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惊世骇俗论—— “时间”并不存在!!

[复制链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57# qqq111
主观精神的认识能力把存在作为认识对象,这就构成了互为对象的依存关系。因此,和主观认识行为发生相互作用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
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0 21:50


      感知到的不一定是客观事实嘛,比如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一样东西却有不同的感知。比哪像有些人两只眼睛看一件相同的东西颜色都稍微不同一样,我觉得世上不同的人即使对相同事物的感知都存在微小的差异,更不要说世上无数种生命形式啦。所以人对时间的记忆与未来的想像力这种感知并不能作为时间客观存在的证据。
      至于测量刻度本身就是人为规定出来的单位,人为定义出的单位并不一定是在客观世界具有一致性的,就像相对论中的时慢尺缩效应一样,当一个处于中子星引力场中的一秒钟对于处于地球上的人所感知的一秒钟相对之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单位也是人为规定的,况且假如我们没有记忆与想像力还能感知到时间的“流逝”么?也许有种生物生于更高次元----也就是时间之外的生物可能在一瞬间就可以感知到我们的宇宙从开始至毁灭的所有画面了。
      其实时间有没有流逝都不要紧,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与变化这才是最根本的现象。
      至于布朗克时间与空间那只是将宇宙数学化的结果啦,宇宙就是宇宙,即使用数学演绎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但它本身不是数字堆砌出来的,数学只是工具,但它的表达也有其限度的,就像机车的有级变速与无级变速一样啦,将有级变速车设计出再多个等级来也不等同于无级变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10-21 14:07 编辑

61# 紫月霓裳 认识-实际-再认识-再实际。又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误差,错觉和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古印度认认为真理在彼岸。所以,观音报他的理论命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看一个人也会有误差。但你不能说他就不存在呀。
--此处的"般若", 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
---“波罗蜜多”, 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 "到彼岸"。 --合起来,就是彼岸的智慧--真理!
心经,不就是关于思想的理论嘛?观自在,就是让你去实践。真理在认识-和实际的过程中向彼岸靠近。
“自在”和“存在”,一字之差,表面观音姐姐更承认客观实在的真实性,独立性。
人类的最高追求是真善美,不要因为认识上的困难就怀疑一切。
时间不光存在,而且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对于mm,尤其重要。
按心经说言,认识来自观自在的过程,所以来自感性认识,来自感觉[色--包括5色5味5音等],色不异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1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61# 紫月霓裳 认识-实际-再认识-再实际。又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有误差,错觉和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古印度认认为真理在彼岸。所以,观音报他的理论命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们看一个人也 ...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1 13:39


      既然你提到《心经》,那为什么《心经》里面为什么要说“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我姥姥家是信佛的喔,我了解的应该不比你少吧。我知道坐禅就是停止所有感官包括思想,而且我也试过坐禅喔,要停止感官比较容易,眼睛闭上再把耳朵塞上什么都不听不看,而要停止思想可难了,我花了好一会儿才使脑袋静下来,而当思想停止后时间感就不存在了,我很少坐禅,只有去姥姥家时看他们坐觉得好玩才偶尔做一会儿,有一次我坐禅入静两个多小时,而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意识每时每刻都是清醒的,但感官没有对外界任何事反应,也就是在我坐禅时感官没有“经历”事件,没有事件也就感觉不到事件之间的空隙感,也就是所谓的“时间”。而当我睁开眼睛以后感觉时间才过了一小会儿,而且我只记得我入静前的那些混乱的思想,若不是钟表就在对面墙上挂着我几乎不相信那是两个多小时以后了,这样看来有些修道的人可以一下子坐禅两三天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时间对他们来讲跟本体会不到,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时间感来自我们对事件与事件之间的顺序与空隙的感知罢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1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我们感知到的事件与事件之间顺序只是事物的运动与变化,而不是时间。为什么不客观直接的说事物永远在运动变化,而一定要说因为时间永远在流逝所以事物才永远在变化呢?又或者要说事物一定要在时间中运动变化呢?“客观来讲我们只能感知到事物的变化,而不是感知到时间的流逝”,这样说我想所有人都会同意了吧。所以我认为时间应该是我们人为创造的东西啦。
    而且我看过很多科普与哲学书,名字都记不太清啦,好像有两本叫“时间之箭”还有“时间之死”吧,我记得哲学上从来没有承认过时间的存在,而科学上也没有发现时间存在的证据,唯一与时间箭头一致的好像就是熵。而熵的概念等同于我们日常定义的时间么?最主要是因为我做静功的经历所以我才肯定时间是我们的错觉,不信大家都可以试试坐一下静功,让感官与思想完全安静下来坐上两个小时,那时你就明白我们对时间的概念是来自什么啦……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1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10-21 19:19 编辑

63# 紫月霓裳 《 心经》博大精神。后代各宗师的理解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心经》不是叫你去做禅。
禅的来源也是说来话长。
总之,“有”和“无”都是存在,都是道。有离不开无。有无可以相互转化。[“无”不就是古代的时空观嘛]
--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要想理解世界万物,一定要好好领悟《心经》和《道德经》。书上的解释就不要看了。那些世俗的关于“禅”的解释是一家之言,不是达摩老祖的本意。
哲学上,是有时间存在的,这就是运动---速度,它等于空间/时间=s/t
禅宗重领悟,反对本本。南山禅师是不让弟子读经书的。死书读多了,就不能顿悟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2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09-10-22 13:28 编辑
我们感知到的事件与事件之间顺序只是事物的运动与变化,而不是时间。为什么不客观直接的说事物永远在运动变化,而一定要说因为时间永远在流逝所以事物才永远在变化呢?又或者要说事物一定要在时间中运动变化呢?“客 ...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1 18:52


原来MM真的经历不少了,看来我们的分歧短期内无法弥合了。不过没关系,时间还长得很呢!坐禅什么的我是没练习过,气功还是略知一二的,自己练过,不过都不敢说已经入门了。所以这方面,我就不说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2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10-22 02:47 编辑

64# 紫月霓裳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月mm,这句脱离全偏就不可解,坛里有那个高手把前面几句给解析一下。才能研究这句。表面上看是指5官,25种感觉和认识的关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这是唐僧的翻译,比较精确,里面没个词都是一偏大文章。
比如----一、五蕴:


  我们读佛经时,经常遇到“五蕴”一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蕴”译自梵语 स्कन्ध Skand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所以----读懂心经,我辈难矣!!!比相对论还要难。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本帖最后由 紫月霓裳 于 2009-10-22 11:16 编辑

其实你对心经的理解完全颠倒啦~
下面是我自己一点粗浅的理解,有兴趣的人不妨自己上网搜一下心经的注解吧``

观自在----感知自身存在

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指坐禅进入到很深的入定状态,也就是佛家所谓的超觉状态。

照见----这里不用看见是因为那不是眼睛所能见的,并且也没有一个“我”在看。所以不能用看见。

五蕴皆空----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在很深的入定状态来感知时发现它们都是虚幻不实的。(其实科学上也可以证明:比如我们看见一只狗,而我们眼睛真正看到的是电磁波而不是那只狗。我们耳朵听到的是空气分子的振荡也不是那只狗。我们触摸到它是由于我们的身体与狗的身体同样也是由原子组成的,我们触摸到的是电磁力,并不是那只狗。而我存在么?那只狗存在么?存在的只有能量与感知本身罢了)

      另外科学已经将物质分解到很基本的粒子了,而微观上无论是量子力学还是弦理论都没有找到物质形成存在意识与思想或情感的来源,我们真的只是茫茫宇宙中一个不起眼的星球上一个微小的生物么?我们真的是无缘无故降生在这个宇宙中么?为什么宇宙那么恒久的存在而我却只存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为什么我有一个我的意识?为什么我会思考?为什么我有情感?如果分子可以形成意识思想情感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承认一块石头也有他的意识思想与情感了。

老子也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有亦是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

老子说“有亦是气 无亦是气”
佛陀说“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老子说“道可道 非常道”(可以说出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佛陀说“不可说 不可说 一说即是错”
克里虚纳穆提说“真理是无路之国 没有任何人或宗教可以带领你到达那里 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奥修说“我在试着说那些不可说的”

我觉得除非他们内心的了解来自于高于这个世界的地方,否则他们应该总有办法说出来的。

而且虽然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但直觉上我知道他们想说却说不出的是同样的东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2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本帖最后由 紫月霓裳 于 2009-10-22 11:36 编辑

古代的智者都奉劝我们真理在每个人自己之内,而科学一直研究外在的事物。比如研究一只青蛙,甚至残忍的将它解剖分析,那样就能发现真理么?其实这世上你最了解的事物是你自己而不是其它事物,为什么不从自己开始研究呢,就像研究客观事物一样研究自己。比如你给一个人尝一块蛋糕,然后让那个人说出蛋糕的味道,之后你记下蛋糕是甜的。然后再给那个人吃一块火腿,之后你记下他说的火腿是咸的。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甜什么又是咸么?为什么不自己尝一口呢,那样你不用逻辑头脑就可以直观的了解什么是甜味,什么是火腿的味道了。你能感觉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存在意识,你怎么能感觉到一只青蛙的思想情感与意识呢?我从小就喜欢问没有答案的问题,上学之后看过很多科普与哲学书,发现很多著名的哲大师都是从对自己研究开始的,这也是所有智者所教我们的,真理应该向内寻找而不是向寻找。虽然我知道我看再多的书也不可能用逻辑的思维方式了解真理,但我就是喜欢看那些会引起我思考的书,我现在发现自己看书竟然是为了思考而不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

      其实逻辑的头脑总要把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设下界限,比如古人的逻辑头脑总认为世界有一个边界,而真正的世界是有限无边的。逻辑的科学也一定要把时间设定一个开始,在我看来时间有一个开始同样不可思议。为什么空间可以即是限又是无边的,而时间就不能即是一刻又是永恒?如果我们把思想放开,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体会真实的世界,逻辑思维可以理解一些事,但有一些事我们的逻辑思维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就像我们的逻辑头脑永远无法直观的理解更高维度一样,比如我们无法理解三维的有限无边体的形状,而只能用二维的有限无边体来做比喻。

    我们把记忆中的变化称为“过去”,把想象中的变化称为“未来”,而过去与未来真的存在么?我倒觉得把时间改为“包含无限变化的永恒一刻”才更加真实与客观呢。与其将宇宙空间设下一个边界不如认为它是有限无边,或者不如就说跟本不存在没有空间的状况,一切本就应该是这样子。与其将时间设下开始与结束不如说所有时间即是一瞬又是永恒,像这种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2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68# 紫月霓裳 月mm厉害,解得很好,真想不到呀。
聪明的mm是最可爱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007un 发表于 2009-10-2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葫芦岛 中移铁通
有物质运动才有时间这个物理量,如果物质不运动(包括宏观和微观物质),就不存在时间这个概念。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qqq111 发表于 2009-10-2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怎么惊动了两位 007?

     我们头上的星空够深邃了,可是人的思想比星空更加深不可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68# 紫月霓裳 [其实你对心经的理解完全颠倒啦~
下面是我自己一点粗浅的理解,有兴趣的人不妨自己上网搜一下心经的注解吧``

观自在----感知自身存在 ]
佛教里,不同宗派的思想是对立的。
禅宗有的认为自身是“自在”而且最重要的部分,要观自身,修心:“时时常拂拭”。
有的认为自身是不存在的“本来无一物”。
有矛盾很正常。这和“时空”的存在观一样。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回答。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10-23 12:55 编辑

百度找到的:[当然,那个畿子解释是不要看的,尤其是佛教的无和空是2个概念]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3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最近看了肯威尔伯的《万物简史》和《没有疆界》两本书,前者的道出宇宙存在的简单秩序,后者则客观且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个人存在的本质,令人感触很深,感觉自己本来混乱不堪的世界观一下子明朗起来。原来宇宙竟然可以用如此简单的规则演化得如此复杂,我们也总是将本自简单的存在问题想象得如此繁奥。下面贴出一点段落大家看看吧,有兴趣的同好不妨找原书去看。我想之所以来牧夫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你我一样来寻找自身与宇宙生命本源的问题吧。

节选自《没有疆界》
    "我是谁?"这个问题,也许从文明诞生之时起就一直困扰着人类,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人们为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从宗教的到世俗的,从复杂的到简单的,从科学的到浪漫的,从政治的到个人的,五花八门,众说纷纭。但我们并不是要去考察这个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答案,而是要探讨当人们在提出并且回答"我是谁?"、"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我的最基本的身份是什么?"等问题时所经过的非常具体的、基本的心理过程。

  当有人问:"你是谁?"后,你给出一个有理智的、诚实的、多少有些具体的答案。你当时实际上是在做什么呢?当你在做这件事时,你的头脑里正在进行什么样的一个过程呢?从某一意义上说,你正在对你所知道的你的"自性"(self)进行描述。你的描述中包括了你认为与你的基本身份相关的那些事实: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有价值的还是无用的,科学的或诗意的,哲学的或是宗教的,等等。例如,你或许会想:"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具有一定的潜力;我的心地善良,但有时也冷酷无情;我充满爱心,但有时也心怀敌意;我身为父亲,是一个律师,我喜欢钓鱼、打篮球……"你或许就会这样思如泉涌、感触颇多一直想下去。

  然而,就在这个确定你的自我身份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个更加基础的心理过程。当你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时,非常简单的事情发生了。当你在进行描述或解释,甚至仅在你的心里感受你的"自我"时,--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实际上是在内心里在你的全部经验中划出一条界线:在这条界线的里面的一切,是你感受到的,叫做你的"自我",而在界线外面的一切你则觉得是"非我"(not-self)。换句话说,你的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完全取决于你在何处划下那条界线。

  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把椅子,你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你有意无意地在人和椅子之间划了一条界线,并且让自己认同了前者。你也许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而不是一个矮子,于是你心里在"高"和"矮"之间划了一道界线,这样让自己与"高"认同。你在"这个"或"那个"之间划分界线,并确认自己认同"这个",不认同"那个",你就这样感觉到了"我是这个,而不是那个。"

  因此,当你说"我自己"时,你就在"什么是你"和"什么不是你"之间划了一道界线。当你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时,你仅描述了在界线里面的事实。当你不能确定在哪里如何划下这条界线时,"自我认同危机"就出现了。简而言之,"你是谁"意味着你在哪里划下界线。

  不容质疑,所有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来源于你如何划定"自我"与"非我"的疆界,你所划分的疆界,可以是科学的、神学的、经济学的,这一问题也许很单纯,也许很复杂,但是任何答案都必须依赖你对疆界的划分。

  关于这条界线,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它经常在变化,游移不定。也就是说,它能够不断地被重新划分。通过界线的划分,个体可以发现他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新世界。前面所谈到的"终极同一"体验就是重新划分界线的一个独特的例子,在这种体验中,人已经摈弃了一切疆界,自我认同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宇宙。个体认为自己是"一个Hexie的整体",已经没有了内外之分,在这种情况下,疆界当然就不存在了。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反省和考察这种没有疆界的意识状态,即"终极同一"。在这里,我们先考察一下一般人在自己的内心划分疆界的方式。疆界的划分虽然因人而异,但是也可以归纳出几个容易识别的类型。

  人们所划分的最常见的疆界,就是自己身体的那层皮肤。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可以说是被最广泛接受的一种划分。在皮肤和皮肤之内的就是"我",在皮肤之外的就是"非我"。举例来说,我有"我的"汽车,"我的"工作,"我的"住房,"我的"家庭,但是,它们都在我的皮肤之外,与我皮肤之内的所有东西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我"。

  也许我们会想,皮肤这一疆界是多么明晰、真实、具有普遍性,它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除了极少数已经有了统一性体验或者无可救药的精神病患者以外,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有一种疆界。当他们把皮肤看成是自我与非我的疆界时,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生命整体内划出了另外一道更加重要的疆界。

  如果你对生命整体内部疆界这种说法感到困惑,那么让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觉得你就是这个身体吗?或者,你觉得你有一个身体吗?"大部分的人会回答:他们有一个身体,这与他们拥有一部汽车、一栋房子等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身体似乎应该说是"我的",并不是"我"。而"我的"是在"自我"与"非我"的疆界之外。人们通常只具体地认同自己机体的某一部分,被他看成是真正自我的这个方面,有种种不同的称呼,例如精神、心灵、自我、人格等。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精神和躯体、心灵和肉体根本不存在分离和割裂。但是,从心理学上看,这种割裂的观点却风行一时。实际上,心灵与肉体的分立以及由此而来的二元论已经成了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模式。请注意,即使是在这本书中,我也不得不使用"心理--学"一词来称呼这研究人的整体行为的学科。这个词语表现了一个偏见,认为人在本质上是心灵的而不是肉体的。圣-弗朗西斯甚至称自己的身体为"可怜的蠢驴兄弟"。我们大多数人确实也是在这样想:我们只是在驾御自己的身体,就像骑着一头驴子一样。

  这种心灵与肉体之间的疆界划分有一点古怪,但是,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当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我与非我的疆界越来越明显,他就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困惑,他是应该把身体划入自我呢,还是应该把它归入异域?究竟何处应该是它的疆界?一方面,身体是人快乐的源泉。从性爱的消魂、食物的精美、到落日的余光,无一不是通过身体的感官感受到的。另外一方面,身体又是痛苦的渊薮。从各种各样的疾病、残疾、到癌症都是如此。在小孩子看来,身体是快乐的唯一来源,也是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导火线。更有甚者,由于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身体还会制造出废物,不断使得父母惊慌和焦虑。尿床、排便、流鼻涕,乱七八糟!这些都是与身体联系在一起的。这条线划在哪里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通常来说,当一个人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同"可怜的驴子兄弟"说"拜拜"了。当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划分以后,驴子兄弟就会被踢出界外。身体几乎(还不是全部)与外部世界一样被归入了异域。我们虽然还不能够说身体和外界一样生疏,但也谈不上亲切。自从在身体和心灵之间有了疆界后,人们便倒在了心灵一边,人们甚至会觉得自己活的是一个脑袋,似乎脑袋中有一个袖珍的小人在对身体发号施令。而对于袖珍小人的命令,身体可能服从,也可能不服从。

  总之,个人对于自我的认同,通常都不把身体包括在内,而只把有机生命整体的一个方面认同为自我,也就是说,他所认同的只是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这种自我形象相关的理智和情感的活动,而身体不过是追随者。这样,我们又发现了另外一道基本的疆界,当人能够与自己的自我或者自我形象认同时,他就觉得找到了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这道自我与非我的界线是极有弹性的。所以,在"自我"或者"心灵"内部(我现在是很不严格地在运用这些术语),我们还可以划出另外的界线,这是不足为奇的。由于有很多的原因(关于这些原因,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讨论),人甚至会拒绝承认自己心灵的某些方面是属于"他的"。用心理学的行话来说,他疏离、压抑了这些方面,将它们割裂出去。他把自我与非我的范围压缩到了自我倾向的某一部分上。我们可以称这狭隘的自我形象为"角色"。关于"角色"(Persona)的内涵,我在后面还将详细谈及。当个人只是认同自己心理的一部分时,其余的心理活动就被看成是"非我",是陌生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异域"。他重新为自己的心灵划分疆界,企图否定那些他不想要的部分,将它们驱除出去,我们将这一部分称为"阴影"(Shadow)。显然,这是另外一条常见的疆界。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客观地指出自我与非我的一些疆界。我们并没有断定哪一种疆界是"适当的"、"正确的"或者"真实的"。既然我们没有用下判断的方式来讨论这个话题,那么我们还可以介绍另外一种备受瞩目的疆界,这就是与所谓"超个人的" (Transpersonal)、"超越性的"(或译"后人本主义的")现象联系的境界。

  所谓"超个人的",是指某个过程发生在个人身上,但在某种意义上又超越了个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超个人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有几种超感官活动,包括心灵感应、预测未来、推算过去等。也许我们还可以把灵魂出窍、超自我或者超个人体验、高峰体验也包括在内。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已经超过了身体的皮肤。虽然超个人的体验与统一性意识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应该将两者混淆。在统一性意识中,个人与所有一切、万事万物认同,在超个人体验中,虽然已经扩展出去,超越了机体的皮肤疆界,但是并没有扩展到万事万物以及绝对的整体。在本书的后面,我们还会详细讨论超个人体验的许多问题,不管人们对它有什么想法,有证据说明至少有某些形式的超个人体验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这些超个人的现象代表了另外一种自我的疆界。

  关于自我(self)与非我(not-self)疆界讨论的关键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只有单一的同一性,人具有多层次的同一性。这并不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而是可以由自身观察到的事实,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进行验证。对这些不同层次的自我意识进行考察,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系统,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自我同一性组成的意识谱。它们看起来很熟悉,但又十分奥妙。我们简要地划分了意识的五个基本层次,当然,这五个层次具体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一些变化,但它已经概括了人类意识的基本方面。
荆钗裙布依然清歌妙舞 鸳鸯白骨不过三餐一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3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节选自《万物简史》
      第二章:神秘的冲动
  (注:本章是肯•威尔伯《万物简史》中相当重要的一章)
  问:进化的神秘的冲动(impulse)?
  肯•威尔伯:一个分子超越并且包含了原子。之所以称"超越",是因为分子具有了某些它的组成部分和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突现出来的(emergent)、新颖的(novel)和创造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并不完全等同于各个组成部分简单的累加。组织的新层次不断进化形成,这些新的层次一旦形成,就不可能再以任何方式还原到比它们更低的层次上去,因为它们已经超越了这些层次。这就是一般系统论和整体论的精神实质和重要支柱。这些新形成的组织层次同样包含了较低的组织层次,因为处于较低层次的亚整体仍然是新形成的亚整体的组成部分。这种情况既是一种超越也是一种包含。
  问:因此,较高层次的组织既包含了较低层次组织的某些基质,又具有较低层次组织所没有的某些新的特征。
  肯•威尔伯:是的。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述。亚里士多德就是首先采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人,即较高层次的组织涵盖了所有较低层次的组织,但是,较低层次的组织并没有涵盖了所有较高层次的组织。正是这一原则构成了层次系统或者等级系统。细胞包含了分子,但是,反之则不成立,不能够说分子包含了细胞。分子包含了原子,反之则不成立,不能够说原子包含了分子。句子包含了单词,反之则不成立,不能够说单词包含了句子。正是这种"反之则不成立"构建了层次系统、等级系统,或者说一个逐步递增的整体性。
  高级和低级
  问:在一个层次比另外一个层次相对较高或者较低的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存在着比较激烈的争论。而且,你给出的只是在任意一个序列中如何确定层次高低的一个简单规则。
  肯•威尔伯:好吧,下面我随便举一个有关进化发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从原子发展到分子,再从分子发展到细胞,再从细胞发展到生命有机体,这就是一个整体和亚整体都在逐步增加的层次序列,在这个序列中,每一个层次都超越并且包含了它的较低层次。现在,让我再举一个思想实验的例子:如果你"破坏"了任何一种类型的亚整体,那么所有更高层次的亚整体都会遭到破坏。但是,较低层次的亚整体却不会遭到破坏。这个简单的思想试验能够帮助你在任何层次系列中学会识别哪一层次是较高层次,哪一层次是较低层次。举例来说,如果你破坏了宇宙中的所有分子,那么所有比分子更高的组织层次,包括细胞和生物有机体都将遭到破坏,但是所有比分子更低的层次,原子以及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会遭到破坏。
  问:啊,我明白了。那么"高级"或者"低级"的组织并不仅仅是一个相对的"价值判断"。
  肯•威尔伯:你说对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结构组织的水平问题。这种意义上的层次系统不存在任何专制的(arbitrary)色彩。它没有家长式统治的讨厌(partriarchal obnoxiousness),也不是法西斯意识形态的衍生物。这种层次系统的真正含义是,如果你破坏了任何一种类型的亚整体,那么,处于更高层次的亚整体都将遭到破坏,因为它们部分地依赖于更低层次的亚整体,更低层次的亚整体是它们的组成部分。但是,即使较高层次的亚整体已经不存在了,较低层次的亚整体却可以安然无恙。例如,没有了分子,原子仍然完好地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原子,分子就不能够存在了。这是一个简单的法则,依据层次系统,它清楚地分出了什么是较高的,什么是较低的。
  这一规则适用于任何进化的系列,适用于任何层次系统。例如道德进化、语言习得、生物进化、电脑程序、核酸转化等。整体依赖部分存在,反之则不成立,这一简单规则,无一例外。"反之则不成立"是指一种层次性,一种完整性不断增长的秩序。
  问:你正是依此规则证明生物圈处于比大气物理圈(注:海拔13000英尺以下的空间)更高级。
  肯•威尔伯:是的。如果你破坏了生物圈,即如果你破坏了所有的生物种类,那么,宇宙或者说大气物理圈将仍然存在。但是,如果你破坏了大气物理圈,生物圈就会受到破坏。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生物圈包括和超越了大气物理圈,而大气物理圈并没有包括和超越生物圈。大气物理圈是处于比生物圈更低级的层次上。这就是高级和低级组织的真正含义。并且,生物(BIOS)所处的层次是较高的,宇宙所处的层次是较低的。
  问:根据相同道理,精神圈(或译"灵生圈",Noosphere)则处于比生物圈更高级的组织层次上。
  肯•威尔伯:完全是相同道理,当形成心理意象(Mental image )的能力产生的时候,精神圈也就开始(形成)了。这种能力最早出现在某些哺乳动物身上,例如马。但是,如果要举例(就精神圈和生物圈的关系来说),我要把精神圈限定在高度发达的心智(Mind)和人类文化产品的意义上,JUST TO SHOW (这样我们就可以阐明我们正在讨论的问题--无论是生物圈和宇宙的关系,还是生物圈和精神圈的关系,我们都可以从中得到同样的结论。)
  在人类智力出现之前,在精神圈出现之前,生物圈就早已安然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如果精神圈遭到破坏,生物圈将能够继续存在。但是,如果生物圈遭到破坏,所有的人类心智也将在劫难逃,因为生物圈是精神圈的一部分,而不能反过来说。(Because the biosphere is a part of the noosphere_and not vice versa.?)因此,生物圈是处在一个比精神圈更低的组织层次结构上。精神圈不仅仅是生物圈的一部分,它超越并且包含了生物圈。从精神圈到生物圈,这是一个层次递减的系列。
  问:因此,大气物理圈是处于更高层次的生物圈的一部分,生物圈又是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圈的一部分。
  肯•威尔伯:是这样。
  深度和广度
  问:但是,为什么许多人都逆向地来描述这一等级秩序?
  肯•威尔伯:这大概是因为人们混淆了"大小"(size)、"广度"(span)和深度(depth)的概念。并且,人们总是认为,广度越大,深度也就越大。实际上,他们把顺序搞反了。
  问:那么,"广度"和"深度"的确切含义是指什么呢?
  肯•威尔伯:在任何层次系统中的层次数指的是(它的?)深度,在任何层次上的亚整体数指的是(它的?)广度。
  问:这样,如果我们说原子具有一个深度,那么分子则具有两个深度,细胞则具有三个深度。
  肯•威尔伯:是的。我们还可以依此类推。确切地说,我们称某某为一个层次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就好象是一栋三层的楼房,按照惯例,我们可以把它的每一层看成是一个层次,那么这栋楼具有三个深度,即三个层次。但是,我们也可以把每一级楼梯算做一个层次。如果两层楼之间有二十级楼梯,那么具有60个深度。
  但是,我们的结论是,尽管两者的衡量具有相对性和随意性,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主观随意性。不管我们说这栋具有3个层次还60个层次,二楼总比一楼的层次高。只要我们运用相同的衡量尺度,那么,结论就不会出现任何不一致。正如只要我们前后一致,我们就能够运用华氏或者摄氏两个不同的尺度来测量水温。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夸克具有一个深度,原子具有两个深度,晶体具有三个深度,分子具有四个深度。依次类推。不管我们决定采用哪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深度总是真实不变的。
  问:这就是你所说的深度和广度。
  肯•威尔伯:随着进化向更高的层次演进,深度越来越大,广度越来越小,人们对这一点总是感到迷惑不解。他们容易把若干亚整体组成的大小、范围或广度与深度相混淆。这样,人们就把层次系统中的重要程度的顺序颠倒了过来。
  问:进化不断向前演进会产生出更大的深度和更小的广度,这可以说是要点8吧?(我们省略了其中一些内容。)那么,你能够就这一点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吗?
  肯•威尔伯:好的。例如,生物有机体的数量要比细胞少,分子的数量要比原子的数量少,原子的数量又要比夸克的数量少。其中,每一个层次的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
  当然,这是因为较高的层次超越和包含了较低的层次,较低层次的亚整体数量比较高层次的亚整体数量多。例如,不管宇宙中有多少细胞,分子的数量一定比细胞的数量多。不管宇宙中有多少分子,原子的数量一定比分子多。不管宇宙中有多少原子,夸克的数量一定比原子多。
  因此,有较大深度的亚整体要比有较小深度的亚整体广度更小。亚整体的深度越大,它的数量就越少。人们习惯认为,在一个层次系统中,广度越大越好,这使他们完全搞错了重要程度这一取向,并且将存在的顺序弄颠倒了。他们总是认为越大越好。
  问:一个亚整体超越并且包括了较低层次的亚整体,前者的深度比后者大。但是,深度越大,在这一深度上的亚整体数量就越少,这就是所谓的"金字塔"式的发展。
  肯•威尔伯:是的。图2-1摘自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的《进化--广义综合理论》一书。正如人们所一般评价的那样,这本书准确清晰地总结了当代科学的进化观点。在这张图示里,你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金字塔"式的进化秩序。哪里的环境有利于生存,生命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生命能够顺利生存,思维就出现在哪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哪里的思维能够顺利发展,大精神就出现在哪里。)
  在这张图里,你可以看到,垂直方向上深度越大,在水平方向上广度就越小。十分有趣的是,长青哲学根据它自己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问:"长青哲学"是……?
  肯•威尔伯:可以这样说,长青哲学是世界上伟大智慧传统的核心。长青哲学认为,实在是由存在和意识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层次系统。从物质到生命,从生命到思维,再从思维到精神,每一个层次都超越并且包括了比它更低的层次。所有层次组成了一个逐级递增的层次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用一个同心圆或者同心球面来表示,如图2-2,此图表示了层次系统中的超越和包括的关系。
  每一个层次都包括了比它更低的层次,并且都有它自然发生的性质。这些性质是比它更低的层次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更大的包容性和更大的深度的意义上,每一个后继的层次都要更"大"一些。并且,我们可以在图2-2中看到,单个亚整体的自我认同在不断到扩展,涵括了大宇宙中越来越多的实体。
  但是,既然后继的亚整体实际的广度变得越来越小,每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亚整体数量也就越来越小。图2-2 可以完全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图2-3。深度越大,意味着达到这个深度的亚整体更少,意味着广度更小,实际的亚整体数量更少。图2-3所表示的也是对长青哲学的金字塔式发展的一种解释。
  问:看来,我们需要记住这一原则: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
  肯•威尔伯:是的。在我们讨论进化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这两幅图表都记在心中。图2-2表明了超越与包括的含义,即表明了包容、涵括、认同和包含的实际递增,之中递增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越大,这一深度所包含的实在的层次就越多,或者说包含的实在的范围就越大。(?37)它们是它的实际的存在和组成部分,也是它的复合体(compound individuality)因此,深度越大,重要性也就越大。它表明:大宇宙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它内在的东西。正如一个分子内在地包含了原子,分子将原子作为了自己存在的一部分。
  但是,图2-3告诉我们的是,亚整体实际所处的层次越深,其数量就越来越少。
  图2-2表示的是深度,图2-3表示的是广度。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广度越大,深度就越小。
  大宇宙意识
  问:但是,你认为大精神是最高的层次,难道大精神不是无处不在的吗?我认为,既然它无处不在,它就并不构成一个层次。
  肯•威尔伯:每一个层次都超越并且包括了它的较低层次。大精神超越了万事万物,也包括了万事万物。它彻底地超越了这个世界,也完全地涵括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亚整体。它透过万事万物体现出来,但是它又不仅仅是这些体现。它永远存在于每一个层次或者每一个维度,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层次和维度。它是没有根据之根据者,所有体现之空,(Transsends all,include all,as the groundless Ground or Emptiness of all manifestation.)它超越了万事万物,涵括了万事万物。
  大精神既是层次系统中最高的一个层次,又是画满了全部层次的一张大纸。它是梯子上最高的那一级,又是制成整个梯子的木头。它既是整个序列的目标,又是整个序列的基石。我认为,随着我们讨论的深入,这一点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问:我并不想在这一点上听到更多的阐述,但是,你却让我听到了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 ethics)。
  肯•威尔伯:是的。真正的(genuine)环境伦理学的要义是,在一个真正的涵括中,我们应该超越和包括所有的亚整体。因为人类包含了物质、生命和心智,它们是人类自身的组成部分,我们当然就应该敬重这些亚整体,这不仅为了它们各自的内在价值,这是最重要的,也是由于它们是我们自身存在的组成部分,破坏它们,无异于我们自取灭亡。破坏生物圈并不是意味着最终才会从外部危及和损害我们。生物圈就在我们的内部,它们是我们存在的组成部分,我们的复合个体,破坏生物圈就是内在的自毁,而不只是引起外部麻烦。
  因此,排除简单的生态学,并不把万事万物简化为单纯的生物圈,我们就可以形成一种深刻的生态学观点。正是由于精神圈超越和包括了生物圈,生物圈超越和包括了大气物理圈,我们需要一种既超越又包括了生态学的方法。我们并不需要那种简单地把生态学置于特殊中心地位的方法(IN A REGRESSIVE FLATTENING)P39?(我们不能简单地偏重环境,回归到单一的一维生活和平淡的生活网络中。)
  问:但是,许多生态哲学家和生态女权主义者都谈到神秘的万事万物的统一性,谈到巴克所称的"宇宙意识"。按照这种观点,万事万物都应该同样看待,完全没有什么层次系统,也不分什么高级和低级,只有伟大的命运。
  肯•威尔伯:你说得不错。这种关于平等的神秘体验在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非常普遍的。
  但是,在这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人类的认同能够无限拓展,最终涵括万事万物,这可以称为"大宇宙意识",也就是"神秘宇宙观"(THE UNIO MYSTICA),这在图2-2中有所体现。个体的认同无限扩展至大精神,并且由此超越了万事万物,涵括了万事万物。上述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实现了这种至上同一性的人数却是微乎其微的。这正是由于深度越大,广度就越小。
  但是,在这种体验中,这种有意识的认同的确是与万事万物以及大宇宙的认同。在这种认同中,所有的存在物,不管它是高级还是低级,是神圣还是凡俗,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大精神完美的显现,正如它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没有高低之分。(PRECISELY AS THEY ARE--NO LOWER,NO HIGHER。)终极的深度就是同万事万物以及大宇宙的终极同一。
  尽管万事万物同样都是大精神一视同仁的显现,但是,并非万事万物都同样能够实现这种终极同一。这种实现是一个成长和超越的发展和进化的过程的结果。
  那些平地命运理论家(flatland web of life)仅仅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生命的平等性上,忽视了实现的层次性。他们认为,既然一只小虾(shrimp)和一只猿猴都是上帝的完美的显现,那么它们的深度也不会有什么差异。这些理论家实际上一种最令人不安和方式把理论简化了。
  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环境伦理学家能够毫无例外地把所有亚整体都看成是大精神的显现。与此同时,也要在它们的内在价值方面做出注重实际的区分,并且意识到,用脚踢一块石头要比踢一只猿猴好得多,吃胡萝卜要比吃牛肉好,吃谷物要比吃哺乳动物好。
  如果你承认这些观点,实际上你就承认了在深度上的分级(gradation)以及内在价值上的分级,也就是承认了一个价值的层次系统。绝大多数的环境哲学家都同意这些观点,但是他们不能够解释为什么,因为他们有一个否定等级系统存在的等级系统--他们只承认平地命运以及生物的平等性,这种观念不仅是自相矛盾的,而且它使实际行动软弱无力,同时也使内在价值变得残缺。
  意识层次图
  问:好,我很想回到我们在第三部分谈到的话题。但是我们应该把目前的话题谈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进化的方向、大宇宙的目的,它们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事情,而是本身具有的方向性(directionality)。
  肯•威尔伯:是的,今后具有一定的方向。这是混沌状态中的一种秩序和原则。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朝向更大深度发展的驱力。在这里,偶然性被战胜,意义出现了。随着进化的不断展开,大宇宙的内在价值也不断得到上升和增长。
  问:这实际上是要点12,也是我想和你探讨的最后一点内容。在这个要点中,你给出了进化定向性的各种标示。我下面将把这些标示列出来。进化具有一种按下述方向演进的主要的、普遍的趋势,即朝着复杂性不断增加,分化、整合不断增加。组织/结构不断增加,以及目的(TELOS)不断增加的方向演进。
  肯•威尔伯:是的。你说的是已经被人们接受了的一些进化的方向,也是在学术上已经被认可的进化方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退化和分解就不会发生。事实上,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存在退化和分解的。分解是任何亚整体都具备的四项功能之一。同时,它也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短期的发展阶段都必须遵循这些方向。正如迈克尔•墨菲所说,进化的大部分时候都是蜿蜒前进,而不是直线前进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进化总有一个大概的目的,一个大致的方向。这在进化过程中分化程度逐渐递增这一点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例如,从原子分化为阿米巴(极小的单细胞原生物),再从阿米巴逐渐分化为猿猴。
  但是,所有这些科学的描述都能大致这样总结:进化的基本驱力是不断增加深度。这是大宇宙的自我超越的驱力,即要不断超越以前走过的路。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深度也在不断地增加。
  问:你同时把深度和意识也联系起来了,你曾经说:亚整体的深度越大,它的意识程度就越深。
  肯•威尔伯:意识和深度实际上是同义语。所有的亚整体,不管它有多么微小,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因为深度不存在最低点。随着进化的发展,深度变得越来越大,意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深。例如,不管原子具有什么样的深度,分子的深度一定比原子大,细胞的深度一定比分子大,植物的深度一定比细胞大,灵长类动物的深度一定比植物大。
  这里有一个深度的层次问题,即意识层次的问题。进化实际上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意识层次图。意识展开越多,对它自己的认识就越多,它自身的显现就越多。大精神、意识、深度,这样一些术语表达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问:既然深度无处不在,那么意识也无处不在?
  肯•威尔伯:从里面,从内部观察深度,意识和它是一个模样,因此,可以说深度无处不在,意识无处不在,大精神也无处不在。随着深度的逐渐增加,意识也逐渐被唤醒,大精神也逐渐充分展开。我们说进化的向前演进产生更大的深度,深度随着进化的发展不断增大,也就是说,进化打开了更深的意识。
  问:你使用了"展开"(unfold)和"兼容"(enfold)两个词汇。
  肯•威尔伯:在每一次新的超越中,大精神都进一步地展开自己。同时,在新的阶段,大精神又把新的展开包容进了自身的存在。超越和包括,产生(beings forth)和包含(embrace),创造(creates)和爱(loves),性爱(eros)和上帝对人之爱(agape),展开和涵括,这些成对的概念实际上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切简单地总结为:由于进化总是要超越前面的进化阶段,但又必须同时涵括这些阶段,那么,它的本质正是超越和涵括。这样,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方向性,也就是说,进化有一种神秘的冲动,那就是朝着不断增加的深度,朝着不断增加的内在价值,朝着不断增加的意识这一方向发展。如果说进化在不断演进,它就是在向这个方向演进,此外不存在其它可以选择的路径。
  问:那么,概括起来,你的观点是……?
  肯•威尔伯:可以归纳为好几点。首先,因为宇宙具有方向性,我们自身也具有方向性。运动过程体现了丰富的意义,而涵括本身也体现了内在的价值。正如爱默生所言,我们身处在无穷无尽的智慧(intellence)这样一种环境里。智慧换另外的说法也就是大精神。在宇宙的最初的面容上就刻有智慧这一主题,在空无一物的墙上绘有一种图案。在智慧的每一个姿态中都有一种意义,在智慧的每一次闪光中都有一种优雅。
  我们,以及所有的生命,都浸透了这样一种意义,融汇在关爱、深刻价值、终极意义以及内在觉识的潮流中。我们是这无穷无尽的智慧、运行中的大精神以及创造中的上帝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一定非把上帝看成是某种存在于显现之外的主宰一切的神秘人物。我们也不一定非把上帝描绘成某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内的女神,她消融在自己的创造物之中。进化既是上帝又是女神,既是超越又是涵括。它内化在进化这一过程本身。它的不断演化编织出的恰恰是大宇宙的结构。但是,它处处超越了自己的产物,同时每一刻又有新的创造。
  问:这就是所谓的超越和涵括。
  肯•威尔伯:是的。我相信,我们被引导醒悟这一过程。这这个过程中,恰巧是处于我们自身之内的大精神变得自觉起来,或者如某些人所说,变得具有了超意识。从潜意识到自觉意识,再到超意识,深度不断地增加,在对它自己令人震惊的认识过程中,单一与辉煌的万事万物融合,我们大彻大悟,洞若观火,犹如那独一无二的上帝。
  谈到这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这种说法是精神错乱吗?难道这些神秘主义者、圣者和贤人都是疯子吗?他们都在演奏同样传奇的变奏曲,不是吗?某日清晨醒来,发现自己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方式与万事万物同一,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是否有一些荒诞无稽?
  是的,也许他们是疯狂了,他们是一群神圣的傻瓜。他们面对不测的深渊,正在喃喃自语。也许,他们需要一名具有优秀理解力的治疗家?
  但是,我仍然对此存有疑虑。也许进化的顺序是从物质到身体,从身体到心智,从心智到灵魂,再从灵魂到精神。每一次都是超越和包括,每一次都比前者有更大的深度、更深的意识,更大的容量。在进化所能够达到的最高阶段,也许,仅仅是也许,个体的意识也能够达到无限大的程度,它将整个大宇宙都涵括在其中,这是一种真正醒悟到自己本质的大精神的大宇宙意识。
  这至少在表面上还是讲得通的。请你告诉我,世界上的神秘主义者、圣者和贤人讲述的故事真的要比那些所谓的科学唯物主义的故事更不切合实际吗?后者其实才是白痴。他们的话语充满了噪音、愤怒,而又没有体现意义。请仔细分辨:这两个故事究竟哪一个实际上听起来是真正愚蠢的?
  我认为那些圣者、贤人们处于进化的神秘冲动的前沿,他们是自我超越驱力的先驱。这种驱力使他们不断超越已经走过的道路。在我看来,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大宇宙朝着更大深度和不断拓展的意识今后的动力,他们正在以光速与上帝会合。
  我认为,他们已经表明,在你、我、以及所有人的身上都有同样的深度。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渗透到了万事万物中。大宇宙通过他们的嗓音放声歌唱,大精神通过他们的眼眸闪烁光芒。他们昭示了明天,向我们打开了通向我们自己命运的道路。这条道路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达到惊人的自知。你会发现,圣者的声音变成了你自己的声音,圣者的眼睛变成了你自己的眼睛,你用天使般的声调说话,你在实现的火焰中燃烧起来,你在大宇宙这面镜子中认清了自己的面容:你的本体实际上与万事万物是同一的,你不再是那条溪流的一部分,你就是那条溪流本身,万事万物是在你之内而不是在你之外展开。星辰在再是在天外,而是在你的上空闪烁。超级新星在你的心中形成,太阳因为你的醒悟光芒四射。因为你超越了一切,拥抱了一切。在这里,没有最终的完全的体现,只有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你就是那个起点,那种初始状态,或者那个绝对的空。在那里,整个进化过程永远无休止地、持续地神奇地展开。
  整个游戏,这个梦魇般的进化过程又恢复了原状。你现在正在整个进化端点的前面,随着一次突如其来的彻底惊觉,你看清了自己最初的面容。在大宇宙混沌初开之前,你就是这样的面容。这面容是绝对的空,它象万事万物那样微笑,象整个大宇宙一样歌唱。在那最初的一瞥中,一切都重新开始,剩下又是永恒的微笑,就像一池水中的月晖,在水晶般清澈的深夜里闪耀。
荆钗裙布依然清歌妙舞 鸳鸯白骨不过三餐一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2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电信
紫月MM后面的两帖完全应该单独发,发在这里有些可惜了(呵呵,本人境界比较低的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3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 中移铁通
本帖最后由 jiangq007 于 2009-10-23 23:01 编辑

76# 紫月霓裳 月mm,这个你看看,和本问题有关系。是第1推动丛书中最精华的。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英]史蒂芬·霍金 著 

 许明贤 吴忠超 译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sources/time/sjjs.htm
毕竟是大哲学家,不得了呀。
[无序度或熵随着时间增加是一个所谓的时间箭头的例子。时间箭头将过去和将来区别开来,使时间有了方向。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时间箭头:第一个,是热力学时间箭头,即是在这个时间方向上无序度或熵增加;然后是心理学时间箭头,这就是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最后,是宇宙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收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qqq111 发表于 2009-10-23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回复77楼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qqq111 于 2009-10-23 22:59 编辑

——人的力量应该就是思想的力量,所以,伟大的人就有伟大的思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紫月霓裳 发表于 2009-10-2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 联通/鹏博士数据中心(北京鹏博士+天津联通)
本帖最后由 紫月霓裳 于 2009-10-24 10:11 编辑
76# 紫月霓裳 月mm,这个你看看,和本问题有关系。是第1推动丛书中最精华的。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英]史蒂芬·霍金 著 
 许明贤 吴忠超 译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sources/tim ...
jiangq007 发表于 2009-10-23 22:54


    《时间简史》我很早很早以前就看过啦,而且看过不止一遍,至少有两遍吧。虽然当时觉得生涩难懂,不过在看了近500本哲学及科普书后感觉《时间简史》讲的也只是一些很基础的科学及哲学概念。原来像霍金这样著名的物理学家其思想也难以超脱二元论的束缚喔。大概因为二元论是人类线性思维的必然产物吧。(增与减二元对立,过去与未来二元对立,膨胀与收缩二元对立)

  下面这段节选自肯威尔伯的《意识光谱》
  (肯·威尔伯(1949~ )目前被公认为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  由于肯·威尔伯在意识领域的研究极富基础性和开创性,他甚至获得了“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美誉,作为心理学家,有评论认为他在整合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智慧方面已经超过了荣格。)
  
  
  第二章认知的两种模式
  由于热体的能量辐射问题和实验所发现的事实,都跟既存的物理理论没有任何关连。蒲郎克(Max Planck)为了解决这道谜题,便以其天才脑筋的跳跃性思考,指出能量不是一般假定的连续波,而是一小包一小包地以光子形式射过来,这就加宽了二元架构的裂缝。爱因斯坦成功地把蒲郎克的理论应用到光电效应上,波尔则把它应用到次原子物理学上。德布洛意(Louis de Broglie)运用这些洞见,指出物质和能量都会产生波动,这使得薛丁格(Erwin Schroedinger)建构出有不朽价值的量子力学。所有这些几乎都在短短一代之内完成。
  所有这些可畏的洞见终于达成一个不可逃避的毁灭性结论,那就是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它的意涵很广。回想科学原本是在主体V.S.客体和观察者V.S.事件的二元主义架构中进行,并宣称实在是可客观测量和验证的。这种二元主义的研究终于扩展到次原子物理学的世界,科学家也自然地要找出“粒子”的正确位置,并加以测量,而这些粒子也被假定为真实的实在,是构成自然界之终极的和不可化约的事物。
  而这里正是出问题的地方。测量任何事物都需要某种工具或装备,但是电子轻得很,任何仪器想要测量它时,必然会造成它位置的变动!这可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宇宙架构的内在问题。这些物理学家已经到达了毁灭二元主义的边缘
  ,他们证实了过去二元化乱搞宇宙的方式的确会影响宇宙的运作,因此观察者可与事件分离的前提在此已不适用了。以某些神秘的风格来说,主体和客体有亲密的统一性,否定此点的无数理论现在都要蒙羞了。正如物理学家爱丁顿所宣称
  :
  未知的某物正在进行我们不知其为何物的工作-那正是我们理论想达
  成的目标。它不是一个特别有启发性的理论。我曾在其他地方不过类似它的
  东西----
  -----光滑的鸽子
  在网中回旋
  哈登(Haldane)喃喃说道“宇宙不仅比我们原先预料的还要奇怪,也比我们能够推想的还要诡异。”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就是以数学方式指出人类完全不能找到宇宙的“终极实在”的精确位置(注七),而它终结了探讨实在的古典纯二元进路。怀海德宣称:
  科学的进展现在已到达一个转捩点。物理学的稳固基础已经崩溃---科学
  思想的旧基础已变得不可取了。时间、空间、物质、材料、以太、电磁、机
  制、机体、形构、结构、模式和功能等词都需要重新解释。当你不知道力学
  是什么时,那你在谈一个力学解释时,有何意义呢?(注八)
  德布洛意在“量子革命”中也扮演过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指出“当光子鬼鬼祟祟地踏入古典物理学的宏伟殿堂时,却意外地发现它能撼动整个殿堂的根基。在知识界的历史上,很少有像这样子的剧烈变动发生。(注九)”
  量子革命之所以能引发剧烈的变动,因为它不是攻击物理学的一两个结论而已,而是直攻其殿堂的地基-主客对立的二元主义。真实的存在必须是可客观观察和测量的,但这些“终极实在”在任何环境下却无法完全加以观察或测量,而这至少是一种实在的草率形式。每次这些终极实在移动时,你就试着要测量-这就像把苹果说成是绝对真理,然后试着向它行屈膝鞠躬礼。就如苏利文(Sullivan
  )所说“我们在观察自然的过程时,一定会对它造成干扰(注十)”,或如安德瑞(Andrade)所说“观察意味着干扰我们观看的对象----观察会打扰实在。(注十一)”这些物理学家非常清楚绝对实在的特征不是客观的测量和验证,因为测量对象不能完全脱离测量主体-在这个层次上,测量物和测量者以及验证点和验证者都是同一的。主体不能对客体乱弄一通,因为终极来讲主客是同一件事。
  在科学二元主义的“严谨架构”崩溃的同时,一位年轻数学家哥岱尔(Kurt Godel)正在创作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理论,那算是一个跟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做个逻辑类比的类型,今日称之为“不完全论域(Incompleteness Theorem)”。这里头有一个严格的数学宣称,就是说每一个逻辑系统中,至少要有一个前提是在系统矛盾的情况下,方能证明它。因此,“在一个复杂演绎体系中,不可能建立逻辑一致性,除非其推理原则的内在一贯性能跟系统一样对问题开放。(注十二)”因此,“客观的”验证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不是实在的标记。如果所有东西都已被证实,你要如何验明证实者,他也是所有东西的一部份?
  也就是说,当宇宙被说成是主体V.S.客体和能见V.S.所见的状态时,总是会遗漏某些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宇宙“将会一直忽视某部份。”没有一个观察系统可观察自身处在观察的状态。能见不能看到自己见的状态。每个眼睛都有盲点。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们在所有二元化尝试的基础中,只看到:测不准和不完全。物理世界的底部试测不准原理,心理世界的底部是不完全论域-这里头有同样的代沟,同样在躲避自己的宇宙,同样“被遗漏的某物”。(我们会在“潜意识”的世代中,看到同样的原则以心理学方式运作。)当科学开始由主客对立的二元主义出发时,状况就很糟,到二十世纪头十年时,它已走到毁灭的边缘。
  而主客对立的认识论二元主义是包括在精神物质对立的存有论二元主义之内。这个二元论问题是想要决定什么东西是组成宇宙的基本“材料”:宇宙是只有物质原子,而意识只是幻觉,存有都可化约为物质粒子的互动,“心智”只是一个物质集团?但是为何会有那个所有“物质”感觉只存在某人心中的论证-那不是宣示物质其实是个理念吗?从柏拉图把理念和经验分开的那一天开始,那一个是“真正地”真实的论战就一直在开火之中,至今没有一方有明显的赢面。
  意识真的是物质,或物质真的是意识吗?观念论者就是不能容忍人家把意识只看成是一个想象的粘土块,跟岩石、桌子和灰尘没什么两样;因此,他们总是抱着这个问题不放:“但是物质的表现存在于何处呢?”当然,答案是物质表现只存在于意识之中,所以结论很明显:一切物质皆为心理观念。可是,唯物主义者也不能忍受这一点主张,他们会回问说:“那么,意识又是从何而来呢?”答案是“意识乃从人类脑部的生理过程中产生。”所以相反的结论也很明显:一切观念皆为物质。论战双方的说服力都不相上下,因此情绪都很高涨,而最后的结论只能诉诸于个人倾向,这点可参照爱丁顿所讲的故事:
  当强生博士被要求回应“柏克莱主教证明物质不存在,宇宙万物皆是观
  念”的论证时,他回答说“用力拿大石头丢他的脚,直到他弹回去为止----
  “我是如此回辩它。””他从那种行动中确认到什么东西并不明显,但他显
  然觉得这样子很爽。现在科学家也觉得有从这些观念群退缩的冲动,以便找
  到可以踢的东西,虽然他应该觉察到拉瑟福(Rutherford)留给我们的大石
  头几乎没有踢的价值。(注十三)
  这个故事隐射旧科学跟唯物主义者结盟,因为物质块才能“被踢”,亦即被测量和证实,另一方面没有科学家能找出任何装备可以记录灵性的现象。新量子物理学家并不争论这一点,他们当然不会发现任何灵性材料,但是重点在于他们也不会发现任何物质材料。有位物理学家这样说:
  我们的实体观念只有在我们不面对它时,才有活力。当我们分析它时,
  它就开始消褪------事物的固定实体只是另一个幻觉------我们为了追寻固定
  的实体,从液态找到原子,从原子找到电子,然后我们就失去它的踪迹。(注
  十四)
  罗素也做出一个简明的结论:“世界可被称为物质的、心理的、两者都是或两者皆非,这都随我们的高兴;实际上,这些字都没什么用处。(注十五)”简言之,量子物理学把另一个心物二元主义也逼到毁灭的边缘,而且它就是在那消失的。
  但是,我们发现议题的关键在于主体V.S.客体和观察者V.S.事件的二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而且这不只是因为特定一群哲学家的意见造作,也是因为物理学的权威。布罗诺斯基(Bronowski)也主张说:“相对性本质上是从哲学分析衍生出来,这个哲学观点主张事实和观察者不能单独存在,两者会在观察中联合------事件和观察者是不可分开的。(注十六)”
  创立量子力学的薛丁格也直率地指出:
  主体和客体是一体。它们之间的障碍不是由近年来物理学的实验所打
  破,因为这个障碍原本就不存在。(注十七)
  我们从量子革命的洞见中可引发出许多结论;实际上,这多到大部份的现代哲学家都拿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和薛丁格的量子力学来当他们理论的证据。因此,我们会处理的唯一结论就是这两位物理学家所提出的论点。海森堡的结论很清楚:
  我们从一开始卷入自然和人的论战时,就知道科学在这里面只扮演一小
  部份而已,所以主客、灵肉和内外世界的二分法就不适用了,而且会让我们
  陷入困境。(注十八)
  薛丁格也说出他的心声:“除了放弃二元主义之外,我们几乎无法避免这些缺点。”
  “放弃二元主义”正是新物理学所做的事。除了放下主客、波粒、灵肉和心物之间的虚妄分别外,新物理学得爱因斯坦之助,也放弃了时间和空间、能量和物质以及空间和物体的二分主义。波耳就指出说宇宙的建构方式会使真命题的反面是假命题,深奥真理的反面则通常是令一个深奥真理。
  我们也将看到这些物理学家在放弃主客对立这个核心的二元主义时,原则上也放弃了所有的二元主义。对他们来说,这场二分对立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这场两千五百年的战役已经把人分成两个阵营,分别认定身体前后两种影像之一:“
  前方派”的人坚信只有前方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后方派”的人则坚持主张事情倒过来才对。这个问题很吊诡,因为每一方都要设计一个理论来解释对方的存在,所以前方派和后方派都很头痛要如何解释对方的存在。为了避免这个矛盾,前方派和后方派都花时间在躲避对方上头。当两方路上偶遇时,则用脏话对骂,这就称为哲学。
  前后方对立的问题并不难处理,它也不算是一个假问题,反而我们要说它是不成立的问题。用维根斯坦(Wittgenstein)的话来说:
  哲学作品中大部份的命题和问题不是假的,而是不合理的。我们最后都不能给这类问题一个答案,但是能确认它们是不成立的------因此,最深层的问题根本都不是问题。(注二十一)
  请记得薛丁格也说过主客之间的障碍无法被摧毁,因为它一开始并不存在。所以,只要前后方两派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观看方式,那主客、心身以及能量物质也是两种探讨实在的方式而已。大家若对这一点不了解,而一意让相对面彼此对立,以弄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实在-这简直是迫使人陷入解决不成立问题的长期扰乱状态,然后为了找不到根本不存在的答案而气急败坏。生物物理学家惠特说:
  因为不成熟的心智无法卸除它的偏见,而无法认识发展过程的实际形
  式,而被迫在其二元主义的紧身衣中挣扎:主体/客体、时间/空间、精神/
  物质、自由/必然、自由意志/定律。单一的真理于是饱受矛盾之害。人不能
  思考他的宇宙位置,因为他把“世界一分为二”。(注二十一)
  第二章认知的两种模式
  宇宙就是因为这种“世界一分为二”的二元主义,才变得要划分和隔离彼此,最后就陷入布朗(G. Spencer Brown)所说的“愚弄自己”的结局。这个把“世界一分为二”的基础就是主客可彼此脱离的二元化幻觉。我们现在知道这正是这些物理学家偶然间发现的洞见,不过这背后可是有长达三百年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在支撑。最重要的是这些物理学家之所以能知道二元知识不妥当,是因为他们掌握到另一种认识实在的模式,这种认识模式的运作不需要隔开能知所知或主体客体。爱丁顿解释过第二种认识模式:
  我们有两种知识,一是象征(symbolic)知识,一是亲证(intimate)
  知识------我们所习惯的推理方式只是为了象征知识而发展出来。亲证知识无
  法接受编码整理和分析;或是说,每当我们要分析它时,这个亲身体验性就
  会消散,而被象征知识取代。(注二十二)
  爱丁顿称此第二种认识模式为“亲身体验”,是因为它的运作需要主客之间有亲密的统合。每当主客对立生起时,“这个亲身体验性就会消散”,而“被象征知识取代”,我们马上就会掉回分析和二元知识的平常世界当中。因此,我们会详实阐明“象征知识就是二元知识”这一点。既然主客区隔是虚妄的,那象征知识在某种意味上也是虚妄的。爱丁顿举过一次图形的譬喻:
  我们在物理学世界中,看到相似生命的阴影图展现。我手肘的影子贴在
  桌子的影子上,如同影子墨水流过影子纸张------老实了解到物理学就是跟影
  子的世界有关,算是近来科学进展最有意义的一部份。(注二十三)
  薛丁格对此段落有进一步的发挥:“请注意物理学的近来进展不在于指出世界的影子特性;这点早已由希腊哲人德摩克莱特斯(Democritus)指明,但是我们并没觉察到它;我们还以为我们处理的是世界本身。(注二十四)”
  物理学和其他西方学科都没处理到“世界本身”,因为它们是在二元化的认知模式中运作,也才会只处理世界的象征性表征。这种二元化的象征知识同时是科学和哲学的荣耀和盲点,因为它弄出一幅世界的精细分析图像,虽然很耀眼,但也只是一幅图像而已。因此,它们面对实在的方式有如以月亮图像面对真实月亮。现代语意学之父寇济斯基(Korzybski)藉由描述他所称的“地图-地域(
  map-territory)”关系,把这个洞见解释得很明白。“地域”是指世界的实际过程,“地图”则是指明示地域某侧面的象征性表征。地图显然不是地域。这点可从一般的道路图轻易看出,虽然它可以是乡村的高度精确表征,但它终究不可能是实际的地域,也没有人会经由看导览地图来神游迈阿密。可是,地图有很多种微细的形式,譬如说我们的日常语言就是其一。字词本身不是它们所指的事物,因此,天空这个字本身不是蓝的,水这个字也无法让你止渴,牛排这个字也不能让你吃饱。寇济斯基曾经做过一个简要的总结:“不管你说某一物是什么,它就不是如此。”那么,我们的字词、理念、概念、理论和日常语言全都是世界地域的地图,就跟美国地图不是真实地域一样,我们的哲学和科学对实在所抱持的观念也不是实在本身。
  象征地图本身并不会伤害人或误导人,它们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跟文明社会不可分离。就如薛丁格所指出的,每当我们忘记地图不是地域,而把实在的象征和实在自身相混淆时,问题马上就来了。人若不知道影子面的象征顶多只是一个二手的复制品,就会失落在以象征思索象征的抽象世界中,而无法直接面对实在界。物理学家甄梓(James Jeans)解释说:
  新物理学出现时,从牛顿力学到旧量子理论都错认表象为实在;他们把
  注意力局限在洞壁上,没有觉察到洞外有更深层的实在。(注二十五)
  探索“洞外的深层实在”就是去发现地图所描绘的实际地域。可是,我们在这里会碰到一个困难,因为问题不再是绘制更具“科学”精确性的地图,而是去找到一条省却所有地图的地域通路。毕竟,学院尊奉的唯一知识就是象征知识,这使o我们手上只有一张张地图,却早已忘了地域才是我们研究的原始目标。因此,二元化的象征知识不管用,我们需要的是非二元的和非象征的知识,或是以爱丁顿的话来说,我们需要“在科学象征背后亲证实在的知识(注二十六)”。
  从海森堡、薛丁格和爱因斯坦等人的本质洞察来看,实在的脉络是把观察者和事件、主体和客体、能知和所知交织在一起。为了掌握这些洞察面的深度,我们因此需要一个可资比较的认识模式(注二十七),其中能知与所知不相分隔。薛丁格心中就是在想这种非二元的认识模式,所以他说:“世界是一次就完全给与出来,没有需要反射的东西,原物和镜像是同一的(注二十八)”,他还说:“所有这些观点(亦即西方哲学)都是肇因于我们接受了主客之间追思时间的区隔现象。虽然我们为了日常生活的实用目的必须接受这一点,但我们应该在哲学思想中放弃这一点。(注二十九)”
  在这些物理学家的发现之后,我们就有两种基本的认识模式:一是象征的、地图的、演绎的或二元化的知识,一是亲证的、直了的或一元化的知识(注三十)。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原先只从二元化的象征知识出发,后来才把注意力的焦点放在“阴影”上,但是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却发现这种认识模式有自欺现象,因为它不足以充当其所承诺的“实在知识”。所以,许多物理学家就转向第二种亲证的认识模式,或至少设想我们有多迫切需要这种知识类型。
  但是,我们现在必须从这严谨的物理学领域结业,因为这两种认识模式是遍布在人类不同时空的普遍现象,从道家到詹姆斯、从吠檀多到怀海德以及从禅宗到基督教神学都属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些万教万派身上拾取太多案例,但是提下面这个简短的例子,应该就足够了。
  道家的解脱学认为这两种认识模式是约定俗成的人伪知识(conventional
  knowledge)和直体大道的自然知识(natural knowledge)。
  对我们来说,几乎所有的知识是道家所谓的人伪知识,因为我们若不借用文字、音乐和数学等约定符号,似乎就无法认识任何事物。这种知识之所以称为约定俗成,就是因为它是社会约定的沟通符码。(注三十一)
  也就是说,这是第一种象征性的认识模式,而道家认为第二种认识模式是“非约定俗成的知识,不喜欢抽象、线性的表象式思维,而要直接了透生命。(注三十二)”
  印度教也有区分这两种认识形式,如奥义书(Mundaka Upanishad 1.1.4.)所说:“认识大梵的智者说:世上有高、低两种认识模式。”这个低等模式称为下智(aparavidya),相应于象征-地图知识:它是演绎的、概念的和比较的知识,建立在能知(pramatr)和所知(visaya)的基础之上。高等模式则称为上智(
  paravidya),它“不是经由低等知识秩序的渐进运动所获得的最终结果,而是当下直觉的涌现。(注三十三)”这相应于我们第二种非二元的认识模式,因为它是“对于不二性的特有直觉见地,可以自我确认。(注三十四)”
  基督教神学对这两种认识模式也很熟悉,神学家贝德叶夫(Nicholas Berdyaev)就指出:
  我们在语言和思想中就一定会用到象征主义,但是我们在原初意识中就
  可以不用到象征主义。人类在描述灵性经验时,总是求助于空间性的象征-
  深度和高度,或是用此世和他世的象征。但是在真实的灵性经验中,这些象
  征都消逝了------原初的创造行动是实际的和非象征的;它免于概念的操作。
  (注三十五)
  基督教神学里还有很多这一类的洞见,譬如爱克哈特(Meister Eckhart)就称象征-地图知识是“以清晰理念觉察创造物的黄昏知识(twilight knowledge)
  ”;第二种非二元模式则被他称为“黎明知识(daybreak knowledge)”,因为“在上帝的一体性中,对创造物的觉察不需有所区别,因此拒绝一切观念,也不做任何比较。(注三十六)”基督教神学把第二种模式当成“神圣的认识态度,不藉由任何外在于认知者的对象,”这正好清楚点出它的非二元性质。
  大乘佛教把这两种认识模式称为“识(vijnana)”和“般若(prajna)”。梵文字根jna跟我们“认识(know)”和“灵智(gnosis)”的字根cna和gno意义很相近,而且梵文的字首vi-的意思是“分别”,所以vijnana就表示这个知识本质上就是二元的。而铃木大拙则对与识相反的般若,有以下的形容:
  般若超越识。我们的识是用在感官和知性的世界中,其特征是能见与所
  见的二元主义-两者对立。般若之中没有这个分别;所见与能见是同一的;
  能见是所见,所见亦是能见。(注三十七)
  怀德海可说是最重视这两种认识模式的现代哲学家,他有力地指出象征认识的核心特征就是抽象和二分。而抽象的过程终究是“谬误”的,因为它只指出客体的主要特征,却忽略了所有其他的东西,因此“抽象就是省略掉部份的真相。”
  另一个二分的过程则是把“宇宙的无缝外衣划破”,因而对宇宙施加钻研的暴力。而且这些谬误往往是复合的,因为“我们误把抽象物当成具体的实在”,怀海德把这称为“误置具体性的谬误”(我们稍早称此为把地图与地域相混淆)。怀海德并把与此相反的认识模式称为含摄(prehension),这是一种对实在的亲密、直接、非抽象和非二元的“觉受”。(注三十八)
  这样来看,怀海德与其“灵性先驱”詹姆斯的见解相当一致。以詹姆斯的话来说:
  认识事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当下直觉,一种是用概念代表。虽然你
  眼前所见的白纸能以直觉来认识,但是印度的老虎或哲学的学院系统都只能
  用象征的代表方式来认识。(注三十九)
  象征或表征性思维是我们向来所熟悉的认识模式:主体不仅与客体“分隔”,其“认识”亦由建立一“连结思想与事物的物理或心理中介物”所构成。然而,第二种认识模式并不含这种二分法,这点就如詹姆斯所说:“直觉认识是为了让心理内容与客体合一。(注四十)”
  在柏格森(Henri Bergson)(知性V.S.直觉)、马斯洛(Abraham Maslow)(知性V.S.融合)、玻罗(Trigant Burrow)(二分意向V.S.同一意向)、布朗(Norman O. Brown)(二元化知识V.S.肉欲性知识-因为主客在认识活动中合一,故称肉欲)、魏尔(Andrew Weil)(正直的V.S.沉醉的)、克里施纳穆提(Krishmurti)(思想V.S.觉察)、史宾诺沙(Spinoza)(知性V.S.直觉)和
  魏无为(外看V.S.内观)等人的作品中,以及杜威(Dewey)有关互动主义的讲座,也都承认有两种认识模式。而且,这些人只是我们所提的少数代表而已。
  现在,假如能知主体与所知客体的形式是藉由宇宙的传达方式、“世界一分为二”和“划破宇宙无缝外套”所造成,也就是说宇宙因为这个二元主义的原初行动,而受到严重干扰,因而与自身撕裂和异化,并造成“误谬自己”的结局,那么我们接触实相的唯一希望就必须要先放弃二元主义的认识模式,免得在每个认识机转中一再重复干扰宇宙的原初行动。如果我们要充份完备地认识实相,并停止在找寻自身行动中的欺瞒和逃避,也就是说避免地图的混淆,进入地域的具体实况,那么我们就必须舍弃二元化的象征认识模式,才不会扯裂实相的架构。一言以蔽之,我们必须从黄昏知识的黯淡移向黎明知识的光亮-假如我们要认识实相,我们终究必须转向第二种认识模式。现在已可确知我们拥有这种黎明知识;当我们充分觉察到这一点时,就已完全足够了。
荆钗裙布依然清歌妙舞 鸳鸯白骨不过三餐一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1-25 03:02 , Processed in 0.095666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