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ZC老兄,我可没有推荐大家去买LXD75,900美元的产品,我认为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深空的观测,250X对行星的观测也可兼顾,相比APO,价格还是很经济的,6寸镜的情况比8'和10'的情况要好些,但是我见到这三种施牛镜样机光学装配精度都有些问题,要自己调,情况会好转.不知你说的'不敢恭维'指的那方面,像质?行星细节?反正目视观测不比高桥的FS-102差吧?至于摄影那是另一回事了.当然口径不是一个级别,但价格呢?你对比过像质吗?不会仅看了S&T的评测就下的结论吧?6'镜的边缘像差比8',10'强多了.整体像质也比同级抛面牛反好.我谈的主要是牛反的问题,要我推荐TMB,TV,ASTRO-PHYSICS,我也会,那就不误导同好了,你是这个意思吗?
不知你说的'看过好镜子'指的是使用过还是拥有?如果仅是使用,那北美市场上几大品牌的镜子我还都用过呢!您介意告诉我你用过最好的镜子是哪款吗?我定期参加多伦多器材代理的OBSERVING CAMPING器材试用和echo valley的观测活动,一去就是两晚,DIY的和厂制仪器五花八门,下次发些照片来,看看有没有你用过而我没用过的器材,不过ASTRO-PHYSICS的,我还真没用过,MEADE的MAX MOUNT RCX400样机还没到,到了,代理会通知我们的.您对比过LXD75,6',8',10'的观测效果吗?它们的区别在哪?说实话,我对MEADE的新R-C系统还很感兴趣,也计划10'的MAX MOUNT.
90年我在天文爱好者上发表过20cm牛反制作一文,前后磨过10多块反射镜,后来也磨制过双片消色差折射镜,但我还是对牛反情有独钟.从那时侯起,我所有的天体摄影照片都是自己在暗室冲洗,放大.
200MMF20的折射镜是南京天仪卢总设计的,配备的目镜极限放大400X即2X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不知我关于极限放大倍率的概念是否已经由于新的光学产品或设计概念出现而过时了.当然也有些爱好者用ED,萤石用过超过传统极限的放大倍率,据说像质没有明显恶化,至于是否提供了相应倍率的细节就不清楚了,我没试过,但亮度肯定不会好.只用过最多口径毫米数的倍率.200MM的折射镜由于焦比很小,也就是你说的慢镜,在400X时,亮度很暗,肉眼看不清细节,不等于没有细节,不等于望远镜的解析力差,这还涉及到天空背景亮度,大气稳定度的问题,我们后来自制了CCD导星系统,用这台镜子跟踪45分种拍到猎户大星云两翼的云壮纤维结构,还参加了全省摄影竞赛并获一等奖.可目视时是不可能看到如此细微的结构的,这说明次镜的解析力是很不错的,这难道有矛盾吗?看不清的,就说明象质差吗?同样一台口径F6的抛面牛反,400X时,亮度就高多了.细节也很清晰,这矛盾吗.您对比过吗?
2. denebman兄,同样一台牛反,用同样的目镜,镀膜和没镀膜的主镜出瞳是一样的,亮度一样吗?同样施卡镜的亮度也比同级折射亮.用了所谓高穿透膜技术的更是如此.
牧夫的高人很多,我先抛砖引玉,把尾巴夹起来,欢迎交流探讨和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