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皮侠客,关于你发现的变星,请进

[复制链接]
nngs 发表于 2009-10-3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西雅图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本帖最后由 nngs 于 2009-10-30 09:23 编辑

你的发贴中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22552-1-1.html
的神奇变星,我觉得很有价值,你应该持续跟踪监视(如果得到证实,如持续变亮/或周期变化,5等以上的短时间变化也许是很有价值的目标),并向专业天文台报告。我对照你的照片,从DSS的图片(上北)上得到了准确的位置(及可能目标),它的准确坐标为: RA: 06:03:09.67  Dec: 10:38:53.5 (坐标历元epoch:2000, 注意表明历元在专业天文中很重要 )。 同时,我副上DSS截图(15x15角分),你发现的可能变星位置已经在上面标出
variable.gif
kson 发表于 2009-10-3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佛山市 联通
期待伟大发现,LZ真专业啊,PS:本来就是你的专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摇光_7 发表于 2009-10-3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联通
你的发贴中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22552-1-1.html
的神奇变星,我觉得很有价值,你应该持续跟踪监视(如果得到证实,如持续变亮/或周期变化,5等以上的短时间变化也许是很有价值的目标),并向专 ...
nngs 发表于 2009-10-30 09:21


和观测站的合作,真应该形成一种模式机制。哎。我再问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ngs 发表于 2009-10-30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弗吉尼亚州劳登县阿什本地区Verizon Online有限公司
这颗星的视星等从几大星表看大约应该在V=15.4等左右

USNO-A2.0  B=15.4 R=15.2

USNO-B  B=15.86 R=14.9

GSC II    V =15.47

2MASS   J=13.986  H=13.622  K=13.487 (红外星等)

大概能找到的光度数据就这么多了

从红外星等(比可见亮很多)看, 这颗星很红, 大于这一天区的星际消光的红化. 应该是个晚型星(可能是K型星), 有些红矮星可能是耀变星(短时间,无规则), 但变亮5个星等极其罕见.  当然你只观测到一次变亮, 很难判断, 到底是噪点(如宇宙线轰击)还是真的星光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10-30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电信
谢谢nngs斑竹!

  相比之下我的天文知识太业余了,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提供标准的坐标历元,往往只是在照片上或星图上一指——“就是这里了!”呵呵。

  另外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向专业天文台报告,也不知道该报告给哪家天文台,现在才知道以前对这些东西太忽视了。

  我这几天也上网查了很多的资料。不过我的英文不好,中文资料提供的信息又极为有限,我不知道耀星、伽玛暴具体的发生过程、持续时间范围和光变幅度,也不知道宇宙线轰击会带来什么样的成像。最近很疲劳,昨晚又和孙国佑聊到很晚,没继续观测可惜了,以后有机会我就会观测的,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碰巧遇到。

  看您提供的数据,疑似目标星的亮度是15.4等,SkyMap上却没有任何提示,我希望手里能有一份更好的星表。另外照片中的未知星如果是亮度整整持续了60秒的曝光时间,则亮度是11等左右,如果只持续了10秒,亮度可能会瞬间亮于10等,否则也不会在照片中留下这么大的星点。期待能够早日揭开它的秘密。

  关于其它可能的情况,我做了几项排除,如果还有其他的可能,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
1.不是相机噪点、坏点
  理由:尽管照片的质量很差(噪点多、畸变大、对焦不准)还有色差,但是通过放大图像可以看到该星体与其它恒星有着相同的畸变和色差,不可能是相机内部因素造成的。
2.不是镜头光晕
  理由:很简单,连续拍摄的70多张照片只有这一张出现了不明星体。
3.不是灯光
  理由:拍摄地点在偏远农村,拍摄时该位置地平高度在40度以上。如果是灯光,远了不可能有那么高,近了会被放大,不可能呈恒星状。
4.不是卫星
  理由:卫星有两种,极轨卫星和同步卫星。极轨卫星我多次拍到,因为移动快,多是留下一条穿越整张照片的细线;同步卫星也称静止卫星,虽然相对地面不动,但是在赤道仪跟踪状态下相对星空背景是移动的,在照片上呈一条短线,我也多次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西雅图
本帖最后由 nngs 于 2009-10-31 04:02 编辑

伽玛射线暴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你的观测是在可见光波段,如果是伽玛射线暴,那你看到的就是其可见光余辉(afterglow),这种余辉是不可能一分钟后就消失的。( http://www.astronomy.com/asy/default.aspx?c=a&id=6106 这里有个2007年10月10号爱好者看到伽玛射线暴光学余辉的新闻)

红矮耀星的机制其实和太阳耀斑的机制类似,但红矮星的甚至要更强(和它的大气层内的物理机制有关)。但使整个恒星1分钟内亮5个星等然后又迅速恢复原始亮度的事件还没听说过。恒星偶然亮度变化机制, 据我所知, 很少短于一分钟的。

关于宇宙线轰击机制:一般而言,宇宙线轰击只能是CCD上的一两个像素变亮,但民用CCD(彩色数码相机)的图像处理过程比较不透明,一般要做些邻近象素的差值计算以合成彩色图像,所以宇宙线轰击造成的一两个像素变亮可能最终变得模糊而看起来象恒星的星像大小。我建议你加增倍镜把感兴趣的星野放大并把感兴趣的恒星放在视野正中(保证精确调焦),也许可以帮助你区分星点像与宇宙线轰击事件。另外,星点像永远在星野中的同一位置,而宇宙线轰击事件发生在同一位置的几率大概小于中福利彩券的几率。所以你可以多次拍摄同一天区以确定哪些是宇宙线轰击事件(这样你就对宇宙线轰击事件在你的CCD上样子有了最直观的感觉)

象专业天文台报告的具体过程我也不十分清楚,不知国内天文台是否有制定对比较确定的罕见瞬变天体事件有迅速反应的政策。但你可以给一些专业观测天文学家发电子邮件(应该在网上查得到)报告你的发现(如果有价值的话,应该一两天内就会传到观测的前沿天文台)。

关于历元,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方向的进动(岁差)导致的。一般你根据你的电子星图软件确认目标的RA,Dec,但这些软件用的赤经赤纬系统所依据的地球自转轴方向是哪一年的则不好说,很多软件用当前时间的(2009)以方便望远镜观测。而报告数据一般用目前星表通用的历元(目前是2000年),以保证别人不会找错目标。


这里附上放大的DSS星图,其大小以及方向已经旋转到和你的原始(局部)照片基本一致。照片中的绿圈标明了该区域你的照片上出现的恒星,蓝圈标明了一颗你照片极限星等的一颗恒星(在你的照片上若有若无)。红圈标明可疑“变星”事件的天区,红圈大小大致反映了你的照片所能提供的定位精度大约正负15角秒, 红圈的中心坐标:RA 06h03m10.18s  Dec 10d38m51.0s (epoch 2000)。 这个红圈范围覆盖了了我顶楼说的那颗15.4等的恒星
snap.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摇光_7 发表于 2009-10-3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海淀区 联通
这颗可有点暗。测起来还有有点不善良的。

n版,变星的资料都找过了? 要都找过的话我就不重复工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10-3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电信
伽玛射线暴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你的观测是在可见光波段,如果是伽玛射线暴,那你看到的就是其可见光余辉(afterglow),这种余辉是不可能一分钟后就消失的。( http://www.astronomy.com/asy/default.aspx?c=a&id=6106 ...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01:50


  nngs斑竹,我是从2年前开始用单反相机进行拍摄观测的,我的观测对象主要是彗星,为了减少噪点和获得更好的图像,我绝大多数的照片都是在自动跟踪下用相同的参数对同一目标进行连续拍摄,每个目标少则连拍几张,多则连拍几十张。两年多这样照片已经拍摄了一万多张,各式各样的不速之客多次遇到,但是您所说的宇宙线轰击现象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另外也不知道宇宙线轰击成像是否有色差,照片中“不明变星”的色差还是很明显的。

  下面是一张当时该天区25张叠加后的图像(400%放大),画面有了明显改善,可以看到您蓝圈中的恒星清晰可见,甚至比红圈中“不明变星”对应的暗星更亮。

  日常生活中这种突然的闪光很多,比如瞬间反射太阳光、相机闪光灯、电焊等等,但是在宇宙深处尽是些庞大的星体,在几十秒内能做出这样的动作我无法理解。

  仔细观察有“不明变星”的那张照片,局部放大后可以看到,由于赤道仪跟踪的误差,其他星点都有所拉线,但是“不明变星”的拉线要比其它亮度相近的恒星要短,说明“不明变星”增亮后持续的时间较短。
不明变星第二批叠加图4542-4576(ISO12800,25x60s)红蓝圈.jpg
IMG_4470局部放大.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10-31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电信
更多的原始照片和相关资料可点击以下地址下载
http://218.25.48.45/download/unknownstar.zi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弗吉尼亚州劳登县阿什本地区Verizon Online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nngs 于 2009-10-31 15:13 编辑

从你的局部放大图上看, 我也倾向于认为这个不是宇宙线轰击事件. (另, 再次确认一下, 这张有变亮事件的照片的曝光时间是60秒, 对吧?)

很惊讶从你的经验里了解到宇宙线轰击事件在你过去的照片里很少见, 我的观测经验是, 几分钟或更长的CCD露光就已经可以看到宇宙线轰击的痕迹了, 20分钟或更长的曝光, 宇宙线轰击的痕迹就在图像上随处可见了.

我觉得你的这个发现还是蛮让人感兴趣的. 不知能否有谁有能力用2.13米的低分辨率摄谱仪看一下(15等的暗星拍光谱, 就算2.1米的也够呛, 但没有光谱的分析, 我们对这个"闪光"源头永远也搞不清). 不知LAMOST有没有有可能伸手帮一下(建议把我们这里的讨论给能用LAMOST的观测者 forward 一下).

另外, 就是希望皮侠客或其他有能力的爱好者能继续监视一段时间这个天区, 看是否这个现象能再发生(也许可以考虑一些新的观测/曝光策略, 以增强发现类似事件的几率)

to 摇光, 根据我搜索文献的结果看, 这颗星在过去从来没有被发现认为是变星 (我觉得就没人想到过要去注意它, 除一些巡天计划的粗略测光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ho1138 发表于 2009-10-3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电信
这种我见过很多次,刚开始都把他误认为新星,到底是什么,无从考证。
但根据皮侠客提供的资料来看,可以排除耀星,伽马爆的可能性,那还会是什么呢?
苏华提出,这可能是卫星。我也看到过很多,第一感觉不像,不过苏的说法,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研究卫星的同好,可以帮忙验证下,是不是卫星。
其实这样目标作为我们爱好者,基本是无能为力的。很难进一步研究,我当时就被这种现象困惑了很久,研究许久没有任何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everuse 发表于 2009-10-3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 Tata基础研究院
国外的组织可能AAVSO是管变星的:
http://www.aavso.org/

新疆高兴发现新星的时候好像是和AAVSO报告的,向他们问一下具体过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ho1138 发表于 2009-10-3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电信
可不是给AAVSO报告,这颗也不是新星。是啥就不知道了,我也想知道是啥,我碰到太多了,骗了我好多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弗吉尼亚州劳登县阿什本地区Verizon Online有限公司
卫星怎么也应该拖一点线啊? 这个和别的星点没有任何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everuse 发表于 2009-10-3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 Tata基础研究院
AAVSO主要管的就是变星,看名字就看得出来。主页上的special notice,alert notice经常都是Request for observations of XXXXXXXXX
如果是新发现的变星,报告的过程和报告新星应该差不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ho1138 发表于 2009-10-3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电信
有时候拖线,很难看出来。如果要证明他是什么,必须排除卫星可能性。或者还有太空垃圾的可能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10-3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电信
从你的局部放大图上看, 我也倾向于认为这个不是宇宙线轰击事件. (另, 再次确认一下, 这张有变亮事件的照片的曝光时间是60秒, 对吧?)

很惊讶从你的经验里了解到宇宙线轰击事件在你过去的照片里很少见, 我的观测经验 ...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15:00


曝光时间是60秒,感光度是ISO12800。有人说我是暴力拍摄,呵呵。因为我从不导星,都是盲跟,通常会用相机的最高感光度拍摄,以尽可能减少曝光时间,通常是30-60秒曝光,但是这样的照片单张的噪点都很多,所以我同一个目标都是连拍几十张以后通过叠加来减少噪点,提高画质。我不知道宇宙线轰击会在照片上留下什么样的图像,一般像素微小的变化很难与噪点或坏点区分开,尤其是在ISO12800下,但是这次“不明变星”的变化太明显了,我翻看单张照片时一眼就发现了异常。

我有时间会继续拍摄这个天区的,但愿我的运气足够好......更希望有专业的机构能对可疑星进行专业的的观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ho1138 发表于 2009-10-3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电信
AAVSO 不是权威部门,他们只是专门研究变星的民间机构。最后确认应该还是要看,iau等他们的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弗吉尼亚州劳登县阿什本地区Verizon Online有限公司
有时候拖线,很难看出来。如果要证明他是什么,必须排除卫星可能性。或者还有太空垃圾的可能性。
soho1138 发表于 2009-10-31 16:50


也有道理. 也许是某个卫星(太空垃圾)的某个面刚好在那时对地面观测者的方向反射太阳光(闪了一下). 可以根据当时的方位判断一下, 那个方向那个时间的如果有卫星是否是在地球的阴影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nngs 发表于 2009-10-31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弗吉尼亚州劳登县阿什本地区Verizon Online有限公司
睡觉去了. 大家继续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