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百亿年前星光抵达人眼

[复制链接]
科普剪报网 发表于 2008-6-1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省聊城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目前测定的宇宙范围大约是137 亿光年,而这次日本科学家新发现的星系,距离地球达110亿光年之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到宇宙早期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110 亿年前的古老星系,已被成功观测并拍摄到!日前,日本国立天文台正式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存在着“旋涡状”和“椭圆状”两大类星系,它们就像宇宙中的“岛”,是宇宙中最大、最美的天体系统。这些星系是何时形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不断深入探讨。
       天文学家认为,如果能够寻找到百亿年前的星系,也许能够找到答案。不过,这就要求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离地球尽可能遥远的星系,也就是宇宙诞生之初的天体。日本国立天文台消息称,此次一共观测到44个天体。受大气影响,从地球表面常常无法清晰地观测到遥远的天体,为了排除地球的大气层对波段影响,此次专门将修补大气影响的装置,组装到了红外线观测装置上,因而成功拍摄到了距离地球110 亿光年的星系的高解析度影像。
        日本科学家这次观测到的星系,向地球传递着110亿年前的宇宙信息。“这是天文学界一项新的重大发现。”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他表示,目前测定的宇宙范围大约是137亿光年,而这次日本科学家新发现的星系,距离地球达110 亿光年之遥。“观测到的距离已相当远,这意味星系至少距今已有110亿年,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到宇宙早期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
        根据目前天文学界的观点,宇宙诞生大约在150亿年前,而新观测到的星系只比宇宙晚了40亿年。关于宇宙“年轻”时候的一些理论,科学家常常因为没有第一手证据证实而头疼。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红池认为,古老星系的发现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它也能检验一些可能存在的错误理论。
        根据观测结果,科学家发现,在110 亿年前的宇宙,绝大部分星系呈圆盘状,由于外形呈旋涡结构,因此也被称为“旋涡星系”。这类星系有明显的核心,形状酷似一面透镜,在其球外则是一个薄薄的圆盘。众所周知的银河系,就是一个旋涡星系。
       除旋涡星系之外,宇宙中还存在着“椭圆星系”,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呈椭圆形的星系,有些正圆形的星系也归于此类。这类星系通常中心区域最亮,亮度向边缘逐渐递减。根据美国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证明,80 亿年前的宇宙和现在一样,椭圆星系和旋涡星系各占一半。不过,在此次拍摄的影像中,椭圆星系仅有一个。
        “天文学界普遍认为,宇宙在早期的时候,旋涡星系占了90%以上。这次观测到的44个天体中,旋涡星系占了绝大部分,使这种推测更加有利,很有科学意义。”王思潮说,“虽然目前统计的宇宙星系大概有2000亿个,但一般来讲,观测到10 个以上天体就具有统计意义。”
        那么椭圆星系有是如何形成呢?
      王思潮介绍,传统星系形成理论模型认为,两个旋涡扁平星系相互碰撞、混合、吞噬后,便形成了椭圆星系。天文观测也说明,旋涡星系内的恒星都比较“年轻”,而椭圆星系内恒星都比较“年老”。日本国立天文台推测:“可以认为,在距今110 亿年到80亿年之间,也就是宇宙幼时,数量众多且相互靠近的小型旋涡星系不断碰撞和合并,逐渐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椭圆状的大星系。”
       在宇宙间,星系碰撞或合并的现象时有发生,不足为奇。如果将宇宙间数以万计的星体比喻成沙子,那么星系就像是一辆装满沙子的大卡车,它们受到引力的作用,与另一辆“大卡车”互相吸引,并且纠缠在一起,经过上亿年的磨合,最终“合二为一”。由于星体之间隔着很大的空间,所以不会因“撞车”而消失。天文学家推测,40 亿年后,银河系将与我们邻近的仙女座发生类似的合并碰撞,成为一个更大的椭圆星系。
        王思潮说:“尽管星系形成理论不断遭到挑战,但事实上科学家确实通过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旋涡星系相互碰撞的过程。”据最近一期《天体物理学》期刊公布,科学家们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4 个古老星系,它们只比宇宙诞生晚了20亿年,并且在互相撞击,可能最终产生宇宙中最大星系。科学家发现,这4个星系有完整的内核,在碰撞的时候缠绕到了一起,天文学家形容这过程如同打蛋。因为把蛋打在一起的时候,蛋黄总是首先碰在一起。
        此次观测,借助的是“昴宿星团望远镜”,这是一台位于美国夏威夷毛纳基山天文台的望远镜,是日本国家天文台最大的望远镜设备。该望远镜以著名的疏散星团——昴宿星团命名,于1991年4 月开始建造,1999 年1 月正式开始进行科学观测。
       “这真是个大家伙,口径长达8.2 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员王思潮介绍说,我国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云南丽江天文观测站,这也是东亚地区最大的望远镜之一。“它的净口径为2.4 米,和昴望远镜相比还是个‘小弟弟’”。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王俊杰研究员介绍,国际上已有红外望远镜、亚毫米、毫米望远镜,而我国现在只有光学望远镜,它在天文观测上有很多局限。“举个例子,恒星的形成都在一些星云中,光学望远镜观测不到星云内部。红外望远镜、亚毫米望远镜等则可以穿透星云观测到新形成的团块。我们就可以观测到恒星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
        王思潮同时强调,我国现在也在发展比较特殊的望远镜。比如安放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LAMOST”,就是一架有效通光口径4米,焦距20 米,视场达21 米平方度的卧式中星仪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通俗来讲,这是专门用来研究光谱的望远镜,它能同时观测4000个目标光谱,是世界上天体光谱产生率最高的望远镜。”
       目前,王俊杰正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为选择新的天文台址进行观测。“天文台址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平均晴天数、大气稳定度、湿度、地震频率等。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天文台址,与国际接轨,建设一些大的望远镜。” 王思潮认为,大的望远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王思潮说:“50年前,东亚最大的望远镜只有60 厘米,将来也许会有口径更大的望远镜出现。”
我的科普小站http://www.kepujianbao.com
yeyestar 发表于 2008-6-10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高能物理所
宇宙的最初3,000,000,000年
一般认为,星系们都在做什么呢?
bearcat 发表于 2008-6-1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大学教育网
smile123 发表于 2008-6-13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
我最喜欢看那些大爆炸后, 星系从那些网络丝状结构中诞生演化的N体模拟电影了, 非常的震撼

...

[ 本帖最后由 smile123 于 2008-6-13 11:32 编辑 ]
smile123 发表于 2008-6-1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smile123 于 2008-6-13 02:54 发表
我最喜欢看那些大爆炸后, 星系从那些网络丝状结构中诞生演化的N体模拟电影了, 非常的震撼

...


上面连接里的这个连接才是看动画的地方
http://www.youtube.com/user/Nbodyshop

[ 本帖最后由 smile123 于 2008-6-13 11:33 编辑 ]
shomo 发表于 2008-6-1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楼上的,去下载这个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比你给的视频好很多。

http://www.verycd.com/topics/115156/

但是对电脑配置要求高一点,是高清的视频。如果你电脑配置一般,可以下载下面这个品质稍微差一点的。

http://www.verycd.com/topics/116183/

=----------------------------

稍微提醒一下,能用电驴就用驴,用讯雷下驴资源会被鄙视的,用VAGAA更是天理难容。

[ 本帖最后由 shomo 于 2008-6-13 10:47 编辑 ]
smile123 发表于 2008-6-1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shomo 于 2008-6-13 10:46 发表
楼上的,去下载这个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比你给的视频好很多。

http://www.verycd.com/topics/115156/

但是对电脑配置要求高一点,是高清的视频。如果你电脑配置一般,可以下载下面这个品质稍微差一点的。

http://www.ver ...


谢谢, 有机会看看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