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笔记(2022.6.1)——小双筒观星
本帖最后由 海德里希 于 2022-6-4 21:28 编辑有段时间没写观星记录了,主要原因是懒惰。五一期间有四天晴天,实际上都有出摊,但只观察了若干双星和聚星系统,回来也懒得整理,拖拖拉拉就到了今日,整好一个月了。再者,新的小双筒望远镜也在五月间入手,试用了两个晚上。所以,由于以上两点,也该写点什么了。同时,也想告诉新入坑的天文爱好者:观星并不一定非要大口径天文望远镜,也并不是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观察到的东西就越美丽。
以下是6月1日晚间观星的一些记录,目标推荐来源是Binocular Highlights,6月至8月章节。部分内容摘录此书。 6月1日晚 光害5级 使用Nikon WX 10×50 IF双筒望远镜
聚星: ν Dra,Kuma,天龙座25号星,中国古星官名为天棓增一。天龙座英文名为Draco,即《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德拉科·马尔福的名字,意思是龙。龙在中国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图腾,然在国外则是一种怪兽。ν Dra是天龙座内构成龙头的四颗星中最暗的那颗(mag.4.8),位于龙头的西北侧。另外三颗星亮度都在2-3等,位于武仙座四边形的东北,织女星的西北,找准位置后,即使5级光害下还是比较容易辨认出来的。这对双星都是白色,角距62″,在1050双筒内还是很容易分解的。实际上,我在知道这是双星之前,扫视星空时就已经发现这对双星了。
天琴座三角形,天琴座西北的三颗星(织女一、织女二、织女三)构成的三角形。位于最西边的是织女一,即俗称的织女星,英文名Vega,全天第五亮星;东北边是织女二,即ε Lyrae,著名的双双星,角距很大,分解容易;最东边是织女三,ζ Lyrae,也是一颗小双筒可以分解的双星,角距43″,但是伴星较暗,相对前者来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
ο1 Cyg,一个三星系统。非常漂亮,我愿称其为小双筒中的“辇道增七”。主星31 Cyg为金黄色, 3.8等,伴星一4.8等,间距达5′36″,以至于有个独立编号30 Cyg,淡蓝色,它们在小双筒的视场中,真如辇道增七在长焦施卡的视场中一样,非常漂亮的黄蓝双星。当然,你还能看到主星的另一颗7等小伴星,就在主星旁边不远。天鹅座还有61、79、μ三个双星系统,无需赘述。
ρ Oph,位于心宿一稍北边,非常明显,一颗亮主星带着两颗暗的伴星,构成一个小的钝角三角形。
ν Sco,Jabbah,中国古星官名为建闭。天蝎座内著名的双双星,当然,小双筒只能分解出其最亮的两颗成员星,焦距为41″,离得分成近,需要稳定的支撑和细致的观察。
18 Sco,据说是最接近太阳的恒星。你从太阳系内看着它,就如同站在46光年之外看着太阳,大致是一样的。你以为你会看到浅黄色?不!实际上是纯白色。
星团: M13,大名鼎鼎的武仙座球状星团。定位非常容易,武仙座四边形最西边那条边,靠北的1/3处,或者贯索四与织女星连线的中点。在不太黑暗的星空背景下也很明显,呈一个毛茸茸的小球。它应该是北半球可见的最好看的球状星团了吧。
M11,野鸭星团。容易定位——顺着天鹰座中老鹰的尾巴,即可找到。类似M13,但是好像更亮一些,很可能是因为其中心稍东南侧有一颗亮星,在双筒也可感受到其存在。
IC4665、NGC6633、IC4756,蛇夫与巨蛇尾巴之间的三个球状星团。第一个位于β Oph(宗正一)旁边,容易定位,后两者我是通过星桥法才找到。原因是:第一个目标还能识别出是个星团,第二个目标稍微分散且小一些,不易识别;第三个目标过于庞大和分散,简直看不出是个星团了。
M10、M12,蛇夫座六边形内的一对球状星团,可同时容纳在一个视场中。都呈现为一小撮光斑样子。二者比较:M1O较亮,但是视直径较小,M12较暗,但视直径较大。
M22,人马座球状星团。即使我的观星点的南方光害严重,但依然不影响我定位和发现M22。找到人马座茶壶的盖子(即λ星),就看见它。它比M13更亮更大。对于北半球的观星者来说,M22的位置过低,观察窗口期太短。我想,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它一定比M13更加好看,更加出名。
M4、M80、M28,因为南方光害太强,这几个目标不敢说明确看到了。
NGC6231,伪彗星星云。根据书上所说,从天蝎座尾宿三开始逐渐向北,经过NGC6231,再到更北一点的扇形星团Cr316,构成一个肉眼看起来像是彗星一样的模糊光斑。因为南方光害,我是无法领略这种景象了,在望远镜的视场内,反正是看不出任何彗星的样子来。
行星状星云: M57,指环星云。按照星图,在对应位置隐约看见一颗小暗星一样的东西,应该就是。
其他: 天箭座,一个可以容纳在小双筒视场里的星座。在我的小双筒9°的视场中,天箭座从γ星到箭尾的α和β星可以完整地容入其间。
天箭座本身不足为奇,但是在它的西北方向可见一组5颗亮星构成的M形状,中间那颗星的的稍东侧可见一暗弱光斑,隐隐似乎泛着幽暗的绿光,即M27哑铃星云。
天箭座南侧,有一组十颗星构成的一团星,因为空间排布,从地球上看去,刚好构成一衣架状,故称为衣架星团,Cr399。
目视帖一定要支持!9度小双筒真不错! {:3_201:} 这个小双筒……emmmm 支持,很有实践意义的观察记录,可以为很多入门的朋友提供指导{:5_303:} 抬眼看天 发表于 2022-6-4 23:05
目视帖一定要支持!9度小双筒真不错!
价格更不错 楼主这是玩遍众多镜子后再用小双怡情而已,实际体验就是越大越好,不接受反驳,哈哈哈 如果不考虑便携性,还是大口径更爽。 希尔星坦率 发表于 2022-6-5 19:00
楼主这是玩遍众多镜子后再用小双怡情而已,实际体验就是越大越好,不接受反驳,哈哈哈 ...
根据目标来。像M45,衣架星团,小熊座戒指星团,天船三星团,毕星团,后发星团,天蝎人马星协之类的,显然在小双筒内效果更佳。
海德里希 发表于 2022-6-6 09:11
根据目标来。像M45,衣架星团,小熊座戒指星团,天船三星团,毕星团,后发星团,天蝎人马星协之类的,显 ...
M45视直径不过2度,大把大口径dob能把其完整装进去周围还可以留出一圈,目视天体个人认为在能完整装下的前提下永远是口径越大越好 Friderick2nd 发表于 2022-6-6 13:49
M45视直径不过2度,大把大口径dob能把其完整装进去周围还可以留出一圈,目视天体个人认为在能完整装下的 ...
你开心就好
海德里希 发表于 2022-6-6 16:02
你开心就好
科学事实而已,不需要我开心就好,小双说破天作用也就是大视场巡天,对于特点目标能包住的前提下不考虑便携性自然是口径越大越好 希尔星坦率 发表于 2022-6-5 19:00
楼主这是玩遍众多镜子后再用小双怡情而已,实际体验就是越大越好,不接受反驳,哈哈哈 ...
你查一下尼康WX的价格就知道其实跟怡情没什么关系 刚开始追求口径,然后追求精度,再后来就是开始追求风格。
看到更多的细节并不是观测乐趣的全部。
手持的自由性便利性,9度的平坦极度锐利的视场,85度双目的表观视场,这些都是大道布森很难提供的 funder 发表于 2022-6-7 08:10
刚开始追求口径,然后追求精度,再后来就是开始追求风格。
看到更多的细节并不是观测乐趣的全部。
手持的自 ...
你把里面每一条换成肉眼直接观察效果更好,舒适度无敌,视场无敌,锐利度无敌,反正无所谓细节和极限星等。 Friderick2nd 发表于 2022-6-7 08:29
你把里面每一条换成肉眼直接观察效果更好,舒适度无敌,视场无敌,锐利度无敌,反正无所谓细节和极限星等 ...
是的,所以肉眼裸眼观星也是任何器材无法取代的。
本帖最后由 牧夫最后一个大佬 于 2022-6-7 12:10 编辑
关于“环境第一,口径为王”这句至理名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更好的环境与更大的口径往往会带来更多细节,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然而,实际情况却很复杂。对于天文爱好者,不管是摄影党,还是目视党,甚至抚摸党,每个人追求与喜欢的就不一定是口径为王了。大口径对观测环境(包括光害,视宁度,热平衡等等),爱好者驾驭器材的水平,便携性(这个关乎到出勤率,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等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即使抚摸党,很多大口径镜子现在都落灰成了摆设。最好的器材不是最大的口径,而是自己可以“人剑合一”(当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了)的,能够被自己驾驭的。天文目视观测,更是主观性极强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星空。不可否认,更大的镜子确实可以看到更多细节,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但这也是相对的,得视不同目标而定,对于极暗淡的一些弥散星云,20寸的DOB反而被82双筒给虐了,这点大F等很多发烧友他们已经验证了。视宁度也决定了口径的选择,不是所有地域的爱好者都能拥有极好的视宁度,比如北方的爱好者,海牛就喜欢用他的toa130目视行星,而非他的C11或者20寸DOB。既然谈到了器材,目视观测自然少不了各种滤镜,对于细节的提升不亚于口径,甚至夜视仪的增益,武装到了牙齿,依然会有人喜欢用小镜子。天文目视观测的乐趣是多元化的,观星如饮酒,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小酌一杯怡情也是一种享受。目视观测的主观性更是如此,就拿我而言,反倒不喜欢滤镜世界里压抑的高反差,虽然细节更明显了,但我欣赏不到纯粹通透的星空了,后者给我的愉悦更多。小双筒的大视场并非只是用来巡天,很多大结构的银河暗星云,长彗尾的彗星,都是小镜子的强项。器材本身并无绝对的强弱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拥有很多不同口径望远镜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相信他们出去观测时选择器材的第一要素不是追求口径第一,往往都是因观测地的环境,出行的便捷性,观测的目标项目等等综合因素决定器材的选择。天文爱好者,与其他爱好者一样,也都是喜欢某一领域,至于淡淡浅浅的喜欢,还是发烧友一样的痴迷,只要观测带来自我愉悦就足够了,可以严苛的自我挑战,也可以漫无目的的随心所欲,观星也是观心。。。 本帖最后由 海德里希 于 2022-6-7 09:28 编辑
funder 发表于 2022-6-7 08:10
刚开始追求口径,然后追求精度,再后来就是开始追求风格。
看到更多的细节并不是观测乐趣的全部。
手持的自 ...
谢谢方老师的点评,英雄所见略同
另外,裸眼观星,也确实是无法取代的。只是国内很多人因为环境不好,或者自己水平不够,忽略于此罢了。
对器材过分的口径追求,忽视了人本身的因素。
殊不知,国外关于裸眼观星的书都不止一本了。
funder 发表于 2022-06-07 08:52
是的,所以肉眼裸眼观星也是任何器材无法取代的。
肉眼天文目视观测,是最容易但也是最陶冶情操的,你可以不是天文爱好者,也不妨碍你欣赏这灿烂迷人的星空。说起肉眼观测,相信流星雨是更适合肉眼观测的;谈到这里,日全食就更加需要在这里提及了,虽然用望远镜可以看到食甚时漂亮的日珥的细节,丝丝缕缕的日冕,但最震撼人心的却是肉眼观测食甚时的日全食,09年的日全食食甚阶段我后三分钟都是肉眼欣赏的,这是望远镜无法带给的心灵震撼,这也是很多日全食狂人满世界追寻的根本原因,很多国外大佬都提倡带一双眼睛就够了。 哎!就是玩儿(前提是多金)。我们穷屌丝就还在最初级的追求大口径的过程当中。什么精致,极致品质,情怀什么的离我们还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