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930342807a="david Li"]WZC同学,这场争论是你先挑起来的吧?一发贴就是教训的口气没错吧?首先压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不是我吧?DLM朋友一开始讲话也不客气,我不也很耐心的解释吗?
不要怪我,年青人多少有些冲动。
本文也是主要谈牛反调光轴的重要性的问题,这你也同意吧?当然本文也有不严谨的地方,那不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吧?你也不该抓住枝节借题发挥吧?我没有说和高端的器材比,廉价牛反像质极佳之类的话吧?始终都是谈调前和调后比较的问题,再就是和国产折射镜比较,也都是当时的真实感受,尽管这台折射镜很贵,单也不算高端器材,还是传统的镜子吧?我甚至连牛反和施牛都没有对比吧?我没有说使用过很多镜子,还是觉得原来的150F5牛反好吧?我说的是还是钟情于牛反对吧?你不是说也要上高精牛反吗?你说来说去就是谈和高端器材的对比,这没错吧?现在你说别人贬低你抬高自己你也不舒服了吧?后来我也有机会使用过不少镜子,如果都要和廉价牛反比,我不会写这样一篇文章吧?
举个例子,大家讨论国家改革和百姓生活水平的关系问题.有个同学上台发言:''经过20年改革,人民生活水品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同学都买了高档家用电器,我们有些同学还买了TSA-102S镜,要知道我们原来连个小双筒望远镜都买不起''.这时有个同学举手上台:''这都哪跟哪呀?你们知道发达国家人家是怎么生活的吗?你们这也叫生活?简直是苟延残喘!''是不很象我们这场争论呢?
大家都还是注意一下自己语气,以讨论为主!
算了,也不争什么了,免得大家都走极端,也不可能说服对方,还是以学习交流为主吧!但我也要说,WZC同学你以施密特系统来比较几乎最廉价的器材是不妥的,用途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虽然我明白你的本意.其实就光学原理来说,最合适的还是同类产品对比,目视和目视,摄影和摄影的对比.我们要的是普遍性,不是特殊性.
普通双片消色差镜,做到F5和F10,F15的像质是肯定没法比的,相信各位也同意.
同理,抛面牛反在F4时和在F8时也是不同的,F4的视场变形要大,边缘像质恶化,不论你如何提高表面精度,这是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所以F5是各种目视器材的临界点,因为这还涉及到目镜的控制能力问题.
那么就同等加工精度而言,同类光学系统器材我们选择主镜焦比小一些的应当来说像质是会好一些的,这个结论对于反射镜和双消是适用的.一个高精度F4的牛反,和一个普通F10的牛反可能价格差别是很大的,但它们要达到同样的极限像质后者付出的代价还是低得多的.而前者还不能解决边缘像质的问题.同样的,C9.25和C8的镜子,主镜的焦比C9.25的要比C8小,又都是球面,在同等安装精度的情况下,大焦比的就比小焦比的要求高,焦比越大越是如此,尽管两者都有好的表现,但在用户中还是有个体差异的说法和C9.25像质好于C8,原因在于安装精度无法实现光学系统的理想状态.以C家的加工标准和质量控制,不应当出现个体光学器件加工精度级别影响到像质程度的差异.这也是在强调选择反射类镜子时主镜焦比尽可能小些的含义所在.尽管组合焦比达到F10,但主镜确焦比却很大.还是球面,就更是如此.
至于反差的问题,是各光学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折射就比反射的大,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反差大就好,也不一定所有的人会认为反差小就不好,用普消折射镜举例,同等品质的大焦比的就比小焦的反差小,在摄影的时候尤其是拍星云,可能反差小的边缘结构就没有反差大的清晰,但在目视时,可能就会觉得反差大的镜子亮度会低一些,而反差小的就高一些.这取决于各人的感受.当然APO有些是可以用材质来改变的或者在设计时引入这一参数,所以APO可以在大焦比的条件下体现出较高的反差,使得我们有时后不能用传统的光学规律来衡量它,也会使得有些同好对反差的理解同传统的概念有不同.同样施卡,马卡,F10和F15反差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类同口径镜,遮挡大反差也大,因为相对口径缩小了.对于国外的评测,其实也是鱼龙混杂,不乏枪手的搅和,要买贵重的器材最好事先对比一下再作决定不迟.去年北美的汽车协会就颁布了新的标准,使其更符合实际状况,结果日本车普遍缩水调低了标称马力值.所以很多东西都是商业运作.
高桥的发展也是从低到高的,早期的产品,还不见得比现在国内的品种丰富,威信也一样,南京天仪在80年代的产品无论是价格上还是品质上都是很有竞争力的,可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量比商品经济时代的产量还大得多,到80年代末几乎都停产了.这实在是很可惜.如果从那时起发展到今天,我们就会有自己响当当的器材,但我们没有自己的消费群,成本体制都是原因.面向的市场也很窄.我国现阶段天文器材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PANDA999 朋友的127F6.5折射国产镜如他所说,表现也是很优异的.当然这也还涉及到个人主观感受问题,现在的问题在于市场上的厂家不考虑质量,只考虑成本,很多不合格的产品一样流入市场,同样的产品本可控制得很好,结果在效果上大打折扣,就那EQ5为例,OEM的产品就比内销的要稳定.这已经不是水平问题,而是认识问题了.
也希望这个贴子能够吸引更多的器材玩家,DIY高手和理论高手进来,把技术问题讨论透彻一些,也不要仅局限于几种光学系统,各种类型都讨论全面些,以期对各种层次的同好都有所助益.[/qu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