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十大半途而废游戏

[复制链接]
水星人 发表于 2009-9-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联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曾有大量游戏半途而废,一度给人带来极高期望但却最终不幸流产。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有时候是因为技术上无法实现,无法完成最初的设计理念,也有时候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比如开发商/游戏工作室破产却没有其它发行商接手。
今天我们就搜集了这么十款游戏,它们本来都有机会成为重磅炸弹的。至于谁能排在第一名,相信大家都能轻松猜出来。
10、《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C&C: Tiberium)
2007年底,EA宣布了这款FPS版本的“命令与征服”,但还不到一年就宣告终止,因为达不到预期值,还引发了开发团队的人事变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汉尼拔》(Hannibal)
源于经典影片《沉默的羔羊》,采用Monolith的Jupiter Engine游戏引擎,如果成功面世应该不会逊于《F.E.A.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山姆和迈克斯:自由警察》(Sam & Max: Freelance Police)
2004年,LucasArt因为重新调整该系列产品线而取消了这一项目,后来一度传出过有望死而复生的消息,但至今没有下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崔妮蒂》(Trinity)
由Gray Matter Studios开发的Quake III引擎FPS游戏,但在临近发布的时候被终结,因为没有一部“黑客帝国”主题游戏取得成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地下城守护者3》(Dungeon Keeper 3)
Bullfrog牛蛙工作室已经开始了系列第三作的开发,但中途停工,据说是因为开发人员的精力都放在了其它项目上。后来EA收购了牛蛙,再次证明了自己埋没经典的“实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辐射3》(Fallout 3)
最初的开发商是广为玩家津津乐道的黑岛工作室(Black IsleStudios),但游戏随着工作室的解散而取消,后来还出了一个名为“Van BurenProject”的技术演示DEMO。最后,BethesdaSoftware买下了游戏版权,发布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辐射3》——好在这次不是E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星际争霸:幽灵》(Starcraft: Ghost)
“星际争霸”的FPS版本,历经无数跳票终被暴雪砍掉。最初由Nihilistic Software开发,并定下了女主角Nova,还出现了这张流传甚广的性感艺术图,后来Swingin' Ape Studios被暴雪并购后接手了这一游戏,再往后就没消息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魔兽争霸:魔族王子》(Warcraft Adventures: Lord of the Clans)
1998年E3大展前夕,暴雪宣布取消该项目的开发,令人扼腕,也颇感无奈:冒险类游戏已经不吃香,这款作品也因为开发周期过长而在技术上大大落伍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四骑士启示录》(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开发商3DO破产了,但据说他们手里还有800万美元预算,这对于一款动作类恐怖游戏的开发来说应该足够了——谁也不知掉究竟发生了什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永远的毁灭公爵》(Duke Nukem Forever)
也许是游戏史上最大的一个玩笑。躲躲藏藏折腾了长达12年,跳票王的帽子戴了多年谁也抢不走,最终随着3D Realms的解散而划上句号,也结束了这个闹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驱动之家[原创]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reportin 发表于 2009-9-5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嘉定区 电信
永远的毁灭公爵之所以在游戏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由于它传奇般的跳票经历……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最终幻想”系列发售了21款游戏,4部电影:“GTA”系列发售了14款游戏:“塞尔达传说”系列发售了16款游戏:“模拟人生”系列发售了17款游戏。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洛克人主题游戏发售了75款;星球大战主题游戏发售了50款;马里奥主题游戏发售了56款。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黑岛工作室诞生、发展、辉煌,然后灭亡。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万智牌发售了6个系列、30套,接近11万种卡牌。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即便像暴雪这样超级拖沓的公司也生产了4款著名游戏:《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2》、《魔兽争霸3》以及《魔兽世界》。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id公司刚做出了Quake1,约翰罗梅洛从id跳槽并且宣布了大刀的开发计划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早于《永远的毁灭公爵》计划前10天公布的另一款跳票大作《大刀》也憋了几年后终于发售了,然后被贬得一文不值,显然是跳的不够久。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从Quake1到RAGE,id公司换了4套引擎,推出了Quake3、RTWC、Doom3、Quake3、ETQW……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UT2007已经把名字改成了UT3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一共有16种游戏主机发售,它们是:DC、NGC、XBOX、PS2、PS ONE、XBOX360、Wii、PS3、GBC、GBA、GBA SP、NDS、PSP、GBM、NDSL、NDSi。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全世界一共卖出了3亿5000万台各种游戏机。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民用互联网接入速度提高了300倍。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个人电脑处理器速度提高了32倍。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微软发布了6种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版本。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Google和eBay诞生、发展、壮大了。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哈里波特》系列从第1部出到了第7部,还被改编成5部电影。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南方公园》系列从第1季播到了第11季,一共158集。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美国发射了30次航天飞机。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发生过7次日全食和7次月全食。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4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5场战争结束了,19场新的战争开始了。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有大约5亿人死去,6亿6千万人诞生。
  在《永远的毁灭公爵》跳票的时候,硬件图形接口从DirectX5经历6、7、8、9、10、10.1和现在的11共7次大升级,其中架构改变3次。OpenGL也做了相当多的改进版本。
  《永远的毁灭公爵》开发组3D Realms暂时关闭
  《永远的毁灭公爵》发行商Take-Two公司2009-05-07确认,不再赞助3D Realms开发《永远的毁灭公爵》。Take-Two高管艾伦刘易斯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我们与3D Realms的关系仅仅是一个发行上的安排,并不包括持续不断的赞助3D Realms进行开发《永远的毁灭公爵》。而3D Realms几年来靠着Take-Two的援助资金断断续续的对《永远的毁灭公爵》进行着开发,Take-Two此举无疑是判了3D Realms死刑,因此3D Realms不得不暂时关闭。
  “此外,Take-Two将继续保留发行《永远的毁灭公爵》的权利。”3D Realms的问题并未影响到其它游戏的正常开发,比如针对掌机平台的《毁灭公爵三部曲》。因《毁灭公爵三部曲》的发行商为Apogee公司,并未与3D Realms公司有任何联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9-5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一个游戏如果跳票3年还搞不定,既使以后推出了,也没多少成就了。《星际争霸》2如果继续这样折腾下去,我想也够玄了——技术在持续发展,你在正常发展情况下现在赶不上趟,以后更赶不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7 18:47 , Processed in 0.07046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