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坚定的胶片派......从12岁时的一架海鸥加个标头拍了4年到现在有了25台各式相机, 30个头玩起了收藏 .从135的标准画幅到6*9的反转大底,乃至于4*5的散片,真切的感受到胶片,只有胶片,才是摄影的本源与归宿.一个摄影者,应该对自己可能用到的一切相机形式有充分的把握.所以在我的收藏中,有中国民族工业的象征-海鸥4型的三个系列4A,4B,4B-1,有135单反的始祖-爱克山泰相机及配套的东德蔡司头,有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台120单反系列-长城DF,有当年相馆的标配之一-风光外拍机,有全士界最容易坏的相机之一-KIEV88,KIEV60.还有仿LECIA的佐尔基,费得.当然,玛米亚RB67SD也是我最爱用的标配.虽然很沉,但是皮实耐用,还有旋转后背.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6*6画幅,不用考虑横竖.当然要玩决对不能买KIEV,因为用着就心惊胆战的.我买KIEV88是因为要为以后上哈苏勃莱德500作准备.ei;.op
我对相机的感觉要回溯到10年前,我在8岁时在浙江电视台偶然看到了杭州高氏相机的一次节目,从此对相机就开始迷恋了.从小就是尼康迷,曾因为喜欢FM2相机而走上了连续8年的购机之路.当你用伊士曼柯达的CROWN GRAPHIC拍摄大型风光时,你用了3个多小时的不断的测光,调整.移轴后,拔下插板,最终按下快线的那一刻,你会感到宁静的快门声里的是思考.
一个摄影者要最大程度的掌握他能掌握的一切,从达盖尔式到现在,这一切都在减少,用数码的朋友们,你们难道不觉的失去很多了吗??
永远忘不了这个学期去北京上学后在五棵松器材城里和国内修基辅第一高手吴志凯先生学习如何操作KIEV88,永远忘不了上次回杭州看一个飞美国的朋友后在即将返回北京之前费尽周折走进了高继生先生的收藏室,还了我多年的心愿.......
期待我的下一台,是哈苏勃莱德还是禄莱福莱克斯 我同大家期待全画幅DC一样-------
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