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1911年
中国著名畜牧学家、家畜人工授精的开拓者郑丕留出生
编辑词条 郑丕留






著名畜牧学家    郑丕留原名沛疁,1911年1月9日生,江苏太仓市新塘镇。幼年在镇上读小学,县里读高小及初中。1927—1930年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高中师范科,毕业后升入教育学院师资专修科。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3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清华毕业后曾在南京中央大学做一年研究工作,于1935年重返清华任研究助理,后任西南联大助教、教员。1943年由清华选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学系学习,后转读畜牧系,获硕士学位。1945年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乳品学系、研究院遗传学系,攻读动物生殖生理、内分泌以及家畜育种、发育生物学等,获博士学位。1948年秋回国,在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任家畜改良系主任,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家畜人工授精实验室。1950年2月调到北京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畜牧系副主任、研究员。1957年参与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任副所长。曾参与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1970年调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室工作,后任中国农林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所长。198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后任顾问。他曾任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畜牧组副组长、农业生物组副组长,国家农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农业技术进步专家小组成员,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动物繁殖研究会及家畜生态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殖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

    郑丕留同志是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创者。为了宣传、推广家畜人工授精这项先进的科学技术,自1950年起,先后参与了农业部及东北、华北、西北各大区农林部举办的马、牛、羊、猪人工授精全部12期训练班的教学工作,亲自编写、翻译教材并实际操作示范,在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和讲授了家畜生殖生理及人工授精课程,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和技术干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编出版了《三河马调查报告》一书,对新中国早期农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推动马和绵羊的品种改良做出了贡献。50年代,他对驴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生理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著有《驴的生殖器官及生殖生理》,这是我国在驴方面的第一部专著;公畜射精次数对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对在各类家畜的配种实践中增多采精次数而仍不致影响精液质量和性欲的控制工作,提供了原则和测试方法依据,在生产实践中起到了指导作用;提高公马配母驴种间杂交受胎率的探索试验,采用马精中混入灭活驴精提高了受胎率,同时提出了克服胚胎萎退率高、流产率高和难产率高的有效途径。60年代,他主持猪生殖器官及机能发育的研究,对公、母猪自幼年至性成熟(2—8月龄)期间生殖器官的解剖学和组织学,以及性行为和生殖机能等方面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观察,为猪生殖生理研究奠定了基础;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提出在农村缺乏低温设备条件下,公牛、公羊的精液在3—5℃,公猪的精液在13—19℃是保持精子活力的最佳温度,这一研究结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70年代,郑丕留同志主持了大型文献著作《国外畜牧业概况》的编写工作,组译了《畜牧科学概论》一书,为“文革”后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的畜牧科学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主持的“畜牧兽医科技国内外水平对比和赶超设想”研究,获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三等奖。在郑丕留同志的指导和参与下,我国进行了首次奶牛胚胎移植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为我国该项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开端,80年代,他主持的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研究,在5个省区协作进行大规模应用试验取得较高的受胎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起国际畜牧界的重视,此项研究成果于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他主持了“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及《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的编写”课题,历时五年,基本上摸清了我国家畜家禽品种资源的家底,发掘了一批新品种,并编写出《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为国家制定畜禽品种区划、保存和利用畜禽资源、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是畜牧科研巨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研究成果于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他还着力于开创我国家畜生态学的研究。这些都引起国内外畜牧界的高度重视和浓厚的兴趣。

    “知识源于人民,要还于人民、用于人民,要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郑丕留同志的信念。他热心于国内畜牧科技活动和国际学术交流。他曾参加国务院制订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许多学术团体组织任职,推动科学发展;参与学术刊物的编审,任《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主编,《当代中国畜牧业》、《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及《中国农业科学》的编委。他先后出国18次,到过16个国家进行科学考察或参加有关国际畜牧科学会议,注重学习和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1947—1948年曾为美国科学会和美国畜牧科学会会员。他的学术水平得到同行认可,曾担任两届国际家畜繁殖及人工授精会议常委、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遗传资源专业小组成员、国际水牛联合会常委;1984年,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授予郑丕留“荣誉终身会员”称号;1990年,日本养豚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他编、译、著书籍12种,专著有《绵羊人工授精》、《驴的生殖器官及生殖生理》、《中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被译成日文)等,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了他的英文原著《中国家畜品种》一书,后又被译成法文及西班牙文两种译本;他还主编了《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全集五卷)和《中国家畜生态》。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101篇,论述、考察报告35篇。

   郑丕留,畜牧学家。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开拓者和传播者。对家畜生殖生理的研究有较深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就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我国大规模推广家畜人工授精,改良畜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了我国家畜家禽品种资源的调查,主编出版了《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为发展我国畜牧业做出了贡献。

  郑丕留,原名沛疁,1911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太仓县。1927—1930年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附中师范科和教育学院师资专修科。1931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同时修读动物学全部课程,使他对动物、遗传、解剖和生理等学科有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他在清华大学时,深受巴甫洛夫交替反射学说的影响,在优越的实验室条件下,从事大白鼠选择光暗刺激逃出水迷宫,建立记忆和学习条件反射的研究,1934年完成动物心理毕业论文,获理学士学位。

  1934年郑丕留毕业后,曾去南京中央大学心理系研究一年,于1935年重返清华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侵华,他随校迁湖南。时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他在衡山分校任教。不久,长沙遭日机狂轰滥炸,“临大”决定再度内迁,郑丕留随校转辗经香港、越南抵昆明,在新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讲授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同时,编写《比较心理学》教科书两册共17章。限于当时条件未能付印,蒙周先庚教授珍视,代为保存两厚册手稿达50年之久。1990年8月周先庚将手稿交还郑丕留时,他重睹旧物,追忆清华岁月,激动不已。

  1943年8月郑丕留被选派出国进修。出国前,他面临着到国外学习什么学科的抉择。他不顾当时校院领导的反对,决心改学应用动物学。于10月抵达美国,入康奈尔大学动物学系。因所开课程并非他想学的“应用”动物学,便转入畜牧系,主修家畜育种和人工授精。他在两年内读完了畜牧系的全部课程。1945年完成家畜育种论文获得硕士学位。

  此时,郑丕留认为改行后,仅有畜牧学知识尚不够,还必须掌握奶品加工技术,才能在回国后走“实业救国”之路。所以于获得学位后立即奔赴美国奶牛业最发达的威斯康星州,入该州州立大学乳品加工系暑期学校。除必修微生物学和加工厂经营等课程外,每天在加工厂学习各种奶制品加工技术。不久,他听从国内师友的劝告,国内既无畜牧业基础,更无资金投入奶牛业,“实业救国”势必成为空想,必须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才便于找工作。1945年他转入遗传系,以家畜生殖生理学为主,育种为次;以动物系为副系,以内分泌学为主,发育生物学为次。经过3年,于1948年夏完成了有关哺乳动物精子的研究,包括精子某些生理特性与生殖能力的关系,以及睾酮对精子生理特性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

  郑丕留饱受波折地走完这段多变的学习道路,年已37岁。

家畜人工授精的开拓者  1948年夏,郑丕留回国,任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简任技正、家畜改良系主任。就任伊始,他就致力于建立家畜生殖生理和人工授精实验室,进行有关绵羊繁殖生理研究。但是,当时国民government已濒临崩溃,研究工作已无法进行。1948年末,郑丕留迁往上海工作站,后又迁回南京城内暂住,直至1949年4月迎来了南京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郑丕留调到北京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前身)任畜牧系副主任。当时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畜改良,急需培养大批技术人员,推广应用当时尚称为新技术的人工授精。他在解放前虽怀有“科学救国”、“实业兴邦”的愿望。但均为泡影,直到此时,才是实现他多年来的抱负,为中国的畜牧事业做出贡献的时刻,他便朝着这个方向奋力前进。

  1950年3月,郑丕留调到北京才一个多月,立即参与中央农业部和东北局举办的两期马匹人工授精训练班,负责教学工作,并亲自讲授人工授精的基础课——家畜生殖生理。同年6—7月,农业部在华北农科所举办了一期包括马、牛、羊、猪各类家畜的人工授精培训班,由他主持。这3期培训班对推动家畜改良产生了满意的效果,农业部于1951—1954年在东北、华北、西北各地连续举办了8期马、牛、羊的人工授精训练班和讲习会;此后又于1958年在广西举办了一期猪的人工授精“教员训练班”。郑丕留自始至终参与了这全部12期训练班的教学和技术传授工作。同时,他还翻译了《苏联农畜人工授精》,编著了《绵羊人工授精》和“家畜生殖生理讲义”。

  郑丕留在60年代为我国第一次冷冻精液技术学习班介绍了国外奶牛冻精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在农业部和有关技术人员的协作下,1966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奶牛冻精种公牛站,从此我国的人工授精技术进入了用超低温保存精液的新时代。

  早在50年代,他就兼任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教授,开设家畜生殖生理及人工授精课程;60年代又应北京大学生物系邀请,讲授家畜生殖及人工授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郑丕留为国家培训了大批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迅速而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改良家畜,竭尽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开拓者和传播者。

对家畜生殖生理的研究  郑丕留曾对家畜生殖生理的许多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探索,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驴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生理研究

    驴为我国农村重要役畜,但较少有人研究。1953年他对驴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生理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著有《驴的生殖器官及生殖生理》一书,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射精次数对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

    郑丕留于40年代对公兔及50年代对公羊的试验结果都表明,增加采精频度对精液质量及性行为等都可能产生严重影响。1953年,他对公驴进行了采精频度的试验,结果同样证明增加射精次数可使射精量、精子密度、射出精子总数、精子形态和活力逐步递减;性欲也逐渐减退。甚至见到,接触到母驴仍不能引起它产生性行为,即使强使其爬跨母驴,亦只是“空跳”而拒绝射精。这项研究对如何适当地增多采精次数而不致影响精液质量和性欲,提供了依据,在配种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

   提高公马配母驴种间杂交受胎率的探索

    鉴于马驴种间杂交繁殖驴骡的受胎率低,郑丕留和研究小组在1954年起采用马驴“混精”方法,即用失活精子的驴精混入正常马精,得到可以提高受胎率的效果。此外,对怀驴骡的妊娠母驴的存在胚胎退化率高、流产率高以及难产率高的“三高”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各地繁殖驴骡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猪生殖器官和机能发育的系统研究

    1964—1965年,郑丕留和研究小组对公、母猪自幼年至性成熟(2—8月龄)在生殖器官的解剖学和组织学,以及性行为和生殖机能的发展等方面作了较系统而深入的观察;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对公、母猪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发展的影响,以及公猪采精次数对精液品质的影响。这一系列研究共发表了6篇有关报告。

   精液冷冻保存研究

    早在1962年,为了在农村缺少液氮低温设备条件下保存各类公畜的精液,郑丕留与研究小组作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公牛、公羊的精液在3—5℃、公猪的精液在13—19℃是保持精子活力的最佳温度。这一研究结果在当时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80年代初,郑丕留主持国家科委下达的攻关研究——“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由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组织新疆、青海、内蒙古等5个省、自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试验,从7000多头受配母羊中得到了较高的受胎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引起了国外的重视。此项研究成果于1982年获得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除上述探索研究外,郑丕留还十分注意近年来国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1979年他意识到胚胎移植对改良畜种和人工授精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因而除介绍国外发展情况外,还亲自和有关单位研究人员一起,在上海和黑龙江分别进行奶牛和黄牛的胚胎移植试验。这是我国胚胎移植的开端。此后他又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奶牛胚胎移植会议,推动了我国胚胎移植的研究。

主持全国畜禽品种调查  “文化大革命”中,经过10年辛勤创建,人员、图书、仪器和设备初具规模的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奉命于1970年迁往西宁与青海畜牧所合并。郑丕留在兰州安顿好中转迁运工作后,被调回北京中国农科院科技情报所编写国外畜牧科技资料,1978年被任命为该所所长。1980年畜牧所迁回北京,郑改任畜牧研究所所长。

  郑丕留多年来一直重视我国家畜品种资源的调查和改良。早在1955年,他曾组织和主持“三河马调查队”的调查工作。参加该工作的有军委马政局及农业院校等12个单位的养马专家、教授24人,对三河马的自然环境条件、品种形成历史、体尺体形、挽乘能力、饲管情况等都作了详细调查。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对我国优良家畜品种第一次规模较大、内容全面的专题调查研究。事后他还组织编写了《三河马调查报告》专著,为品种资源的调查作出了范例。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工作停顿。1973—1975年,郑丕留又遭车祸,造成严重脑挫伤,被迫病休两载。病愈后,由于当时他已无实验室可进,遂决心转向历来感兴趣的家畜品种资源的调查研究。他要夺回多年未能工作的损失,竟不顾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在1975年就多次去外地参加全国性的各种育种会议(包括马、牛、羊、猪),并做了6次学术报告。1976年以后,又去云、贵、川三省及广东、海南等地进行家畜品种改良调查研究,参加全国性地方家畜品种座谈会。

  1979年初,国家对农业自然资源十分重视,列为国家重点研究任务的第一项。同年4月,在长沙召开了“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会”。会后,农业部将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和《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的编写列为部的重点科研项目,并授命郑丕留主持此项工作。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参加调查的有数千人次,历时5载。

  1981年由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全国编委会,由郑丕留任主编,参加编写的有专家、教授共70人。1986—1989年陆续出版了中国马、驴、牛、羊、猪、家禽品种志共5卷。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详细记载家畜家禽的志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全国畜禽品种调查和《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的出版,在国内外都受到极大重视和很高的评价。为此,1985年农业部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郑丕留在美国求学时,曾是美国畜牧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会Sigma-Xi和Phi Sigma会员。8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开展,他先后担任过国际动物繁殖及人工授精大会常委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遗传资源专家小组成员,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终身荣誉会员”和日本养猪学会名誉会员。

  他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介绍我国家畜人工授精的进展和研究成果。

  1959年在保加利亚召开的国际农畜繁殖生物学及病理会议上作了“提高母马受胎率及公马配种率”的专题报告,并由保加利亚科学院印成俄文本专篇。1961年在荷兰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动物及人工授精大会上,他提出了有关我国马匹人工授精发展情况的报告。1980年,他和几位专家教授总结并写出了《中国家畜繁殖及人工授精进展》综述,同年由他在西班牙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动物繁殖及人工授精大会上作了报告。上述几次报告都受到了国外的重视。

  郑丕留还多次对外介绍我国丰富的家畜品种资源。

  1978年,中美尚未建交,他应美国农业服务基金会主席M.E.恩斯明格(Ensminger)博士的邀请赴美讲学,作了有关“中国畜牧概况”的报告,较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的家畜品种资源。这是中美中断邦交30余年后中国学者首次赴美进行畜牧科学交流。

  1980年,他对来中国访问的美国科学院畜牧代表团详细介绍了我国家畜品种及生态特点。团长密执安大学J.A.霍弗(Hoefer)副校长征得郑的同意后,将该讲稿编入他所著的《中国畜牧》一书的第二章。1983年4—5月,他应美国农业部邀请,在华盛顿为美农业部及康奈尔大学对我国家畜,特别是对猪的优良品种和育种作了报告。1983年夏,他出席东京召开的第五届世界畜产大会,作了有关我国特有的高繁殖力猪种——太湖猪的报告。会后由英国PNI杂志主编R.布劳德(Braude)博士在该刊物上发表。1983年秋,他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遗传资源专家小组成员,出席在罗马召开的该小组会议,并应邀作了有关“中国动物品种资源及建立数据库可能性”的报告。1984—1985年,他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刊物《家畜评论》约请,向国外介绍了一系列我国家畜地方品种,陆续刊出的有黄牛、绵羊及猪的品种等3篇。其中两篇被译成日文。他还应日本养猪学会会长丹羽博士的邀请,于1989年春赴东京,在该学会创立25周年纪念大会及第51届年会上作了“中国猪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的报告,全文被译成日文,刊登在1990年该学会杂志上。

  郑丕留自1956年后,多次率团或参加赴国外学习、考察和出席有关畜牧科学的国际会议,到过欧、美、澳、日等16个国家。他十分注意国外畜牧业及其科技发展新动态,每次回国后便积极用文字或在会上向国内作介绍,其中已发表的有保、澳、瑞士、丹麦、荷兰、英、意、法、日等国畜牧业考察报告,以及第九届国际繁殖大会、第五届世界畜产大会等论文报告的详细内容介绍。他对国外有关生物技术进展亦曾多次介绍。近年来,他从个人通讯中获悉法、英利用我国高繁殖力猪种进行了很多研究,很值得我们借鉴,对此他在1985—1990年曾4次作了报道。这些工作,对促进我国畜牧科技及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郑丕留在从事畜牧科研之余,还潜心于著作,已发表的有研究报告72篇,译、著书籍7种,论述25篇,出国考察报告16篇。他的英文原著《中国家畜品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出版后,又出版了西班牙文和法文两种译本;中文原著《我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有日文译本;另有8篇论著有俄译及日译本,也都起到了国际学术交流作用。

  此外,郑丕留与国外同行经常互赠书刊,并将国外寄赠他的多种畜牧科技书刊,尤其是把其中一些关于家畜品种育种、繁殖科学、遗传工程、生物技术等方面新书及研究成果专集,转赠给北京图书馆、中国农科院文献中心和畜牧研究所,以及北京农业大学等,以供更多的人参阅,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

  1956年郑丕留在参加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会议期间,遇见他清华大学心理系的老师孙国华教授时说:“我是一个心理学的逃兵。”孙国华回答说:“你现在已是一个畜牧学的新兵,这就很好,国家需要有你这样的新兵。”这个当年的新兵,在畜牧战线上奋战了近50年,成了一个年已耄耋的老兵。他作风谦逊,热情诚恳,平易近人,善于与人合作。他经常说,如果说他有了一点成绩,作出了一点贡献,应首先归之于集体。他尤其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认为他们思路开阔,进取心强,发展前途不可限量,“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的必然。”他严于律己,治学严谨,他周密的科学试验设计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为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做出了榜样。

  郑丕留曾参与制订我国1956—1967年和1963—1972年两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曾任国家科委畜牧组副组长和农业生物学组副组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学科评议组第一届成员。他曾当选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荣誉会员。他曾担任《畜牧兽医学报》主编、名誉主编;《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主编,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当代中国畜牧业》、《中国畜牧兽医近代史》等巨著的编写。

  郑丕留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party。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7年10月,郑丕留退休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不顾年迈体弱,仍不断应邀出席各种学术会议。进入90年代后,他还在组织20多位专家教授编写《中国家畜生态》,竭尽全力,为我国畜牧科学技术的发展再做贡献。

    中国共产party的优秀party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顾问,我国著名畜牧学家郑丕留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17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郑丕留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他所从事的畜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他始终遵循奉献于人民的准则,1948年8月在美国的学习结束后,满怀殷切的期望回到祖国。他把个人的进步寓于party的事业、国家的发展之中,于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party,决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他学识广博,治学严谨,积极探索,勇于攀登科技前沿,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永不停步;他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谦逊和善,克己奉公,廉洁自律。郑丕留同志的一生是学习进取的一生、是求实开拓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郑丕留同志的逝世,是我国畜牧界的一大损失,畜牧战线失去了一位老前辈、一位优秀的畜牧科学家,我们失去了一位老领导、老同志。我们将永远缅怀郑丕留同志,学习他对party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的优秀品德;学习他实事求是,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尚。我们将更加团结一致,共同完成郑丕留同志的未竞事业,为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郑丕留先生简历  
 1911年1月9日 生于江苏省太仓县。

  1930年 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附中高中师范科。

  1934年 毕业于北平国立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士学位。

  1935—1943年 先后在北平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1943—1945年 赴美深造,在康奈尔大学畜牧系获硕士学位。

  1945—1948年 进威斯康星大学遗传系,获博士学位。

  1948—1950年 任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简任技正、家畜改良系主任。

  1950—1957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副主任。

  1957—1970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畜牧研究所副所长。

  1970—1978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78—1980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所所长。

  1980—1987年 先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顾问。

  1987年10月31日 退休。

    2004年2月5日 病逝于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1283年——中国民族英雄文天祥逝世
文天祥概述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目录[显示]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作品一览 轶事典故 史籍记载 纪念祠馆 文天祥遗迹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作品一览 轶事典故 史籍记载 纪念祠馆 文天祥遗迹

   南宋历史人物

[编辑本段]
人物简介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後,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1]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名(状元),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1283年1月9日(农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年仅四十七岁。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文天祥十九岁时获庐陵乡校考第一名,翌年(宝祐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成为权相贾似道门生,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但四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三年。开庆初年(1259年)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签书甯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职等。咸淳六年(1270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罢斥。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因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起兵勤王,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口号,组织义军三万,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然最终因为孤立无援,抗争失败,到最後仅馀六人。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左丞相枢密使(右相是长江防卫使赖旦臣,督导襄阳作战),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希望以谈判的方式来刺探蒙古军情,在谈判过程中,文天祥据理力争,怒骂伯颜。但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却派人前往文天祥军营,宣布解散文天祥的军队。伯颜得知文天祥军队已经被解散,故下令逮捕他。此时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当文天祥被押送到镇江的时候,得当地义士相救脱险。这时,南宋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元大都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宋端宗福州即位。文天祥于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七月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指挥抗元。

  冬十月,文天祥转移到汀州,莲城等地,派使参赞吴浚取雩都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

  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入汀关,文天祥欲据莲城拒敌,汀州守将黄去疾闻帝驾下海,拥郡兵有异心,文天祥逐屯兵朋口转到龙岩。二月,文天祥率军攻复梅州,四月斩杀跋扈大将二人后.至夏,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此时各地豪杰响应抗元,号令通于江淮.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转战至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妻妾子女失散,收容残部,奉老母再入莲城,请命益兵再举,后转战至循州

  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端宗已死,继位的弟弟——赵昺移驻崖山,被任命少保,信国公。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文天祥军在五坡岭造饭时被元军攻击,兵败,文天祥吞下随身携带的冰片企图自杀,未死,但却昏迷过去,在昏迷当中,文天祥被俘。

  文天祥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
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写《过零丁洋》廿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战惨败后,陆秀夫背着八岁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路上绝食八日,不死。被关押在北京府学胡同。

  元世祖忽必烈爱其才,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
。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渠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于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什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年47岁。行刑後不久,俄有诏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文天祥的妻子欧阳氏收屍时在他的带中发现绝笔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杀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气万古流芳。

  文天祥的一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他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广为传颂!
[编辑本段]
作品一览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剑州督第六十四》

  剑外春天远,江阁邻石面。

  幕府盛才贤,意气今谁见。

  《吊惠利夫人》

  百万貔貅扫犬羊,家山万里受封疆。

  男儿若不平强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绝命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酹江月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酹江月》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酹江月》

  庐山依旧,凄凉处、无限江南风物。空翠晴岚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雁过孤峰,猿归危嶂,风急波翻雪。乾坤未老,地灵尚有人杰。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沁园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链之钢。

  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念奴娇

  
琮琤何处,响空蒙、却似鸣榔声沸。望里平江横雪岭,驾断虹梁渔市。

  若有神驱,如遵帝遣,瞬息层峦峙。南阳龙奋,滹沱凝合犹此。

  遥想苏武穷边,霜鸿夜渡,蒿目吟寒视。铁骑衔枚还疾走,瑟瑟风摇旗帜。

  月白沙明,云凝地裂,四野悲笳至。羁魂牢落,我身今在何世。

  《念奴娇》

  
同云笼覆,遍郊原、一望苍茫无际。是处青山皆改色,姑射琼台初启。

  渔艇迷烟,樵柯失径,妆点风霜厉。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

  江城梦幻罗浮,蝺步豪吟,东郭先生履。欲伴袁安营土室,高卧六花堆里。

  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涕。芦苇首白,浑疑缟素刘季。

  满江红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半夜两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满江红》

  
酹酒天山,今方许、征鞍少歇。凭铁◇、千磨百炼,丈夫功烈。

  整顿乾坤非异事,云开万里歌明月。笑向来、和议总蛙鸣,何关切。

  铙吹动,袍生雪。军威壮,笳声灭。念祖宗养士,忍教残缺。

  洛鼎无亏谁敢问,幕南薄薄膻腥血。快三朝、慈孝格天心,安陵阙。

  齐天乐

  
南楼月转银河曙,玉箫又吹梅早。鹦鹉沙晴,葡萄水暖,一缕燕香清袅。

  瑶池春透。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晓。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

  玉关人正未老。唤矶头黄鹤,岸巾谈笑。剑拂淮清,槊横楚黛,雨洗一川烟草。

  印黄似斗。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沙路归来,金貂蝉翼小。

  《齐天乐》

  
夜来早得东风信,潇湘一川新绿,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浅千花如束。

  银蝉乍浴。正沙雁将还,海鳌初矗。云拥旌旗,笑声人在画阑曲。

  星虹瑶树缥缈,佩环鸣碧落,端笼华屋。露耿铜,冰翻铁马,帘幕光摇金粟。

  迟迟倚竹。更为把瑶尊,满斟醽醁。回首宫莲,夜深归院烛。

  《二女第一百四十八》

  床前两小女,各在天一涯。

  所愧为人父,风物长年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9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1915年——中国清末沿革地理学家杨守敬逝世
编辑词条 杨守敬目录[显示]
生平简介 书法成就 泉币研究 舆地研究 藏书生涯 往事略集 功名之路 笔谈实录 语录一二 有关杨守敬: 书法家杨守敬真迹价值逾20万 生平简介书法成就泉币研究舆地研究藏书生涯往事略集功名之路笔谈实录


扬守敬的字
  
(1839~1915)
[编辑本段]
生平简介  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有83种著作传世,名驰中外。杨守敬,字惺吾、号邻苏,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1839年6月2日,杨守敬生于宜都陆城一个商人家庭。杨守敬同治元年(1862)中举,同治四年(1865)考取景山宫学教习,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880年至1884年任驻日钦使随员,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勤成(后更为存古)学堂总教长。1909年被举为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5年1月9日,杨无疾而终,逝于北京,终年76岁。杨守敬逝世后,民国government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归葬宜都龙窝。

  杨守敬是学坛公认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历经四、五十年。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撰写有代表巨著《水经注疏》、编绘有《历代舆地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等。

  杨守敬是金石学家,又对目录版本学造诣颇深。撰著有《湖北金石志》、《日本金石志》、《望party金石录》等。编辑有《寰宇贞石图》、《三续寰宇访碑录》等。目录版本方面的著作有《日本访书志》、与人合辑的《古逸丛书》等等,都颇受当时学者名流的推重,至今也是少有的杰作。

  杨守敬的书法、书论驰名中外,于楷、行、隶、篆、草诸书俱长,撰有《楷法溯源》、《评碑记》、《评帖记》、《学书迩言》等多部书论专著。在日本期间,杨守敬以精湛的汉字书法震惊东瀛,折服了许多书道名家。他还应邀讲学、交流书艺,且收录弟子,在当时的日本书道界括起了一股“崇杨风”,其影响至今犹存。

  杨守敬堪称近代大藏书家。在搜藏的几十万卷书中,海内外孤本有几万卷,宋版藏书有数千册。为保存国家文化古籍,他多年节衣啬食购买,或“以有易无”换来,尤其是在日本期间,大量购回古籍汉书,得书数万卷“遂盈筐箧”,运回祖国。其中有十分珍贵的六朝及唐代抄本,有世所罕见的宋元版古籍,为保存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守敬一生专心致志,刻心学习,一丝不苟,严谨治学,既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十一岁时,由于生计而辍读,开始习商,但仍不废学业,白天站柜台,晚间在灯下苦读,常至鸡鸣才就寝。十八岁时参加府试,因答卷书法较差而落榜,于是他发愤练字。十九岁再次参加府试时,五场皆第一。为写《水经注疏》,他对《水经》和《水经注》作了深入研究和考订,总结前人的得失,比前人的研究更为周详,终于赋予《水经注》的生命。

  2006年05月25日,杨守敬故居和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编辑本段]
书法成就  杨守敬先生是清末杰出的大学者,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成就显赫。通舆地,著《水经注疏》40卷,使我国沿革地理学达到了高峰。与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和李善兰的算学被誉为清代“三绝”;精金石,成为“储藏之富,当世罕匹”的金石学家;擅书法,楷行隶草篆诸体俱长,被誉为“日本现代书法的祖师”(王学仲语);富收藏,藏书十万余卷,其中海内外孤本逾万卷,是近代的大收藏家,对我国文化典籍的保存功不可没。另外在碑板目录学上也造诣颇深。因此,杨守敬是一个集舆地、金石、书法、藏书、碑板目录学之大成一身的大学者。

  杨守敬先生的书法在其众多的成就中,位列第三,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我国书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虞逸夫)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鸿篇巨制,彪炳千秋的书法理论。杨守敬主张书法要“变”,变即是创新。他阐述后人的书法与前贤的书法“笔笔求肖,字字求合,终门外汉也”。他所著述的《楷法溯源》,洋洋洒洒14卷,目录1卷。顾名思义,他是在探寻楷法的源流,也是在论述文字的变革、书法的创新。“顾氏隶辨,皆依韵分篇,便于检寻,然而偏旁错杂,不足于见八法之变”。“北朝唐碑各有体格一碑,又有碑之体格,有必不容出入者,可以兼擅诸家之长,若使一字北朝、一字唐碑,岂复成章法,此书之作欲使学者通书法之变”。杨守敬在此书中如此反复论述书法之变,其创新意识自然溢于字里行间。历代书家定论在书法上要有新造诣,必须具备“三要”,即一要天分,二要多见,三要多写。杨守敬在肯定前人三要的同时,又增以二要,即一要品高,他认为“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应该肯定,这是其数十年对书法、对人生的感悟。

  杨守敬先生不仅学富,而且品高。一是潜心艺事,无心仕途,十分痛恨统治人民的当权派。他曾被礼部选为安徽霍山知县,他以“力辞不耐薄书”而拒任。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后,为了笼络人心,聘他为顾问,并加以参政任,他又以“年老无意出山”拒绝赴京就任。二是资助乡里,体贴民众。三是热爱祖国,驻日期间,购回了大量流失日本的中国古典文化书籍,许多还是孤本,为保存我国的文化典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熔汉铸唐,独拔艺林的书法艺术。杨守敬于书法,真草隶行篆诸体皆擅,但最具特色的当推其行楷。其门人熊会贞称杨守敬“传世书法古茂,直逼汉魏,盖世无双”。虽有些过誉,但仍可窥见一斑。其年谱中“求书者接踵于门,目不暇接继之以夜”的记录,可知其书法在当时的影响。陈上岷先生对杨守敬的传世书法更是情有独钟,“熔汉铸唐,兼有分隶引楷之长,在清代末期,真可以说是继往开来,独拔艺林”。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见识广博。大凡作为书家,只有学富,才能眼高,只有眼高,才能手高。杨守敬先生即是如此。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杨守敬先生说:“多读书自能作文,多看名迹自能书”,这是至理名言。毕保厘在《楷法溯源》序中说杨守敬“收奇选异,积篑成山”。勿庸置疑,见识广博是其书法风格形成的坚实基础。

  二是碑帖并尊,这是杨守敬书法制胜的高明之处。历代书家重视南帖,而杨守敬更注重北碑的研习。有清一代,大兴碑学,有人拒之南帖,把碑和帖绝对起来。而杨守敬始终碑帖并尊,唯美是尚,力破传统,自立门户。因此,其传世书法形神兼备,光彩照人。“既有金石碑碣的苍劲,如刀劈斧削,又有法帖的秀逸,颇有英姿而无媚骨”(陈上岷语)。

  三是多用侧锋。“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所谓藏锋者,并外锋在画中之谓,盖即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之谓。后人求藏锋之说而不得,便创为中锋以当之。其说亦是甚辩,而学其法者,书必不佳。且不说他人,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侧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收、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若锋在画中,是信笔而为之,毫必无力,安能力透纸背?且亦安能诸法之妙乎?”这则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对先贤“笔笔中锋”、“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是一个重大的撞击,也让人明白了一种哲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更可贵的是杨守敬不作凭空臆造,不作无稽之谈,而是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的理论,并使之光大。这样,促成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有异人之趣的笔意。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其书法高古、深远、质朴、秀逸的一面。

  光绪六年至十年在任出使日本大臣庶昌的随员期间,广泛搜集国内散佚的书籍,并带去汉、魏、六朝、隋、唐碑帖13000余册,致力于六朝北碑书法的传授,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殊贡献。著有《书举要》、《评碑记》、《学书迩言》、《望堂金石》、《重订说文古本考》、《楷法溯源》。论者赞许为千古绝业。《行书七言联》,书于光绪十三年(1887),纸本墨迹,行书。七言联1则,凡上下联14字,款9字。共23字。杨守敬精于书学理论,曾作《书学迩言》一书,阐述书法理论,多有独到见解。他的书法在日本影响很大,开日本现代书法的先河。这幅行书作品,运笔加强力度,撇、捺、垂露都笔笔送到,大有雄放之气,同时,在法度之中加以变化。亦有的笔画,如撇、捺却加以放纵,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而富有个性。字的结体取横势,是六朝碑版的特点。从行笔上看又不尽是六朝笔法,字里行间有很浓的粘味;每个字结构疏密参差,纯朴古拙,得自然之趣。整体章法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编辑本段]
泉币研究  晚清时期,在古籍版本和金石学界颇孚盛誉的杨守敬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古泉学家和著名书法家

  杨守敬曾两赴礼闱不授,遂考取景山官学教习,期满用教职。后充任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回国后,选黄冈县教谕,寻调黄州府教授。继保知县,加五品衔。张之洞督湖广,延为两湖书院教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经济特科,之洞奏举名列第一。选授安徽霍山县知县。未赴任,仍请以内阁中山用。民国期间,潜志于著述。生平嗜古成癖。以其勤奋治学,博闻强记,故能多所成就。收藏金石资料、古籍善本甚富,精鉴赏,以长于考证著名于时。于历史、地理、簿录、金石诸学,尤为专长。又致力古泉币研究,于光绪初年与古泉学专家饶登秩校勘、监刊倪模《古今钱略》三十四卷,以校刊精审,世称善本。尝摹拓《激素飞青阁钱谱》传世,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藏本。杨氏又得李宝台所作古泉拓本,编为《古泉薮》二十四册,并为之撰前言张之,原稿今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已收入新编《中国钱币文献丛书》中,不日可与读者见面。举此数事,可见其于传播古泉学用力之勤矣。著述甚多,其著者有《望堂金石》初、二集,《三续寰宇访碑录》十六卷,《水经注疏》,《历代舆地详图》,《日本访书志》和《邻苏老人手书题跋》等书。

  杨氏生前便以书法名世,求书者虽出多金亦难得真迹一纸。及其殁后,守敬书迹益为名贵。印行《邻苏老人手书题跋》,则因其书名特盛也。笔者藏有杨氏致梁鼎芬(节庵)书札数通,今为附印其求梁氏代撰贺缪荃孙(筱珊)寿联文一通,用存一代名流佳话。此百年前泉家手泽,读来饶有清趣,唯其行草书间有较难辨认之字,试为释读如下:

  节庵仁弟足下:贵恙当已痊愈!顷闻缪筱翁不日七十寿辰。敝处拟制一联为祝,而未能作联辞,弟所知也。恳为我捉刀,是所至盼。特着小孙诣府,立待 撰就掷下。恃爱不情,唯 原谅。即请 大安!不庄。兄守敬顿首。三十日如不可即就,烦寄东百老汇一百三十二号舍下为恳。

  案梁鼎芬善作文情并盛之短札见称于时,又特长制联语,一时名流若陈夔龙、朱益藩、黎湛枝、朱汝珍诸人,常请其代作。杨梁两家为金石文字交,故有请鼎芬代为操觚耳。
[编辑本段]
舆地研究  杨守敬一生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尤以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是与门人熊会贞历时数十年写成的《水经注疏》。《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水经》全书一万余字,而《水经注》40卷字数超出《水经》二十余倍,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自成巨著。郦道元在注文中纠正了《水经》的许多错误,并指出文献引用处的正误。由于当时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势,郦道元的足迹未能到达南方,因此涉及此部分的注文也有不少错误。郦书传至宋初,已缺5卷,后有人将剩下的35卷析为40卷,又迭经传抄翻刻,《水经注》遂失其真。有的章节误简夺讹十分严重,几至难以辨读,深为学者所病。明清两代学者,十分重视《水经注》的校理工作。

  明代朱谋玮著有《水经注笺》,清初顾炎武、顾祖禹、阎若璩、胡渭等人又治《水经注》。在此基础上,乾隆年间更有全祖望、赵一清、戴震三人全力以赴,各成专书。光绪年间,又有王先谦汇列全、赵、戴三家校语,参考其他研究成果,撰成《合校水经注》。他们不但从大体上分清了先前被混淆的经文与注文,补齐了脱佚的5卷《水经注》佚文,而且纠正了郦道元《水经注》中原有的不少错误,《水经注》已逐步接近原貌。然而,上述诸家仍存在不少问题。杨守敬说:“自全、赵、戴订《水经注》之后,群情翕然,谓无遗蕴。虽有相袭之争,却无雌黄之议。余寻绎有年,颇觉三家皆有得失,非唯脉水之功未至,即考古之力亦疏。往往以修洁之质而漫施手澣者,亦有明明斑疣而失之眉睫者。”(《水经注疏要删·自序》)乃与门人熊会贞发愤为《水经注疏》,其编撰体例、大小纲领皆由杨守敬拟定。

  此书初成时,杨守敬已六十六岁,深恐一旦离世,书稿不能传之于后,“因先刻其图,又即疏中之最有关系者刺出为《水经注疏要删》。”(《水经注疏要删·自序》)由于《水经注疏要删》的出版工作做得匆忙、谬误较多,另一方面《水经注疏要删》出书后杨守敬仍继续对《水经注疏》初稿反复进行磨勘,故又有《水经注疏要删》的《补遗》、《续补》和《再续补》的刊出,而《水经注疏》原稿至杨守敬去世前,仍未出版。此后,熊会贞继承师志,继续编纂。至1936年熊会贞去世,《水经注疏》虽有定稿,仍未能刊出。熊会贞临终曾嘱托同乡好友李子魁整理出版该书,1948年李子魁在宜都各界的捐助下刊出《水经注疏》第一卷。1955年,《水经注疏》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至1957年全书40卷出齐,共21册,附原稿之一(残卷),稿本是1954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从武汉藏书家徐行可处购得。1971年,台湾中华书局影印《杨熊合撰水经注疏》40卷,用的是前中央图书馆所藏《水经注疏》另一稿本。

  《水经注疏》吸取历代《水经注》的研究成果,以朱谋玮《水经注笺》为正文,考证精详,疏之有据。如《水经注·河水五》:“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狩地。”杨守敬《疏》文指出,事出《左传》,并说《左传》末句作“非其地也”,同时还引杜预注云:“河阳属晋,非王狩地。”接着《注》文云:“服虔、贾逵曰:河阳,温也。”《疏》文指出:“史记·周本纪·集解》引贾逵曰:‘河阳,晋之温也。’《谷梁传》云:‘温,河阳也。’故服、贾有此说。”有了杨守敬的《疏》文,才使《注》文所述史实,让读者能够透彻地了解。

  《水经注疏》博采群籍,相互参证,对前人之失多所指正。疏文中屡有“失考”、“失误”、“郦所见之图籍有误”等语,态度明确。如《水经注·江水三》:“北对举口,仲雍作‘莒’字,得其音而忘其字,非也。”杨守敬指出:“梁玉绳《瞥记》:‘定四年,柏举之战,《左》《谷》作“举”,《公羊》作“莒”’,盖古以音同通借。郦氏谓仲雍作‘莒’为非,失考。”

  在《水经注疏》中,“凡郦氏所引之书,皆著出典。”(《水经注疏要删·自序》)如《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段文字是对长江三峡生动逼真的描述,精彩绝伦,历来为古今文人学士所传诵,一般认为是郦道元本人所撰写。《疏》文则指出:“自三峡七百里”句至“泪沾裳”句共一百八十多字,引自盛弘之的《荆州记》,引文见《太平御览》卷五十三。

  杨守敬《水经注疏》问世后,深受舆地学者的推崇。汪辟疆评价它“抉择精审,包孕宏富。前修是者,片长必录,非者必严加绳正,至于期当;其引而未申者,稽考不厌其详。故精语络绎,神智焕发,真集向来治郦《注》之大成也”。
[编辑本段]
藏书生涯  杨守敬自幼嗜书,却学优而未能仕。杨守敬二十四岁中举,至光绪十二年四十八岁,曾先后七试进士,终因时运不济而落榜。尽管如此,每次入京赴考期间,他都乘机遍游京师书肆,广泛搜罗古书和碑版文字,由此奠定了他的目录版本学和金石考据学的基础。

  光绪六年三月,杨守敬第六次会试不中,无奈之下,遂於是年夏天应使日大臣何如璋之招请,作为使馆随员出使日本。当时,日本正值维新之际,提倡新学,睡弃旧学,古典汉籍更是被看作落后的象征而随意抛掷。於是杨守敬得以大量购进许多国内已散佚的善本秘籍。杨守敬还认识了一位名叫森立之的日本医生,森立之同时也是一位藏书家。杨守敬在森立之处看到他所摹写的善本书影数册,爱不释手,森立之见杨守敬如此宝爱,慨然举赠,杨守敬则从中得到启发,补以在日本所访得的宋元秘本的样张后刻版行世,名曰《留真谱》,从而开创了古籍版本学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影先河。森立之又送给杨守敬一本《经籍访古志》,此后,杨守敬按目访问,更为便利,仅一年时间,竟购求到三万多卷古书。

  一年后,黎庶昌接替何如璋为驻日公使。黎庶昌(1837--1897)号纯斋,贵州遵义人,光绪中曾两度出任驻日使臣。黎庶昌也是一位好古之士,当他听说杨守敬在日本访得许多国内已失传的古书后,很受感动,遂委托杨守敬在搜访古籍的基础上刻印《古逸丛书》,於是杨守敬愈发热心访古。杨守敬本来就能书善画,去日本时,曾带去了汉、魏、六朝、隋、唐的碑贴一万三千多册,利用这些碑贴,杨守敬不仅向日本广泛传播了我国的书法艺术,被誉为"近代日本书道之父",还以此换回了许多用金钱所无法买到的珍本。光绪八年至十年,杨守敬协助黎庶昌刻成《古逸丛书》,共二十六种,计二百卷,多为当时国内已失传的秘本。

  光绪十年,杨守敬尽载其在日本访得之书回国,并於光绪十四年在湖北黄州筑园藏书,园名"邻苏",以其与苏东坡旧居相邻故也。光绪二十九年,杨守敬在武昌建成观海堂,并移书於武昌。辛亥革命时,杨守敬避居於上海,但其书未及运出,当时,都督黎元洪应日本驻汉口领事寺西秀武之请求,发出了保护杨守敬藏书的启示:"照得文明各国,凡於本国之典章图籍,罔不极意保存,以为国家光荣。兹查杨绅守敬,藏古书数十万卷,凡我国同胞,均应竭力保护。如敢有意图损毁及盗窃者,一经查觉,立即拿问治罪。杨绅系笃学老成之士,同胞咸当敬爱,共尽保护之责,以存古籍而重乡贤。"使当时已七旬高龄的杨守敬备受感动。民国元年,杨守敬将幸免於难的藏书从武昌运到上海。

  杨守敬一生虽未曾中过进士,但在学术界却颇负盛名。杨氏学术成就最著者为与地之学,被誉为"开舆地学之新纪元"的历史地理学家;二是金石学,在杨氏收藏中,金石碑版一直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版本目录学,杨守敬藏书数十万卷,仅海内孤本即达数万卷,光绪二十三年杨守敬刊行了他在日本访书时所见的各种珍秘古籍的知见录《日本访书志》,在目录学有很大影响,杨守敬又有《藏书绝句》一卷三十二首,曾以笔名"晦堂"、"王葆心"在一九一三年创刊的《文史杂志》上发表。

  民国三年,杨守敬应聘为袁世凯顾问,这些书又随杨守敬移至北京。现大多藏於台湾故宫博物院。
[编辑本段]
往事略集  ▲拜先生

  杨守敬六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读书。8岁的时候,母亲为他请了一位老师覃先生。有一天,母亲准备好酒席,请覃先生吃饭,开席后覃先生夹了一块鸡腿一咬,鸡骨头把牙齿“顶”了一下,覃先生就对杨守敬说:玉香鸡稀烂棒硬。

  此时,杨守敬正从厨房双手捧着一碗绿豆汤,奉给覃先生应声道:绿豆汤翻滚热炀。覃先生听后大吃一惊,小小年纪出口不凡,就高高兴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第二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宜都陆城家家户户门口都挂大红灯笼,覃先生的夫人做了一个鲤鱼跃龙门的大灯笼,覃先生就在灯笼的右面写了上联:龙变鱼,鱼变龙,龙鱼变化。写好后叫杨守敬来对下联。杨守敬说“老师,我若对上了你奖给我什么呢?”覃先生说:“我书案上的文房四宝任你挑一件。”杨守敬说:

  老携幼,幼携老,老幼欢欣。覃先生听后,大加赞赏,连说:“好,好,好!”杨守敬随即机敏地爬上覃先生的书案,抱上一块端砚就跑回家去了。

  ▲夜读

  杨守敬十岁时,爷爷对杨守敬说:“敬娃子,爷爷已经70多岁了,身子骨实在支撑不了啦,明年你就不要读书了,来管理铺子学做生意吧!”

  杨守敬听后闷了好一会,说:“爷爷,我还这么小,正是读书的时候,站着没有柜台高,管不好铺子呢?”

  爷爷说:“怎么管不好,你爹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管两个铺子了。他两只手能在同一个时候打两把算盘,不管出货进货,帐算的又快又好,分文不差,你读的书比他还多些,肯定管得好呢!”

  杨守敬看着爷爷和母亲又瘦又弱的身子,思想着家中愈来愈困难的景况,不好再推辞了,就点点头说:“爷爷,以后您就手把手地教我吧!”

  从此,杨守敬就专心致志地学做生意。母亲见儿子丢了学业,接替了爷爷的买卖,是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杨家的家业有了继承人,担心的是荒废了儿子的学业。有一天半夜,杨守敬母亲李氏因思量儿子的前程而翻来复去睡不着觉,便爬起来缝补衣服。忽然发现儿子的卧室里还有灯光,就轻轻地推门进去,见杨守敬还在油灯下专心读书,便心疼地说:“敬娃子,你白天在铺子里忙进忙出,夜里又挑灯苦读,这样下去会把身体搞垮的呀。”说完,便把杨守敬手中的书一把夺过来合上,三把两下地给杨守敬脱衣解带安置他睡下,然后吹灯离去。

  母亲李氏一觉醒来,见杨守敬的房中又有了灯光,忙翻身而起又悄地走了进去,见杨守敬正伏在书案上写诗呢:

  白昼营生夜秉烛,

  经商习文两不误。

  杨氏男儿早自立。

  事成须下苦功夫。

  要慕古人与前贤,

  前悬梁来锥刺股。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阅尽人间书。

  ……

  杨守敬母亲李氏看到这儿,激动地流下一串热泪,转身轻脚轻步地走了。

  ▲见知县

  这年,县里开科,杨守敬前去应试。

  主考官是知县崔培元,进士出身,五十多岁,脸上有几颗白麻子,在当时还算是一位有名气的清官。他见杨守敬眉清目秀,很是机灵,想逗逗他,就打招呼:“小孩,你过来!”杨守敬走上前来,深鞠一躬,道:“大老爷,有何吩咐?”崔知县见他很有礼貌,更加喜爱,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啊?”杨守敬道:“姓杨,名守敬。”崔知县道:“你来干什么?”杨守敬道:“考童生”。崔知县审视地望着他。杨守敬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读过孔孟之书,习过周公之礼。”崔知县见杨守敬神情严肃,也就板起脸道:“看来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不过大凡有才者都会作对,我出上联,你如对得好,自然够格做童生。”杨守敬道:“请老爷出上联吧。”

  崔知县想了想,道:年年县试荟豪客。杨守敬眼珠一转,答:次次榜中添仕人。崔知县听了心中暗喜:“这孩子虽然年幼,还真有点才气。”就又道:小孩子滥竽充数,可有真本事?杨守敬见崔知县一再瞧不起自己,很不高兴,还是强压下火气,道:大才人鱼目混珠,哪来妙文章。崔知县越发惊奇,猛然见杨守敬两手墨汁,脏脏乎乎,差点笑出声来。说:小孩子两手黑,横道竖道。杨守敬见崔知县如此出言不逊,再也忍不住了,紧接道:大老爷一脸麻,左坑右坑。崔知县脸腾地红了,本想发作,但一想是自己先不对,怪不得杨守敬,只好一笑了之。这年,杨守敬被取录第十三名童生。

  ▲背姑娘伢过溪

  杨守敬从小勤奋好学,上进心极强。他听说龙窝马门溪有位教私塾的汪先生很有学问,便到那里拜师求学。

  有一回,放学时突降暴雨,杨守敬遇见一位容貌秀美,穿着朴素的姑娘伢站在马门溪边望着疾流的水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杨守敬二话没说,挽起裤腿,淌着水把素不相识的姑娘背过小溪。

  谁知这事当时被一个同窗看见,第二天便添油加醋地将此事告诉了汪先生。汪先生认为杨守敬有伤风化,有失体统,不禁勃然大怒。

  汪先生把杨守敬叫到跟前,责问他怎么回事,令他用诗句把事情的原委写清楚讲明白。

  杨守敬不慌不忙,提起笔来写道:

  村女溪边泪水流,

  书生化作渡人舟,

  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人危难勿须求。

  姻脂坝头惊飞鸟,

  红蓼从中起群鸥。

  轻轻放落芦茬岸,

  默默无言各自羞。

  汪先生沉吟半响后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也不再追究了。
[编辑本段]
功名之路  杨守敬中举后,陆续七次赴京会试。

  第一次是中举后的第二年即1863年,这次虽未考中,但结识了许多有学问的先生,如陈一山、潘孺初、邓铁香等人,在与他们交往中,增长了不少见识,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他还利用这次进京的机会,买了一车未曾见到过的好书。 

  第二次会试是1865年,正月抵都,住荆州会馆。这时张文襄(之洞)为翰林,提倡风雅,大会天下名流于城南陶然亭。杨守敬与陈一山都列在其中,杨守敬淡泊名利,不爱标榜自己,认为张之洞意在标榜,决意不赴。此事被南海的桂文灿记文收其集中。称赞杨守敬傲岸不群。三月会试,荐而不售。是时都中朋友,都劝他留京,他也认为都中人文渊薮,乐于赏奇析疑,为学问进步,并非为他日发迹。这时他已摈除时文于计外了。四月,考取景山官学教习,住铁香家。铁香告假归粤,他便借东革厂胡词的太平会馆为学堂教书,每天散学后,徒步到琉璃厂法帖店,物色碑版文字。从东草厂到琉璃厂有三四里路,回住地时,已是夜深人静,街上没有行人了。

  第三次会试是1868年,杨守敬30岁,仍荐而不售。是科首题为“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二句。他写的文章仅300余字,出示给同人看后都为之惊服,以元许之。蕲州黄云鹤(翔云)、武昌范鹤生(鸣和)两先生见了他的文章,叹为高古绝伦。并说:“场中考官未能识,惟福建林天龄、江苏蒋彬尉二人能识之。若君卷落此二人手,则必出房。但总裁中有一旗人,若落此人手;恐亦未必赏之'。排名结果,他的卷落在蒋彬尉先生房中,而归旗总裁裁定,果然不以为佳。蒋先生极力向总裁推荐,并说:我房中只取他一人,亦所情愿。旗总裁的答复是,若湖北还有一人,可以换,否则不能换。蒋先生复查房中准备录取的卷子只有杨守敬一人,便被裁了下来未取。发榜后,所取许多进主要拜见蒋先生,蒋先生都推迟在第二天,却先去拜访杨守敬。杨守敬为此深感不安,想推辞走开去,先生感慨道:‘你的文章,非绩学有素,何能有此!你我二人当为文友,我哪敢妄为你师,将你当学生看待呢!那些学生都揣摩时势,不求真谛,一昧迎合,因而得利,哪能与你相提并论”!黄云鹤先生常常挟着杨守敬的落卷到酒馆,出示给别人看,并忿忿不平地说:“湖北今年有这样的落卷”!人们看后都大为惋惜。他没有为此懊恼,而是专心致志地做他的学问,抓紧在人才荟萃的都城,与有学问的先生切磋,如与潘孺初(存)交往甚为密切,凡学问流派作文习字,都得到潘先生很大的帮助。

  第四次会试在1871年,住铁香家。二月到京,三月入场,首题为‘信近于义”一章,房师为吉林伯都纳厅(今扶余县)的于荫霖(次棠)。他阅卷后,极力推荐杨守敬,认为杨守敬为三场一律,非绩学之土不能及。但是榜发下来,仍不中。次棠先生很爱才,为杨守敬深深惋惜,并想留他在京,就其家教。但杨守敬因家计艰难,决意不肯留下执教。仍抓住在京停留的时机,抓紧积累研究资料,多方搜求汉魏六朝金石文字成套,缺后魏卢无忌的《修太公庙碑》,由京返家时路过汲县,发现路旁有太公庙,碑立在庙前田中。车到站后,杨守敬独自携毡墨步行数里,找到太公庙碑,借助月光拓下,回到店时,同行的人都已鼾睡,到了第二天大家才知道。此事黄云鹤知道后,很钦佩杨守敬之举,并记录载入文集中。

  第五次会试是1874年,仍住铁香家,榜发仍不中。他借此会见了许多学者,例如钱塘的谭仲修、山阴的李慈铭、桐庐的袁爽秋、还有原来就很有交往的潘孺初、邓铁香、陈一山等聚在一起,饮酒吟诗做文章,倒是很有乐趣。这次在京住了一年多,直到1875年农历七月,因得家信祖母生病,才同何子峨一起离京。到了天津,何子峨遍告天津商人,说杨守敬善书,不到半月就得润金百五十元。这时天津渐渐凉起来,到了秋冬季节,海上的风大,准备迅速返回。不料,大津友人及何子峨致书上海同乡,介绍杨守敬的学问和书法,因此上海欢迎他去。杨守敬这时第一次坐船,友人都劝他坐官舱,使搭大沽轮船。一上船,就碰见江陵的郑半香和郑士灼两兄弟,他们坐在前舱,杨守敬坐在后舱左边。到出海口,左边因太阳照得很热,使移到右边。这天夜里,霹雳一声,惊醒杨守敬,床前有船头直冲而入,离他不过几尺远,海水涌入,是司船不慎,而与别人的船相撞,幸好离岸不远,船停洲上,船上的人移到武昌轮船中。这时郑氏兄弟来看杨守敬,都啧舌惊叹不已;若不是从左边移到右边,那就被撞得粉身碎骨了。同船的人都说杨守敬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到了上海,遇见龚孝橙,此人系段苦膺的外孙,学问怪僻,颇有新解,虽对外祖有微辞,而深服杨守敬金石之博,十分羡慕,并想购买。杨守敬所携碑版,盈箱累箦,便满足了龚孝橙的要求。

  第六次会试是1880年,住广东东莞进士黄燮云家,每天与黄先生携笔墨到琉璃厂各帖店抄集帖目录,又访收藏家补其缺,两人情投意合,便联为姻娅,将三女许其子志孚。三月会试,首题为“吾与回言终日”一章。在场中与麻城袁玉谷联号,袁以时艺名家为汉阳教谕,坚决要阅杨守敬的文稿,一见就非常欣赏,大加赞扬道:‘名下无虚士,不意时文亦精能如此”。出场后,则同乡诸先达都能背诵杨守敬的入手二比,是袁玉谷记下给他们传抄的。新建的许仙屏见后,以会元相许。榜发仍不中。据说考场中见杨守敬卷的人,也拟元中,但检三场策卷不得,而没有上榜。杨守敬知道以后叹息道:“岂非命也耶?”

  第七次会试是1886年,年已48岁。此时正在黄冈任教谕,正月招熊会贞(崮芝)来黄冈教授三儿读书。二月又入都应会试,仍不中。四月即归,乃与崮芝同起草《隋书地理志考证》。从此,杨守敬绝了科举之念,潜心著述。

  杨守敬会试尚未结束,便接到东渡扶桑的一纸召书......
[编辑本段]
笔谈实录  ▲杨守敬与严谷一六谈

  庚辰八月(即1880年农历8月),杨先生是年4月应清廷驻日钦使何子峨之召出使日本。

  杨守敬笔谈执笔诀:先生不自足,辱承下问,弟遂不嫌自炫,谨将所闻于先达,详言之。大抵执笔犹其次,而用笔为要。近来中土学者皆攻院体,古人用笔法几亡。无论不善书者不知之,即素号能善书者亦若明若昧。弟虽不攻书,然闻于潘君者颇有瑞绪,先生不以为鄙,当一说之。

  严谷一六:敢请,先去为弟子辈叩其两端而谒,实大幸之至也。

  (杨、严谈话时举了折勾、勾、折、捺等12例的不同写法,其例略)

  杨守敬:先下笔则此意。先生非不知之,但不知与弟所说合否耳?大抵古人不使一实笔。欲竖先横,欲横先坚,假如作一点(例略)此一波折笔之说,诸圣教序最明。中锋最宜善体会,非锋在画中之谓也。八面出锋始谓之中锋。(实笔者谓不灵活虚和之笔)

  用笔千古不易,天分高者自然暗合。贵邦人作字烬多合者,所以然无高棹多悬腕之故。我邦人受病多在此。

  此语大误,八面出锋,始谓中锋,惟中故能八面出锋,若非中则仅一二面矣,即如颜书易见。(“此语大误”即指述笔法中如有丝界云云,又笔心总在每笔之中,无少偏等)

  烬有写横而锋在下者,近日何干贞即学之。若锋在画中,无此巧妙。变化有方,方能意味无穷。古人之字所以不令人一览而尽也。(例略)锋在此。此法所以然者,平则四面八方皆运转自如,无偏则之病。若是如此执笔(论枕腕)则撤捺皆不能平。且指与腕之气皆不贵,所以要回腕,非此执笔不紧,运腕不灵。总要平面圆,古人用笔法千变万化。试从魏晋以下便知其详,弟所藏有精刻集帖便知。二王墨迹今多不存,即集帖所刻皆优孟于冠。

  无论翻刻阁帖即宋拓已不佳,必不得己仿佛想象,惟明人吴江村廷所刻余清斋尚有典型。本朝三希堂已有失处,此外无可观者,此帖近日如星凤。弟购得一全部携来,又购数本已赠朋友。大约今日所存之中帖,无出此右者。至宋拓绛帖,大观、大洼楼等帖,海内已无全本。其流传贵邦者,大抵皆伪也。

  如此先下笔则锋在上,既转则锋在里,既顿而钩,则锋在中。观古人墨迹,无不锋芒毕露者,六朝碑尤显然。彼作点(杨先生举有7例)即如欧书(2点例)三角,若随笔平写,不能成三角形矣。

  有一书说,鲁公书画中有一丝墨痕者非,无知妄说也。鲁公所说如锥画沙,如印之泥,是沉着之谓,至折钗股乃是用笔法,假如用钗折之(2例)梁闻山学李北海书,尚未成家,张得天名最重,其实亦未能免俗,段公学者,非书家,故为所欺耳。

  此非是古人所谓力透纸背者非此之谓,如笔本软也而骄之使劲,此岂信笔能成之哉。如作绳然,麻本软也,而骄之使劲,假如写一横(例略)唯锋不在画中,故毫劲若在画中,只是信笔一拖,岂复有力。

  自明以来,作隶用劲笔,作篆用剪刀,去其尖,甚是恶道,自邓完仅出始以柔毫书之。其人天分高绝,遂为篆法大宗,勿论之明,直高出唐李小监之上,此非虚也。墨迹迩来亦少,其墨刻则弟携来甚多。

  ▲杨守敬与日下部鸣鹤谈

  (点的7种不同写法,例略)六朝人写点无不三角形者,欧阳率更亦如此。(2例)形如蹲距,颜鲁公为多。(2例)若如瓜子便不是书。大约用笔千古间,唯欧书劲快,他人意在笔先,欧书意在笔后。(横的4种写法,例略)中间不停笔,下笔即走,所以险劲异常。颜书纾徐(5例略)无垂不收,无往不缩,岂不知此而待弟呶呶乎,何大谦也。我观公临书谱甚好,唯未陷绝耳,此不足为典要。弟别有评碑记八卷,评帖记十六卷,其中有论用笔执笔之处,似较详明,此稿未整理,若有一二月间工使可成书矣。明治十三年八月十日记。

  鸣鹤:八面出锋既领教,敢闻藏锋说。

  杨守敬:此不能以口舌争,大约藏锋者沉着之谓,后人求其说而得,遂谓画中有一综,又假托徐铉诸公名,遂令后人不得其法,今且不与深辩,试观古碑名帖有一不锋芒拔露者乎。又试观贵国三库唐人墨迹,日中照之,果有一丝墨痕否,若其无墨痕即(此切实证左)谓非佳可乎。大抵作书不可无法,亦无定死法,多读书者自能作文,多见名迹自能书,无从抬前人牙慧斯为得耳。藏锋者,力透纸背之谓也。如有浮滑笔立不住,便不是藏锋。藏锋之说最妙,如粗犷者以硬笔为力,非藏锋,嫩稚者以浮滑为美,亦非藏锋。藏锋者如直道之士,深沉不露而中藏不可测度,不使人一览而尽,又如深山大泽中藏龙虎,不使人一望而知,岂无岩谷锋棱之谓乎。我朝亦有藏锋之说所误者,其字如土木偶人,不出锋便土木矣。右军唯此(指三希堂所刻快雪帖)稍不露锋,然转折终有迹可寻。右八月十四日所闻。

  初学隶,而狭颂。或李君.范式,封龙山为佳(魏受禅首号亦佳),若石门颂、杨怀表颂,皆初学所宜。鲁峻、孔宙、乙瑛、曹全之类汉碑之平正者,然学之恐流入唐隶一派,非谓此不佳。汉碑各有面目,无不佳者,然学之有门径,不可以此等入。此等所谓中庸,然不善学之,则所谓庸者俗也。力追险绝,始趋平淡。真草且然,篆亦如此,故弟篆力求无动者此意。隶书其头如(横的头写法2例)所谓斩钉截铁,折刀头为佳。(例略)方桂。

  学篆,汉碑之少宝石闭为今所存篆书第一,学之亦宜极力,其次则以石鼓,琅琊(二碑非不第一,一则籀文非篆正派,一则模糊剥蚀过甚)再以秦汉瓦当观其章法。若李阳冰瞿令同唐之玉筋篆也。(竖)下垂长,再以历代碑额泽之。李阳冰之佳者,听松、恰亭、般若台,其他多重刻。

  近日我国好古家也不多,湖南三四人,四川无,陕西数人,山西无,山东约五人,江南五六人,浙江三四人,福建一二人,广东三四人,广西一人,贵州一人,云南一人,湖北弟一人耳。然酷好者通国不过十人。然好金者多不好石,好钟鼎者多不如古钱,好碑者多不如集帖,好集帖者多不好碑。碑第一则南汇沈树镛,古钱则光州胡石查,集帖顺天王小云(户部),弟于诸人中皆非第一,而兼有诸人之藏,然弟钟鼎古钱皆在下乘,唯碑与集帖.颇林博览,大约于诸人中亦能树?帜。唯诸公皆力有余,弟以寒士参错其间则尤苦。诸公得佳本多,弟不能之。纵有佳本,亦多以易之,故弟旧拓本少。然能有我之博者,恐现在少。故弟之楷法溯源出,群惊为博。弟在我湖北则一人也。以云下论之,在三四间,此不嫌狂妄乎,古印古钱弟尚不足言。右辛已一月十日笔语。

  辛已一月十三日于吸霞楼笔谈。

  鸣鹤:前日闻公之教,去孔宙学景君,峭拔古劲,自信不流人唐隶一派。

  惺吾:孔宙非不佳,然其用笔圆。学隶欲从方入手。曹全碑亦不可学,曹全、孔宙如正书之赵董,非不悦人目,然学之者亦趋熟滑,故必求生硬者人手,学楷法从六朝入,亦是此意。

  鸣鹤:以孔宙曹全比赵董,千古确论,弟闻此语,胸中已透过一关。

  惺吾:明人及国初多学曹全,故隶法不能突过前人。自伊墨卿以生硬之笔书隶,始有正门庭。天发神谶可学,其下笔奇古。

  鸣鹤:所谓熟中之生,尤可服膺。

  惺吾:公书法已有生意,弟尤劝公再求生意。

  ▲杨守敬与松田雷柯谈

  雷柯:敝寓无厨房,不能设酒饭,只供苦茗耳,无厌请宽话。

  惺吾:苦茗谈艺,正我辈乐事,肉食者鄙,自古为然。我好金石,以汉碑六朝为最,唐碑次之,古印次之,古钱次之,古铜器又次之。弟好古书.岛田似藏有古书,其人亦好佛光,奇士也。六朝绝佳者甚多,他日观其全,始知唐人不及也。小小造像有绝精者。六朝碑如瘗鹤铭、郑文公、根法师、张猛龙、李仲璇、高贞、敬使君等碑,皆当与虞褚相抚,其风格遒上,宋以下未窥其秘。

  诸君书学,皆极一时之能,若用功六朝汉魏等碑,则可前无古人,此非弟妄言也。前人未见六朝汉魏,后人见之,自然佳也。公等近日见六朝碑,不甚入目。唐碑旧本多与友人易六朝新本,若使足下等见之,当发一笑也。大朝碑较唐碑难得故也。君今日所见之曹洛碑,我以明初拓九成宫易之。裴镜民碑兼有欧虞之长,欧书、虞书真面目皆不存,此唐碑第一也。学欧书醴泉,当以此意求之。此碑以肥为真形,其瘦风雨剥蚀,石久拓多耳。

  段令名当时与欧虞齐名,欧妇即其妹也,欧阳通即授笔法于其舅,其子殷仲容亦工书。裴碑此有一最旧本,缺首一开。又中多为庸夫所涂,然明晰者胜此远矣。我初以为贵国不重土文字,其携碑而来,幸是我在都中由上海而来,若是由家中来,断不携此矣。
[编辑本段]
语录一二  天下有博而不精者,未有不博而精者也。
[编辑本段]
有关杨守敬:  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
[编辑本段]
书法家杨守敬真迹价值逾20万  在武汉有这样一群收藏爱好者:他们花费巨大的金钱、精力和感情,只为了收藏到自己钟爱的宝贝。昨日,本报与徐东古玩城举办的第四届民间寻宝活动迎来了央视《鉴宝》专家蔡国声、杨静荣、金鑫三位专家,一百多位收藏爱好者带着200多件藏品慕名前来鉴宝。

  半夜三点出门就为专家鉴宝

  “我家住得比较远,所以我半夜三点钟就出门了。”昨日,家住云雾山的魏先生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第一个鉴宝的人。

  魏先生是一名技师,从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收藏杂件和铜器了。在得知三位专家要现场鉴宝后,他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自己最满意的藏品。

  昨日,魏先生带来鉴定的藏品足足装了2大袋,既有瓷器,也有铜器。但是瓷器专家杨静荣一看魏先生的藏品,就判断出:是仿冒品。

  “得到专家的指导,我很高兴,是假的我也认为值得。”说完,魏先生乐呵呵地回家了。

  杨守敬书法真迹价值不菲

  虽然当日大部分藏品是仿冒品,但是也有数件藏品吸引了三位专家的眼球。顾小姐替朋友带来了一幅杨守敬的书法作品,引来书法鉴定专家金鑫的兴趣。

  金鑫介绍,杨守敬是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经仔细鉴定,金鑫判定这幅一题四款的书法作品为杨守敬的真迹。

  “从落款上看,是光绪32年(1906年),杨守敬68岁时写的。”金鑫说:“可以看到,这幅作品‘飞白’老练,功底深厚,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金鑫表示,这幅作品至少价值20万元以上。但由于存世量不多,今后肯定会越来越值钱。所以他建议顾小姐的朋友继续收藏这件作品。

  今明继续免费鉴宝

  除了这件杨守敬的书法作品外,连蔡国声也没见过的鹤顶红、乾隆年间宫廷制作的牙雕、晚清的田黄、民初的釉下五彩壁挂瓶……众多的价值不菲的藏品昨日出现在鉴宝会的现场。

  “这些藏品都可以上央视的《鉴宝》栏目了”杨静荣表示。这些藏品是何模样?价值几何?本报将继续报道。

  今日和明日,蔡国声、杨静荣、金鑫三位专家将继续坐镇徐东古玩城,为武汉市民免费鉴宝。

   杨守敬年表
  


  杨守敬一辈子以摹《碑》为好,并非溢美之辞。他留下的脚印:

  18岁(1856年)工小楷;

  24岁(1862年)与陈一山金石志同道合;

  25岁(1863年)得力潘存金石指导,月下拓《修太公庙碑》;

  27岁(1865年)到琉璃厂物色碑版文字,与邓铁香金石之好;

  28岁(1866年)希望皆绝,专,心金石;

  29岁(1867年)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提出“金石之学,以考证文字为上,玩其书法次之”。批评“染翰之家,又或专注《集帖》,不复上窥汉魏。”杨守敬由京城赴山西高平,过之见“庙有碑”,乃令车先行觅居,自携毡拓之具往拓。碑西向,约高五尺。适风燥,他所持之纸又厚,干即起,不能施墨。 自日暮至二更向尽,仅得一纸。乃乘夜独持以归。抵店则同行者皆鼾矣。而杨守敬犹挑灯伸纸,摩挲不已,不复知其苦;

  30岁(1868年)潘存指教杨守敬摹《郑文公碑》,知学碑从“六朝真:口之祖”人手,“绝少流弊”;

  31岁(1869)年在荆州府估衣店购金石文字数干种;

  34岁(1872年)谋刻《望堂金石》,将所搜集的汉魏六朝的金石文字进十;翻刻成集,认为以双钩之法最善,钩摹之精能存其神采;

  37岁(1875年)携碑版由天津到上海,龚孝恭深服杨氏金石之博;

  39岁(1877年),辑《楷法溯源》成,编《元押》一书,嗜印章者,竞羡秦汉,真品十不得一,而元押尚有魏晋遗意,杨守敬因其易得而编之;

  40岁(1878年)与小夫人龚氏及长子必钧(道承)携《楷法溯源》版去武昌卖书;

  41岁(1879年)在武昌为倪模刻《古今钱略》;

  44岁(1882年)在日本,碑版古钱印“以有易无”,与日本汉学书法家沦碑,被称为“杨守敬旋风”。首次利用进步技术缩印古碑《寰宇贞打图》,此为治文史、艺术者重要藏书;

  58岁(1896年)为奋战台湾的福建提督父母撰墓志铭;

  65岁(1903年)刻《壬癸金石跋》,杨守敬碑学获“屹海内南北两大家”之誉(北为李葆恂);

  66岁(1904年)《古泉薮》十六册集成,《飞清阁钱谱》稿成;

  68岁(1906年)、69岁、71岁、72岁、74岁(1912年)在金陵、上海跋《碑》数十百通。以上足以说明杨守敬毕生致力治《碑》。其中《望堂金石》为随搜随刻随印随售的著作,故同一本书,别有名称:《望堂金石文字》、《激素飞清阁摹刻金石文字》、《激素飞清阁摹刻古碑》、《激素飞清阁藏碑》、《望堂金石初集•续集•二集》。

  仔细捡阅,发现杨守敬因资力“不及”,而有的是朋友借其藏本雕刻,有的是多位学者跋记,有的是“好事君子邮寄”,有的是杨“不惮竭续刻”,他的指导思想是这些东西“将来闪罕见珍” ,所以要“《志》以告人”。

  杨守敬以史证碑或以碑证史的考旺,在他的代表作《水经注疏》中犹见具甚,他还重视闷际《碑》学文化渊源的研究,如《日本题名残碑》、西田直养《日本金石年表》,评“日本所千年以上,所见以数千计”石刻“最为高占,神似颜鲁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1958年——中国台湾近代民族运动领袖洪元煌逝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9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1972年——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逝世
梁思成 梁思成

概述梁思成,男,广东省新会人,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梁思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日本东京
出生日期:1901年4月20
逝世日期:1972年1月9日
职业: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主要成就:建筑教育、建筑研究、建筑艺术








1、个人履历  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原籍为广东省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1915—1923年北京清华学校学习。

  1924—192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27—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肄业。

  1928年初,梁思成与林徽因[1]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接着到欧洲考察半年才回国任职。

  1928—1931年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

  1931—1946年中国营造学社法式组主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及兼任研究员。

  1944 —1945年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

  1946—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聘问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

  1948 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6—197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

  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party

  1972年1月9日逝世于北京。

2、人物生平  梁思成 1901年4月20日在日本东京出生时,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的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使他对中国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础和浓厚的兴趣。当时是甲午之战和庚子赔款以后,中国屡受外国欺凌,这种环境培养了梁思成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

  他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梁思成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泛。他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被聘为美术编辑,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军乐队,担任过乐队队长和第一小号手;他还爱好体育,喜欢踢足球。梁思成也很关心政治五四运动时,他是清华学校“义勇军”等爱国组织的中坚分子。1923年5月,他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不得不推迟一年。

  1924年,梁思成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刻苦好学,尤其对西方文化和建筑历史有特殊爱好。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把著名古建筑一个个默画下来,1927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硕士学位。接着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入研究生院,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1938年1月到达昆明,1939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断绝,有时连工资也发不出。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营造学社的少数同仁坚持在抗日战争后方继续古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6年,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7年,被中国government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主任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梁思成还积极参加了国家的政治领导活动,曾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代会常务委员。1959年,梁思成加入中国共产party。

  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3、建筑研究  1928年, 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他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给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古建筑遗产,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只有少数外国学者对它们进行过一些考察,而国内学者反而无力从事研究,甚至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状况。梁思成深深感到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他下定决心:中国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中国人一定要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从1931年起,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

  对古建筑的调查研究,梁思成坚持测量力求细致,分析要有根据,绘图要严密,所出成果要与世界水平比高低。30年代的华北,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梁思成每次外出调查都要经受不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对测绘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并且身体力行。他和助手们一起,对建筑物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详细地绘图测量;对各种构件与装饰,从里到外,从正面到侧面都细致地加以摄影记录;对所有碑文史料都一一抄录无误。正是凭着这一种民族自尊心和志气,使当时营造学社的许多研究成果,测绘的许多图纸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占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少的资料,也是如今古建修整工作人员常用的工具书

  1937年, 梁思成和林徽因、莫宗江等人去山西五台山调查佛光寺。正当他们为第一次发现一座唐代建筑而欢喜若狂时,北京卢沟桥畔已燃起了抗战的烽火。梁思成和刘敦桢带领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仍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调查了40余个县,为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在印刷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版营造学社的汇刊。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经常戴着铁马甲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多次去重庆government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弥补照片的不足。在林微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这些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劳动,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资料。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资料,去粗存精,分析比较,和同事们一起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宝,终得拂去尘埃,重放异彩于世界文化之林。

4、建筑教育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 除了研究中国古建筑以外,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1928年,他刚一回国就到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主任,一心要为中国培养新型的建设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梁思成又想着战后和平建设需要人才,于是回清华大学筹办了建筑系,从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投入了中国的教育上。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梁思成总是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他担负着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的情况下,他坚持亲自教课。他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他除了讲授中、外建筑史外,还经常给刚进大学的学生讲“建筑概论”,担任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他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向学生讲明什么是建筑,建筑师的任务和建筑师应该怎样工作等。他善于从课内到课外,经常教育和引导学生时刻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所见到的建筑,研究与建筑师有关系的一切事物,启发学生对建筑事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感情。

  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中坚持的严谨学风也贯穿在他的教育工作中。他审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都是逐句修改,从内容到错别字,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他不仅自己做到,而且也要求教师和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能随手勾画出这些建筑的形象和记住它们的建造时期。他不但培养学生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反对少数艺术家的所谓不修边幅的那种散漫习气。他强调一个建筑师要对一个工程负责,必须要有严格和科学的工作作风。他要求每一张设计图纸都要制图清楚,尺寸准确、连写字大小都要按不同等级的规定,文字与图分布均匀,干净利索,一目了然。

  梁思成在学风上要求严谨,在学术上平等待人。当他听到教师助手们在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包括反对他的看法的意见,总是很高兴地与大家一起讨论,从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梁思成为培养人才,在学术上是大公无私的,他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年轻一代。无论他过去积累或新近获得的资料,他从不保密,尽其所有地为大家所有。在梁思成去世后,遵照他生前的嘱咐,将他收藏的丰富的图书资料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建筑系,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留下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1915年至1923年,他在这里学习生活了八年,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长大成人。1928年从美国学成归来,虽然他最终选择到东北大学工作,但和清华的联系始终没有断掉。1931年,他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之后,与清华的联系日趋密切。他和林徽因的朋友有很多是清华的教授,在1933-1934年,他还兼任清华大学的教授,讲授建筑学。也许正是与清华之间久已存在的浓厚情结,导致他在抗战胜利后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就毅然选择到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这之后,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梁思成再也没有离开过清华,一直到1972年病逝。

  梁思成十分注意在清华建筑系的师生中树立民主的作风,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梁友松至今仍记得上学时的民主气氛:“那时四个年级在一个大教室里,我觉得很有好处,高年级的同学固然常到我们的图板边提意见,我们也常常对高年级的作品评头论足,言之有理也好,胡说八道也好,至少系里形成了一种学术民主、互相切磋的风气……我和比我高的四个年级的同学老混在一起,一道听梁先生和林先生讲课,听蔡方荫和侯仁之的讲座,一道跳土风舞,一道和老师们过节联欢,一道进城去游行。所以虽然在年龄和学识上有差异,但这四个年级的同学感情竟如同班一样,我后来觉得这正是梁先生施教的方式,一方面学术民主,鼓励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另一方面让大家互相影响,互相取他人之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朴质的学风“不苟同、不固执也不拘泥,心胸开阔,接纳百川。”

  作为一名学者,梁思成不仅自己胸襟坦荡,敢讲真话,敢于坚持真理,而且将做人与做学问并重的思想充分体现在教育实践中。他要求学生要善于主动地向周围的人获取知识,要尊重别人,不断查找自己的不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说真话,要有自己的观点,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他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历经磨难,甚至家破人亡,但敢于坚持原则的初衷不变,对建筑学事业的热情始终不减,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梁思成的人格与风格。

  清华教学二十余载,梁思成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建设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一座永远的丰碑--学问大家,人格典范。

  如今,梁思成的雕像就静静地伫立在美丽的清华园,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们在他慈祥的目光中快乐地成长,似乎梁思成又回到了清华园,回到自己的学生中间。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思成很难再潜心学术研究。这一时期,他在古建筑研究领域最突出的贡献当数《营造法式》(上卷)的出版。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40年代,在完成了本书部分内容的研究后,工作停顿下来。1961年,梁思成又重新着手研究工作,清华大学特地选派了楼庆西、徐伯安、郭黛??三位青年教师作为助手。研究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一年之后,完成了这部书“大木作制度”以前的文字注解和“壕寨制度”、“石作制度”和“大木作制度”的图样,以及有关功限、料例部分。1963年,研究成果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定名《营造法式》。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原本已经在学术研究领域举步维艰的梁思成一下子被抛进命运的深渊,不仅学术生命戛然而止,而且人生之路也在无限的困惑和痛苦中走到了尽头。

  善良的梁思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培养、视为儿女的学生们居然一夜之间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革命小将,并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声浪中,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自己的师长们。“文革”开始不久,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造反派们就贴出攻击梁思成的大字报--《梁思成是彭真死party,是混进party内的大右派》。在极度压抑的政治氛围中,梁思成被勒令一遍又一遍“交待”自己的“罪行”。但由于没有按照造反派的意思去歪曲事实,他无论怎样一丝不苟地写材料,也不会被通过,只能一步一步加重“罪行”。7月的一天,已年逾六旬的梁思成被造反派们从建筑系馆推了出来,胸前挂着一块巨大的黑牌子,上面用白字写着“反动学术权威梁思成”,“梁思成”三个字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梁思成踉踉跄跄地站在大门口,剧烈的疼痛几乎使他直不起腰。自从1923年的车祸之后,他的腰一度要靠穿“钢背心”来支撑。其实,疼痛的又何止是身体呢?望着面前人头攒动的观看者,听着他们发出的刺耳的哄笑,梁思成眼前恍惚了。这批斗与其说是肉体上的折磨,不如说是精神上的侮辱,是对这位正直学者一生坚持的高尚人格的粗暴践踏。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梁思成只要出门就必须挂上那块黑牌子,他在曾经熟悉但眼前陌生的清华校园中吃力地蹒跚而行。工作干不了,工资停发了,住处也被勒令一搬再搬,最后全家老少被赶到清华大学北院一间没有水暖供应的小平房中生活。这样还远未达到造反派们的目的,梁思成的家成了他们肆意查抄、勒索的“反动堡垒”。梁思成多年以来收藏的艺术珍品损失殆尽。为了保护梁思成的文稿,包括《营造法式》的稿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林洙将它们交给了保姆李阿姨--一位出身贫农的善良老人,最后使这些珍贵的稿子逃脱劫难,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

5、建筑理论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虽然以主要精力投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但始终不忘他从事这些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国创造出新的建筑。

  梁思成早在青年时期就到过欧美许多国家,参观过各国古代和近代的城市和建筑。他清楚地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它自己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也多具有自己的传统风格。人类进入20世纪,物质文明大大提高,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这样的时代,中国新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个问题长久地在他脑海中思考着。

  早在30年代,他总结了近代国外建筑的发展和近百年中国建筑的状况,他提出既反对全盘西化,将洋式建筑照搬进来,也反对那种完全仿古的做法,认为这决不是中国新建筑的方向。他向往着一种既能用新技术、新材料,又具有民族传统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国都在准备着战后的和平建设,讨论着新城市的理想规划,探索着新住宅的多种形式。梁思成也向往着自己祖国在胜利后的建设,他在四川乡下读着国外新出版的书刊,研究城市规划住宅建筑新的理论;他著书写文,探讨中国新时期的建筑设想;但是,在旧中国,他的这种向往和主张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向往已久的新建设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人民government给予梁思成以极大的信任,委任他担任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开始为新中国首都的建设日夜操劳。他四处写信,邀集国内建筑专家来北京筹建国家建筑设计机构,以担负起新中国的建设任务;他参加制定国家基本建设的计划,提出不要只着眼于个别工程的兴建而必须着手制定一个省,尤其是每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1950年初,他与都市计划委员会的陈占祥先生一起向government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他们根据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性质,预见到北京的长远发展,提出将新的government行政中心区放在旧北京城的西郊。他们从新行政区占地面积、交通联系、长远发展等几方面加以分析比较,论证如将这个新区放在旧城之内则将带来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困难。他们认为北京旧城是一座规划严整,保留有众多文化古迹而且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古城,他们主张把这座世界上少有的历史名城保留下来,在改建中保持它的传统风格。1950年,梁思成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951年,他又组织教师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担任纪念碑设计委员会的领导,在他主持下确定了碑形的式样。梁思成就是这样,怀着满腔热情,以一个技术专家的极大责任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他自己说:“差不多每天都在兴奋激动的心情中度过高兴愉快的一天。”

  在繁忙的工作中, 梁思成始终没有忘掉为新中国创造新建筑的理想,始终没有停止对建筑创作理论的探索。他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尤其是其中关于新中国文化的论述,受到很大的教益,他认为新中国建筑也和新中国的文化一样,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他写文章,作报告,连续发表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等,热情地介绍中国建筑传统,论述建筑创作的主张。他十分注意新建筑的实践,对于北京民族宫、美术馆这样较多的应用了大屋顶和古代建筑装饰的建筑,梁思成并不认为他们就是最好的和唯一的民族形式;他发现有些地区、有些农村的住宅采用了中国建筑的横向开间比例,用普通砖砌出少许具有中国风格的装饰,他十分高兴地认为这可能是创造民族形式的广阔途径。可以说,在建筑创作这样复杂的学术问题上,几十年来,梁思成始终在进行着思考和探索。

  1963年,他为促进中日两国的友好,特地设计了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在这项设计中,梁思成根据1200年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在日本兴造了奈良招提寺的史实,特地采用了中国唐代建筑的式样和风格,以象征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在扬州市建设局的具体领导和组织下,这一组精美的纪念性建筑于1973年建成,1984年,荣获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962年,梁思成带着助手又开始了对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工作。《营造法式》是中国宋朝朝廷颁行的一部关于建筑制度的法规的书,是中国历史上留存至今最完整的建筑经验总结。但是由于留存到今天的宋代建筑很少,名称与后代又多不相同,所以今人很难读懂。梁思成在青年时代就有志于研究此书,从30年代开始就决心将难于理解的论述和名称加以注释,用现代科学制图方法画出宋代建筑的图样,这样做对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的传统技艺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此项研究由于难度大始终没有完成,1965年,梁思成终于完成了上卷的工作。这时,他虽然已经60多岁了,身体又多病,们他仍满怀信心地表示:“要为社会主义干他一二十年”。然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位学者被迫终止了一切工作。

  梁思成先后著书5种,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共150多万字,现已整理成《梁思成文集》(1—4)全部出版。他和他领导的科学研究集体因为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文物建筑保护”这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1987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梁思成的学术成就也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美国有专门研究梁思成生平的学者并出版了他的英文专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梁思成是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

6、主要论著  1梁思成.《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一期,1932.3.

  
2梁思成.《蓟县独乐寺山门考》.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3梁思成.《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营造学社汇刊三卷二期,1932.6.

  4梁思成.《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4.

  5梁思成.《云岗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6梁思成.《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3.12.

  7梁思成.《赵县大石桥》.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一期,1934.3.

  8梁思成.《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计划》(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4.

  9梁思成.《汉代建筑式样与装饰》(与刘敦桢、鲍鼎合写).营造学社四卷,1934.

  10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单行本).1934.

  11梁思成.《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营造学社汇刊五卷三期,1935.3.

  12梁思成.《治故宫文渊阁实测图说》(与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5.

  13梁思成.《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与蔡方荫、刘敦桢合写).营造学社汇刊四卷,1935.

  14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茸计划》.营造学社汇刊六卷一期,1935.9.

  15梁思成.《建筑设计参考图叙述》.营造学社汇刊六卷二期,1935.12.

  16梁思成.《建筑设参考图集简说及(一)台基,(一)台栏杆.(三)店面.(四)斗棋(汉一宋).(五)斗拱(元明清)》.营造学社特刊.1935.12.

  17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单行本).1945.

  18梁思成.《中国建筑和艺术》(英文稿).为美国百科全书作.1946.

  19梁思成.《城市计划大纲序》(单行本).1951.

  20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文物二卷五期,1952.21

  21梁思成.《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文物,1953.(10).

  22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学报,1954.(1).

  23梁思成.《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林徽因、莫宗汇合写).建筑学报.1954.(2).

  24梁思成.《东亚城市建设与改造》.在国际建筑协会会议上的报告,1958.

  25梁思成.《建筑创造的几个重要问题》.建筑学报,1961.(7).

7、保护奈良  1944年,为了取得对日本作战的最后胜利,美国空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前规模的大轰炸,到1945年,日本已有199座城市遭到轰炸,城市建筑被毁平均在40%以上,最高达90%。

  但是惟有日本古都奈良是个例外,好几次,飞机飞到奈良上空,没扔炸弹就飞走了……

  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地保持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以及占有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日本老百姓说,这是托了天皇陛下的神明,但是,只有专家才知道,这个是京都奈良免遭轰炸的,一定是位对东方古建筑有特殊感情的人,

  
是的,他就是梁思成。

  当年,是梁思成劝阻了美国空军对奈良的轰炸。他面对布朗森上校的不解,恳切地说:“上校先生,要是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想到四万万中国人蒙受的深重灾难,我是恨不得马上炸沉日本四岛的。然而,一种职业与历史的责任感,让我马上冷静了下来。上校先生,您大概知道,“建筑”这一词在英语里叫“Architecture”,原是“巨大工艺”的意思。所谓“巨大”并非指它面积与体积,而是指它是人类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艺术发展的综合体。因而,建筑又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它绝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结晶具体象形的保留。我图上所标上的地方,保留着东方最古老的建筑。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法隆寺,那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那是永远无法补救的。就像希腊的巴他侬神庙,现在只剩下一些短柱了,它辉煌壮伟的原样,现代人谁也无法见到了。外行人往往误以为完全可以重修再建。然而,在巴他侬神庙的残址上,再竖起几根石柱,补上精美雕塑,那就像给维纳斯补上断臂,那还能是巴他侬?还能是维纳斯吗?

  以一个东方古代建筑著名专家,以一个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学者呼吁保留建立在日本的人类文明的古代建筑,这本来就使人感动而可信。布朗森上校是个懂得艺术的人,他被说动了。不过他告诉梁思成,计划还要最后上级将军批准,“他是位西点出身的“三星将军””。

  听了这话,梁思成抽出一只红笔,在两处打了三个星的地方,又各加了一颗星,说:在两处,京都和奈良,可是东方古代建筑艺术上的“四星将军”啊!——当年,也正是梁思成根据考证确认,唐代鉴真大师去日本后主导设计的唐招提寺,完全是根据中国五台山佛光寺建造的,一模一样。

  
当梁思成的报告和地图送到将军处时,将军长时间沉默了。他说,有人也向他提过类似的建议,但统统都没有梁思成的报告那样使他震撼,令人叹服。

  正是因为梁思成的努力,才使得宏伟的奈良地区的建筑得以保留。

8、家庭生活  1928年3月21日,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之后按照其父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于8月18日回京。1929年8月,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其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父亲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婚后夫妻二人致力于建筑事业,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学者金岳霖,是中国一流的哲学家。金岳霖19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身高一米八,极富绅士气度。金岳霖在晚年回忆说,他还是通过徐志摩认识林徽因的。林徽因一家在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居住的时候,金岳霖与林家比邻。梁氏夫妇的客厅有一扇小门,穿过“老金的小院子”到他的屋子,而他常常穿过这扇门,参加梁氏夫妇的聚会。到星期六下午,老金在家里和老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梁氏夫妇就穿过他的小院子来参加老金家的聚会。

  据说金岳霖的生活很讲究,他家的厨师面包做得好,每天早上就给林徽因家送过去,没事了就到梁家一起喝茶聊天。这样交往久了,两个人就互相有了爱慕之心。大概是1932年夏天,梁思成从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告诉他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当晚梁思成想了一夜,第二天他跟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梁思成后来对他的第二个妻子林沫说,当时他和林徽因都哭了。后来林徽因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说,思成能说这个话,可见他是真正爱着你,不愿你受一点点委屈,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此后终生未娶,一直到八十多岁去世。

  在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曾跟林沫说过,作为徽因的丈夫,确实有点累。梁思成说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林沫问他关于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的故事。据林沫说,梁思成笑了笑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梁思成这样评价过林徽因之后,诙谐地说:“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费正清在《梁思成与林徽因》一文里回忆说:“我经常骑自行车或坐人力车在天黑时到梁家去。红漆双扇大门深锁,佣人把庭院入口的门闩打开,我就径自穿过内花园去找徽因。在客厅舒适的角落里坐下,泡上两杯热茶,我们迫不及待地把那些为对方保留的故事和想法讲出来。我们有时分析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接着就转向彼此在文学艺术冒险方面的许多共同兴趣,谈谈对方不认识的朋友。”

  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在他们之间,是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

  关肇邺《忆梁先生对我的教诲》回忆说:“在先生那朴素而高雅的书房里,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对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有很充足精深的论据。我在旁静听,极受教益。也常有某一雕饰在敦煌某窟或云岗某窟、某一诗句出于何人之作等的争论而评比记忆力,等到查出正确结论,都一笑而罢。这些都使我感到多么像李清照和赵明诚家庭生活中的文化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1975年
原中国共产party中央委员、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逝世
李富春
  1900年5月22日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party,是中共旅欧总支部领导人之一。1925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二军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代理省委书记。1927年后,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上海法南区委书记,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1年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委。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宁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财政经济部部长、办公厅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副书记,东北人民government副主席,东北军区副政委。

  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工交办主任。是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5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夫人:蔡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历史上的今天1.12

1791年——四大徽班北京京剧开始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hinaOS 发表于 2010-1-1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珠海市 有线宽带
没话找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04年——清廷兴修京师观象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12年——彭家珍良弼同归于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革命义士彭家珍
       1912年1月12日,清皇室贵族分子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铁良等召开秘密会议,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宣言,被称为“宗社party”。成员胸前刺有二龙图案,满文姓名为标志,在京、津等地积极活动,企图夺回袁世凯的内阁总理职权,以毓朗、载泽出面组阁,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然后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并强烈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1月,京津同盟会专设北方暗杀部,由彭家珍、赵铁桥领导,在北京西河沿设置办事机关,旨在诛杀元凶巨憝。成员20余人,每人均负有直接行动任务,另兼部分事务工作。满人良弼因组织宗社party,遂被选为暗杀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20年——中国government废止文言文教学
  1920年1月12日,北京government教育部废止文言教科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22年——香港中国海员工人要求加薪遭英国资本家拒绝,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罢工人数最多时达10余万,经过56天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37年——红军西路军遭受国民party“围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进攻到据柏林50公里的奥得河沿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47年——刘胡兰英勇就义
刘胡兰

  



女英烈—刘胡兰祭  刘家有女,胡兰是名。

  云周西村,投身革命。

  少年即入party,巾帼建奇功。

  叛徒嘴脸恶,阎匪铡刀凶。

  烈士信念坚,不为名利动。

  视死竟如归,坚贞兼英勇。

  遗范垂后世,风采映苍穹。

  主席毛泽东,感而撰其铭。

  落笔仅八字,千载壮忠魂: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云周西村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party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party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party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party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背景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party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party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是用先进阶级的思想发动和武装千百万原来是小生产者的农民。刘胡兰作为一个14岁的农村少年便能加入共产party,这首先在于她从儿童团起就接受了party的教育,并看到party领导的土地改革给贫苦农民带来了根本利益。为了捍卫本阶级的利益,她能不贪财、不惧死,最后面对敌人的利诱,只回答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在刑场上,她又大呼:“怕死不当共产party。”当时,匪军曾从现场的群众中拉出几个人,要他们去打刘胡兰,但没有一个人动手,这也恰恰表现出当时party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那恰恰又是中共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毛泽东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party军周旋。在此紧要关头,全party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party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party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刘胡兰轶事  刘胡兰展示在外面的多是凛然无畏、至刚至强的艺术形象,实际在烈士的花季青春中也曾有过丰富的情感生活,她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牺牲后又经历过一场冥婚。临刑前她把王连长送给她的小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保存。

  1946年初,家长按照当地风俗,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因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

  同年6月,刘胡兰被破格入party,不久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而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经青春萌动,追求的是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本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本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亲的信物。伤好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

  刘胡兰牺牲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曾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1957年,刘胡兰烈士陵园建成,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进陵园,冥婚至此结束。

  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也是血肉之躯,每一个英雄都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刘胡兰烈士生前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使得她的英雄形象更加可亲可信。

  刘胡兰兄妹5人,其中有3人是继母所生。她牺牲时,二妹刘爱兰在场目睹, 1948年底参军被分配到战斗剧社,在《刘胡兰》中扮演姐姐。

  全国解放后,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刘胡兰村”。1957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刘胡兰全身雕像。

  当时生活在农村的刘胡兰从没拍过照片,塑造这个形象,是靠继母胡文秀口述介绍刘胡兰的外形特征,由著名雕塑家王朝闻创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来。

  不过,有一段时间,刘胡兰的继母遇到严重的政治麻烦。究竟是谁出卖了刘胡兰,这个疑团长期未能查清,胡文秀曾一度受到怀疑,为此还遭到过批斗。刘胡兰的父亲刘景谦敦厚老实,对此却无法沉默。他和女儿刘芳兰一同赶到北京,找party和国家领导人明断是非。问题最后反映到了周恩来总理那里,周总理亲自过问,才使胡文秀解了不白之冤。

  事实真相直到1963年才查清:叛徒是云周西村农会秘书石五则,他曾因包庇地主段二寡妇受到过刘胡兰的批评,后被撤销职务、开除party籍,故怀恨在心。一俟阎军到来,便将刘胡兰等7人全部出卖。石五则于1963年2月14日被government枪决,受到应有的惩罚。

成长故事  她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party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party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欢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government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party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顾永田是文水县人民爱戴的好县长,1938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这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1939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party地下组织,party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常给刘胡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这一年云周西村办起了抗日小学,还未入学的刘胡兰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学校听唱歌、看游戏。

  1940年初,共产party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party反动派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government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party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4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party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party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party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party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party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government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奸刘子仁。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50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1日,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英雄事迹   1947年1月12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东方刚刚闪亮,刘胡兰早早起来,把她转移上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忙着为她收拾行李,刘胡兰边洗衣服,边和母亲谈论上山后的打算,刘胡兰的心情十分激动。

  就在这时,盘踞在大象镇的敌人和地主武装,忽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村。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刘胡兰已无法离开村子,她和母亲商量,先到隔壁刚生下小孩的金钟嫂家里隐蔽,如果被敌人发现,就说是伺候坐月子的。当刘胡兰来到金钟嫂家时,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这时,街上又传来急促的锣声,紧接着就是敌人的嚎叫声:“大家听着。一家只许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办理。”

  怎么办?留下来,万一被敌人发现,这卧床的产妇,初生的婴儿,这满屋的乡亲们,将要受到牵连,不!绝不能连累他们!刘胡兰毅然谢绝了金钟嫂的挽留,走出屋来,向村前的大庙走去。

  刘胡兰来到大庙广场找到了母亲,女儿的突然到来,使胡文秀十分震惊,她悄悄地问道:“胡兰,你怎么也来了?” 刘胡兰低声向母亲说明了原因。

  不一会儿,“复仇”队员武金川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窜过来威胁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刘胡兰狠狠地瞪着他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武金川灰溜溜地窜回了大庙。

  天空乌云翻滚,广场气氛森严,这时候,刘胡兰已经清楚,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她轻轻脱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决心用鲜血与生命同敌人作一场殊死的斗争。

  母亲胡文秀看着女儿这不寻常的举动,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刘胡兰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她把母亲的手拉过来,让她把3件东西握紧……妈妈明白了,她擦干了眼泪,收藏好女儿留给她的3件东西,准备迎接将要发生的一切。

  几个敌人扑上来要抓刘胡兰,乡亲们靠在一起保护她。敌人用枪托殴打群众,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

  刘胡兰踏进大庙,大殿下满身血迹的石三槐、石六儿等6位同志巍然屹立,刘胡兰深表敬佩。

  她跨进大庙的西厢房。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军军官大胡子连长张全宝,他根据叛徒的告密,已经知道刘胡兰是被捕中惟一的共产party员、区干部,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沉着脸问道:

  “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

  “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

  “不知道。”

  “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张全宝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

  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张全宝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party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坏人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party员,怎么样?”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party?”

  “因为共产party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party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共产party的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 “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张全宝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party!”

  张全宝对她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party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了,但他们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在大庙西侧广场上放下了铡刀、木棒,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场,他们怒视敌人,匪徒们如临大敌,惊慌失措。

  群众们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匪徒们急忙用刺刀阻挡,张全宝气急败坏地逼问群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群众中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慌了手脚,急忙命令匪徒准备屠杀,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全宝却洋洋自得,指着6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斤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party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遥望着吕梁山,仿佛想起了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长的party,想起了未来的灿烂世界。

  张全宝看见刘胡兰在思索,还梦想着刘胡兰能够转变,刘胡兰忽然转过身来,质问他:“我咋个死法?”

  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张全宝阴沉着脸,沙哑地发出了绝望的嚎叫:“一个样……”

  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

  突然,张全宝看到了护村堰上的机关枪,便恶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party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她为中国共产party正式party员,高度评价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1994年2月2日,*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party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年满18岁方可转正)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party正式party员。不久,解放军攻克文水县城,杀害烈士的阎军连长许得胜、大胡子张全宝等先后被公审处决。

  她的两个弟弟后来参军,分别被当地领导改名为“继英”、“继烈”。由于刘父不擅言词,外出做烈士事迹报告,一般由继母胡文秀担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49年——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49年——以色列埃及开始议和,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
1月12日1949年
以色列和埃及开始议和,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次中东战争态势图

       1949年1月12日,埃及和以色列在希腊的罗得岛开始停战谈判。2月24日双方签订总停战协定。3-7月,以色列分别与黎巴嫩、约旦、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宣布“以色列国”。次日,以色列与埃及、外约旦(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国爆发战争。结果,阿方战败。巴勒斯坦除加沙、耶路撒冷东城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占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耶路撒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72年——可口可乐公司收回300万听有问题的饮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红1号 发表于 2010-1-1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丰台区 联通
1980年——中国首次派员考察南极洲
      
1980年1月12日,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了南极大陆,在南极探险和开发史上隆重地写下了“中国”的名字。
南极科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决策。尽管在国际南极科考的大舞台上,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姗姗来迟,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视。科技力量的壮大也带动了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迅速发展,极地考察工作因此被提上日程。1980年年初,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我国首次派出两位科学工作者赴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进行为期47天的科学考察与访问,他们是第一批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科学家。此行他们还访问了美国的麦克默多站、新西兰的斯科特站和法国的迪尔维尔站。
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大陆,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起步。此后,我国极地考察事业迅猛发展。1983年6月,我国加入《南极条约》,成为其缔约国;1984年11月,我国首次自行组队前往南极;1985年2月,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建成了长城站;同年10月,我国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1986年6月,成为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1990年,我国在东南极建立了中山站,并在上海成立极地研究所。
自1980年1月12日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大陆至今已经近30年,在此期间,我国共派出2000多名科学工作者前往南极洲完成越冬科考等工作。目前,我国的南极科考已经形成了“一船”(“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两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一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业务支撑体系和科研平台。我国在极地冰川学、气象学、生物学、地质地球物理学、海洋学、测绘学、环境科学和寒区医学等方面,特别是在南极地质学、南大洋磷虾生态学和高空大气物理学三大学科上,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在一次次赴南极进行科考的过程中,我国科学工作者也用他们顽强的意志、敬业的精神和辛勤的汗水,将“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极地精神,一次次地发扬光大。南极洲不仅是各国科考队员展示民族精神的科学阵地,更是各国竞相展示综合国力的大舞台。我国的科研人员用他们的科研成果为人类了解南极,认识南极,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