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探讨一下格里高里光学系统

[复制链接]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格里高里光学系统由一块抛物面主镜和一块椭球面副镜组成,成的是正像,但其镜筒要比卡式系统和R-C系统长。
然而,很少见到有关介绍这种光学系统的文章,也很少见有人DIY这种镜子的。对这种情况一向不太理解,是否是其镜筒偏长了,还是成像方面存在某种缺陷?本人对此也知之甚少,一直想找个机会弄明白一些。因此,想请论坛上的各位前辈、高手以及同好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此系统的优缺点,共同学习一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localimg=554,332]1[/localimg]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7-9-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少用这个系统~
但隐约感觉的是成像的对比度有问题...
请高手回答~
feng1734 发表于 2007-9-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河北区 联通
是不是光轴比较麻烦。。。。。。。。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光轴的难易程度估计和卡式系统或R-C系统差不多了。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不好意思,刚才漏了两个字,应该是“光轴调整的难易程度........”,在此更正!
feng1734 发表于 2007-9-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河北区 联通

回复 #4 MARTINHUANG 的帖子

也许敏感程度不一样,同样是稍微偏一些,这个效果可能会变得特别差。。。。

球面的对称性要比椭球或者抛物,或者双曲要高,装配精度可能要求低些

[ 本帖最后由 feng1734 于 2007-9-5 12:20 编辑 ]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不应该只是光轴的问题,肯定还有其它不为人所知的隐情。
有知道的大侠请赶快指点迷津吧!
feng1734 发表于 2007-9-5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河北区 联通
要不是磨制镜片成本比较高。。。。。
2eye 发表于 2007-9-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联通
格里高里光学系统用的很少的主要原因估计是镜筒太长,光学性能大概跟卡塞格林系统差不多,不过它的场曲好像比卡塞格林系统大。格里高里光学系统和经典卡塞格林系统的主副镜都是非球面,对光轴应该都非常敏感。

[ 本帖最后由 2eye 于 2007-9-5 14:45 编辑 ]
蠕洞 发表于 2007-9-5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宁夏石嘴山市 电信
好像在王维豪的《星夜摄影》中有过比较,你可以看看去
实在没有书,可以在百度上搜一下,什么都都有了
herong987 发表于 2007-9-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电信
这种光路应该是比较适合业余爱好者的光路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原帖由 2eye 于 2007-9-5 14:43 发表
格里高里光学系统用的很少的主要原因估计是镜筒太长,光学性能大概跟卡塞格林系统差不多,不过它的场曲好像比卡塞格林系统大。格里高里光学系统和经典卡塞格林系统的主副镜都是非球面,对光轴应该都非常敏感。 ...


这种光学系统的镜筒可能要比卡式的镜筒长大约1/3左右,这样用在大口径的制造上肯定是要增加成本和加工难度的。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回复 #10 蠕洞 的帖子

谢谢你提供的这个信息,有机会来找找这本书,看能否找到。
沈阳-陈博丹 发表于 2007-9-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静安区 电信
印象中的缺点是镜桶长、像差不宜修正、视场小等原因(一个等,代表了可能还有其他没有公开的原因)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原帖由 herong987 于 2007-9-5 17:03 发表
这种光路应该是比较适合业余爱好者的光路


这种光路按理说是应该是个业余爱好者的,因为它成的是正像。但事实上很少有人业余加工这种镜子,估计有多方面的原因。
沈阳-陈博丹 发表于 2007-9-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静安区 电信
原帖由 MARTINHUANG 于 2007-9-5 17:18 发表


这种光路按理说是应该是个业余爱好者的,因为它成的是正像。但事实上很少有人业余加工这种镜子,估计有多方面的原因。


正像不应该作为适合业余爱好者的标准,就天文观测而言,从开普勒开始的望远镜基本上都不是正像的,所以对于用来做天文观测的望远镜来说早已经没有了正像的意义所在。(没有人会用很大的镜子来做地面观测,除非是专门设计用来追踪人造卫星的)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5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纠正笔误:这种光路按理说是应该适合业余爱好者的。。。。。。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还有了解此光学系统的高人吗?请尽快来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好吗?
maytel 发表于 2007-9-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省 中华电信(HiNet)
gg.jpg
 楼主| MARTINHUANG 发表于 2007-9-12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省合肥市 电信
看来论坛上没几个人了解这种光学系统嘛!估计我是找错地方了。
看来今后还得到有关大专院校去找一些个专业人士请教才行了!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6-28 15:45 , Processed in 0.03343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