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mh63 发表于 2012-8-5 07:57

本帖最后由 chmh63 于 2012-8-5 08:03 编辑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4 1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楼主应该做的简单而正确的方法是:在保证正确的摄影目镜投影距离的前提下固定相机和投影 ...
这可能是最科学的方法。在保证观测与摄影合焦的前提下,物镜到了最佳工作距离,摄影目镜也到达其工作距离(但可能不是125mm)。查看了Olympus的目镜资料(http://www.alanwood.net/photography/olympus/photo-eyepieces.html),
P系列可用于观察,也可用于摄影,而NFK、FK、PE系列才是专用的摄影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是不一致的:
For digital and for 35 mm film, the picture magnification on the sensor or film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ula:
P系列放大倍数:      P eyepiece power × objective power × approximately 0.5
NFK系列放大倍数: NFK eyepiece power × objective power
FK系列放大倍数:    FK eyepiece power × objective power
PE系列放大倍数:    PE eyepiece power × objective power

可见: P系列放大倍数 = (N)FK系列放大倍数 * 0.5
所以 P10X的放大倍数与NFK5X相当,这也就解释了测试中FK6.7X的放大倍数比P10X大。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08:23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07: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可能是最科学的方法。在保证观测与摄影合焦的前提下,物镜到了最佳工作距离,摄影目镜也到达其工作距离 ...

你使用非原装的组合就是需要费些功夫,不过对理解显微摄影很有帮助,呵呵。
P型目镜本身是用来目视观察的,也可以用于显微摄影(理论上说和物镜配套的那些观察目镜都可以),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它上面标的放大倍数是目视的而不是投影的,如果你知道目镜目视的工作距离是250mm的话(不过成的是虚像),就会明白为什么当它用于摄影时总放大倍数要乘0.5的系数,因为这时的距离减半了。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08:33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0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使用非原装的组合就是需要费些功夫,不过对理解显微摄影很有帮助,呵呵。
P型目镜本身是用来目视观察的 ...

谢谢法师的细致解释与指导,跟您学到了很多显微镜及显微摄影方面的知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期待在您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提高....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08:37

下面我可再帮你做一下分析,P10X目镜在125mm投影距离下的放大倍数按约5X来算的话,为什么你拍照的片子中它没有暗角,而比放大倍数更大的NFK6.7X目镜却有暗角呢?除了已知道的你目前的投影距离过短之外,我在11楼的回复中还说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光路中有遮挡,你现在知道是什么遮挡了吗?呵呵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2:41

本帖最后由 chmh63 于 2012-8-5 12:47 编辑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0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面我可再帮你做一下分析,P10X目镜在125mm投影距离下的放大倍数按约5X来算的话,为什么你拍照的片子中它 ...
对法师的分析进行了验证,暗角产生的原因果然是摄影目镜的工作距离不合适。
前面测试时目镜的工作距离约为50mm(从目镜前端到成像面的距离),加上一个35-90mm的调焦筒后,仍用NFK 3.3X目镜测试,工作距离从85mm - 140mm均未产生暗角。NFK 5X和FK 6.7X也一样没有暗角。将工作距离调至125mm,改用原装的重光SP4X物镜,得到的影像(玉米种子纵切)如下:(这种非平场物镜的边缘模糊严重,摄影还是尽量用平场镜)

1P:Olympus NFK3.3X_sp4x


2P:Olympus NFK5X_sp4x


3P:Olympus FK6.7X_sp4x

slt2483 发表于 2012-8-5 13:09

本帖最后由 slt2483 于 2012-8-5 13:11 编辑

你先看 从双目 比如10X物镜和10X目镜,得到的视野和 你用 2.5X摄影目镜 +全副相机得到的视野是不是相近。。。并不是没有暗角就是正确的。。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4:00

slt2483 发表于 2012-8-5 13: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先看 从双目 比如10X物镜和10X目镜,得到的视野和 你用 2.5X摄影目镜 +全副相机得到的视野是不是相近。 ...

谢谢老师的指点! 目前还没有搞到2.5X的摄影目镜(只有3.3X的),只是按目镜125mm的工作距离近似调整的。好像工作距离的变化对视野产生明显的影响。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目镜的工作距离都要顾及,只好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积累经验

slt2483 发表于 2012-8-5 14:13

拍了一组 供参考 ,从目镜端 拍摄 能更好理解 CCD大小 和视野的关系 红框内是真实的全副相机视野
另:我的目镜 是超广角的 可能和您的目镜 所看到的视野 不一样,
暗处是目视全部红框内是全副CCD得到的视野
分别为 10X目镜 10X物镜,2.5X3.3X 4X5X摄影目镜
2.5X

3.3X

4X

5X

.........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4:49

本帖最后由 chmh63 于 2012-8-5 14:57 编辑

slt2483 发表于 2012-8-5 14: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拍了一组 供参考 ,从目镜端 拍摄 能更好理解 CCD大小 和视野的关系 红框内是真实的全副相机视野
另:我的 ...
非常感谢! 您这组片子的表现力很强,对目前我的调试帮助非常大。
您的实例与Olympus摄影目镜的视野说明一致: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4:57

按照摄影目镜的工作距离125mm,测试了2X增距镜的视野,并做了左右镜像和水平镜像,与NFK3.3X的图像比较了一下,感觉2X增距镜的放大倍数与NFK3.3X相当(似乎在3X左右):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15:33

本帖最后由 一丈法师 于 2012-8-5 15:36 编辑

目前看2X的增倍镜拍照的结果相对偏大,说明至少有一种方法的安装连接还不完全正确,这从是否齐焦就可以判断。另外上面的两张照片对比,可明显看出用NFK摄影目镜拍照更清晰、有细节,这是否是最终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调整测试。用增倍镜时要更注意镜筒内的消光处理,而且第一张照片的左上部更模糊似乎暗示着光轴不正,等等。我用Nikon 1.4X增倍镜配半幅单反拍照的结果分辨率丝毫不比用Olympus摄影目镜差(当然,这和物镜的匹配也有一定关系)。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7:12

本帖最后由 chmh63 于 2012-8-5 17:43 编辑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看2X的增倍镜拍照的结果相对偏大,说明至少有一种方法的安装连接还不完全正确,这从是否齐焦就可以判断 ...
谢谢法师的细致分析与指点! 可能摄影目镜的工作距离(125mm)并不适合增距镜,还需按法师说的调整增距镜的工作距离直到齐焦才合适。
摄影中缩小光圈可增加景深,若在调焦筒前加入光圈组件,用小光圈摄影是否能获得较大的景深呢?
测试时用了35-90mm调焦筒,并在其前端接入Compur快门组件用于调整光圈(F6.3-F22):


由于还未找到合适的连接件,只能用人肉接环测试了F6.3 - F22下的成像(由于手抖的因素,每次都有少许的移动)。下图是F6.3与F16时成像的对比,似乎小光圈对景深拓展有一点作用:

一丈法师 发表于 2012-8-5 17:54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法师的细致分析与指点! 可能摄影目镜的工作距离(125mm)并不适合增距镜,还需按法师说的调整增距镜 ...

首先,125mm的距离不适合增倍镜的,摄影的增倍镜一般情况下都是紧连着相机的。
其次,景深应通过改变聚光镜的孔径光阑来改变,你现在的做法应该改变不了景深,但效果是有的,因为那个光圈起到了消光的作用,可以增加照片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8:23

谢谢法师的指点! 俺还得多多尝试、学习啊

dongmin 发表于 2012-8-9 12:45

本帖最后由 dongmin 于 2012-8-9 12:46 编辑

chmh63 发表于 2012-8-5 1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法师的细致分析与指点! 可能摄影目镜的工作距离(125mm)并不适合增距镜,还需按法师说的调整增距镜 ...
控制景深的光圈应该装在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处,你那个光圈装的位置恐怕不行。
有几个地方:一个是聚光镜的孔径光阑处(前提是满足科勒照明条件);一个是物镜的后焦面,通常在物镜的尾部或在尾部以内了。
有些透射暗场观察用的物镜是自带孔径光阑的。

chmh63 发表于 2012-8-9 13:43

本帖最后由 chmh63 于 2012-8-9 13:44 编辑


谢谢老师的细致指点!
调过聚光镜的孔径光阑,小光阑下可增加景深,但不知道物镜的后焦面如何加光圈? 老师提到了自带孔径光阑的物镜还没见过。淘过一个APO的蔡司物镜63X,有弹簧,头部还能转动,不知其标的数字是啥意思,不会是自带孔径光阑的物镜吧?



dongmin 发表于 2012-8-9 14:48

本帖最后由 dongmin 于 2012-8-9 16:02 编辑

chmh63 发表于 2012-8-9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老师的细致指点!
调过聚光镜的孔径光阑,小光阑下可增加景深,但不知道物镜的后焦面如何加光圈? 老 ...
那个不是孔径光阑,是用来调节盖玻片厚度矫正值的, 上面的数字是盖玻片厚度,14代表0.14mm。常用的盖玻片厚度是0.17mm,但是实际会偏离这个厚度.高倍的物镜(油浸物镜除外)对盖玻片厚度比较敏感,所以好的物镜有厚度调节,根据实际使用的盖玻片厚度设置,可以得到最好的成像效果。

带孔径光阑的物镜是类似下面这样的,调节中间那个环可以看到物镜里面光圈开合。


chmh63 发表于 2012-8-9 14:56

dongmin 发表于 2012-8-9 1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不是孔径光阑,是用来调节盖玻片厚度矫正值的, 上面的数字是盖玻片厚度的意思,14代表0.14mm。常用的 ...

哦,明白了。又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个带孔径光阑的物镜的可是个大毒物啊。
用过很多放大头、电影头,知晓这光圈的作用太大了。物镜加光圈后不仅能提高像质,还能调整景深

chmh63 发表于 2012-8-9 15:01

dongmin 发表于 2012-8-9 1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不是孔径光阑,是用来调节盖玻片厚度矫正值的, 上面的数字是盖玻片厚度的意思,14代表0.14mm。常用的 ...

哦,明白了。又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个带光圈调节的物镜可是个大毒物啊!
用过不少放大头、电影头,知晓光圈的实用价值。物镜加光圈不仅能提高像质,而且能控制景深

chmh63 发表于 2012-8-9 20:15

dongmin 发表于 2012-8-9 1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不是孔径光阑,是用来调节盖玻片厚度矫正值的, 上面的数字是盖玻片厚度,14代表0.14mm。常用的盖玻片 ...
哦,明白了。 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个可调光圈的物镜太棒了!
玩过很多放大头和电影头,感觉光圈在摄影中太重要了。带光圈的物镜既可保证高画质,又可调节合适的景深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几种摄影目镜及增倍镜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