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2:53
这个帖子以前看过,里面道出了这么些事实。
(101点) Takahashi μ-300
(96点) ASTRO-PHYSICS 160EDF
(96点) Zeiss APQ150
(96点) Takahashi TOA-150
(95点) Takahashiμ-250
(93点) ASTRO-PHYSICS 155EDFS
(93点) TMB152mm/F8
(90点) INTES-MICRO ALTER A-608
---------------------------
以上除了 μ-300 和iμ-250 外,其他全部是6寸左右的顶级折射,ALTER A-608 是俄罗斯产的4片结构的超级APO,而那些APO无一例外都是三片以上的结构。
这里可以看出折返要比折射口径大上80%-100%,才能得到和APO匹敌的眼视像质。
----------------
(90点) ZEN250
(88点) C-11
(88点) Takahashi FS-152
(88点)INTES-MICRO ALTER-7N
(86点)AOK K150/3000ゼロデュア仕様
(86点)Orion 250cmF6.3
(85点)Takahashi TOA-130F
(84点)Zeiss APQ130
(83点) TEC-140
(83点) ASTOROSIB 250RC
(82点) Zeiss MENISCAS180
(80点) Vixen VMC260L
------------------------------
这一组的领头羊是ZEN的10寸马卡,这是个超小遮蔽的马卡,焦比F20还是F25的。
而马牛是廉价APO杀手,这点也体现出来了。
这组里值得注意的是AOK K150/3000,这是个无遮蔽的反射镜,这个镜子的素质可以和同口径的APO匹敌。
还有5寸TOA-130F ,Zeiss APQ130 素质都强于更大口径的TEC-140 ,这说明了什么?各位可以好好想想。
ASTOROSIB 250RC 是个遮蔽超过40%的摄星镜,但显然眼视效果只能达到1半口径的APO镜子。
---------------------------------
(77点)Takahashiμ-210
(75点)INTES-MICRO ALTER-607
(75点)INTES MN-61
(74点)Takahashiμ-180
(73点)INTES-MICRO ALTER-7
(72点)Takahashi FS-128
(72点)Takahashi CN212
(72点)TV NP127
(70点)PENTAX 125SDP
(70点)Takahashi FS-102ツインEMS
(70点)CELESTRON C8
-----------------------------
这一组是Takahashiμ-210 领头,一个8寸半的DK镜。
而6寸马牛们的表现都很好。
Takahashiμ-180 和INTES-MICRO ALTER-7 寸马卡相当。
这里比较有趣的是,居然三款5寸APO和一款4寸APO双筒差距不大.
C8的素质大概稍强于一只4寸APO。
------------
(68点)BORG150ED
(67点)Orion OMC-140
(67点)Zeiss APQ100/1000
(66点)William Optics10cmF8
(65点) TV NP101
(65点)Takahashi TSA-102
(65点) Vixen FL102
(65点)NIKON 10cmED
(65点)William Optics FLT110
(64点)Zeiss APQ100/640
(64点) TV TV101
(63点)Takahashi FSQ-106
(62点) TV TV102
(62点)Takahashi FS-102
(62点)PENTAX 105SD
(60点) TV SDF
(60点)PENTAX 105SDP
(60点)SCHWARZ150(F8)
(60点)Vixen VMC200
(58点) Takahashi Sky90
------------------------------------
这组可以看出Orion OMC-140 马卡的强大,这和我的测试相符合。
[ 本帖最后由 小蔡 于 2007-7-10 15:22 编辑 ]
Alone狼
发表于 2007-7-10 12:55
很理性的分析,但個人認爲這個排行還是有出入的。
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3:16
这里还可以看出些门槛镜。
OMC-140显然是只高素质的目视门槛镜,它比大多数高级4寸APO看得都好,且高倍目镜容易配。
Takahashiμ-180是高一个级别的好镜子。
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3:23
另外这个测试里,我们还要注意到“评测基准镜: TOA-150,ALTER-7N,TOA-130,μ-180,TSA-102”,这应该是评测者拥有的镜子。
一般来说自己的镜子总是用得比较顺手,且性能也容易得到发挥,而别的镜子呢,性能评价上总会有点“损失”。
而相邻点数接近(2,3)点之内的,基本可以认为是一样的素质。
2eye
发表于 2007-7-10 13:45
蔡兄的点评不错,但您说的“ 这组里值得注意的是AOK K150/3000,这是个无遮蔽的反射镜,这个镜子的素质可以和同口径的APO匹敌。”这个“无遮蔽的反射镜”是什么结构?能给说说吗?
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3:53
原帖由 2eye 于 2007-7-10 13:45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蔡兄的点评不错,但您说的“ 这组里值得注意的是AOK K150/3000,这是个无遮蔽的反射镜,这个镜子的素质可以和同口径的APO匹敌。”这个“无遮蔽的反射镜”是什么结构?能给说说吗? ...
就是这么个东西,不过这东西焦距太长,且光轴需要调,也不太好用支架。
所以不是主流。
wzc
发表于 2007-7-10 14:02
(70点)Takahashi FS-102ツインEMS
小蔡给解释一下啥意思这是?和后面那个fs102怎么不同呢?
我爱祖祖
发表于 2007-7-10 14:11
先收藏了再慢慢问!::pill::
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4:17
原帖由 wzc 于 2007-7-10 14:02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70点)Takahashi FS-102ツインEMS
小蔡给解释一下啥意思这是?和后面那个fs102怎么不同呢?
双筒。
denebman
发表于 2007-7-10 14:58
经小蔡点评,这个贴子终于有肉了,这个排名比较符合我的口味。::hairsmile::
wzc
发表于 2007-7-10 15:10
双同啊?和5寸相当。。。。
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5:26
这里面可以得出些结论。
买4寸顶级APO不如C8。
买5寸顶级APO不如买mewlon 180或者210。
不过这位测试者,应该是行星测试为主的,深空de话,结论肯定不tong。
[ 本帖最后由 小蔡 于 2007-7-10 15:28 编辑 ]
tujhua
发表于 2007-7-10 15:34
leexeen
发表于 2007-7-10 16:18
mewlon是好东东,但是校准问题和冷却的问题却能吓走一大批人。
离完美还是有数步之遥的。
小蔡
发表于 2007-7-10 16:33
原帖由 leexeen 于 2007-7-10 16:18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mewlon是好东东,但是校准问题和冷却的问题却能吓走一大批人。
离完美还是有数步之遥的。
我帮你修改一下这话
---------------
mewlon是好东东,但是谣传中校准问题和冷却的问题却能吓走一大批人。
离胡思乱想的完美还是有数步之遥的。
lxyfuzz
发表于 2007-7-10 16:48
评测比较有参考价值,不过对于反射和折射放在一起评价总感觉反射亏点,反射镜对于环境要求比折射镜高一些,再完全没有环境干扰的情况下,mewlon250这样的镜子与6寸apo对比,估计6寸apo完败。
2eye
发表于 2007-7-10 16:55
原帖由 小蔡 于 2007-7-10 13:53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就是这么个东西,不过这东西焦距太长,且光轴需要调,也不太好用支架。
所以不是主流。
难道用的是偏轴镜?
synight
发表于 2007-7-10 17:23
连mewlon300都有,不是有很多行星月面照精品的C14怎么没位置?
[ 本帖最后由 synight 于 2007-7-10 17:26 编辑 ]
我爱祖祖
发表于 2007-7-10 17:36
看来4W的镜子是势在必行了::0024::
Alone狼
发表于 2007-7-10 18:30
還是apo更加實用,易于發揮,相對mewlon也便擕。m 的重量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