类是违反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史诗式戏剧或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他对中国戏曲艺术给予很高评价。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持肯定态度,曾多次谈论这个体系对现实主义表演艺术所做的贡献。
0210-布莱希特.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1-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876年春天,爱迪生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
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国的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
0211-爱迪生.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2-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 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这样,他可以继续他对博物学的爱好而又不至于使家族蒙羞,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 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他的老师亨斯洛推荐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同年12月27日英国海军“小猎犬号”舰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这次航海改变了达尔文的生活。回到英格兰后,他一直忙于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促进进化论的严肃的科学家。1838年,他偶尔读了T.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确定他自己正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想法:世界并非在一周内创造出来的,地球的年纪远比《圣经》所讲的老得多,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改变过,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之中,至于人类,可能是由某种原始的动物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故事根本就是神话。达尔文领悟到生存斗争在生物生活中意义,并意识到自然条件就是生物进化中所必须有的“选择者”,具体的自然条件不同,选择者就不同,选择的结果也就不相同。然而,他对发表研究结果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1842年,他开始撰写一份大纲,后将它扩展至数篇文章。1858年,出于年轻的博物学家 R.华莱士的创造性顿悟的压力,加之好友的鼓动,达尔文决定把华莱士的文章和他自己的一部分论稿呈交专业委员会。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初版1250册当天即告售罄。以后达尔文费了二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以充实他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学说,并阐述其后果和意义。
0212-达尔文.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3-肖克莱

肖克莱(Shockley,William Bradford),美国物理学家。1932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后,宾夕法尼亚大学等3家高等学校授 予他荣誉理学博士称号。1936年起先后在贝尔电话实验室、美国海军反潜作战研究小组任职,1945年起历任贝尔电话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主任、晶体管物理学研究主任、肖克莱 晶体管公司经理、克莱韦特晶体管公司肖克莱晶体管部顾问、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学工程科学与应用科学教授。肖克莱研究的领域包括固体能带、铁磁畴、金 属塑性、晶粒边界理论、有序 -无序合金、半导体理论应用和电磁理论等,获专利90多项,发表论文逾百篇。1945年夏,肖克莱提出开展半导体基础研究的建议,1945年下半年, 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以肖克莱为组长,以肖克莱、J.巴丁、W.H.布喇顿为核心的固体物理学研究小组。1947年12月23日发明点接触晶体管,1948年6月贝尔电话实验室报道了这一 发明,并申请专利。1949年肖克莱提出结型晶体管理论 ,1950年由贝尔电话实验室M.斯帕克斯和G.L.皮尔逊制出结型晶体管。肖克莱、巴丁、布喇顿共同获得1956年度诺贝尔物 理学奖。肖克莱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曾获利布曼奖金、巴克利奖金、康斯托克奖金、霍利奖章。
0213-肖克莱.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4-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是一名杰出的演说家、作家、人道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在废奴运动中他是一个巨人般的人物。他生为奴隶,从未见过生身父母,是在马里兰州的一个种植园中由祖母带大的。八岁时他被送到巴尔的摩当家奴。在巴尔的摩,女主人教他读书、虽然这是法律禁止的。他二十一岁时逃往纽约市和马萨诸塞州的贝得福德,在那里他将自己的姓氏改为道格拉斯(原先叫贝利)。1841年,他被邀请在南特克特的反奴隶制集会上演说。他雄辩的口才令人折服,被马萨诸塞州反奴隶协会聘为代理人。他成了一名杰出的演说家。有的评论家对他的真实出身表示怀疑,针对于此他于1845年写了自传。但道格拉斯为了避免自己被认出是逃奴而被捉拿,跑到国外呆了两年,四处演说。回国时他挣了足够的钱赎身为自由人,并于1847年在纽约的罗切斯特创办了自己的废奴报纸的《北极星》报。从1841年起,道格拉斯成了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废奴主义者。1852年他被邀请在罗切斯特的美国独立纪念日集会上演讲。发言开始时他照老一套赞美了美国开国元勋们众所周知的功绩,但在演说中途,他话锋一转,提醒听众说美国黑人没有享受独立,由此可见这个国家的虚伪。听众举座震惊。
0214-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5-伽利略

伽利略原籍佛罗伦萨,出身没落的名门贵族家庭。伽利略的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音乐家,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数学也颇有造诣。因此,伽利略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伽利略在十二岁时,进入佛罗伦萨附近的瓦洛姆布洛萨修道院,接受古典教育。十七岁时,他进入比萨大学学医,同时潜心钻研物理学和数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伽利略没有拿到毕业证书,便离开了比萨大学。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仍坚持科学研究,攻读了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的许多著作,做了许多实验,并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论文,从而受到了当时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伽利略在25岁时被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两年后,伽利略因为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触怒了教会,失去这份工作。伽利略离开比萨大学后,于1592年去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一直到1610年。这一段时期是伽利略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他在力学、天文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1610年,伽利略把他的著作以通俗读物的形式发表出来,取名为《星空信使》,这本书在威尼斯出版,轰动了当时的欧洲,也为伽利略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伽利略被聘为“宫廷哲学家”和“宫廷首席数学家”,从此他又回到了故乡佛罗伦萨。伽利略在佛罗伦萨的宫廷里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但是他的天文学发现以及他的天文学著作明显的体现出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因此,伽利略开始受到教会的注意。1616年开始,伽利略开始受到罗马宗教裁判所长达二十多年的残酷迫害。伽利略的晚年生活极其悲惨,照料他的女儿赛丽斯特竟然先于他离开人世。失去爱女的过分悲伤,使伽利略双目失明。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1642年1月8日,凌晨4时,伟大的伽利略——为科学、为真理奋
斗一生的战士,科学巨人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在他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主要贡献可分下列三个方面:①力学——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与此同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静力学部分有定量的描述。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见牛顿运动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伽利略还提出过合力定律,抛射体运动规律,并确立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在力学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在他晚年写出的力学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中有详细的描述。在这本不朽著作中,除动力学外,还有不少关于材料力学的内容。例如,他阐述了关于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正确地断定梁的抗弯能力和几何尺寸的力学相似关系。他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他还分析过受集中载荷的简支梁,正确指出最大弯矩在载荷下,且与它到两支点的距离之积成比例。伽利略还对梁弯曲理论用于实践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工程结构的尺寸不能过大,因为它们会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发生破坏。他根据实验得出,动物形体尺寸减小时,躯体的强度并不按比例减小。他说:“一只小狗也许可以在它背上驮两三只同样大小的狗,但我相信一匹马也许连一匹和它同样大小的马也驮不起。”
②天文学——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③哲学 ——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经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绝对真理和掌握真
理的绝对权威,反对盲目迷信。他承认物质的客观性、多样性和宇宙的无限性,这些观点对发展唯物主义的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强调只有可归纳为数量特征的物质属性才是客观存在的。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中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过,“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后来,惠更斯继续了伽利略的研究工作,他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0215-伽利略.jpg
在人格上相互尊重,
在学问上相互欣赏。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6-马克安诺

马克安诺(John McEnroe)美国网球明星,他曾经连续4年排名世界第一,并赢得4次美国公开赛、3次温布尔顿比赛冠军。
0216-马克安诺.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7-迈克尔·乔丹

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一个集优雅、力量、艺术、即兴能力于一身的卓越运动员,他重新定义了NBA超级明星的含义,他是公认的全世界最棒的篮球运动员,不仅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整个NBA历史上乔丹都是最棒的。成为迈克尔·乔丹式的人物,是所有美国人的梦想。迈克尔·乔丹来自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后来进入北卡罗来纳大学学习,在那里,他的篮球天赋开始显现。加盟芝加哥公牛队后,乔丹率队6次获得NBA总冠军,5次赢得最有价值球员(MVP)的称号。两度宣布退役,又两度宣布复出,最终于2003年从华盛顿奇才队退役。据估计,截止2002年,飞人乔丹的财产总数为4亿200万美元。乔丹是美国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
0217-迈克尔·乔丹.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8-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lson)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帮佣。1949 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大学毕业后,又入康奈尔大学专攻福克纳和沃尔夫的小说,并以此获硕士学泣。此后,她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德华大学任教。1966年,她在纽约兰多姆出版社担任高级编辑,曾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三百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可以说是一位学者型的小说家。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自1970年起,她一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获全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宝贝儿》(1988,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这些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西方评论界普遍认为莫里森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的黑人文学传统,她不仅熟悉黑人民间传说、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而且也受益于西方古典文学的熏陶。在创作手法上,她那简洁明快的手笔具有海明威的风格,情节的神秘隐暗感又近似南方作家福克纳,当然还明显地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莫里森更勇于探索和创新,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描述黑人的语言。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0218-托妮·莫里森.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19-尼古拉·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现代天文学创始人,日心说的创立者。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4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0219-尼古拉·哥白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7-12-2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220-玻耳兹曼

玻耳兹曼(Boltzmann,Ludwig)奥地利物理学家。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玻耳兹曼推广了J.C.麦克斯韦的分子运动理论而得到有分子势能的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分布定律。他进而在1872年从更广和更深的非平衡态的分子动力学出发而引进了分子分布的H函数,从而得到H定理,这是经典分子动力论的基础。从此,宏观的不可逆性、熵S及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得以用微观几率态数W来说明其统计意义了,特别是他引进玻耳兹曼常量k而得出S=lnW的关系式。他又从热力学原理导得了斯忒藩直接从实验得出的斯忒藩-玻耳兹曼黑体辐射公式u=σT4(u为辐射密度;T为绝对温度;σ为一普适常数)。他大力支持与宣传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并测定介质的折射率和相对介电常量与磁导率的关系,证实麦克斯韦的预言。作为一位坚决的唯物论者,玻耳兹曼深信分子与原子的存在而反对以F.W.奥斯特瓦尔德为首而否认原子存在的唯能论者。因孤立感与疾病缠身在意大利杜伊诺自杀。
0220-玻耳兹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9 13:50 , Processed in 0.0898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