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佛曰: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复制链接]
Eldghost 发表于 2007-4-1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电信/沈阳广电电信合作宽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第一苦,是“”。不是生孩子那个“生”,那个算“痛并快乐着”,不算苦难的。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二苦,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精力、健康、记忆一一随风而去,老去的恐惧日渐清晰。对“老”的恐惧,本质上是一种“得到后再眼睁睁失去”的恐惧。经历单纯的人,对老的态度比较平静,因为生活没什么大的变化,本来得到的不多,也无所谓失去。越是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物,对老的抗拒越强——依靠精力吃饭的人,一旦没有了精力,又不甘心静静品尝记忆的甜美,失落自然要时刻啮咬心灵。若是在老去的同时,亲人、爱人、朋友一一离你而去,最后只剩一个老不死的茕茕孑立,那滋味才真正的苦之极矣。希腊神话中曾有一女子,自负织造手艺出众,放言“智慧女神雅典娜也织不出如此美丽的布匹”。雅典娜化身凡间女子与之比试,大胜之。女神遂惩罚该女子“永远不死”。千年之后,那女子的亲人朋友爱人都故去,自己也老得不成样子,只能终日织造,再无力气可干别的,遂化为蜘蛛。类似的传说在印第安神话中也有,不过是某人向神祈求不死,却忘了祈求不老。最后下场差不多。可见对老的恐惧,原是各民族自古皆然的。
第三苦,是“”。病来如山倒,虽然打过拳击的人不多,但骤然被击倒的感觉所有大病过的人都有体会。昨天还力拔山兮气盖世,今天就手难缚鸡气游丝了。若是那病不致命,则又有病去如抽丝的过程来折磨人。病中精力不继,什么都干不了,唯有睡觉;但那觉也不是无限可睡的,睡到一定程度,便只好睁着眼睛呆呆地享受病痛了。除了对身体的折磨外,病痛对心灵的考验也颇值玩味。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百善之首的孝,在病之前都有可能退却,遑论其他感情了。大抵上病人的情绪都不会太好,有时给人不近人情的感觉;若是久病,则大多数人已慢慢习惯,由习惯而淡漠,最后便忽略了病人与常人不同之处,所以久病之后床前的冷清,也是别有一苦。急病考验肉体,久病考验心灵,小病考验耐性——问问周围的鼻炎、偏头疼朋友,大体会得到一堆应付这些小绝症的无奈之谈。有些人喜欢自讨苦吃,所以总想弄些病来得得,可是就算是苦难,也不是召之即来的;曾经有某次失恋,在北京的4月喝了半瓶二锅头,脱了上衣跑到雨地里狂奔,想病它一场逃避一下,谁知第二天仍然活蹦乱跳;又有一次失恋,当时事业、生活都到了关键转折之处,天天奔波,几乎要无暇顾及心情,可这苦难三哥居然不期而至,毫不客气放倒了某家,堪称最任性的苦难。
第四苦,便是“”。死的可怕,不在过程——那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它的不可抗拒性。人对自己命运的认知,唯一明确的便是一定会死,大多数人不会喜欢死,对它无可逃避的终极性自然也恐惧有加;死之苦难,便在明知山有虎,只能虎山行——武松也是打不过这只老虎的。当人不再恐惧死亡,它作为苦难的特质也便消失,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享受——曾经有一对老夫妇出门,老头觉得冷,回家戴了副手套,然后他们走到一片树林里,上吊。对这种如此精致而从容的死法来说,苦难毋宁说是艺术。在七苦之中,死是比较老实的,若有动力,通常这个苦难一求便来,这点比“病”要厚道些。
第五苦,称作“怨憎会”,便是跟你无比讨厌的人处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想不理他还不行,委实烦人;烦得久了,也便是苦难了。现代社会,朝夕相处的,无外父母、亲人、爱人、同事。对父母,任性可以,怨憎是过分了些的;若是如林黛玉那般寄于亲人篱下,恰好碰到个不厚道的,便大可候选第五苦难;与爱人相处,不怕怨憎——那样分手就完了——就怕淡漠。午夜梦回,枕边人看上去陌生而苍老,一点也不可亲,生活了无意义的疑问从心底油然而生,怨憎会的苦难便埋下了种子。至于同事之间的龃龉,那是现代病,佛那会不会在意。怨憎会是人际关系上长出的毒瘤,所以在七苦之中,有两苦是可以主动放弃的,只要横下一条心,放弃一些人际关系,怨憎会也便无存;另一个可以放弃的苦难,便是“生”。若说主动去求这苦难,倒也有先例,越王勾践便是。所以成大事之人,必吃大苦。
第六苦,叫做“爱别离”。爱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若能看透这点,爱别离的苦也便不存在了;但真要做到如此“空”,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为。所以佛还说,七苦之上的苦,便是不知佛法苦,谓之“苦苦”。佛主张超脱苦乐,凡人偏偏不想如此无味,明知最终是苦,也要先乐了再说;家人爱之温暖,恋人爱之炽烈,朋友爱之淳厚,在在令人不舍,就算最终一个别离,又有几人能抵御沉浸其中的欢愉?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第七苦,乃是“求不得”。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如此便有苦恼。其实若是鸡毛蒜皮,一针一线,不得也就算了,顶多恼一阵子,算不得苦。世间最怕两种求不得,一种是“得到再失去”,一种是“可望不可及”。又要说希腊神话:话说坦塔罗斯杀子为羹,款待众神,企图证明众神并非无所不知。众神为了惩罚他,将他囚禁于水潭中,水及下唇;潭边有果树,果平于眉。他若是渴了喝水,水位便下降,恒及于唇;他若是饿了去吃果子,果枝便上扬,恒平于眉。天长地久有尽时,此苦绵绵无绝期。这便是著名的“坦塔罗斯的苦难”了,同时符合两种最要不得的“求不得”,简直是苦难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作为人生苦难的压轴戏,“求不得”的终极残酷性在于,它甚至剥夺了获得其他苦难的权利,那情形就可概括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头顶灿烂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欢迎来酷图欣赏版一叙!

沈阳天协群37804800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7-4-1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
解释得不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lone狼 发表于 2007-4-13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鹏博士宽带
不錯不錯,頂上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rgo Navis 发表于 2007-4-1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教育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网
不是“八苦”吗?还有个是五阴盛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爱祖祖 发表于 2007-4-14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有一些道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电信
呵呵

生苦,不是指人生苦哦,是指住胎到出生,非常痛苦。

佛说胎儿在出生前就具备了感知能力,意识随后形成,然后具备了意智。

再后来就痛苦地出生了,痛得哇哇哇哇的哭.....

如果不哭还不行,护士会照着屁屁一顿暴打,非打哭了才罢手


要想摆脱八苦,必须明白原理和方法,可以减轻八苦。死并不可怕,但上吊自杀来结束死苦就错了,从贪生怕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不能摆脱死苦,因为是用死苦结束死苦,上吊自杀非常痛苦,而且在法界属于犯罪行为。


要彻底摆脱八苦只能修道,例如修禅定,可以没有痛苦的面对死亡,想啥时候死就啥时候死,发现身体要病了不行了立刻走人,没有痛苦。坐在地上死,站着死,面带微笑的死,古今的例子很多,史料有记载,还有个顽皮的和尚拿大顶倒立着死了,牛不?

可是要修道必须持戒律,否则走火入魔,太难了,做不到啊::0023::

[ 本帖最后由 望天 于 2007-4-14 13:57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昆 发表于 2007-4-14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净空大师在高雄曾经讲过《大佛顶首愣严经之清净明悔章》,曾说:“真正得道往生的人是傻呼呼的,只会念佛,往生时必定不生病,不痛苦”。一句“阿弥陀佛”涵盖了祖师所讲一切法门之公德,不可思议。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中移铁通
我看过愣严经,那个语句简直就是诗词一样朗朗上口,.

佛教天文中,世界的定义就出自愣严经

楞严经中,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世界就是宇宙

世界某某组织就等于宇宙某某组织了哈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07-4-1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鹏博士宽带
楞严二个字啥意思?我一般以楞头青的音来记这个名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中移铁通
原帖由 万紫千红 于 2007-4-14 14:42 发表
楞严二个字啥意思?我一般以楞头青的音来记这个名字。



我把黄念祖教授的解释搜一段过来,老人家教量子物理学的,解释经典也很严密,对待佛经中的数据分析得更严谨,而古今大多数人的解释中,都把具体数字当成"表法的",态度当然是无所谓....



黄念祖老居士著作专集
《净修捷要》报恩谈
........《首楞严》讲的“三摩地”属于“楞严大定”,所以才称之为“首楞严三摩地”。“楞严”这两个字要和那个“首”字连在一块念,是“首楞严”。“首楞严”是印度话,简称为《楞严》,去掉了一个字。有的人把这个“首”字连在上句,成为“菩萨万行首”。不是的!“菩萨万行”是一句,“首楞严”又是一句。“首楞严”的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坚固。这是极殊胜的予示。“一切皆成佛”、“一切皆法身”、“一切事究竟坚固”……这都是一昧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赵垒 发表于 2007-4-1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市北区 联通
有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万紫千红 发表于 2007-4-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鹏博士宽带
原帖由 望天 于 2007-4-14 15:09 发表



我把黄念祖教授的解释搜一段过来,老人家教量子物理学的,解释经典也很严密,对待佛经中的数据分析得更严谨,而古今大多数人的解释中,都把具体数字当成"表法的",态度当然是无所谓....



黄念祖老居士著作专集《净修捷要》报恩 ...


梵文果然很繁,学佛看来还得先学梵文才行。::002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联通
原帖由 万紫千红 于 2007-4-14 15:52 发表


梵文果然很繁,学佛看来还得先学梵文才行。::0023::



想知道正确发音就请广东的会员帮读一下就行了,普通话读音不一定对.::0023::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昆 发表于 2007-4-1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越来越佩服望天在佛学上的知识,单凭你说大佛顶这部经的语言之美就可看出不是一般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arctic 发表于 2007-4-14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鄄城县 电信

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联通
原帖由 周昆 于 2007-4-14 17:07 发表
越来越佩服望天在佛学上的知识,单凭你说大佛顶这部经的语言之美就可看出不是一般人~


过奖了呀~,我只是个初级业余佛学爱好者.只是因为我过去经常看楞严经,很熟悉,也确实很美,后来的某些古代著作似乎就有楞严经的风格.

友人好心好意非拉我练佛家气功,还请我吃饭,饭后就实地观看录象,我怀疑某某功不是佛家功法,于是向一位大姐请教某某功是否佛家气功,他爱人就送给我楞严经,让我自己看,说看完了就能分辨正邪了.

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也没理解上面都说的啥.再去问,又给我一本地藏经,说看完了再看楞严经.


我照办了,看了几遍地藏经,很通俗,也从地藏经上熟悉了佛经的语法,再看楞严经就看懂了大部分意思了.于是,我开始了好几年的努力,婉转劝说好友离开魔法,现在我终于一块石头落地了呵呵,在帮助朋友的努力中,我了解了少部分佛学著作.


佛教天文学理论让我感到惊讶.它的太阳系演化理论,宇宙演化理论,非常有特色,我们说地球诞生于50亿年前,按佛教的数据换算来的却是46亿年前,是大水冷快速却了球体;我们说太阳诞生于50亿年前,人家就说13亿年前没有太阳;我们说太阳系天体由一块星云形成,人家就说太阳后来撞入地球所在的行星系统.......

我们还在为科学发现黑洞犯愁的时候,人家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就提出了自己的黑洞学说,而且描绘的形状和现代黑洞假说基本一致,只是密度有限

[ 本帖最后由 望天 于 2007-4-14 20:40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昆 发表于 2007-4-1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楞严经可是我的最爱,到时候咱们交流下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联通
原帖由 周昆 于 2007-4-14 20:40 发表
楞严经可是我的最爱,到时候咱们交流下哈~


::0022:: 好啊好啊,我前半部分至今也不明白呢,我有好多佛学问题搞不懂呢.

我现在还有最后一本繁体的<楞严经>

[ 本帖最后由 望天 于 2007-4-14 21:06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周昆 发表于 2007-4-1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联通
净明悔章我参的比较透,咱们交流下哈,别人不能踹咱们吧在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4-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中移铁通
净明悔章?我不明白呀,是第几卷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24 10:15 , Processed in 0.10460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