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18:01

迷茫:目视是选择大口径牛反还是APO还是其它镜子呢

本帖最后由 风雨星 于 2013-12-1 11:46 编辑

个人比较倾向于目视,现在有几个方案备选:
1.信达16寸GOTODOB牛反,但是口径那么大,冷却是否是个大问题,目视时候牛反有彗差,如果加装彗差改正镜,是否会对集光力有比较大的影响!150倍以内看深空,冷却方面影响大吗??
2.APM152/1200ED,这个虽然口径小,但是折射的好处就是基本不用担心冷却,但是深空方面又比16寸DOB差,也容易上高倍
3.裕众准备推出的100ED大双筒,这个集光力跟APM152ED比是差不多吗?如果倍数到150倍色差会很大吗
4.自己DIY一个254mm口径的短焦普消折射,这个短焦色差也会大,不过如果用上双目,上高倍,不知道色差会降低多少

crazygame12345 发表于 2013-11-29 18:14

你担心了一堆对于你来说从来不用担心的问题。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3-11-29 18:19

1.目视口径是王道这是毋庸置疑的,超过10寸的大口径反射肯定秒杀154口径以下的双筒折射,单筒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ED、甚至APO。
2.16寸主镜后面预留有风扇位置,不用担心散热问题。
3.信达马上要推出18~20寸大牛了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18:57

crazygame12345 发表于 2013-11-29 18: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担心了一堆对于你来说从来不用担心的问题。

这些都是问题,不用担心就不会提出来了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1-29 19:05

当年日本业余天文界发狠,要磨制50厘米牛反,在彗星观测发现方面用来对付"斯万“,如今信达要上20吋大牛,让大家等现成的。攒银子吧{:soso_e154:}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19:07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1-29 19: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日本业余天文界发狠,要磨制50厘米牛反,在彗星观测发现方面用来对付"斯万“,如今信达要上20吋大牛, ...

信达20寸大牛,焦距多少,带GOTO的吗,您知道是什么价格吗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19:12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3-11-29 1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目视口径是王道这是毋庸置疑的,超过10寸的大口径反射肯定秒杀154口径以下的双筒折射,单筒就更不用说了 ...

20寸是什么价格呢,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1-29 19:57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1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信达20寸大牛,焦距多少,带GOTO的吗,您知道是什么价格吗

只是传闻,还没有看到信达公司官网发布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目前道布森最大口径依然是16英吋。400多毫米的口径,自重已经很大了,体积+重量真是折腾不起,没有固定的观测点很纠结的。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发表于 2013-11-29 19:59

其实就目视而言冷却不是大问题,不像摄影。
现在另一个大问题其实也很重要,楼主目视出行的机会大不?还是有固定场所?镜子的利用率与便携性也很重要。如果有固定场所,当然口径是王道。

funder 发表于 2013-11-29 20:22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1-29 1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是传闻,还没有看到信达公司官网发布的有关这方面的信息。目前道布森最大口径依然是16英吋。400多毫米 ...

准确来说,是信达的最大道布森,别家的20寸,甚至30寸早就有了。

funder 发表于 2013-11-29 20:26

这几个镜子各有优势和利弊;
深空口径无疑是最重要因素,彗差校正镜不影响光力。冷却只对行星、月面等高倍场合有限制作用;
APO具有最高的反差,最佳的多用途性能、使用方便性最好,如果视宁度很差,收到的影响比反射镜小;
双筒的优势在于低倍大光力大视场,以及双目的舒适度,所以日本的彗星猎手很多使用低倍15cm双筒。

vccomnet 发表于 2013-11-29 21:31

APO价格贵一定有他的道理,买贵的没错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1-29 21:45

第一,根据周边的观测环境,以及口径与便携之间的矛盾,可否来个折衷,选择12吋道布森。
第二,APM152/1200ED,一片是FPL51,一片是镧系玻璃。上到300X时,物像边缘有少许色差溢出,目视完全可以接受。这款在APM版有测试报告。
第三,100ED大双筒,强光力大视场,除非用它来寻彗,否则,建议楼主不必考虑。因为对于一个使用过180马卡的观测者而言,在观测大部分天体时,它会让你不爽。
楼主选择大口径DOB,自然有他的道理。200MM马卡,203MM施卡,相对180貌似提升的意义不大。之所以推荐12吋DOB,正是基于上述考虑。谁都知道,没有十全十美的镜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zxpkxq 发表于 2013-11-29 21:47

本帖最后由 zxpkxq 于 2013-11-29 22:37 编辑

我用过信达小黑150 750和裕众115 800APO。目视深空亮度上是一个级别的。当时的观测环境也很理想,在天荒坪,台风菲特刚过,没有月光,宁视度也很好。除去反射镜的中心遮挡,小黑的通光量也至少是115APO的1.5倍。但通过反复观测两只主镜的亮度几乎一样,当时观测所用的目镜都是同一套,APO上所用的天顶还是个杂牌的,小黑主镜入了才几个月,也算是新的。我这么说并不是想说明APO有多神奇,只是个人觉得口径对亮度的影响肯定存在,但如过相差不是太大,对实际观测的效果上没有理论上的差距那么明显,同样的道理,用30MM的长焦目镜和15MM的目镜观测时对亮度的影响也很小,而且高倍反而能看到更多细节,但当目镜的焦距进一步缩短时亮度就会下降明显,当然更大口径的牛反在目视上会不会有质的突破我不清楚,有机会也很想试一下,但是我一直觉得像天荒坪这种海拔只有1000米,离市区也不是太远的地方,光害宁视度的影响还是有的,一味的增加口径对亮度的提升有多少帮助不得而知,而更偏远的观测点对大多数同好来说也不太现实,要说口径对观测的影响,反倒是双筒望远镜的口径不能太小,一般小于40MM的双筒保罗亮度上下降比较明显,40MM到50MM的双筒观测上亮度没什么区别,屋脊镜亮度会更暗,不合适天文观测,但是在观测m31这样的大天体时,双筒显然比天望更给力,大双筒也是一种方案,但是如何保证光轴是个要考虑的问题.单目观测就没有这样的困惑,我的感受是观测环境可能更加重要,记得以前在城市里楼顶用天狼的80画师看M42什么也看不到,到了山上肉眼都能一眼可辩,而且考虑超大口径的望远镜的体积重量,如何搬运也是个大问题,LZ做个参考吧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22:00

天狼星666 发表于 2013-11-29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根据周边的观测环境,以及口径与便携之间的矛盾,可否来个折衷,选择12吋道布森。
第二,APM152/1200 ...

您的话比较不错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22:00

zxpkxq 发表于 2013-11-29 2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用过信达小黑150 750和裕众115 800APO。目视深空亮度上是一个级别的。当时的观测环境也很理想,在天荒坪 ...

很好的实战经验

wangwang004 发表于 2013-11-29 22:06

目视,大口径吧,不要考虑冷却了,我用14寸,从来没有担心冷却。
只能选择一个,就dob,只能选择第二个,就100双筒,能选择三个,那就152吧。
要是没有车子,就100.

gustasen 发表于 2013-11-29 23:09

一定要考虑重量这个因素。

ecloud 发表于 2013-11-29 23:24

zxpkxq 发表于 2013-11-29 21: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用过信达小黑150 750和裕众115 800APO。目视深空亮度上是一个级别的。当时的观测环境也很理想,在天荒坪 ...

小黑有遮挡,好像33%左右直径,面积的话也有快10%了吧,所以你不能直接按照口径算通光量
而且小黑消光太差,反差低。所以你的实际使用感觉跟115APO没区别是非常合理的

三叶观天 发表于 2013-11-29 23:33

风雨星 发表于 2013-11-29 19: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寸是什么价格呢,

估计不低于5万,主镜应该要采用减重设计。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迷茫:目视是选择大口径牛反还是APO还是其它镜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