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S MICRO
还有两个一辈子不用更新换代的家伙, 其中MN56号称有APO的成像品质. 但比同口径的APO便宜多了. 特别适合行星观测.5寸, MAKSUTOV-NEWTON, INTES MICRO MN56, F/6,
INTES MICRO M5
5寸, MAKSUTOV-CASSERGRAIN, INTES MICRO M5, F/10, 也许吧, 从来没用过APO, 所以是"号称". 不过我也不想要APO了, 说实话, 自从看了ZURICH天文馆里的10寸F/12, ZEISS-FH 折射镜后, 对折射镜普遍倒了胃口, 其成象质量和我的10寸牛顿不相上下. 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 可确实如此, 也许是那ZEISS太老了. ASTROLAN 兄在南京?你有这样好的器材,我哪天去拜访你。 楼主现在应该是在瑞士的苏黎世吧。ZURICH
不好意思, 小弟在瑞士ZURICH, 明年放假回宁再联系. 这两个5寸最大的好处还有就是便携, 和我那个10寸的牛顿比确实是个极大的优势. 说不定我带个回来试试国内的观测效果, 不过对南京的条件不报太大希望. 可以去西藏, 顺便旅游, 呵呵. 确实是好东西。我算过,M-N的象质优于APO,但调整比较困难,稳定度不如APO。 折反镜的通病。呵呵。 最初由 保罗 发表确实是好东西。我算过,M-N的象质优于APO,但调整比较困难,稳定度不如APO。
我想这一点这正是由 INTES MICRO 的做工来保证的,其机械加工精度及做工让人无懈可击, 一般镜子出厂后就不须调整,我拿到此镜时由于铁路工人野蛮装卸寻星镜上的一个固定螺丝都撞弯了, 但 STAR TEST 发现光学系统并没问题, 我已带着此MN56车程颠簸数百公里,也没发现任何问题.从不需要校准. 哎, 不知国内的镜子何时才有如此做工, 举个例子, 此镜寻星镜的固定螺死头上都嵌有塑料, 防止在寻星镜上造成划痕,考虑之细让人叹为观止. 感兴趣,请ASTROLAN谈谈是牛好还是卡好? 前一阵子差点就买了,不过最后经多方面考虑(主要是便携方面),还是倾向于上4寸APO。IntesMicro的马牛镜特点是所有光学表面都是球面,容易实现高精度加工,同焦比时慧差比施牛镜小得多,是一个适合目视的好镜子。我有关于它(6寸的)和TEC大APO比较的测试报告,基本上打个平手。可惜牧夫的空间不够,无法上传。请问A 老大,为什么欧洲的报价(APM)比美国高啊?
用于目视马牛比马卡好(视野大,中央遮挡小),等米够了还是得上一个。:p 我现在有几个选择。
1。上个C8
2。 上个牛反
3。上个中小口径马卡或者马牛。
4。 上个5寸APO.
其中5寸APO最便宜的选择是BORG 125ED,用户对它的评价是比莹石和SD的差点,但是也十分够用了(比非APO的好出去一大节),关键这个东西体积还小,重量还轻便。 好东西!! 眼看小蔡毒瘾越来越大呵,哈哈! 这么老的帖子又翻上来啦.
回小蔡: 我个人觉得还是马牛好. 有牛反所有优点, 聚光力, 无色差, 大口径时的底价格, 也有卡镜的偏轴特性....
不过对镜子的偏好有很多主观因素, 不光由客观性能决定... A大
127的马牛镜子能看到些啥?细节上和光量上能和同口径的APO一样么? 我一般用127的马牛镜子放大250倍, 看起来很舒服. 但用双目观测木星250倍时感觉亮度明显不够, 双眼能识别的细节还不如单眼, 看月面不存在此问题, 和127APO没比过. 我想在分辨率上二者应该一样, APO因为没有遮挡反差据说会好些... A大
这种望远镜使用上麻烦否(光轴调整等)?
另外INTES MICRO的6寸镜子如何?和C8比呢? 如果让我现在选, 我会选六吋的MN66, 口径大一吋好一点, 这是没话说的, 光轴确实是比折射镜难调些, 前两天发现光轴有点偏, 准备调一下, 现在还在搜索资料, 因为矫正镜也要考虑, 所以比牛反更难些. 没全搞明白前还不敢轻易下手. C8的分辨率更高些? 但MN66的视角大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