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麦 于 2023-9-25 14:49 编辑
自从振旺出品小巧的谐波赤道仪AM3和冷冻导星二合一的相机Asi2600MC Duo相继问世之后,心里就有一个念头:打造一套便携式的天文拍摄系统。 设备已到位,我们就开始吧。 一、开始前先端详一下设备: 1、AM3:外包装彩盒很漂亮
包装盒内装的便携盒是硬质发泡塑料材质,抗压和减震性能很好,很方便运输。打开后可以看到各部件放置得很紧凑。
AM3重量是3.9公斤,与5.5公斤的大哥AM5比较。轻了不少,外形也足足小了一大圈。这是便携式设备变小和减重的基础。三脚架用的还是TC40 2.3公斤。 AM3的载重:无重锤8公斤,加重锤13公斤。由于谐波赤道仪的特性,不必调校赤道仪上所载设备的平衡,也为快速高效地进入天文拍摄打下了良好基础。 2、Asi2600MC Duo 冷冻导星一体化相机。 Asi2600MCDuo 与 之前已发布的 Asi2600MC Pro相比,最大的创新是将导星相机的传感器和拍摄用的传感器合二为一,外形尺寸却不变。实现了导星摄影一体化,这更方便了天文摄影系统的便携化。
Asi2600MCDuo 内有两个传感器,大的是APS-C画幅的冷冻相机IMX571,小的是导星相机SC2210。在相机顶部增设了一个导星相机物理调焦旋钮。
Asi2600MCDuo 性能比 Asi2600MC有了提升(但售价不变)
关键的地方来了。导星摄影二合一的相机,内部2个传感器,总的感光覆盖面积增大了,与望远镜连接的时候,感光面积可以覆盖望远镜后端的光锥吗?也就是说,对望远镜的接口直径大小有要求吗? 厂家建议的是用M54接口,如下图,无疑这是最完美的。
但是,要知道过去不少望远镜后端已装的滤镜轮是M48接口甚至是M42接口的(例如滤镜抽屉)。可以装上这个相机使用吗?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相机机械结构图:能同时覆盖2个传感器的是直径为44mm的园,
好在望远镜后端进入相机传感器的光锥直径是随着与镜头(物镜)距离的增加而略有增大的,这意味着有可能可以使用略小的M42的接口也行(当然不能太小),扩大后的光锥也可以覆盖两个相机传感器。(在实际安装后验证了这个推想,随后再说)
二、关键设备介绍完了。下面组装便携摄影系统。 1、由于省了导星镜,各部件组装起来就方便多了。主要的固定部件是下图中间的黑色部件——前佳能口,后M42接口的滤镜抽屉。滤镜抽屉底部有螺丝孔,用螺丝拧在鸠尾板上之后,后端可通过M42-M48-M54接环接Asi2600 Duo,前端将佳能135L/2.8镜头拧上去即行。
2、其它部件安装也很方便。只要在长鸠尾板的前端简单地新增一条十字交叉的短鸠尾板就可以分别在两边安装EAF和ASIAIR了。
3、全部部件安装后如图
4、拆卸后,赤道仪、镜头相机盒子等部件、电源可以宽裕地放入一个摄影包中,还有空间可以放入一些小配件。
5、最后将三脚架挂到摄影包外,一套便携式天文摄影装置就组装完成了。 至于重量。下盘赤道仪和三脚架重3.9+2.3公斤,上架设备重2.9公斤。摄影包2公斤左右,天文电源3.5公斤,总重量14.6公斤。外形50X35X22mm(厚度不计脚架)。 这一套完全可以提起就走。
6、为了验证M42接口连接Asi2600 Duo相机是否能够完全覆盖导星和摄影相机传感器,进行了一次拍摄试验。由于天气问题,拍摄时间不长,但可以看到效果了。 导星画面中,星点浑圆,没有暗角,说明在安装135镜头时,M42滤镜接口是可以匹配Asi2600MCDuo的。(估计只要是覆盖全画幅的镜头,应该都没问题,更具体的情况请咨询厂商)
上述设备拍摄M31。拍摄时导星误差在0.5-0.7之间。星点扎实,四角星点也没有变形和拖尾。
一套简单实用的便携式天文摄影设备组装完成了。打野或出差都方便不少。大家是不是感兴趣呢? 讨论:上述便携摄影装置适用于使用单反镜头的情况,对原来是单反摄影的网友来说,哪个没有3-5个镜头?镜头是现成的,只要在滤镜抽屉接口中换上去就行了,日常摄影和天文摄影都通用,十分方便。 对采用口径60/80/90/102望远镜的星友,望远镜、EAF、滤镜轮等安装可以用常规的方法。但同样也会得益于AM3的轻型化和采用了Asi2600MC Duo,省掉了一个导星镜而使整套设备都轻便而便携了。而且由于没用导星镜,还省掉了导星镜和主镜同轴的校准问题,使导星变得更好了,是不是呢?
————————————————————————————————————————————
田麦文章目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