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愚石 于 2008-5-18 19:38 发表
我不这么认为。
我估计peer-review 体制会有很大的改变。我预计的发展方向是,由peer-review 向价值评价方向发展。
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较低的门槛,发表在类似 arXiv这样的网站上,然后根据他人引用的数据自动得出文章的价值指数和作者的水平指数。
如果文章被高指数的作者引用的次数较高,则文章的指数和作者的指数将得到提高。
也就是说,发表的门槛降低了,审稿人不再掌握发表的生杀大权,而是通过引用文章来间接评价文章。我认为这种体制比peer-review 要优越得多。
peer review 不是百分之百就能保证一切都是对的, 但比没有review过的文章从百分比来看还是好的. 我的观点是 把peer-review 过的研究和未被review过的比, 离被普遍接受更近了一步(注意, 这是个统计的说法, 不要用某些个例来反驳)
如果象你说的, peer-review退出历史舞台, 大家都去读 astro-ph (以天文为例), 觉得好的, 可信的就引用, 逐渐形成多次引用的就是被接受的, ...; 听起来非常美好. 但太理想化了, 以促进科学进步为目的, 那是根本不会有实际操作的可能的
1. 这使所有外行内行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背书失误/严重灌水会被清除??!! 谁来清除?! 你有多少人干这事? 牧夫论坛有时候清MK都特费劲. 科学研究也这么来, 那不彻底乱套了? 还搞什么正经研究?!
2. 知道peer-review过程中, 科学编辑/审稿人干什么吗? 根据我的被审和审稿的经历看, (一流天文学学术期刊)过程是非常严格的. science 编辑一般都是某一领域的acitive的研究者, 他们这关就能挡住一大批没意义的东西(象大作业一样的东西, 或是明显没有科学基本训练的东西), 然后把文章转给对文章内容更有发言权的审稿人审核文章的每一步细节是否有影响其结论的纰漏. 如果一切都过了, 被接收的文章就有了很高的可信度(但决不是什么一定正确或真理了). 发表后, 还要被后来的研究继续考察.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样过来的文章要比没有peer-review过的文章(百分比上)更让人放心. 这其实是一个高效率的过程. 一人审稿, 众人受益. 如果只有 arXiv这样的东西, 对你想引用的每一个文章, 若其中的数据或过程有疑惑, 你都去问作者, 作者发现毛病了再改他的稿. N个人问, N个修改版本, M次不同版的引用, ... 多乱那, 这多低效率, 哪还是科学研究啊!!
3. 一人审稿(我知道天文是这样的)并不会导致学霸, 因为如果你被拒稿, 你就机会要求另一个审稿人. 只有换了几个审稿人仍然被拒, 编辑才会认为你的稿子可能真的有问题而退稿. 每个拒稿的审稿人都有清晰的道理说他为何拒绝, 有足够的透明度让人知道过程而避免非科学原因的拒稿.
[ 本帖最后由 smile123 于 2008-5-19 14: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