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九月名人

[复制链接]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请勿使用gmail/outlook/aol/icloud邮箱注册)

×
资料主要来源于百度百科

0901-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William Stanley Jevons),既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数理经济学派的创始者之一。杰文斯1835年生于英国利物浦的一个制铁机械师家庭。从1858年起,对经济学、统计学、逻辑学及社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1866年,他开始担任曼彻斯特大学欧文学院逻辑、道德哲学及政治经济学教授。1871年10发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理论》。1875年他转任伦敦大学大学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1880年被选为伦敦统计学会(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前身)副主席。
0901-杰文斯.jpg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2-奥斯特瓦尔德

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化学动力学和催化方面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方面,他1878年用容量方法和折射率研究一碱在两酸之间的分配。1887年测定了在稀溶液中用碱中和酸时发生的体积变化。1888年提出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最先将质量作用定律应用于电离上,在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在催化方面,他1894年给催化和催化剂下了现代的定义,1902年指出: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影响化学平衡,它的催化作用是由于降低了活化能的缘故。1902年发明了由氨经过催化氧化制造硝酸的方法,后称奥斯特瓦尔德法。此外,他1894年提出奥斯特瓦尔德指示剂理论,最先对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机理给予解释。同年,建议将分析化学的反应看成是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奥斯特瓦尔德提出过错误的唯能论,后在事实面前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0902-奥斯特瓦尔德.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3-卡尔·戴维·安德森

(Carl David Anderson),美国物理学家.在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的指导下,安德森研究了宇宙线,在云室的轨迹中发现了一种质量与电子相当,但是带有正电荷的新粒子——正电子。这一发现在1932年公布,并完全符合保罗·狄拉克的理论预言。由于这一发现,安德森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0903-安德森.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4-布鲁克纳

布鲁克纳不像贝多芬和布拉姆斯那么有名,也不像华格纳和马勒具有庞大而丰富的音乐外在佈局,他的音乐说是怪异的也不为过,但是所有的精华奥秘,都是隐藏在这样的一个外表之下,必须用心仔细凝听。例如铜管乐器的使用是布鲁克纳交响曲的特色之一,但通常我们只听到铜管声,因为铜管大声,事实上有许多细微的声响也是值得注意的。例如在诙谐曲的乐章,可以从木管的音型隐约表现出林间鸟鸣声,或是在乐章结束前长而持续的定音鼓低音,为整个乐章的结束做出了方向的引导与预示。
0904-布鲁克纳.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5-沃纳·赫尔佐格

德国导演。15岁写出第一个剧本,大学主修文学、戏剧、历史。青少年时期酷爱旅行,足迹踏遍很多国家。以《阿基尔,上帝的愤怒》为代表的作品,多将历史事件寓言化,凸显人性的本质。大多以狂热、孤独的狂想者为主人公,强调人力与天意的对抗。他是新德国电影运动中最著名的导演之一,与法斯宾德、文德斯、施隆多夫等人齐名。他在纪录片方面也有着极高的成就。
0905-赫尔佐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6-道尔顿

(John Dalton)英国化学家,发现倍比定律,提出原子论,“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发现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定律。
0906-道尔顿.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7-布丰

(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以关于自然史的著作闻名,是最早对“神创论”提出质疑的科学家之一。他在从事比较解剖学研究中发现,许多动物具有不完善的没有用处的退化的器官,如果物种是万能的上帝创造的,那么这些不完善的器官怎么会存在呢?

布丰在他的百科全书书式的巨著《自然史》中描绘了宇宙、太阳系、地球的演化。他认为地球是由炽热的气体凝聚而成的,地球的诞生比《圣经》创世纪所说的公元前4004年要早得多,地球的年龄起码有10万年以上。生物是在地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布丰甚至大胆地提出,人应当把自己列为动物的一属,他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如果只注意面孔的话,猿是人类最低级的形式,因为除了灵魂外,它具有人类所有的一切器官。”“如果《圣经》没有明白宣示的话,我们可能要去为人和猿找一个共同的祖先。”
0907-布丰.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8-安东·德沃夏克

安东·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0908-德沃夏克.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09-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俄国作家。主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童话。
0909-托尔斯泰.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0-斯蒂芬·杰·古尔德

(Stephen Jay Gould),世界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家、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进化论者、古生物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散文作家。古尔德在《自然史》杂志的“这种生命观”专栏上,用散文体形式,向我们讲述了由自然现象引出的种种思考,包括对自然现象的遐想,对科学的反思,既有对社会偏见的尖锐批判,又充满了对于自然、人类、文学、艺术和哲学的深爱。这些文章的中心是生物的进化和进化的理论,但是由于作者联想的丰富、思考的独特、文笔的流畅和学识的广博,所以我们读来不仅感到惬意,而且还会跟随作者的引导,去思考周边事物及现象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刻而具普遍性的道理。从这一点上看,古尔德的科学散文达到了阿西莫夫科普作品所不及的境地。因此,不仅普通读者爱读古尔德的作品,甚至一些严肃的学术论著中也常引述他在这类作品中的见解。
0910-古尔德.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1-欧·亨利

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欧·亨利还以擅长结尾闻名遐迩,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称奇,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欧·亨利把小说的灵魂全都凝聚在结尾部分,让读者在前的似乎是平淡无奇的而又是诙谐风趣的娓娓动听的描述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直到最后,忽如电光一闪,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仿佛在和读者捉迷藏,或者在玩弄障眼法,给读者最后一个惊喜。在欧·亨利之前,其他短篇小说家也已经这样尝试过这种出乎意料的结局。但是欧·亨利对此运用得更为经常,更为自然,也更为纯熟老到。
0911-欧·亨利.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2-艾瑞妮·若利欧·居里

(LreneJoliot-Curie)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女科学家,她的父母亲居里夫妇都是诺贝尔奖的得主,她和丈夫菲特烈·若利欧也获得诺贝尔奖,在科学史上还找不到第二个家族有这样的荣誉。1934年若利欧居里夫妇用α射线粒子冲击铝箔,发现从铝的原子核中射出质子、中子,当冲击停止时,质子、中子也停止射出,在这个过程中有放射性新元素生成,这就是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创始,从此在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和地质等领域开拓了新天地。他们也因此获得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领奖时,艾瑞妮主讲物理部分,菲特烈主讲化学部分。
0912-伊伦·约里奥·居里.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3-阿诺尔德·勋伯格

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一般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从1897年至1908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深受瓦格纳的影响,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第二个时期大约从1908年至1912年,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是“勋伯格风格”特点的作品了。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十二音体系”他已完全成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
0913-阿诺尔德·勋伯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4-冯·洪堡

冯·洪堡是一位了不起的博物学家。他1769年9月14日出生于德国的柏林,曾在柏林格廷根法兰克福大学和弗顿贝格矿业学院接受高等教育。在拜罗伊特和安施帕赫当了3年矿长。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收入和生活都相当不错。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洪堡做了到南美洲进行探险的计划。洪堡酷爱大自然,他毅然抛弃舒适的都市生活,前往南美洲,历经艰辛,从事大规模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1799年,他和法国植物学家A.邦普兰德一起,乘一艘科学考察船驶往南美洲。他们花了整整5年时间,对南美地区的河流、山川、海洋进行了全面考察。他们先后到达古巴、墨西哥和南美沿海许多地方。收集了大约8000种以上的植物标本,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欧洲人从未见到过的。这次科学探险考察的成果,他们用了10年时间进行整理,出版了《洪堡和邦普兰德美洲内陆旅行》的宏篇巨著,共分17卷。这部巨著分为5个部分:动物学和比较解剖学,地理学和植物分布,政治杂文和新西班牙王国人文,描述了天文学和地磁学,赤道的植被等。 在1802~1803年,洪堡和邦普兰德一起乘船对秘鲁、厄瓜多尔等地进行广泛考察。正是在这次航行中,他们对通过秘鲁沿海的寒流,进行了考察测量。对海流的温度、流速等进行了测定。这是人们第一次对秘鲁寒流进行科学调查。后来,人们就将这一寒冷的海流命名为洪堡寒流。

洪堡海流,又称秘鲁海流,是一条宽而低流速的寒流。海流沿智利与秘鲁海岸向北流动,围绕南太平洋海盆反时针方向旋转流动。海流起源于沿海盆南面边缘向东的绕南极寒流,达到南美洲南端时,又偏向北方,分出一个分支。秘鲁海流比较浅,一般流速低于0.5节。海流的南半部分,又称其为智利海流。
在秘鲁海流附近,由于季风和科氏力的共同作用,推动表层海水向西流动。这种海水位移,使下层海水的丰富营养物质升至表层,这里便成为鳀鱼、金枪鱼的饵料场。使这一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之一,因此,吸引了大量海鸟。这里海鸟之多,为世界各大洋少见。数量巨大的海鸟又生产出大量的海鸟粪,成为一种商业性资源。每年,南半球夏季的信风,吹动暖而咸的表层水沿赤道向西流动,但是,在特殊的年份里,由于信风较弱,风力不足以推动暖海水向西流动,此时,造成有营养的下层的低温海水,停止上升。而浅层的赤道高温海水向南运动,取代了冷水控制海面地位。出现这种情况时,便发生了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结果是,大批鱼类死亡,成千上万的海鸟被饿死,造成了捕鱼量减产,鸟粪资源生产大幅度减产。

在1845年间,洪堡在欧洲和亚洲做过多次科学研究性旅行,先后发表了61次讲演。这些讲演稿以《洪堡的宇宙》为名出版,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使人们对大自然有了科学地了解。这本书可称得上是自然宇宙的百科全书。也使得洪堡成为那个年代,自然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方面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洪堡创立的地理功能理论,是那个时代自然地理学的伟大贡献之一,直到百年后的今天,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均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不幸的是,洪堡在他刚刚度过90大寿之后不久,他的那部巨著尚未全部完成,便与世长辞了。洪堡去世后,德国伟大的文学巨匠——歌德,这样评价洪堡和他的兄弟,他们是“天神宙斯的一对优秀子孙。”
0914-冯·洪堡.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5-盖尔曼

(Murry Gell-Mann)因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了196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初,电子、质子和中子被认为是基本粒子,所有物质都是由它们构成的。后来,在20世纪40-50年代,先在宇宙线事例中,后又在高能加速器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粒子。其中,有些粒子(介子)的质量大约为电子质量的1000倍;有些具有10-10秒的长寿命,与所期望的强相互作用的寿命10-23秒相比,显得很“奇异”。盖尔曼(右图)发现几乎所有的已知粒子都可被分成族或多重态,而这些多重态又显示出与挪威数学家李研究过的李群表示相对应的几何图样。当把这些几何规律应用于粒子物理学时,就出现了一种既能解释多重态中粒子的性质,又能预言新粒子存在的理论,这有点类似于门捷列夫在构造元素周期表时所取得的成功。大约在1961年,盖尔曼和以色列物理学家尼曼彼此独立地发展了这种新理论,盖尔曼将它称为八重法(依据佛教关于八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能免遭痛苦的劝说而命名)。按照称之为SU(3)群的数学结构,盖尔曼在定义了一个新量子数——奇异量子数S以后,将一些同位旋多重态组合成超多重态。1962年,盖尔曼据此预言存在质量为1532MeV和1679 MeV的粒子,1964年这两种粒子(分别称为S10和W-)均被发现了,这就突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构成强子的组分粒子,盖尔曼在坂田模型和八重态方法的基础上于1964年提出了“夸克模型”的设想。按照这种模型,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都是由三种更为基本的粒子——“夸克” 组成的。“夸克”一词,取自乔埃斯在《菲内根的觉醒》中所说的:“为马克王呼叫三声夸克!”。利用夸克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重子的八重态、十重态以及介子的八重态。
0915-盖尔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6-圣乔其

(Szent-Gyorgyi,Albert)匈牙利-美国生物化学家。1928年当圣乔其还在剑桥霍普斯实验室工作时,他从肾上腺中分离出一种物质(他当时正在研究肾上腺的功能)。这种物很容易失去也很容易重新获得氢原子,因此是一种氢的载体。因为从这种物质的分子看来具有六个碳原子,所以圣乔其称之为己糖醛酸(hexuronic acid)(“hex”是希腊语中的“六”)。他也从甘蓝和柑桔中获得了这种物质,这两种植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这种他推测这种物质可能实际上是一种维生素。不过,在这一点上,他落后了一步,因为在1932年金报告分离出了维生素C并发现它和己糖醛酸完全相同。金仅仅在圣乔其可能发表类似的报告之前两个星期作出了上述的报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维生素研究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威廉斯显示出卓越的才能,而圣乔其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圣乔其研究了机体中如何利用抗坏血酸的问题,并指出匈牙利红辣椒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圣乔其在塞格德工作,该地是生长红辣椒地区的中心)。1936年,他分离出某些黄酮,它们具有改变毛细管渗透性的特性,即改变物质通过毛细管壁的能力的特性。尽管这些物质是否是维生素还未完全确定,但是至少在一段时间里它们被称为维生素P。圣乔其也利用华伯的方法来研究切碎了的肌肉组织对氧的吸收。如果系统照原样不动,则当组织中某种物质耗尽时,氧的吸收率会消失。圣乔其试着添加一些想象中有可能位于与的吸收有关的化学变化道路上的物质,亦即从乳酸到二氧化碳的化学变化道路上的物质。1935年他发现四种密切相关的四碳化合物―――苹果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草酰乙酸―――中的任何一种可用于恢复活力。因为这四种化合物中的每一种都能单独起恢复活力的作用,故而得出下述推断:机体可将它们互相转变,并且或许这四种化合物均位于化学变化的道路上。克雷布斯继续按此路线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了圣乔其的发现,再加上他自增添的材料,从而确立了克雷布斯(三羧酸)循环。由于这开发工作,特别是关于维生素C的成果,圣乔其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此后,圣乔其继续进行研究。他开始探索肌肉收缩的化学机制。他发现肌肉蛋白质是由互相疏松地束缚着的两部分组成的,这两部分就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两者合称肌动球蛋白。他确立了关于肌肉收缩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三磷酸腺苷(ATP)―――一种具有李普曼的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开始变化,从而导致肌肉收缩。不过他的观点并不是最后的结论,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圣乔其参加反法西斯的秘密活动,并遇到很大的危险,只是由于瑞典(幸亏瑞典不是中立的)的帮助下他才得以脱险。然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由苏军占领,而圣乔其则感到自己赢得了一点安宁。1947年他移居美国,并在1955年成为一名美国公民。他在美国参加了设于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的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在六十年代,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胸腺方面。1961年,人们已经发现胸腺与机体免疫能力的建立有关。圣乔其从胸腺中分离出了若干种物质,它们似乎对生长具有某种控制作用。
0916-圣乔其.gif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7-黎曼
 
黎曼是世界数学史上最具独创精神的数学家之一。黎曼的著作不多,但却异常深刻,极富于对概念的创造与想象。黎曼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数学的众多领域作了许多奠基性、创造性的工作,为世界数学建立了丰功伟绩。
0917-黎曼.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8-图拉真

图拉真(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古代罗马帝国皇帝(98年-117年),五贤帝中的第二位。

图拉真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行政才能的执政官。他鉴于前朝之失,采取了较有效的措施来缓和各方面的矛盾。他尊重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注意吸收东方各行省的大奴隶主贵族参加元老院,扩大元老院的基础;他改革地方行政;任命一些忠于职守的亲信到行省去做总督,改善中央和行省的关系;他懂得培养民力的重要,乃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并用政府贷款的方式,帮助小农维持生计。此外,他还沿袭涅尔瓦所创行的办法,即由政府拿出一部分税款在各地设立基金,用以养育贫苦无告的孤儿。他获得了元老院赠给他的“最佳元首(Optimus princeps)”的称号。

在对外政策方面,图拉真则脱离了奥古斯都定立的早期帝国的传统,而是复活了共和时期的侵略倾向。公元101—106年,图拉真曾二次兴兵攻打多瑙河下流的达西亚人,推翻了达西亚国王戴凯巴路斯的统治,把他的王国变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并将大批罗马士兵和贫民移植到那里去屯垦。现今的罗马尼亚就是由这些罗马人的殖民地发展而来的。随后,图拉真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亚洲,与帕提亚交兵。自公元前一世纪中叶以来,帕提亚一直是罗马帝国的劲敌,两国之间战争不断,疆界时有变动。公元105—106年,驻守在叙利亚的罗马军团,根据图拉真的命令占据了巴勒斯坦与阿拉伯沙漠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奈半岛,建立了罗马的一个新行省——阿拉伯行省。接着在公元114年,图拉真又以亚美尼亚王国的宗主权问题为借口,向帕提亚大举进攻。他亲率大军占领了亚美尼亚,随即挥师南下,占领了两河流域,攻陷了帕提亚的首都特西丰,直抵波斯湾口。图拉真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三个行省,那就是:改亚美尼亚王国为亚美尼亚省;在亚述的故址上设立亚述省;在两河流域设立美索不达米亚省。经过他的一系列扩张,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大到了最大范围。它东起两河流域,西及布列颠的大部分地区,南包埃及、北非,北抵莱茵河和位于多瑙河以北的达西亚。

图拉真性格善良淳朴而又坚韧刚毅,在他去世二百五十多年后,元老院在按照惯例宣告一位新皇帝(瓦伦斯Valens,364-378年在位 )继位的文告中,还表示希望他在造福人民方面超过奥古斯都,而在善良方面超过图拉真。
0918-图拉真.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19- 威廉·戈尔丁

( William Golding, 1911~ 1994)英国小说家。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 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

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0919-威廉·戈尔丁.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sagalliant 发表于 2008-1-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吉林市 教育网/吉林大学
0920-厄普顿·辛克莱

(Upton Sinclair )作家。15岁开始给一些通俗出版物写文章,靠稿费维持生活;1902年参加社会党;曾对芝加哥的劳工情况进行调查,并据而写成长篇小说《屠场》(1966)。1906年以后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面的长篇小说,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描写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事件的《煤炭大王》(1917),抨击垄断资本家的《石油》(1927),揭露政治腐败和警察暴行的《波士顿》(1928)等。

辛克莱在写作之外还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对“产业民主联盟”的建立起了推动作用。他支持“美国公民权同盟”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1934年他提出“结束加利福尼亚州的贫穷”的口号,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加州长竞选。

从1940年开始,辛克莱以《世界的终点》为总题,写了11部长篇小说,描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情况,其中《龙齿》(1942)曾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62年出版自传。
0920-厄普顿·辛克莱.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18 13:28 , Processed in 0.12373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