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6年——超轻型飞机进行不着陆环球飞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7年
北京国际电信局开通
 1987年12月23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北京国际电信局今天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通使用,国务院代总理李鹏出席开通典礼并剪了彩。
  北京国际电信局是目前国内现代化的国际电话和用户电话专用出入口局。该局位于首都机场东环北路交叉点的三元立交桥畔,主楼地下3层,地上13层,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终期装机容量为国际电话2000路,国际用户电报1.2万线。它以天上的卫星,空中的微波,地下的电缆等有形无形的条条电路,编织了一个紧连祖国四方,可达世界各地的现代化通信网。
  北京国际电信局的建成开通,直拨电话可通往业务繁忙的日本、香港、美国、意大利、法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经转的半自动电话可通达世界各地;国际用户电报可直接通达30个国家和地区。北京国际电信局的建成开通,不仅提高了我国国际通信的业务水平和出入口能力,大大缓解了首都国际通信的紧张状况,而且为我国今后国际国内长途通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88年——沈阳发生客车和列车相撞事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95年——太阳圣殿教在法国制造惨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98年——北京为治理污染报废大量“面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2008年——中国向台湾省赠送的大熊猫“团团”“圆圆”和17棵珙桐树从成都双流机场运抵台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umeng 发表于 2009-12-2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星云融创安全宝CDN节点(电信机房)
似乎今天还是毛泽东的生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863年——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出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齐白石,1863年12月23生于湖南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齐白石自幼敏慧好学,8岁时上过一年村塾,即在家务农。劳动之余,练字、习画、读书。12岁学雕花木工,兼描绘纹饰、图样。27岁时拜画家胡沁园、文人陈少藩为师。经数年刻苦自学,力求“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并博采前人诸家之长,进而独辟蹊径,最后不仅成为杰出的金石家、书法家,而且“衰年变法”,改革画风,重视创造,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尤擅长画花鸟虫鱼。成为国画的一代宗师,是新中国仅有的几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者之一。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7年9月病逝北京,享年94岁。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01年——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出生
林巧稚目录[隐藏]
人物档案 人物生平 所获荣誉 学术研究 人物评价 人物影响 人物纪念

   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又名丽咪,厦门鼓浪屿人,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编辑本段]
人物档案  姓名: 林巧稚

  别名: 丽咪

  性别: 女

  出生: 1901年12月23日

  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今厦门市鼓浪屿)


  逝世: 1983年4月22日 (81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宗教信仰: 基督教

  配偶: 单身

  亲属: 父亲:林良英

  学历 :192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06年,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子宫颈癌去世。

  1908年,林巧稚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4年,林巧稚加入基督教

  1921年,林巧稚考入协和医学堂。

  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32年,林巧稚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

  1933年,林巧稚到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

  1939年,林巧稚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同年回国,不久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1941年底,北京协和医院因太平洋战争关门。

  1942年,林巧稚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后来,林巧稚担任了中和医院(前身为中央医院,现在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1946年,林巧稚受聘兼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系主任。

  1948年,林巧稚返回协和医院,并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1953年,林巧稚出席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32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医学会议,会后访问了苏联。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65年,林巧稚主持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妇产科学术会议。

  1972年,林巧稚任副团长率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

  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

  1974年,林巧稚任中国友好参观团团长率团出访伊朗,同年赴日内瓦出席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医学顾问委员会会议,会后考察了瑞士、法国。

  1978年12月,林巧稚和楚图南率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赴西欧四国访问,在英国患脑血栓后返回。

  1980年12月2日,林巧稚被送进医院。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北京病逝[1]。
[编辑本段]
所获荣誉  1929年毕业 毛泽东与林巧稚
,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59年她由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首届当选的唯一女学部委员;又曾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医学组成员、中央技术管理局发明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学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社总编辑,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考试委员会委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等。

  1953年出席在奥地利召开的世界32个国家参加的世界医学会议,会后访问了苏联。

  1972年任副团长,率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出访美国、加拿大。

  1973年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任期5年,至1977年。

  1974年任中国友好参观团团长,率团出访伊朗;同年出席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会后,考察瑞士、法国。1978年任中国人民友好代表团副团长出访西欧四国,在英国患病返回。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她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结果发表于《用造袋术治疗后腹壁囊肿一例》、《新生儿自发性肺气肿》、《妊娠及非妊娠妇女的阴道酵母样霉菌》、《在协和医院生产的畸形头胎儿》、《对妊娠母亲试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小生儿》等文章中,这些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从临床统计学中,她发现,妇科病是占妇女发病率的2/3。当时,国家贫困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妇女尤其难躲产前产后关,难产婴儿死亡率极高,子宫出血、宫颈糜烂等病成了常见病,她实感自己责任重大。同时,她还在寻找妊娠生理原因,研究月经和排卵的科学原理,这一现象同身体状况的内在联系。1939年,医院要她研究妇产科基础理论,因她获得了去芝加哥大学妇产科学系学习的机遇,在生理学、妇科肿瘤、内分泌和畸形胎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林巧稚不仅医术高明,她的医德医风,奉献精神更是有口皆碑,自她走上工作岗位到临终前夕,心中装着的只有妇女、儿童的安危。在生活和事业两者不可兼得的条件下,她选择了事业,为事业终身未婚。追悼会遗像两旁垂下4.5米高的幛联,上面写着:“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party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个字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

  林巧稚不但给有钱有势的妇女看病,对穷苦百姓都一视同仁,交不起钱的病人,她就免费治疗。她有一个出诊包,包里总放着钱,以便随时接济贫困百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她在协和医院门诊看病,同样鼓励贫民百姓不要挂她的专家号,告诉他们挂我的普通号,同样是我给你看病。她教育妇产科所有的人,救活一个产妇、孕妇,就是救活了两个人。百姓为了感谢她的救命之情,把在林巧稚手里接产出生的孩子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名字,以示对林巧稚的永久纪念。

  她献身医学事业,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刻敏锐的观察力,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有高超的本领和独到的见解。她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妇产科各种疑难病,确认了癌瘤为戕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跟踪追查、积累了丰厚的供后人借鉴的资料。

  她的精湛医术,不断探索科学领域新课题、不治愈病人绝不懈怠的坚韧的作风,不耻下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林巧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人民的科学家,医务界的楷模,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当代妇女的杰出代表。
[编辑本段]
人物影响  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她献身医学事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人民。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器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末,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她提出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对新生儿溶血症诊治成功;60年代对切除56斤7两巨瘤成功,80年代潜心编纂《妇科肿瘤》。

  林巧稚着眼研究子宫出血致病的生理原因和不同职业妇女出血状况,研究较为多见的盆腔脏器的炎症,如盆腔炎、盆腔结核等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细菌学和尿道细菌学。在她出国学习期间,参观了剑桥大学、纽汉姆大学,又在马里兰医学院的妇产科里进修实习了两个月。她几乎用尽了实验室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躲到有丰富资料的图书馆,中午拿出一份夹心面包充饥。从资料中,寻觅她想获得的知识,又顺着资料提供的线索,广泛地参观了伦敦各家医院和科研机构,如蔡尔斯妇科医院、伦敦妇幼医院、伦敦妇婴医院等。参观了镭放射治疗中心站将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设备,这启发提供了她的研究思路,奠定了她研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的基础。最后她又到英国皇家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在自己的老师科主任的实验室内进行小儿宫内呼吸课题的研究,她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到伯明翰市举行的英国妇产科医学会议上交流,受到好评。

  回国以后,遇上了战争,战争使医学科学研究终止了将近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协和医院妇产科治疗任务日益繁重。林巧稚深感癌症是妇科疾病的最大难点。据她掌握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100多万妇女死于癌症。她重返协和医院后,就组织在染色质、染色体的遗传学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病毒可能是肿瘤的病因之一。她带领学生对葡萄胎、子宫绒毛膜上皮癌进行长期了解和跟踪检查。总结1948年7月1月到1958年12月底接收住院的158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葡萄胎86人,恶性葡萄胎27人,绒毛膜上皮癌42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3人。恶性葡萄胎病例中24例发生远处转移,86例良性葡萄胎竟有9例发生远处转移,这一事实推翻了国外专家自1947以以后根据200例葡萄胎病例分析,认为良性葡萄胎不转移的结论。

  在她分析癌症发展变化的同时,北京市government接受了她对妇科的普查建议,于1958年9月经她组织抽样83个机关单位、27所学校、22处居民地段的7万多29岁以上妇女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患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瘤、子宫颈癌、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者都各占一定比例。已人花甲之年,她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未必能彻底征服癌症,便找来学生连利娟宋鸿钊,把自己自1948年以来所积累下来的癌症追踪资料全部交给了他们[2]。
[编辑本段]
人物纪念  林巧稚逝世后,厦门鼓浪屿于1984年建造了名为“毓圜”的林巧稚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毓园”——林巧稚纪念馆
于1990年10月10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二组中的医学家即为林巧稚。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及福建科技出版社分别于1985年、1989年、1992年分别出版了纪实文学《林巧稚传》。中国和平出版社及百花文艺出版社也分别出版了《林巧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东方红1号 于 2009-12-23 21:39 编辑

1906年——party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乌兰夫出生
乌兰夫
  曾用名云泽、云时雨,1906年12月23日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蒙古族。1923年夏进北平蒙藏学校学习。同年12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partyparty员。1925年10月进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初毕业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1929年6月回国。同年7月,参加组织中共西蒙工委,历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蒙旗独立旅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地下party委书记。1938年4月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同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政治部代理主任。1941年8月赴延安,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government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绥蒙government主席,中共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委员,中共内蒙古工作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内蒙古军政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学院院长。1947年至1949年,任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government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government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party组书记、副主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绥远省人民government主席。1954年后,历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party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1975年、1978年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7年—1982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1983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和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8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

  1992年12月23日,乌兰夫纪念馆在呼和浩特落成开馆。2000年10月乌兰夫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6月,由国家主席*题写书名的《乌兰夫文选》正式出版。

  夫人:云丽人(1922.1-1995.10) 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上默特旗,蒙古族人。1937年参加内蒙古地区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奔赴延安。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party。历任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民委委员等职。是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主持编撰了《乌兰夫文集》、《乌兰夫回忆录》和《乌兰夫传》。 1995年10月2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3岁。

  长子布赫,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侯耀华出生
编辑词条 侯耀华概述侯耀华,中国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相声大师侯宝林次子,侯耀文之兄,大学文化程度,长期活跃在文艺舞台,在相声、 小品、话剧、主持等方面都有脍炙人口的表现。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侯耀华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6年12月23日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顽主》,《编辑部的故事》


目录[隐藏]
【艺人侯耀华】 【电影作品】 【电视作品】 【相关内容】 【虚假广告代言】  


  


[编辑本段]
【艺人侯耀华】  侯耀华,中国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相声大师侯宝林次子,侯耀文之兄。

  1946年12月23日 出生于北京,大学文化程度;师承常宝华。

  艺术种类:相声小品表演话剧、主持。
[编辑本段]
【电影作品】  1988年《顽主》;

  1996年《减肥旅行团》;

  1998年《没事偷着乐》饰演 动迁队队长。
[编辑本段]
【电视作品】  1988年《大马路、小胡同》;

  
1990年《编辑部的故事》;

  1996年《请拨315》饰马大同。

  2009年《密战》饰 林孝廉

  主持节目

  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

  山东齐鲁电视台 《家家乐天天》

  广告代言作品:

  天元牌亚克口服液;

  澳鲨宝胶囊;

  渭肠益生元;

  加拿大V6胶囊;

  
角燕G蛋白胶囊;

  黄金九号;

  伯爵胶囊;

  康大夫茶愈胶囊;

  方舟凯达降压仪;

  杜仲降压片(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编辑本段]
【相关内容】  侯耀华出生艺术世家,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侯耀华最向往的就是舞台,希望能做一名相声演员,但父亲并不希望他子承父业,甚至不希望他去从事表演的行当。经过多年的奋斗,侯耀华没有依靠父亲的名气,也终于拥有了
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今天,侯耀华走进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笑谈他的人生。

  儿时视父亲为偶像

  
 1946年,侯耀华出生在北京,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俭朴而严厉的,而且永远都那么忙碌。“在节假日能去看父亲的演出,是一件最高兴的事情,而且我儿时的偶像就是父亲,不仅因为他在相声舞台上的风光,而且在生活中也受人爱戴。”无论是对父亲的相声,还是母亲的京剧,侯耀华从小就充满了神往,可他最初的向往却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一来,父亲觉得艺术搁在那儿不能说明我们能干,希望我们能有一技之长。二来,父亲希望我们多学点儿文化知识,家里能出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虽然在父亲面前只能压抑自己对相声的兴趣,但侯耀华在家之外得到了一块表现自己的小小舞台,经常在学校表演。

  14年工人经历获益匪浅

  
 22岁那年,侯耀华听从父亲的话进厂当了一名工人。这一待,竟然是14年光景。“车钳铣刨磨,我什么都懂,总之工厂里能干的活儿,我基本上都摸到了。即使到现在还能干得了,我家里现在还有车床。”虽然在工厂的日子距离自己钟爱的表演事业越来越远,然而多年以后再回忆起当年的那段时光,依旧是极为难得的积累生活的过程。“说心里话,工厂的那些老工人师傅身上那种发光发亮的东西,直到今天对我的生活还有影响。”

  “文革”往事不堪回首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侯耀华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父亲侯宝林被送到淮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被四处下放。侯耀华与外婆留在了北京,他别无选择地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那时我们一家8个人,一共才80元生活费。钱不够花只好变卖家里的东西,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卖了我母亲7件皮袄,才卖了21元钱。”父亲被下放农村后,家里几个兄弟姐妹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弟弟侯耀文从1965年到1975年这十年间,除了偷偷摸摸回家打个照面,几乎跟家没有公开的来往,因为要他划清界线;妹妹插队走了快8年才和家里联系;我哥哥也参军去海南岛了。”侯耀华一再表示,不太愿意回忆那十年的很多事儿,因为会牵扯到很多人,而且痛苦的经历不想再回首。

  首次登台遭到挫折

  “文革”阴霾散去之后,众多遭到迫害的艺术家重新走上了舞台,相声大师侯宝林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侯耀华的弟弟侯耀文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而侯耀华依然是一名普通工人。幸好在工厂没有人阻碍他崭露喜剧天赋,根据自己在文革中的所见所闻,侯耀华创作了相声《江青献丑记》,并和煤矿文工团的王京晨搭档,参加了庆祝打倒四人帮的演出。可侯耀华在台上紧张得不行,而且说的相声也被弟弟称作是“对口词”(即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朗诵)。“我父亲干得如此好,而我却说成‘对口词’,真是对不起祖宗,我当时觉得自己不能再说相声还是回到工厂继续做工人吧。”

  终生难忘父亲评价

  
 1982年,36岁的侯耀华出演他的第一部电视剧《寻访画儿韩》,虽然戏份很少,却开启了他日后的影视之路。虽然刚进剧组只是个剧务,6年中也没机会再演戏,但侯耀华一直在等待机会。1988年,机会终于来了,侯耀华先是到天津拍摄了电视剧《大马路,小胡同》,随后又接拍了《顽主》等影视剧,到了19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侯耀华已经颇有名气了。侯耀华说,他拍《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正值父亲住院,当他把做好的部分录像带给父亲看时,父亲那句评价让他至今难忘。“我父亲说,‘行,饿不死了’!你知道当时像我父亲能有这么一句话,对一个人的作品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对他来说,这已经是很高很高的评价了。”侯耀华说,令他终生遗憾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父亲去世时他竟然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笑场遭弟弟批评

  从1990年开始,侯耀华相继和宋丹丹表演了《卖画》、和郭达表演了《戏迷》等小品,他的喜剧才华和自身的优势逐渐在小品表演中展现出来。但因为演小品笑场,侯耀华被弟弟侯耀文狠狠地批评了。“有一次我和郭达合作小品,因为郭达那
天没刮胡子,而且头发卷卷的,我看他就像一个大毛猴,我在台上乐得受不了,竟然笑得躺在台上了。当时侯耀文跟我急了,他生气地说‘有你这样的吗?你笑场了’,这也是唯一一次侯耀文跟我真急了。”

  儿子也想学相声

  侯耀华的儿子叫侯军,现在在央视主持一个教人做菜的节目《天天饮食》,儿子也和他一样想学相声。侯军说:“我初中时就想学,可爷爷不让,后来我跟三叔侯耀文都说好了,他们单位准备接收我,可爷爷还是不同意。侯宝林不同意侯军学相声和当年不同意侯耀华说相声一样,希望自己的后人先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于是侯军只好学了厨师。侯耀华说:“我平常对儿子的教育是不大过问的,可我父亲当时一定要让侯军学会安身立命的本事,他只好在厨师和医生间选择了当厨师。不过,他也没正经当过厨师,毕了业马上就当老师了,后来又到国外去学习了几年,回来以后就开始做这《天天饮食》节目了,据说这个节目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呢。”

  侯耀华向广告界进军

  目前,侯耀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断为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添砖加瓦。继创造出“代言10大虚假广告”的奇迹以后,更喊出“不夸张不叫广告”的豪言壮语,为中国乃至世界广告界打开新的思路。据悉,世界广告协会已经密切关注这一理论,并将组织专家学者对这课题进行攻关,争取形成理论性指导思想。另外,侯耀华还提出“代言不一定要了解所代言产品”的明星代言新理论,为中国有志于从事产品代言的明星们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

  笔者断言,假以时日,侯耀华先生的成就必将冲出文艺界的局限,将为中国广告业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至截稿日,已经有多所著名学府准备收录侯耀华大师的经典理论,作为广告学的必须理论。
[编辑本段]
【虚假广告代言】  名人代言本没有错,但虚假代言则会带来被动,而虚假代言后的狡辩则会陷于完全被动。眼下,知名艺人侯耀华正处于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只所以处于被动,是因为他的十则虚假广告代言以及其近期的夸张式危机应对。

  根据2009年11月1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出的通报,著名演员侯耀华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10个虚假产品广告,这些产品包括澳鲨宝、伯爵养生胶囊、杜仲降压片、黄金九号、康大夫茶愈胶囊、渭肠益生元、亚克口服液、加拿大V6胶囊、角燕G蛋白、方舟降压仪等。以上产品中的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均未经行政许可部门批准,均使用演员做主持,使用专家、患者、消费者名义和形象做证明,且均含有其他违法内容。

  11月19日,侯耀华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专访时回应虚假代言称:“全世界的广告,全有夸张的成份在里面,因为不夸张就不叫广告。”虽然仅仅只有一句话,但不亏为艺术大师,侯耀华的应对充满了幽默感。

  那么,从危机公关的角度分析,候耀华的应对到底能不能助其度过难关的,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知名危机公关专家、“危机公关5S原则”创导者游昌乔先生。对于候耀华虚假广告代言的“夸张式”应对,游昌乔先生强调了以下几点。

  第一、混淆“夸张”与“虚假”概念,没有进行真诚的沟通。在危机情况下,坚持“危机公关5S原则”中的“真诚沟通原则”,是取得公众认可,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途径。在候耀华的代言危机应对中,他用类似于艺术的手段,轻而易举的混淆了“夸张”与“虚假”两概念,回避了自己虚假代言的事实,显然没有就个人的代言行为进行反思,其轻率而非真诚的言语换来的只能是公众对其更大的追问与质疑。

  第二、艺人也要注意个人声誉问题。对于艺人来说,其个人良好的声誉,是他们从事艺术与获得广大观众喜爱的根本。通过轻率的虚假广告代言与夸张式的危机应对,我们可以看出候耀华先生并没有重视个人声誉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其今后的个人艺术生涯,这一点也希望有关艺人能够高度重视。

  第三、有关方面要加强艺人代言广告的监管。就现实来看,名人广告代言的效果明显,是众多厂商喜欢采用的产品推广方式,因此目前在我国艺人代言广告层出不穷,涉及众多行业与品牌。而现阶段,我们广告类法律法规没有针对艺人代言行为约束的条款,希望这一问题能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52年—— 中国电视剧艺术家协会会员迟重瑞出生
编辑词条 迟重瑞概述迟重瑞,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视剧艺术家协会会员,澳门歌演艺联会顾问,北京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侨资企业协会理事,中国紫檀博物馆副馆长,香港富华家具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由于在《夜幕下的哈尔滨》特别是《西游记》中的出色表演,确立了他在影视界的地位,深受观众喜爱。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迟重瑞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烟台市
出生日期:1952年12月23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夜幕下的哈尔滨》饰塞上肖 《西游记》饰唐僧
身高:182cm
体重:78kg
性别:


目录[隐藏]
从艺经历 尘缘 重生 无欲无求 趣事  


  

[编辑本段]
从艺经历  [2]1952年12月23日迟重瑞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五代京剧世家,从小深受京剧艺术的熏陶,耳濡目染。然而迟重瑞最终却没能走上京剧之路,一来缘于他一米八二的身高,二来是他赶上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虽然没有入京剧行,但从小受到的艺术熏陶是丢不掉的,迟重瑞走了一条曲折的艺术之路:先是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务农,然后到云南当文艺兵,退伍后他才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两年后被送到上海戏剧学院上大学,成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迟重瑞来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成为一名职业演员,他先后拍摄了一大批影视作品,饰演了《金色的晚秋》中的杜明光;《笔中情》中的二公子桓述;《这不是误会》中的水产组长孙水康;《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塞上肖等角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校其间,利用暑假的时间,与著名演员李媛媛(当时他们是同学)合作主演了江西省的第一部电视剧---《豆劳蔻花开》,他自然朴实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4年的一天,迟重瑞拍完《夜幕下的哈尔滨》,回剧团去领工资,在昏暗的楼道里,他差点儿撞上迎面而来的一个陌生人,这个人就是《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当时《西游记》刚刚拍了一半,原来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因故不得不离开剧组,没有了“师傅”整个剧组处于停机状态,导演杨洁正为此急得茶饭不思,就在这时她遇见了迟重瑞。在经过精挑细选后,最终确定由迟重瑞来扮演后半部的唐僧。他俊郎的外形、深厚的艺术功底、加上家庭戏剧方面的熏陶、以及由祖上一直信佛的影响,所以他演起唐僧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并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观众掌声如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迟重瑞饰演的唐僧
1988年,《西游记》在全国首播,迟重瑞饰演的唐僧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师徒四人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所到之处,备受关注。然而就在这时,迟重瑞却选择了离开,他与大他十几岁的前中国女首富陈丽华女士结婚,并从此退出演艺圈,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迟重瑞先生放弃了多次演出的机会,直到2005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开始筹拍佛教剧集《鉴真东渡》时,该剧导演及制片人林大庆向迟重瑞先生发出邀请,在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已经皈依佛门多年的迟重瑞先生决定为鉴真大师复出,在他看来,当年玄奘的西去取经和鉴真的东渡传法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而作为一名演员,有幸能在自己的演艺道路中扮演中国历史上两位高僧大德的形象,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经历。2007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35周年,《鉴》剧在这个时候播出,其产生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可谓深远。

  [3]《鉴》剧一经播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大的反响,尤其是迟重瑞扮演的鉴真大师,得到了包括中国佛教协会在内各方面的肯定与好评,认为他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基调,体现了鉴真大师刚毅的内心世界以及执著的性格特点。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撰文或选登评论《鉴》剧的文章,其中人民日报以“永久的记忆,凝重的影像”为题,盛赞该剧为中国的佛教盛事进行了生动、凝重地影像演绎,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历史记忆。光明日报在其刊登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迟重瑞扮演的鉴真,可谓是形神俱化,尤其是晚年鉴真,生命的沧桑苍凉被博大宽广的慈悲情怀溶化后的从容镇定,真有落日余辉之境”。作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业内刊物,《当代电视》也在其评论员文章中对迟重瑞的表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文章说:迟重瑞这个演员选得好,形神兼备,加上有这样相当不错的表演艺术功力,他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成功。

  作为一名专职从事紫檀文化的研究者和继承者,迟重瑞离他的演艺事业越来越远了。但作为一名影视工作者,能在其有限的艺术生涯里为广大的观众创造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位高僧大德的艺术形象,迟重瑞深感欣慰。中国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有感于迟重瑞对这两个角色的成功塑造,挥毫泼墨,专门为迟重瑞题词一首:“重瑞新体,二圣千秋。玄奘西去,坚毅之尤。鉴真东渡,碧海安流。雪山皑皑,鹫岭悠悠。”这不仅是对迟重瑞一生演艺事业最好的总结,也是对他与夫人共同传承紫檀文化最好的诠释。
[编辑本段]
尘缘  [4]《西游记》播出以后,师徒四人着实火了起来,就在这时,出身京剧世家的迟重瑞遇到了酷爱京剧艺术的陈丽华,两人一见钟情,很快迸出了爱情的火花,1990年迟重瑞与陈丽华登记结婚。当时,陈丽华女士是中国女首富,拥有上亿元资产,她比迟重瑞大十几岁,而且离过婚,身边带着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的结合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人质疑这段婚姻的感情含金量。面对媒体的质疑和猜测,迟重瑞说:“我们不用表白,时间会证明一切。”选择了事业女强人陈丽华,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结婚后,迟重瑞就推掉了一切社会活动和演艺工作,和陈丽华一起移居香港。
[编辑本段]
重生  20世纪90年代末期,陈丽华和迟重瑞从香港回到北京,先后投资开发了长安俱乐部、富华家具有限公司、金宝街的丽晶酒店、华丽大厦等等。迟重瑞也逐渐把他们共同的爱好发展成了事业。从喜欢到收集古家具、修家具,到后来自己采购紫檀做家具,迟重瑞拥有的紫檀家具、器物越来越多。那时他们就想何不盖一个博物馆,把这些紫檀家具陈列在里边,向世人展示。就这样紫檀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形成了。他的紫檀博物馆里有上千件珍贵的紫檀家具器物,其中有明清时期的,也有迟重瑞的富华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人自己生产制作的,材质都是紫檀、黄花梨、乌木等贵重木材。

  紫檀博物馆建成之后,吸引来了全世界各个阶层的人,他们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震惊不已,于是迟重瑞与陈丽华又开始让紫檀走向世界。法国的香波堡博物馆、日本的九州博物馆、德国的德累斯顿博物馆和中国的故宫博物馆都收藏有他们紫檀博物馆赠送的大型紫檀器物,像天坛模型、飞云楼、千秋亭、流角亭等。他这十多年一直和陈丽华女士在一起,孜孜不倦地研究紫檀艺术,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编辑本段]
无欲无求  [5]迟重瑞和陈丽华这对老妻少夫依然幸福地生活着,他们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然后开始各自忙各自的工作。中午要午休一会儿,一般没有特殊的事情,下午四点钟迟重瑞都要在自己家里的游泳池游半个小时泳,然后再蒸一蒸。多年来家里一直保持一个习惯,就是每晚全家都要坐在一起吃晚饭。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孙子两个孙女,一家人坐满两张桌子,其乐融融。晚饭后便又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每到节假日休息的时候,一家人就会在楼上的卡拉OK唱歌,孙女孙子们就拉着爷爷、奶奶一块跳舞。每年的年底,迟重瑞和陈丽华都会在紫檀博物馆的“丽华阁”搞一个春节联谊会,请来很多统战部、政协的老领导、老朋友、中国京剧院的名演员、六小龄童和马德华的家人等等,大家聚在一起表演、唱堂会、热闹非凡。
[编辑本段]
趣事  电视剧《西游记》中,由于人手不够,经常会有一人客串许多角色的情况,如马德华先生客串的强盗、山神,闫怀礼先生客串的牛魔王、龙王、太上老君等等,为人们津津乐道。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扮演唐僧的迟重瑞先生也曾客串过别的角色,并且,客串的是沙僧

  在拍摄《西游记》第23集“传艺玉华州”时,闫怀礼先生需治疗青光眼病,所以该集中“赶鸭人”形象的沙僧实际上是迟重瑞先生客串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丰台区 联通
 1948年——日本前首相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武藤章广田弘毅等6名战犯在东京被处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じOVの釋 发表于 2009-12-23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电信
额……您真有心……不过还是要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幽哎浮欧 发表于 2009-12-24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 电信/星云融创安全宝CDN节点(电信机房)
学习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历史上的今天12.24

1906年——美国无线电爱好者费森登首次在世界上进行了无线电广播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10年——清国会请愿运动失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东方红1号 于 2009-12-24 20:35 编辑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开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09-12-2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
1935年
萧红出版《生死场》轰动上海文坛
1935年12月,女作家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萧红”笔名首次使用。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刻震动了上海文艺界。
  1934年10月,萧军和萧红由青岛乘船到上海,两萧在上海举目无亲,他们给鲁迅写了信,很快就得到了回信。11月30日,他俩在内山书店第一次见到鲁迅先生,萧红《生死场》的原稿交给了鲁迅。鲁迅亲自动手,认真修改了全书,并将修改后的书稿交给了黄源,准备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初到沪上,生活无着,鲁迅多次借款资助他们。12月19日,鲁迅在广西路332号溧园豫菜馆设宴招待萧红、萧军,并为他们引见了茅盾、聂绀弩和周颖、叶紫。鲁迅嘱咐叶紫作向导,把萧红他们介绍进了上海文坛。
  萧红《生死场》因为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被审查之后不准出版。鲁迅自己出钱出版了这部小说,并亲自为之写序,说这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应萧红的请求,鲁迅还亲笔手书署名,制版印在书上,书的封面是萧红自己设计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4 11:46 , Processed in 0.0715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