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好心态=好生活(连载完结)

[复制链接]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2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0-1-20 02:06 编辑

2009 年 12 月 9 日  星期 三 今晚报


尹璞 著 中华书局

怎样调节负面情绪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谁,才能更好地接受自己。缺点和优点很多时候是并存的,缺点无非是优点的“非最理想”的表达方式。最重要的是,不能让缺点或一时的情绪代表你的本质。也许,你有时甚至经常悲观、急躁、自卑,但那不是你,而只是你某种情绪的表现。千万不要让你的情绪代表你的本质。同样,你的缺点也不代表“你是谁”。

没有负面情绪,总有正面情绪,那是圣人,而我们都是普通人,既有正面情绪,也有负面情绪。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正面情绪增加,负面情绪减少。
我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心理健康?

两年前,一位崔小姐问我时,我想,给她一个“学术定义”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我反问了一句:“你说呢?”

崔小姐想了想:“我找你就是因为我总是被负面情绪困扰。我想,心理健康就是没有负面情绪,总有正面情绪。你说,对吗?”

听到这儿,我让崔小姐把她最近一两年中经常出现的情绪列个清单。崔小姐列的清单如下:

正面情绪:

高兴、兴奋、自豪、放松、平静、充实、自由、自在、成就感、自豪感、乐观

负面情绪:

沮丧、痛苦、自卑、紧张、空虚、气愤、悲伤、危机感、浮躁、烦躁、犹豫不决、无安全感、焦虑、抑郁、忧心忡忡、发愁、嫉妒、害羞、耻辱感、负罪感、压抑感、恐惧感、虚荣、挫折感、悲观

崔小姐觉得只是她写,我不写,不太公平,就非要求我也写出一个“清单”。我一开始不肯,最终耍了个小赖,把我最经常经历的情绪画出了四幅自画像。每幅代表的情绪是什么,就由您随便猜了。

后来,我让很多朋友做了这个“作业”。我发现,每个人写出的负面情绪都比正面情绪多出一倍以上。也许,这和我们古代诗人的“说愁”传统有很大关系,形容负面情绪的词汇极其丰富。就拿崔小姐的“情绪清单”来说吧:忧心忡忡、发愁、悲观、危机感、焦虑、紧张感等词讲的基本上是一回事,其中,“危机感”是不是负面情绪还值得推敲。

其实,把情绪这样简单地分为“正面”、“负面”并没有什么道理,因为,我们每一种情绪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有它的正面作用。

我们先从医学中找一个例子吧。

没有人喜欢疼痛。有时我们会说:我要是永远不会感觉到疼痛就好了。其实,你要真永远感觉不到疼痛就坏了。

前苏联就有这样一个男孩儿,他生来就感觉不到疼痛。你也许以为这是好事,但疼痛是非常有用的,它是我们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工具。结果,他今天把手烫伤了,明天把腿摔断了,后天又把身上挠得体无完肤,每天还把舌头咬得血淋淋的。虽然他始终在医生的二十四小时监控、保护下,还是成天受伤。加上他从来也感觉不到肚子疼、头疼等,所以,所有的小病小灾没有症状,经常是很严重了才被发现。结果,才十几岁时,这孩子就遍体鳞伤,带着浑身的疾病、几十处骨折——光头颅骨就碎裂了好几次——离开了人世。

负面情绪就像身体的疼痛一样,虽然你不喜欢它,但它的存在是有它的道理的。它的本意是保护你。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它的调节。但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认识它,知道它存在的道理。我们要先接受它,然后再对它进行调节。我们的目标不是彻底杜绝负面情绪。除非你是圣人,否则,没有人能够百分百地做到没有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都是正常人对正常事的正常反应。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让它相对少出现,每次出现时强度不要太大,逗留时间不要太久——总而言之,别太碍事儿。

让自己的情绪或缺点代表自己的本质,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自己开始不喜欢自己。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认可自己,接受自己,首先要自己喜欢自己。不要以为把负面情绪和缺点掩盖起来就万事大吉,也不要以为流露出来就无地自容。要想有所作为,要从喜欢自己开始。
生活精彩在于想象力丰富和善于调整心态。幸福来自于深切感触、简单享受、自由思考以及被需要    ——地球历公元2006年2月10日上午11:55分。by  meteorobs
——————————
生命不熄, 观星不止!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2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二)

2009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四 今晚报

想有所作为,从喜欢自己开始

世上无完人。记得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会了“自我批评”,老师总说,要改正错误,改正缺点。这当然是对的。可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就会发现,长大以后的缺点和小时候的往往大同小异。我不希望您觉得我是在为“缺点”开脱。只是,我发现,有一些缺点之所以很难改,是因为它同时又是自己很重要的一个优点的另外一面。这个缺点一改,一不小心,一个重要的优点也就随之消失了。

比如说,小洪小时候在学校是个学习、体育都非常出色的学生。可是,老师总批评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高傲”。结果,老师、家长、教练共同合作帮助他改正缺点。没出半年,高傲的确改了,而同时,自信心也没了,学习成绩也下滑了,比赛场上的霸气也见不到了。本来满怀信心、满脸朝气的小男孩儿被修理成了一个没脾气的受气包。现在小洪已经走上社会了,他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信。我在想,当初他们是把孩子的缺点改正了呢,还是把孩子的优点也一同消灭了呢?

我觉得,人的很多优缺点都是成双成对的。很多缺点的确要改,但我们应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弘扬优点上。

我不太喜欢优点、缺点这两个名词,因为它们基本上是用别人的眼光来作判断。很多所谓的缺点无非是优点的“非最理想”的“表达、体现方式”。

我首先考虑的是“战胜”某一缺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点这个词是一个判断词,它本身并没有公正性。人与人不同,而正是这些微妙的不同,这些可以被称为优缺点的东西的总和构成了每个人的不同个性,构成了每个人头脑里“我是谁”的概念。我认为,第一步是:认识“我是谁”,接受“我是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自我提高”的调整。

不是所有的调整和提高都有很强的紧迫性。而且,很多调整是紧迫不来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途,“自我提高”也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的,始终不紧迫但又始终不停滞的过程。关键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它的“始终不停滞”。以我的角度看,它的最终目标不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完人,而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平衡的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让你的缺点和一时的情绪代表你的本质。比如说,因为“犹豫不决”而给自己再外加一个“废物”的标签;因为“恐惧”而给自己再外加一个“胆小鬼”的标签。还有人说,“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我是一个急躁的人”、“我是一个自卑的人”。也许你确实有时,甚至经常悲观、急躁、自卑,但那不是你,而只是你某种情绪的表现。千万不要让你的情绪代表你的本质。同样,你的缺点也不代表“你是谁”。

让自己的情绪或缺点代表自己的本质,最大的负面结果就是自己开始不喜欢自己。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认可自己,接受自己,首先要自己喜欢自己。不要以为把负面情绪和缺点掩盖起来就万事大吉,也不要以为流露出来就无地自容。要想有所作为,要从喜欢自己开始。

前面提到过的崔小姐,长期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缺点困扰。经过几次面谈,她写下了一小段对自己的新认识:

“我是一个善良、正直、有知识、有能力、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我相信自己,因此我是乐观的。我知道我是谁,因此我是稳定的。但有时,我也会因为困难、挫折而产生不少的负面情绪。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是人之常情。它是一个正常人对一时发生的事物的临时反应。我有很多缺点,也同样有很多优点。我接受它们。同时,我知道一时的情绪不代表我的本质。我也不会让它代替我的本质。就像一场雷阵雨一样,我会接受它的到来,因为我知道它会很快离去。我不会被它打乱阵脚,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我的缺点也不代表我的本质,它只是我的一部分。我会努力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活得更加快乐,也使自己的真正本质得到更完美的体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2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三)

2009 年 12 月 11 日  星期 五 今晚报

受害者心理

每个人都有丰富多彩的个人历史,它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记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历史包袱”,不少人还被几十年前发生的不快影响着。要想心理健康,第一步必须放下这些“历史包袱”,最好的方法就是原谅。

首先需要原谅的是自己。每个人都曾为自己犯过的错误或不明智的判断而懊悔。当然,后悔本身有它的积极作用。比如,后悔以前犯的错有助于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以便进步、提高。但是,如果长期沉溺在悔恨之中,就不好了。

小余就是这样一个人。上高中时,同班的一个女生疯狂追他。他长得很英俊,也比较高傲,嫌人家不够漂亮,就是不理人家,害得小姑娘哭了不止一回。没想到,这个女孩儿几年后竟成了大名鼎鼎的明星。由于曾经被大明星追求过,小余从此很难看上别人,而少数他能看上的,人家又看不上他。

为了逃避令他伤心的环境,小余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出国之前,他的专业是中国历史。在国内,小余混得还不错。但一到美国,英语不是很好的他就没法靠本行吃饭了。从这时起,他就开始痛恨自己以前犯下的一个又一个的错误,包括出国。可是,既然出来了,又不好意思马上回去。于是,就在美国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他是个聪明能干的人,光靠打工,七八年里就攒下了二十几万美元。有了钱,自信心也恢复了,终于交到了一个理想的女朋友。就在忙着准备婚礼时,未婚妻突然跟一个美国人跑了,小余又一次受到打击。后来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生了儿子。慢慢地,房子和豪华轿车也有了,好像终于万事大吉。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小余带儿子回国探亲的时候,老婆竟然把夫妻俩的全部财产——房子、汽车、家具、股票、人寿保险、存款甚至孩子的上学基金全都带走了。当小余回到美国时,他和儿子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仅存的唯一财产就是放在朋友家的一台旧笔记本电脑。

小余的主要问题是对自己的怨恨。他怨恨自己因为傲慢而失去了追求自己的明星,因为补救失去明星的失落感而错失很多的恋爱机会,因为酷爱传统文化而选择了不适合在美国生存的中国历史专业,因为一时冲动而出了国,因为爱面子而留在了美国,因为没好好学英文而在美国不得不靠打工生活,因为没“提高警惕”而失去第一个未婚妻,因为急于成婚才在恋爱三个月后就向后来的妻子求婚,因为对妻子的爱太纯真而把所有财产写在了她的名下,等等。这一系列错误导致自己走到了悬崖边缘。他告诉我,要不是为了孩子,他早就自杀了。

我和小余在网上交流了半年多,加起来有一百多个小时。多半时间,我们是用语音交谈的。后来,我们又见了两次面。具体谈了什么我就不细讲了。总之,小余最终原谅了自己,恢复了信心。最后,为了巩固成果,我要求小余给自己写一封自我原谅的信。他花了三天的时间,非常用心地写出了一封两页的、非常动人的自我原谅信。

我为什么要小余原谅自己,而不是怪罪他的妻子呢?对小余来说:将问题归咎于妻子、逃婚的未婚妻或“命运”是于事无补、毫无意义的。

一个人勇于对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命运承担责任,就等于承认自己对生活有主宰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不就成了听任命运摆布吗?总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就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无辜同时无能的“受害者”位置,对命运感到无助、无为,没有改变的希望。

很多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受害者心理”。这样的人往往会反复地成为“受害者”,以至于成了“习惯性受害者”,永久地保持着这个令人痛苦的身份。要想改变,首先就要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无论如何,自己永远是自己生命的主宰。翻了的船还可以再正过来,只要生命没有结束,它就可以重新开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四)

2009 年 12 月 12 日  星期 六 今晚报

原谅是最好的药

我在心理咨询中第一次用写信这个办法还是在十多年前。李先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我一直知道他深爱母亲,和父亲关系不好,但详情知道的不多。有一次,他太太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李先生解决问题。比如,每次周末看望父母(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父子俩都会大吵一次。结果,每到星期五,李先生就开始为这事头疼。周六大吵之后,他会满腔怒火,直到星期三左右才缓过来。这样一来,每星期他们只有一两天好日子。其他时间里,李先生一直沉浸在对父亲的怒火中,脾气暴躁。李太太担心李先生会渐渐地变成像他父亲一样。

现在,小两口正计划要小孩,李太太担心一个成天发怒的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才来找我。

我和李先生夫妇谈了很多次。最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邀请小两口来到家中过年。

年夜饭后,我言归正传:

“按照咱们中国人的规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你们将迎来你们的小宝宝,我希望你和你父亲的关系也有个新的开始。今天晚上,我希望你们,当然主要是李先生啦,给父亲写一封信。”

“不要用我的话,而是用自己的话写。要记住,这封信虽然名义上是写给父亲的,而其实是写给自己的。你们最好用英文写,这样也许可以表达得更贴切,而且父亲就是看到了也读不懂。写完这封信,这个包袱就留在以前了。我建议你们现在回家,夫妻俩一起写。无论写到多晚,写完了打电话来,读给我听。”

夜里3点时,电话响了。夫妻俩都在哭。他们改了又改,写了足足五个小时。写完后,两个人都被自己写出来的信感动得泣不成声。

以下是李先生写给他父亲的信。由于是用英文写的,我在翻译时,为了保留原意,可能读起来有点儿别扭。

亲爱的父亲:

我们的父子关系一直不理想。可以说,我甚至对你充满仇恨。我无法容忍你曾经对我母亲的虐待。可悲的是,我童年时期对你的唯一记忆就是你对我母亲的殴打。我无法容忍你对我的毒打。我无法容忍你的粗暴和霸道。我无法容忍你的无知和不文明。我无法容忍你对我的婚姻和对我的小家庭的无理干涉。很长时间以来,我在你身上找不到一点可取之处。我把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归罪于你。我对你的恨使你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我认为,无论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还是作为一个人,你都是失败的。

我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很快,我也要做父亲了。我想了很多,现在终于意识到,您根据当时的所知和所能,做到了您可能做到的最好地步。无论如何,正是您和我母亲所做的一切使我成为现在的我。我很喜欢现在的我,我妻子也很爱现在的我。为此,我感谢您。我原谅您以前对我的一切伤害。

我有一个可爱的妻子。很快,我将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我将有一个令我自豪的完满小家庭。我会将我的全部爱心倾入,也不会容许任何人干涉我的小家庭。

在一段时间内,我可能不会像以前那样每周拜访。可能也不会像以往停留得那么久。有时,我可能只邀请母亲一人到我家来。我希望您能理解。这样会减少可能的冲突和不快,对您,对我都好。这是我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做的。但它并不改变我对您的爱和感激之情。我同时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父子感情也会慢慢恢复。在您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一定会在您左右的。

爱您的,

儿 李×××

我特地将这封信登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这封信写得太好了。“您根据当时的所知和所能,做到了您可能做到的最好地步”。确实,多数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根据他们当时的所知和所能,做到了可能做到的最好地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原谅。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五)

2009 年 12 月 13 日  星期 日 今晚报

记仇最不划算

放下历史包袱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想要幸福,就绝不能让一件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还影响自己。的确,时间是最好的药。这句话在事情刚发生时还可以说。但是,几十年后,再用这句话就不太明智了。再等几十年吗?人生有几个“几十年”?等得起吗?以我的经验,原谅是最好的药。

一个非哲学专业的电脑专家曾经用研究计算机的方法对“人生哲学”进行过研究。他想:要想研究“人生哲学”,就要先把它简化到最简单的地步。所谓的“人生哲学”,最主要内容就是如何与人打交道。把这个简化到极致,无非就是“合作”与“不合作”。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特别简单的电子游戏。两个人参与,每个回合,双方只要在“合作”与“不合作”中做一个选择。记分方法如下:

1.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那就是典型的双赢,双方各得1分。

2.如果一方选择“合作”,一方选择“不合作”,则不合作一方“赚了”,合作一方“吃亏了”,所以,不合作者得1分,合作者一无所获。

3.如果都选择“不合作”,双方都不得分,均一无所获。

4.不许随意做选择。必须要有事先设计好的、指导自己如何做选择的“战术思想”(即“人生哲学”)。

之后,他们在美国大学校园里举行了几轮“锦标赛”,一共有数百名大学生参加比赛。参赛者们的“战术思想”五花八门。最主要的包括以下三种:

1.永远合作。我把这些人称为“圣人型”。

2.永远不合作。我把这些人称为“恶人型”。

3.以合作为开局。一旦对方有不合作行为,马上也开始不合作,并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我把这些人称为“复仇型”。

这几种“战术思想”导致的后果是:

1.“圣人型”:当对手是“圣人型”时,每回都是令人满意的双赢。但是,一旦遇到“恶人型”,总是亏得体无完肤。

2.“恶人型”:当对手是“圣人型”时,大赚一笔;当对手是“恶人型”或“复仇型”时,双方都一无所获。

3.“复仇型”:当对手是“圣人型”时,通常会双赢。但是,当遇到“恶人型”时,总是和“恶人”同归于尽。

锦标赛的最终胜利者不属于以上三种人,而是一名普通大学生。令人吃惊的是,他不仅总成绩是冠军,而且站站比赛都是冠军。显然,他的“战术思想”所向无敌。其实,他的“战术思想”与“复仇型”非常接近,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微妙区别:

1.第一步永远是合作。

2.从第二步开始,自己的选择由对方的上一步决定。如果对方上一回合是合作的,那么,自己下一步也会选择和他合作。

3.如果对方上一步是不合作,自己下一步也不合作。

4.但是,在不合作一次以后,下一步再回到合作。

你看出其中的道理了吗? 下面,由我来阐释一下: 1.遇到每一个人,都毫不犹豫地以爱心相待。

2.如果对方也同样诚恳待人,两人就可能永久地友好下去,最终达到双赢。

3.如果对方有不善之举,自己必须有所反应。

4.这里最关键的是只“惩罚”一次。之后马上回到以诚相待的合作态度。换句话说,要原谅。

我想,绝大多数人既不是“圣人”,也不是“恶人”,但为数不少的人是不同程度上的“复仇型”。我们爱记仇,不爱原谅。我们原谅别人的前提条件通常是对方“承认错误”。如果对方不肯“承认错误”,或者对方已经搬家了、结婚了、出国了,总之已经不再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们还死死抱着对方的错误不放。

有哲学家曾说:愤怒是用别人的愚蠢惩罚自己。依此类推,记仇就是用别人的一次性错误而永久地惩罚自己。这样做首先是不明智,更重要的是不划算,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圣人懂得原谅,普通人更应该学会原谅。原谅自己是为了自己,原谅他人更是为了自己。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六)

2009 年 12 月 14 日  星期 一 今晚报

不要对号入座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迈克到美国,租了一辆轿车,到落基山脉驾车旅行。开到一段盘山公路时,因为山路曲折,只能看到前面十几米的距离,他不得不放慢了车速。这时,有一辆车从对面驶来,司机突然伸出头来,冲迈克大喊了一声:“猪!”

迈克蒙了。“我没招他,没惹他,他骂我干什么?”

没一会儿,又一辆车从对面驶来,司机也伸出头来,大喊一声:“猪!”

迈克脑子一转:“啊!明白了!肯定因为他们看我是中国人,种族歧视,所以才骂我是猪。”于是,迈克也把头伸到车外,扭过头去,冲着已经驶过去的那辆车,挥着拳头大喊:“你才是猪呢!”

话音未落,就听一声巨响,汽车“咣当”一下,撞到了一头大肥猪!迈克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两位司机是好心提醒他:小心驾驶,前方路上有一口大肥猪挡路。可是,由于迈克做出了对方恶意的假设,认为对方是在骂自己,主动对号入座,结果,把汽车撞毁了。

很多人的负面情绪就来源于这种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地方,真是冤枉得很。

我发现,这种对号入座的现象非常普遍。

申女士总觉得别人在说自己。在公司,老板开会时一提“有的人”,她就认为是说她,而且认为是有人蓄意说坏话陷害,马上为自己澄清。走在马路上,听到路人小声嘀咕:“我最讨厌有的中年妇女还把自己当小姑娘打扮。”她就马上冲对方来一句:“你说谁呢?”回到家,老公正在和一位同事打电话。申女士没听到开头,进门时只听到“其实,把老公管得太严,最终结果是逼着老公另找一个”。于是,马上火冒三丈:“谁管你太严了?你还想另找一个?”三件事都和她无关,可她总是对号入座。一天生了三回气,没有一次是针对她的,却都被她“揽”了过来。经过分析,发现申女士的问题是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和缺乏自信。这样,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自己就是“受害者”,是“无辜的”,不是自己的原因。

现在,也许最流行的迷信是算命。那算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实验:

教授为全班学生请来了一位“算命大师”,给他们每一个人单独算命。第二天,“大师”把他给每个人算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并让学生们根据结果准不准打分:你如果觉得准得不能再准了,打5分;如果觉得比较准,打4分;如果觉得一般,打3分;如果觉得不准,根据情况打2分、1分、0分。结果,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打出了4分或5分,其他人都给3分,没有人给2分、1分、0分。也就是说,大家都认为算得准。之后,“大师”让每个人都和旁边的人交换一下,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每张纸上的内容都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对号入座。

我曾经给不少人算过命(当然,不是真算命,而是想说明算命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发现,找我“算命”的人是我的头号拉拉队员,他盼着我说得对,想不准都难。比如,我对他说:“你有一个亲戚,是一个姑还是姨,总而言之是个女的,在乡下。”他马上就会说:“我有一个三姑在河南农村!”“对!就是你三姑。三姑最近家里出了点事儿”。“对!对!对!他儿子年初撞车了!”你说,谁家乡下没有个亲戚?什么叫“出事儿”?谁家没出过事?什么叫“最近”?我这么一提示,他都会帮助我提供具体信息,我能算不“准”吗?

所以说,算命实际上就是诱导,加上连蒙带骗带猜。而且,那些迷信的人希望算命先生说得对,他会帮助实现算命先生的“真言”。算命先生说他今年年底会有一场病,一个迷信的人会下意识地想方设法今年年底病一场。我知道,有人还是坚持认为算命是有道理的,他们会给算命先生提供大量的“证据”。而实际上,这些“证据”,除了巧合就是“选择性记忆”。

不好的事情,“预知”没有好处;好事“预知”更没有道理。生活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好事之所以让人高兴,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是一个惊喜。如果“预知”了,等好事真的发生了,自己也兴奋不起来;相反,如果没发生,又感觉失望和迷惑。就像每一场“现场直播”的球赛对你来说都是“录像播出”似的,当球迷还有什么劲啊!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七)

2009 年 12 月 15 日  星期 二 今晚报

不要让将来的可能性影响现在

为什么很多人相信算命呢?那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想预先知道将来发生的事。可是,我们有什么必要去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算算命先生算得准,我觉得傻子才想知道将来发生的事情呢!比如,算命先生说,一年后,我会大病一场,也许会要我的命。假如的确是命中注定,真的会这样,如果我不知道,这一年我活得高高兴兴。如果预先知道,这一年我肯定活得提心吊胆,始终处于“倒计时状态”。一年将到,人家都在过新年,我在这儿胆战心惊,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是从天上掉下一块石头打到我脑袋上,还是有汽车会撞到我,还是会有病毒钻进我身体里。别人都在过年呢,我却紧张得要死,因为 “预知”,我赔进去两年的好时光。即便他说对了,我赔进去两年干吗呀?

龚先生爱读医书,每读到关于某种病的章节,就对号入座地认为自己得了那个病。像这种总怀疑自己有病,几乎可以称为没病找病的人并不罕见。一般来说,人关注自己的健康,有些多疑和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并不一定不正常。短暂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性情绪。它能帮助我们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危险产生警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但是,当焦虑过度,持续时间过长,并且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时,就可能形成焦虑症,不得不引起重视。

患有焦虑症的人,总是能够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挖掘出来,结果是常年被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和虚拟的状况困扰。焦虑症的起因是长期、反复存在的一种危险或无助感。现代生活中,各种压力很大,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孩子问题、各种竞争、人际冲突、社会矛盾等,都会给人带来困扰、疑虑和担忧。有些人渐渐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以致精神失调,总是处在一种如临大敌、束手无策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就会蔓延,比如,经济问题的焦虑会蔓延到对其他方面的焦虑,当然包括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无谓焦虑。

要想解决焦虑,首先是要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焦虑反应与现实状况极不成比例。但是,仅凭旁人讲大道理不行,要让他参与进来。我建议,让他把自己最近的一些担心和最终的结果记录一下,再把现在的担心写出来,用日记的形式来“跟踪”。这样,可以帮助他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焦虑与现实状况的距离,也意识到自己是在拿着放大镜捕风捉影。第二个方式是做一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理的简单运动,比如太极拳、闭目深呼吸、瑜伽等。最后,不要让他感觉大家都在围绕着焦虑问题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样虽然用意是好的,但焦点总在焦虑上,反而让他无法解脱。相反,要在不谈焦虑问题的前提下,多和他闲聊,安排一些活动,让生活在焦虑的问题之外增加一些内容。

除焦虑症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复杂一些了。有些人不仅会挖掘虚拟问题和一切可能性,而且,当这些虚拟问题成立不了或者没有发生时,他们甚至会有一种失落感,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去挖掘。如果一个人由于个人经历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心理上害怕被遗弃,害怕失去关注,他就可能下意识地寻找这种关注。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生病时,往往会得到比平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这种几乎是下意识地希望自己得病的心理显然不正常,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对他日常的关爱和关注,尽量避免在有病或怀疑有病的时候才关注,而在病好或诊断被排除了就大松一口气,好像被解放了似的,不再关注他了。当他对自己得到关注和关爱感到放心,不再患得患失时,“焦虑反应”也就会渐渐消失了。

心态好的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普遍认为生活的控制点掌握在自己手中。换句话说,自己不是一个任由外界摆布、对生活毫无主宰能力的人。当然,我意识到,真正达到这一境界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生活中有太多东西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但是,我想,最起码不要把本来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而且是没有人跟你抢的控制权硬要拱手让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八)

2009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三 今晚报

不要让他人控制自己的情绪

周围的环境对人的心态有极大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传送信息、互相影响的方式太多了,包括文字、语言、语气、表情、肢体语言、行为等。所以,一定要为自己创造出健康的环境。如果你的社交圈里都是一些爱抱怨的人,每次聚到一起,都是在怨天怨地,时间长了,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态,自己也会变成一个对人性毫无信心、悲观至极的人。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是最起码的自我保护。

当然,我不是说大家都要冷落那些悲观、沮丧、受了伤害、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我的意思是,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自己的心态要积极、乐观、健康。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有能力帮助别人调整心态。我的导师劳伦斯教授曾经对我说:“社会责任感有两个层次:首先,自己不要成为别人或社会的负担;然后,才能谈及其他。其实,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第一点,第二个层次的工作就少了很多。”自己的心态还不太稳定,就去帮助一个悲观、绝望的人,结果,两个人聊了一通之后,你没感染他,他倒感染了你,悲观、绝望的人又增加了一个,有什么意义呢?救人的最好办法恐怕也不是“同归于尽”吧。所以,首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积极、乐观的环境和氛围,经营好自己的“小化工厂”。这是你现在能为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和社会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但有时,有人似乎刻意地要控制你的情绪。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读心理学不久,就碰到一个这样的同学。他是当时学校里为数不多的来自中国内地的留学生之一。他平生似乎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让别人生气。他的胆量、魄力和英语水平还不足以去气老美,于是专挑衅中国人。慢慢地,几乎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对他恨之入骨。因为我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从来不发怒,也是为数不多的没被他惹怒过的中国留学生,他似乎把惹我发怒当成了自我挑战。他还真有“事业心”,苦苦努力了快两个学期。有一天,我几乎被他惹怒了,但还是硬憋了回去。没和他“干”起来的原因有二:第一,我觉得,和这种人吵太“丢份”;第二,和这种人对骂,我这种“缺乏锻炼”的人还真不是对手。结果,只好憋了一肚子气回家。

回家后,我充满了报复心,一心想找一个治他的招,好好收拾一下这小子。心理学还真没白学!后来,我冷静下来分析一下,觉得他一定是一个极端自卑的人(现在我会觉得这种人可怜,可当时还没这“境界”)。也许,唯一让他有点“自豪感”和“成就感”的就是能够惹人发怒,也就是说,他能够控制别人的情绪。他让你怒,你就得怒,他让你生气,你就别想快活。这是多大的权力、多大的威力、多了不起的成就啊!对他来说,你的怒就是对他的奖励,就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他的乐趣就来自你这一怒。一个憋足了劲儿要把你气死的人努力了半天,你要是不怒,就等于剥夺了他的乐趣和成就感。结果,你没怒,他倒被你的不怒气了个半死。这么一来,我就想开了,在跟他同学的七年中,我不仅从来没被他惹恼过,后来,他竟然开始躲着我了!

另外,攀比也意味着让他人控制自己的情绪。通常我们会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废话。比上不足——你不是第一;比下有余——你不是倒数第一。说来说去,跟没说一样。

喜欢攀比乃人之常情。有一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相对贫困”。这里,“贫困”指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也包括精神、社会地位等,总之是相比之下不如别人。改革开放前,大家都很贫困。但是,就因为这样,没有人感觉自己穷。而现在,生活比以前富裕多了,但由于周围不少人比自己富裕,所以,虽然吃得大腹便便,空调取代了芭蕉扇,彩电取代了半导体,热水淋浴取代了木澡盆,反而感觉自己贫困了。近年来,“海归”越来越多。他们除了回国求发展、“精忠报国”之外,还有不少是逃避“相对贫困”的。国外虽然绝对生活条件比国内好,可是,和周围一比,自己也许只是“中偏下”。而回到国内,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立马成了“中偏上”,甚至成了“上层阶级”。同样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家普遍会选择“上少下多”的局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17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九)

2009 年 12 月 17 日  星期 四 今晚报

不该比的不要比

人爱比,这是可以理解的,时而比一比没什么大害,可如果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就不健康了。我认为,问题不是“应该怎样比”,或者“应该跟谁比”,真正的问题是“有没有必要比”。

喜欢比的人不仅爱和别人比,任何方面都爱比,好像如果没有外在的参照物,对自己的感觉就没有把握。谢太太就是这样的人。不久前她买了一双非常满意的鞋。换了别人,鞋满意,价钱也满意,本来是一件很完满、可以画句号的事。谢太太可不是这样。这两个月来,她见了卖鞋的地方就非得进去看看。每次走出来的时候,她都面带微笑:“嘿嘿,这家店里没有一双鞋比我这双好!”偶尔,店里有同样的鞋,但都比她买的那双贵,谢太太更是得意扬扬。可就在昨天,她在一家店里见到了同样的鞋,比她买的便宜了十块钱!这下可好,扬扬得意了两个月的谢太太顿时沮丧起来。你看,这原本是好事,谢太太愣是通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把它变成了一件沮丧的事。

就拿谢太太来说,自己买了一双鞋,穿着舒服,对着镜子一看:嘿!真漂亮!价钱也满意。这是多么圆满的一件事啊。自己对这双鞋的感觉“控制点”百分百在自己控制、管辖范围内,而且根本没有人跟你争夺这一控制权。可是,就有人偏偏要把自己感觉的控制权交出去。再比如,有人去餐馆吃饭。本来吃得非常满意,可是临走前非得看看别的桌点的是什么,结果落了个“我要是点了那个菜就好了”的结论。那么好的感觉,为什么非要想方设法破坏掉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读者是不会像谢太太那样的。但是,爱比的心态和她没什么两样,只是程度不同。好几个同事的孩子买了汽车,这是他们的事,和我无关。某某交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朋友,这也和我无关。我的女朋友是否比别人的漂亮更和别人无关,她本来就不是为他们观赏的。她好在哪只有我知道,别人还没那个福气。只要你相信自己的感受,不要为别人的感受活着,生活就会简单很多。要不然,活得多累啊!

当然,我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不去“比”,因为喜欢“比”乃人之常情。有时,“比”可以给你动力,可以激励你进取。但要注意“比”给自己带来的是进取向上,还是烦恼沮丧。如果是前者当然最好。如果是后者,就要注意控制。尤其不要为比而比。就拿出国这件事儿来说吧。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时,出国留学或因为其他原因出国的人没现在多,但他们多数人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可后来,出国的机会多了,就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出国而出国”的人。这里面有有钱的,也有把祖宗八代的家底都掏出来的。问他们为什么出国,他们根本说不清。总之既不是去真正留学,也不是去赚钱,只是觉得能出去的就应该出去,因为张三的儿子去了美国,李四的闺女去了法国,王五更厉害,全家四口移民到了加拿大,咱家不比人家差,为什么不也出去一两个。其实,无论你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见世面,还是为了赚钱,还是因为向往那里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不错的理由,唯独因为“别人出国了”而出国不是。

总之,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别一辈子跟着别人转圈儿。要想获得“独立感”,必须确定自己应该从何处结束、别人应该从何处开始的界限。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kynet 发表于 2009-12-17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1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

2009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 五 今晚报

学会说“不”,获取独立感

我最怕的人就是强迫型的好心人。

沈小姐从小就很乖,是个典型的好女孩,今年三十来岁。中学时,她是全班学习最好的学生。

可是,考大学时,她想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可是,有这专业的学校既不是北大,也不是清华。在“好心人”的反复劝说下,沈小姐还是“选择”了一所首屈一指的大学中一个“适合女孩”的专业。

上了大学后,沈小姐对这种“好学生必须上一流大学、女孩子必须选择适合女孩的专业、好大学生必须考研、好研究生必须考博”的正统思维更是反感。她决定跳出这个“怪圈”。毕业后她不但没有考研,还决定不在自己专业范围找工作。她的选择引来了不少非议,“好心人”不停地劝说,希望她找一份“正当职业”,老老实实地做个“白领丽人”。

沈小姐做得很不错,几年后,被提升到了高级管理阶层,收入比她的同学们高出了好几倍,没有人能说她不成功。本以为,“好心人”终于可以接受自己了,可是,还是不行。

有一天,沈小姐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这下父母的朋友——那些叔叔阿姨们,开始议论纷纷,除了说这样不好外,尤其指出,染了黄头发的女孩不可能嫁到好人家,只能招引不三不四的男人。这下可捅到了沈小姐父母的痛处。可不是吗,女儿都三十好几了,本来就已经不太好嫁了,又把头发染成了不讨正经男人喜欢的颜色,这样下去外孙子还有指望吗?于是,二老就忙活开了,又是劝女儿把头发改回黑色,又是劝她换工作,又是没完没了地给她介绍纯洁、正派到了极点的男朋友。为了进一步了解女儿的交往,他们经常“秘密跟踪”,突然造访,半夜打电话,搞得沈小姐不得安宁。

沈小姐事业成功,心情舒畅,过着自己设计的生活,也孝敬父母,而她的生活却几乎被“好心人”改写成了一出悲剧。我坚决认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年人——必须活得有尊严。这就意味着不容许自己成为一个“被害者”——也包括不成为好心人的“被害者”。

要想自己不成为“被害者”,首先要警惕自己不要成为victimizer(使他人成为“受害者”的人)。

人获得的权力越大,使别人成为受害者的机会就越多。保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的最好开始就是尊重别人的尊严和权益。起码,不要以自己的“身份”来逼迫别人。只有自己做到了这点,才能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要想获得“独立感”,必须确定自己应该从何处结束、别人应该从何处开始的界限。要学会说“不”。

如果你很难说“不”,那么,你对把握这个界限的能力恐怕有限。要学会考虑自己的需要,捍卫自己说“不”的权利。千万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一味地硬着头皮,答应有所谓和无所谓的所有人一切有理、无理和随意的要求。

一次聊天中,一位朋友说:“我发现,中国人之所以活得这么累,是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活着。

小的时候,一切为了满足父母;到了中年,一切为了孩子和老父老母;到了老年,一切为了孙子。中间还要加上为了领导,为了同事,为了朋友,为了单位,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等等。总而言之,没为自己活一天!”

这句话说得不是没道理,只是别把它单单扣在中国人头上。这种不会说“不”,一味取悦别人,好像活着的目的就是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一个人高兴的人哪儿都有。

对他们来说,不会说“不”带来的不是精神上的满足和灵魂上的升华,而是无奈。对这些人来说,无法说“不”,是控制力差的一种表现。况且,试图满足所有人,不仅自己很累,而且是不可能做到的。

学会说“不”,你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剩余时间、空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你将获得“独立感”。

一个你想要展现出的真正的你得以出世。这对你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非常重要。但学会说“不”并不是说人要变得自私,也不是说,说“不”比不说“不”要好,而是说,说“不”应该随时是你的备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1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一)

2009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 六 今晚报

如何才能学会说“不”呢?

首先,别太急。一个从来不说“不”的人,突然天天说“不”,让别人感觉奇怪不说,自己恐怕也适应不了。麻烦人和麻烦事都分个三六九等,先对那些不太亲密的人、不太重要的事说“不”,然后,再循序渐进。

最难的算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说“不”了。对刚开始学着说“不”的人来说,比较容易说的是那种包含“是”的“不”。比如,母亲希望你晚上去看她,可你却买到了期望已久也很难买到的一张球票。你可以说:“妈,今天晚上我实在没时间,不过,我明天晚上一定去看您!”这样,虽然她暂时有点儿失望,但最终还是基本满足,而你也没有什么勉强。

如果你实在不习惯说“不”,还有个拒绝方法,那就是,既不说“是”,也不说“不”,即“拖延战术”。比如说,一个平时和你关系一般的同事说:“我家姑爷他表嫂单位的一个同事他二大爷星期六搬家,缺个人手。都知道您热心,能不能去帮个忙啊?”你可以说:“我岳父岳母说这个周末来。等我回家问清楚到底是周六还是周日,再告诉你吧。”不用等你回话,你刚走开,他就找别的“候选人”去了。有这么几次,麻烦你的人就会渐渐少了。

总是建立不起独立感也因为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我们不会说“不”,主要出于对归属感的需要。我们希望通过取悦、迎合,来换取认可和接受。

其实,无论你怎么取悦、迎合别人,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你作出正面的判断。因为,他们的观点和判断不是你的言行可以左右的。相反,他们的观点和判断,反映的是他们自己。比如说,同样是不能说“不”的问题,有的人会说你热心,有的人会说你没主见、耳朵软,也有人说你好欺负。最亲近的人可能也会这样。父母在人前夸你“听话、孝敬、懂事”,但背地里会嘀咕:“就是太窝囊了,这样在社会上肯定少不了吃亏。还真担心呀!”你说,你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所有人吗?所以,别太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在自己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础上,多些独立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独立感。

独立感的另一个“敌人”是“群体意识”。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张卡片上画三条线,其中一条线明显比其他两条要长。然后,问在场的学生,哪条线最长。在场的学生中,只有一名学生是不知情的,其他“学生”都是“内线”。第一个学生回答说:“第一条线最长!”这时,那名不知情的学生坐在那里,摇头、冷笑。接下来,第二个学生还是说:“第一条线最长!”

在每一个学生都回答“第一条线最长”之后,最后轮到这位不知情的学生。你猜怎么着?他最后也放弃了自己的判断,说:“第一条线最长。”这个实验重复了几十次,结果,多数不知情的学生都迎合了错误的“群体意识”,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

首先要说明,这里讲的“群体意识”和我们教育包括军训中说的“集体意识”是两回事。“群体意识”指的是为了不想被孤立,而对无形的“群体”做出的迎合。种种“一窝蜂”行为,小到“我真不喜欢黄色的衣服,可是没办法,今年就流行黄色!”,大到对一些不良风气和习惯的迎合,往往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为了归属感,却不得不去迎合。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损失独立感,有时甚至损失尊严,而得到的并不一定是归属感。

要想建立独立感,只有主观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很多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不一定缺独立感的意识,但独立的能力很差。很多人怕做决定,主要是因为怕做出错误的决定。其实,做错了决定并不可怕,因为还可以改正。即便是错了,退半步,还有机会进行调整,做出更合理的决定,继续向前。而该做决定时不做决定则是最错误的。因为这样实际上是剥夺了自己前进的机会。而且,不做决定,就等于把自己生活的主宰权拱手交给了别人,交给了“命运”。 我从来不喜欢“妥协”这个词。妥协的最大问题在于:双方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冲突是双输,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妥协往往也是双输。不同的是,冲突是丑陋的双输,而妥协是文明的双输。当然,妥协比冲突要好得多,但它毕竟不是最理想的结果。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1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二)

2009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 日 今晚报

冲突是下策,妥协是中策,共存是上策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也免不了生活中遇到或大或小的冲突。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冲突往往是由于我们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不仅如此,我们还会认为,这是个“原则性问题”,没有让步的余地。你要么支持我,做我的盟友;要么不支持我,那就不是朋友,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敌人。

人必须有原则。但什么是“原则”级别,什么不是,还真值得探讨。我发现,一些总是搅入冲突的人“原则”出奇的多,什么事都能被提高到“原则”的高度。不仅如此,他们还坚持要把自己的原则强加给每一个人。要知道,当我们说一个人“很讲原则”时,不是指他“原则”的“数量”多,而是说他的为人处世方式不易被人接受。他肯定是一个自以为是,非常霸道,无法和人正常相处,总是制造冲突、参与冲突,把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强加于人的人。我们都不喜欢这种人,但有时自己也会不小心扮演了这种角色。

其实,我们中国人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避免冲突的方法,叫“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并不是真糊涂,只是心里很明白——此时此刻,采取任何立即处理的方法都会得不偿失。

有时,一句自嘲的话就足以化解紧张气氛。

有一次,英国著名钢琴大师海斯(Dame Myra Hess)老太太需要为新唱片的封面照张相。摄影师比画了半天,总觉得不太满意。然后,摄影师说:“您能不能把下巴尽量抬高点?”大家都知道,老太太的双下巴越来越明显了。尽管摄影师已经尽量说得委婉了,但这时,包括经纪人在内,都很紧张,生怕老太太生气。没想到,老太太自嘲地问:“嗯,请问抬哪一个?两个都抬吗?”

要想真正避免冲突,光靠单方面努力往往是不够的,最起码是不公平的。不幸的是,有时你想避免冲突,周围有的人偏偏要把你踩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当你偶尔反驳一句,甚至仅仅是解释一句时,就更不得了。这些人也许是你的老板、上司,也许是同事、朋友、恋人。我们当然要尽量通过各种方式避免、解决冲突,保持各种人际关系。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把自己放在“被害者”的角色里,这对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

冲突是下策,这点没有人不同意。但多数人会认为,妥协应该是上策。可是,为什么我偏说妥协是中策呢?

我从来不喜欢“妥协”这个词。妥协的最大问题在于:双方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冲突是双输,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妥协往往也是双输。不同的是,冲突是丑陋的双输,而妥协是文明的双输。当然,妥协比冲突要好得多,但它毕竟不是最理想的结果。

“理解万岁”指的应该是共存。

“共存”指的并不仅仅是“井水不犯河水”。否则,“共存”的夫妻不就变成了“同床异梦”的陌生人了吗!就是再亲密的夫妻也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捆在一起,大家本来就有各自的生活空间。

如果说妥协是必须,那么共存更是必须。多数情况下,有些东西自己即便看不习惯,甚至坚决反对,而它既不是原则性问题,也和自己基本无关。比如,邻居家的儿子戴上了耳环,看着是有点别扭,可人家父母还没怎么着呢,你这儿倒气得直喘,不仅如此,还把这一个男孩儿的事没边没沿儿地延伸到“这代年轻人”,越想气越大,好像整个一代人都“完了”,中国危险了!不就是一个耳环嘛,还不是自家儿子,至于吗?他戴他的耳环,你过你的日子,本来就不是原则性问题,也和自己无关,没必要较劲。现代社会更加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大宽容度,学会共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三)

2009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 一 今晚报

快乐是有方法的

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更要学会共存。当然,共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找到一种方案,大家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又不用做出牺牲,这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我有一对朋友,俩人结婚几年来,成天闹别扭。听上去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事儿不看大小,要看它发生的频率,而且,禁不住它多啊!

爱好戏剧是他们的共同点。妻子艾米喜爱西方歌剧,丈夫吉米喜爱北京评剧(还有河北梆子、曲剧等北京附近的地方戏剧,以下统称评剧)。谈恋爱的时候,艾米经常陪吉米去听评剧。虽然觉得土得掉渣儿,但还是故作陶醉地跟着摇头晃脑;吉米也没少陪艾米去听歌剧。虽然觉得刺耳难忍,但还是装模作样地跟着台上的高音们一起同步深呼吸。谈恋爱时的年轻人,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受点这样的折磨算得了什么?

结婚以后可就不同了。艾米买了两张歌剧票,吉米说他其实不喜欢歌剧,就是不去,搞得艾米非常伤心。闹了几回情绪之后,吉米发现,妻子闹情绪比听歌剧还烦人,还不如选择听歌剧。妻子闹情绪一闹就是好几天,而歌剧最起码有钟点,开场几个小时后,大幕一拉,回家了事,并不影响吃饭、睡觉。两个星期后,吉米想去听评剧,于是,他跟艾米商量说:“咱们妥协一下吧。我每陪你听一次歌剧,你就陪我听一次评剧。”艾米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好大不愿意,但也只好同意了。

折腾这么几回后,俩人都挺受折磨的。经过一番交涉,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每陪对方听一回,就可以自己一个人去听一回。

就这么尝试了半年多,俩人都别扭。一起听那天,总有一个人难受。艾米一个人听的时候,总觉得像被老公抛弃了似的。吉米也有别扭的地方,那就是,评剧的演出比歌剧的要多。有时,明明有场评剧自己很想去看,可是好久没有歌剧演出,这可怎么办?于是,他又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方案:“我们是否可以容许‘预支’?让我先欠你一场?”艾米可不是傻瓜:“歌剧场次那么少,我想欠你还欠不成呢!用不了多久你就得欠我十几场了!”

其实,这件事和听戏没有任何关系。艾米真正想要得到的不是吉米陪她去听歌剧,她是想找回谈恋爱时那种两个人共同分享、共同创造浪漫时光的感觉。其实,创造浪漫的方法很多,没必要非和歌剧或评剧联系在一起。再有意思的事也有让人腻烦的时候,更不用说本来就不喜欢的事。总可以找到其他方式来共享浪漫时光的。比如说,两个人都单独去听戏,演出结束后,再一起去吃个夜宵,跳跳舞。放假时可以去“蜜月旅游”。这样一来,抛开固定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就不存在妥协,更不存在任何一方做出让步、牺牲的问题了。不仅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重要的是,解决了更根本的一个问题。

就像鲁米的一首诗中说的:自己被关在一间房子里,打不开房门。费尽全力地去推它,就是推不开。以为是推的力度还不够大,于是加大力度再推,还是推不开。最后才发现,门是向里开的,应该拉开,而不是推开!闹了半天,不是力度不够,而是方法不对。

快乐是有方法的。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注意力,把它放在好的一面,让积极的想法抢先“占领阵地”。再好的一件事,要是绞尽脑汁非找它不好的一面,也一定会找到。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不好的一面,越看它越显得庞大无比。有的人还很执著,明明好的一面非常明显,还非要费力找不好的一面,而且总能以“事实”证明自己的正确。结果,看问题不客观、不公正不说,最重要的是,自己明明可以活得很开心,却被搅得抑郁、悲观、痛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四)

2009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 二 今晚报

经营好自己的“小化工厂”

人的身体就好像是一个小化工厂。每当你产生了某种情绪,有了某种想法,或做出了某种反应,你的体内都会产生相应的生化反应。比如,当你紧张、感受压力时,你的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它会使瞳孔张大、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心和脑门儿出汗等等。同时,还有很多其他化学品,或者作为压力的产物,或者作为身体应付压力的“武器”,在你身体里循环。正因如此,你脑子里想什么怎么想,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情绪是否健康,你的心态是否平稳,你的心理是否平衡,不是间接地,而是直接地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

现代社会中,压力似乎是无法避免的。压力除了使人感觉不快乐及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之外,由于它会使人体“小化工厂”产生一系列反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健康问题,比如头疼、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失眠等,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其实,就连一些看似与心理无关的疾病,发病也经常是压力造成的。比如说,一个过敏性皮肤的人,在压力大或长时间受压力困扰时,更容易发病。就连平时没有皮肤过敏问题的人,也会在压力大或长时间受压力困扰时,产生出疹子等类似过敏的反应。以上这些问题,在医学上被统称为psycho-somatic disorder(心理-生理紊乱),是身心失调,身心机能紊乱,也就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身体反应。无论起因是什么,它的最终结果是身体问题,而不是想象的“心理作用”。除了把它当成身体问题去医治外,还必须正视病根,减少压力,维持心理平衡,维持生活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维持好的心态,经营好自己的“小化工厂”。

“小化工厂”中最好的“产品”是内啡肽。它是由人体内神经系统分泌的含有吗啡性能的化学品。它的功能是使你感觉喜悦、高兴、舒畅、安详、放松与Hexie,很多人称它为“快乐荷尔蒙”。同时,它还是天然的止痛剂,能减少身体上的痛苦。除此之外,内啡肽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运作,提高免疫功能。一个心态乐观、心情舒畅的人的前脑里,储存了很高的内啡肽。这不仅使其感染疾病的几率比其他人低,就算染上疾病,他感受到的病痛也会比其他人少,恢复健康的速度也比一般人快。  

大约四年前,我认识了一位癌症患者,五十多岁、没有子女的孤寡广东人老区。

是老区的房东找到的我。当时,老区的状况非常不好。我每隔一两天去看他一次,和他聊聊。三四次以后,他从绝望、沮丧、怨恨,到平和、接受,心情好了很多。但是,身体的痛苦不是简单的心态调整就可以解决的。

有一天,我问到了他的爱好。他告诉我,他最近十几年来第一热衷的就是NBA湖人队的篮球。让我吃惊的是,作为一个在洛杉矶生活了十多年的湖人队球迷,他竟然从来没去现场看过球!(这对于那些在美国生活了很长时间,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进入美国社会的华人并不奇怪。他们总觉得那是“老外”去的地方。他们身在美国,却总泡在唐人街。)我认识到这是一个帮助他的好机会,就说:“老区啊,我请你看场球,怎么样?保证让你一个晚上比过去这十几年球迷生涯的总和都过瘾!”

我请老区看球赛,除了想让他开心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前面说过,当一个人开心、兴奋时,他的身体本身会分泌出很多化学品。这里面就有不少包括内啡肽在内的,相当于止痛药的化学品。当老区第一次在现场看到湖人队时,当他第一次现场看到科比三百六十度扣篮,和O—K组合空中接力时,他的身体已经感觉不到疼痛。这不是纯“心理作用”。疼痛是不能“忘”的。事实是,他的开心和兴奋导致他的身体为自己免费生产了大量的止痛药。可以说,他不是“忘”了痛,而是真的不痛。

老区又活了大约三个月。这期间,他一共到现场看了五场球。不敢说看球帮助老区延长了生命,但最起码减少了他的痛苦,也使他人生最后三个月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6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五)

2009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三 今晚报

神奇的信息素

另一位癌症患者女雕塑家桑德拉的情况和老区大为不同。首先,桑德拉的癌症虽然已经扩散,但医生还是很有信心,认为她痊愈的几率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桑德拉的心态也比老区好很多,即便在理疗最痛苦的时候,她也是成天乐呵呵的。

我印象中,她唯一一次流露出痛苦,是在理疗开始一段时间后,头发开始脱落时。

那天我去看她,桑德拉皱着眉头,撅着嘴,含着眼泪说:“再见了,美丽的桑德拉。”我一笑:“咳!像你这样时尚的女人,每过两个月就换一次发型,恐怕还没尝试过最时髦的光头吧?终于得到一个充当‘先锋派’的机会了!”桑德拉一听就乐了:“嘿,你还别说,你这种思维方式我喜欢!要‘酷’咱就来最‘酷’的!我不仅要秃瓢,还要试试我从来没胆量尝试的不同颜色的头发!非把那帮女摇滚乐手镇住不行!”说完,哈哈大笑。

桑德拉还真不含糊。先是去理发馆,把剩下不多的金发剃光。然后,又到一家假发店,买了黑发套、红发套、绿发套。每天,她都在黑、红、绿和光头之间换来换去。  

有一天,我的画家朋友老黑在比华丽山庄的一家画廊搞画展。我和一大帮朋友去参加开幕典礼,以示捧场。桑德拉自然也去了。当介绍到桑德拉时,这位绅士见是一位女士,马上摘掉礼帽,礼貌地说:“很高兴见到你。”桑德拉也如法炮制,用左手摘掉自己的黑发套,露出光头。然后,伸出右手,握住绅士的手:“见到你我也很高兴!”那位绅士吃了一惊。

两个星期后,为了庆祝画展的成功,我们在老黑家搞了个派对。到场的有一位名叫大卫的律师,这位老兄的头发非常帅气。不过,我们大家都知道,那是假发。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没想到,桑德拉一到,就走向大卫。她摘下红发套:“大卫,老戴同一个发套挺没劲的。咱俩换俩小时好吗?”说完,她就把手中的红发套递了过去。毫无思想准备的大卫也摘下自己的发套:“换就换,你以为我不敢哪?”周围的朋友们齐声喝彩。

就这样,桑德拉很快战胜了癌症。不仅她的痊愈速度让医生们感到吃惊,而且,正由于她积极、乐观、平稳、健康的心态,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她都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遭遇那么多痛苦。

另外一个有趣又有用的“产品”是信息素,也就是弗洛蒙(pheromone,此词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通讯者、兴奋剂)。它是体内产生的微量化学物质,是一种以空气为传播媒介的、存在于动物(包括人)间的天然化学信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Mclintock 1971年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促使学术界开始关注人类是否也会不知不觉地利用信息素传递信息。1986年,生物学家发现,人类不仅能分泌含有信息素的物质,而且,也可能是直接用鼻子接收信息素。

信息素的种类很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首先,把几只老鼠放进一个笼子,时有突如其来的巨响,时有震动,时有电击。然后,科学家把这些老鼠拿走,没有清扫“房间”(以便留下残余的外激素、信息素),把另外几只原本生活在安静环境中优哉游哉的老鼠又放进了这个笼子。这次,没有巨响,没有震动,没有电击。可是,这些老鼠却表现出极端的恐惧,神经兮兮、焦躁不安。抽血检查,发现这些老鼠的血液中有大量的为对付紧张环境而分泌的激素。显然,这些激素是在旧房客留下的信息素的刺激下分泌的。我们可以说,这些老鼠“嗅”到了恐惧,也就是嗅到了恐惧的信息素。通过信息素来获取信号和信息,这恐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六感”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六)

2009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 四 今晚报

信息也是安慰剂

我在这里谈信息素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说的是,你的情绪可以影响他人,他人的情绪也能影响你。就拿病人来说,一个欢乐、Hexie、温馨、乐观,充满了爱、能够给予每一个成员精神支持的家庭和朋友圈,是恢复健康的最好保障。如果医生向家人公布了一个不幸的诊断,向病人保密,虽然大家都装出没事儿的样子,但是,心中满是悲观、沮丧、伤心、痛苦,脑子里成天想的是安排后事,搞得这些负面情绪的信息素漫天飞舞,就好像二十四小时在病人身边播放“葬礼前奏曲”,甚至是“安魂曲”。就像第二批进入笼子的老鼠一样,病人必然会接收到信息。

再看看桑德拉。她自己的心态自然重要,而同样重要的是她的朋友们,在她需要休息时,让她休息;在她力所能及时,带她出去,该干吗干吗,没乐儿找乐儿。二十四小时,周围的气氛都是那么乐观、开心、舒畅,而且没一个人是“装的”。积极的信息素加上她那出色的“小化工厂”,当然,再加上医疗手段,多数疾病都不是对手。

我知道,在中国,咱们可不能像桑德拉那样,三种颜色的发套加秃瓢,摘了发套跟人握手,还和男人换发套。人人都会把你看成疯子不说,搞不好,还会扰乱社会治安。值得效仿的不是她的具体行为,而是她和她的朋友们的心态。

不知您听说过“安慰剂效应”没有。什么是安慰剂呢?这在医学、药物学和心理学实验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我要做一个试验,看看新的降压药是否有效。于是,我把参加试验的病人分为三组:第一组,什么药都没给;第二组,给他们一种小药片,其实里面根本不含任何药,无非是个小糖豆。但是,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刚刚研究出的最新降压药”;第三组,真正给他们这种新药,也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刚刚研究出的最新降压药”。一个疗程过后,第一组病人的平均血压没有变化;第二组病人的平均血压下降了百分之十五;第三组病人的平均血压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第二组病人,在没有得到真正降压药的情况下,仅仅是以为自己得到了,血压就下降了百分之十五,这就叫“安慰剂效应”(一种药有效与否的最起码标准,就是效果要比“安慰剂效应”高)。通常,我们把它称为“心理暗示效应”。但是,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所谓“心理效应”,无非是在心理提示下,自己的体内产生了相应的生化反应:或者是生产了降压的化学物质,或者是减少了造成高血压的化学物质。当第二组病人以为自己得到了最新的降压药时,他们对病情好转增强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所以,心态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和健康。“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也足以证明良好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是有直接作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经营好自己的“小化工厂”,利用信息素、内啡肽、安慰剂效应等,帮助自己保持和恢复健康,并不是说它们能取代科学。完全靠心理,完全靠信念,靠“练功”,靠打坐,靠“冥想”,不靠科学,不靠医学,那是邪教和宗教极端主义宣传的那套,千万要不得。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科学和医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己的“小化工厂”。

所有的医生都会告诉你,他们需要病人的合作。什么是合作?除了按时打针吃药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医生给你一剂降压药,你自己体内不断生产升压药;医生给你一剂增强免疫系统的药,你自己体内不断生产降低免疫系统的药,你想,医生再高明,病能好得了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七)

2009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 五 今晚报

找到情绪的出口

说出来本身就能帮助你减压。语言的固定节奏决定了你必须一句一句地说,无形中就强迫自己把爆炸的思维放慢下来。这样,情绪也就渐渐稳定下来了。而且,说话时思维不能跳来跳去,否则连自己都听不懂,别人就更理不出头绪了,这样,也把紊乱的思维理顺了一些。“话疗”之所以有效,原因就在此。

情绪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憋在心里。这时如果大闹一场,比如,打一架、骂一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样往往会带来一些事后为之后悔的不良后果,最终结果是错上加错、得不偿失。但是,不发泄吧,首先是难受。再者,这难过的感觉埋在心里,就好像上了发酵粉,越膨胀越大,直到爆炸;如果一直埋在心里,不知不觉地找不着了,就好像为未来的爆发种下了一粒种子,结果可能更不好。所以,问题不是该不该宣泄,而是应该怎样发泄。

不少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和孩子们,会用哭来发泄。这一点还真值得男士们学习。要知道,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坚强”并不永远是个褒义词,哭其实是有很多好处的。

首先,它很有效。几乎所有人在大哭一场后都会感觉轻松了很多。第二,它有很强的灵活性。你既可以在事发之时之地哭,也可以在回家路上当着陌生人哭。

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还是不够的。人毕竟是社会动物,需要和周围人的交流。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有地方倾诉。

多数人会找自己信任的亲人或朋友倾诉,倾诉后一般会感觉好了很多。但是,有时结果却更加糟糕。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诉对象。

我把倾诉对象分为三个类型:

战友型:战友型的朋友最热心,他们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你。无疑,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这种朋友。但他们的通病就是缺乏客观性。他们永远站在你这边,经常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比如,本来自己只是想倾诉一下婚姻或爱情中的一件委屈事,可热心的战友马上就气不打一处来:“啊?他还敢这样?太不像话了!”马上提议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好好教训教训他”!这下,“人民内部矛盾”顿时升级成了“敌我矛盾”。

救星型:救星型的朋友最有帮助解决问题的激情,而且可能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经常能帮朋友们解决问题。可问题在于,该不该解决的问题他们都爱揽过来。往往你还没说几句,他们就开始分析并设计解决方案。而其实,倾诉者并不是在寻求解决方案。

以上两种朋友经常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但是,他们的共同缺点是,都没能提供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倾诉者最需要的——耐心倾听。

倾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倾诉者既不是寻求战友为自己冲锋陷阵,也不是寻找救星为自己支招。他们最需要的不过是有人耐心地倾听,而这正是最难的。

记得在大学里上过一堂“倾听”课。整个学期,班里同学自愿搭配成对,互相“倾听”。规则很简单:只准听,不准说。老师说:“我们所有人都不会‘听’。这堂课就是要学习如何去‘听’。”头两个星期甭提多难受了,总是忍不住摩拳擦掌、杀将进去,显示一下心理学家的本事。一段时间后,终于渐渐习惯了,并且明白了学会倾听的道理。首先,因为我们是双向倾听,所以,感受也是双方面的。作为倾诉者,第一次有人耐心地、不加判断地、完整地倾听自己的倾诉。经过这样的倾诉,自己的思绪也慢慢清晰了。而作为倾听者,很快也发现,在自己急于想进行“干预”时,其实还根本没有真正了解情况。这往往会导致好心办坏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八)

2009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 六 今晚报

用纸和笔整理心情

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经常要求朋友拿起笔来。当你心绪烦乱、情绪低迷时,我的建议是:静静坐下,提起笔来,把自己的感受、心情写下来。

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工整,二是明白。

写得工整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心情不好时,头脑不仅很乱,而且速度太快,好像想把一百句话同时讲出来。这时,首先就是让大脑慢下来。语言,尤其是书写出来的文字,有固定的速度、节奏和韵律,你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所以,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帮助你把大脑的思维速度和节奏放慢,同时,也帮助你把情绪稳定下来。

要写得明白——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通过书写,可以把繁乱的思绪梳理一番。情绪不好时,说话经常缺乏逻辑性,跳跃比较多。虽然说了不少,可是别人还是听不明白。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有趣的是,当一个人说话语无伦次时,他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可是,如果他读自己写下来的东西,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说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组织、整理、归纳和理解的工作交给了听者,自己只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所以,书写不仅可以帮助稳定情绪,还能帮助理清思路,而不是让情绪主宰一切。

刚开始写时,可能会发现写出的东西真是很乱。不过,可以耐心修改,直到清晰、明白为止。对很多人来说,这很可能是自己第一次明白这件事情!

通过书写,把情绪稳定下来,又把思绪梳理清楚,多数情况下,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这时再去找朋友倾诉,更像是清晰的交流,而不再是一大堆乱麻扔给朋友,效果也会更好。

有人情绪不好的时候爱自言自语,这是正常的发泄方式吗?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自言自语”。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跟自己说话。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出声,但它除了没有动用声带以外,和出声的自言自语的区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想,没有人会把一个人思考时的那种“自己跟自己说话”看成不正常。但是,有些自言自语确实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个人从来都不自言自语,但近来却经常自己唠叨个不停。这种行为和他平常的“个人正常值”出入太大,就可能是问题的体现。或者,自己不出声自言自语的频率变得越来越勤,越来越激烈,以至于烦躁不堪,甚至头疼、失眠、食欲不振等。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已经需要去重视了。心理学把这种无声的、越来越勤、越来越激烈的自言自语称为“思维爆炸”。

预防思维爆炸的主要诀窍就是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及早解决。一旦发现,要及时给自己减压,并尽快找到问题根源。

首先,不要强迫自己去压制自言自语。这不但不是好的解决方法,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糟。相反,要找到一个更好的疏导、宣泄和减压的方式,避免酿成更大的问题。这时,尤其要注意避免不健康的发泄方式,如酗酒、自暴自弃、家庭暴力等。不如找个合适的环境,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在朋友面前,痛痛快快地把想说的、该说的说出来。

说出来本身就能帮助你减压。语言的固定节奏决定了你必须一句一句地说,无形中就强迫自己把爆炸的思维放慢下来。这样,也把紊乱的思维理顺了一些。

第二,为自己变换一下生活的节奏。比如,看场电影、看场球、郊游一次、下盘棋,甚至改变一下上班的路线,早两站下车,步行两站上班。总之,使造成压力的环境发生哪怕只有一点点微妙的变化,都会有一些帮助。

第三,运动。对那些没有早起锻炼习惯的人们,改成早睡早起,起床后步行半个小时,既是最好的运动,同时也对缓解压力、缓解思维爆炸和自言自语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太极拳、瑜伽有平稳心态、情绪的作用,更是理想的运动方式。

第四,以上三点应该能够帮助你缓解问题,但是,人生不能总是消极地应对。要想根本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主动地去面对和解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2-29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联通/气象台路纵横网吧
好心态=好生活(十九)

2009 年 12 月 27 日  星期 日 今晚报

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情绪高昂的时候,我主张不要太吝啬,不妨趁热打铁,巩固一下乐观心态。我注意到,多数人对自己不幸的经历记忆特别深刻,相对而言,对开心以及可以增强自信心的经历记忆不够深刻。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经常反复“温习”、“重演”那些负面的人生镜头。所以,我主张,要有一个自己的“成功档案”。不仅有事业、学业的成功,还包括感情方面、自我调节方面甚至个人爱好方面的成功,以及自己在各方面的提高。我问很多人有什么成功的经历时,他们竟然一件事都想不起来!小时候,从能叫一声“妈妈”,到能“匍匐前进”,到走第一步,到能第一次自己上厕所,都会被记录到成长的“成功手册”。为什么长大就要停止了呢?

我还建议要和亲人、朋友共享自己的高昂情绪。一方面,他们会为你高兴;另一方面,如果将来步入低谷,他们也会由于掌握了这些“正面材料”而给予你必要的激励和帮助。还是那句话:别对自己太吝啬!该哭的时候要哭,而该笑的时候一定要笑。别一个人偷着乐,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没有归属感是相当痛苦的。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以,有独立感和归属感的双重需要。当一个人既能够充分发挥个性,又能归属一个团体,被他人和社会接纳认可时,他是最快乐的。归属感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社会团体,这包括大到国家,小到朋友圈和家庭的社会团体。第二个是价值观。当然,这两点是相关的,也是不可分离的。除了出生的国家和家庭不由自己选择外,多数社会团体是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的。最起码,它对成员有一定的价值观要求。

如果失去了这个,比如,当一些人没变成外国人却忘了自己是中国人时,他即便看上去各方面都在蓬勃发展,但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根。

这不妨从海归说起。我不是说宋小姐的情况多有代表性,但在近几年回国的一些海归里,她的例子最起码算不上特殊。她找我是因为感到困惑、孤独、失落。原来,她出国留学的这七八年中,虽然是在美国的一个大学里读书,但绝大多数朋友都是中国人。她住在中国人聚集区(中国城或其他中国人社区),去中国超市买东西,在中国餐馆吃饭。除了快餐,西餐菜单上的绝大多数东西她既叫不出名,也不知道是什么。除了上课,她和生活在中国没什么区别。她不是一个美国朋友都没有,但没有一个是深交的,无法与国内好朋友的关系相比。就连她稀里糊涂加入的教会都是中国人的教会,本来,加入教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圈,但是,还是中国人的生活圈。在美国生活了那么多年,既看不懂棒球,也看不懂橄榄球,更没去感受过现场气氛。没去过爵士酒吧,不了解黑人文化,听不懂一句俚语、黑话,对他们的幽默也反应不过来。换句话说,这些年来,她根本没真正进入美国社会。后来,离开学校到了公司后,还是如此,老板又是个中国人。

但在这七八年中,中国社会发生着飞速的变化。而她生活的那个“中国城”,并不是一个和中国同步发展的社会,不是一个缩影,而是由老移民、新移民松散组合的混杂社会,和她一样,不同程度上与大陆脱轨。况且,即便是在这个圈子里,多数人之间交流的机会也不多,交情也不深。她远离了中国本土社会,也没有真正进入美国本土社会,即便在非常有限的社会圈里也没有足够的交流,没有深深融入一个社会的感觉,很多时间都是与主流社会脱钩的。这就像一个人因为几年前发生的事故,昏迷了好几年。醒来后,他能够很快适应并融入这个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社会吗?恐怕很难。其实,反倒是那些真正深深融入了美国(或其他国家)社会的人,回国以后适应得更快、更好。

我觉得,这和“西化”与否没有关系。其实,宋小姐根本没有“西化”,她没变成一个美国人,中国人的感觉却丢了不少。结果,在美国没有归属感,回国后,还是没有归属感。在国外,独立感有余,归属感有限。回国后,很多人归属感把握不到,而在独立感上则要做出一些让步。因此,容易产生困惑、孤独和失落等情绪。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1-23 05:01 , Processed in 0.10134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