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肉GOTO坐标法找星 和 其它技术开创

[复制链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Verizon通讯公司UUNet互联点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6-1 13:50 编辑

阁下此言什么意思,若不好意的请说话尊重点!
一些小玩意,不用丝毫脑根便能用到的小东西别在本人面前提知道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henix 发表于 2010-6-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联通
LZ13楼的叙述和照片我有些看懂了:

第4张是把它们叠加而没做位移校正
这实际就是相当于按照拍摄星轨的方式进行叠加

第5张是做来位移校正后再叠加
这个就不用说了,用大多数叠加软件处理深空摄影作品都是这么做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Verizon通讯公司UUNet互联点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6-1 14:59 编辑

"这个就不用说了,用大多数叠加软件处理深空摄影作品都是这么做的。"

那我也想问下你了,我在10搂写的那些见解正确否? 你有何意见吗?
是不是那样就等于是用底级的赤道仪都可以做到高级的赤道仪跟踪效果,提高总暴光时间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hhbb 发表于 2010-6-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联通
学习,学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phenix 发表于 2010-6-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佳木斯 联通
回复 23# mandii


    你在10楼所说:

以我的EQ3-II赤道仪为例,单片能跟三分钟那样吧。三分钟之内星点是不会拉线的。
而且3分钟后天体就算有偏离也要很长时间才会走出照片的边边的。假设你拍了10张都还没离开照片,那你等于是拍了一张3min x 10 = 30min的总暴光照了。如果10张后再重星拍,那又可以再拍10张,就可以达到1个小时总暴光照了,是不是。

这一段基本没有大问题,而且大家的深空天体都是多张照片叠加来的,也就是说拍深空都是这么拍的,这是大家都在用的常规做法。

因此,一个好的赤道仪如果是那样用,它只不过单片时间比较长,而要重新追回的次数比较要小而已。再比如我用一个很差的EM8赤道仪,单片只能跟8秒,也是拍10张就走出泛围,那我一次可以拍80秒(1.3分钟),那我如果作60次追回的动作再重新拍,我一样可以暴光1个小时不拉线!只是比较麻烦罢了,但是能做到的。

这一段就有点问题了,一张优秀或者说合格的深空天体照片为了兼顾明暗细节,应该由若干曝光时间长短不等的照片叠加而成,最不济也要由若干单张曝光充足的照片叠加而成,叠加10张甚至100张短时间曝光的照片对深空摄影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不信你可以试验一下,叠加若干张8秒的M42看看是什么效果。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Verizon通讯公司UUNet互联点
这里,其实说的是有倆个方面,一个是叠加时单片的暴光长短问题,这个当然越长越有利的,或者像你说的要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我那8s只是个比俞而已。

第二个是我想要说的总暴光上的问题,打个比方我们是无法用软件在叠加前改变每张照片上的影像位移,那么赤道仪必需准确地坚歧跟踪到最后,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一部好的赤道仪才行了。那么,反过来说,有了那样的软件帮忙,我们是不用要求赤道仪那样由头到尾跟踪的,就是不用很好的赤道仪也可以,是不是。

再打个极端的比俞来说明问题
假设已知拍一个天体单片用10s , 而暴光5张便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照片,假如。
现有俩部赤道仪分别拍那5张,而该天体都能在照片泛围里,都没有出界,只是位置偏差程度不同而已,一部赤道仪能跟1分钟不怎么位移或者拉线,而另一只能跟到10s便不行了。

那么 ! 我们绝对能用底档的只得10s的那部赤道仪!刚刚够用是不是。
在这点意义上来说,而不是其它方面的好处上来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6-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本帖最后由 weiguo1688 于 2010-6-2 17:12 编辑

楼主说的有点理想化了。要知道6张曝光10秒的照片不能等于单张曝光60s的照片!尤其对于大多数深空天体,单帧曝光最少需要5min以上,这样一来,您那个只能跟踪3min的赤道仪如何用呢?
  举个例子,有这么一个深空天体,需要单帧曝光5min才能被CCD感知,或者说至少要5min才能拍到它。如果用楼主说的方法,你拍多少张3min曝光的照片都好,都是拍不到的,也就是CCD更本没有感知到目标。那么这样照片无论你叠加多少张,都不可能拍到你想要拍摄的目标,也就是什么也没有。
   就楼主这个帖子上所说的很多东西,我个人认为,您对天文摄影的很多概念尚不清楚,对后期处理的方法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请楼主不要介意,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完全没有贬低您的意思。同时我还推荐您去这里看看:http://www3.asiaa.sinica.edu.tw/~whwang/chinese/。这里所提到的都是天文摄影后期处理的一些基础的东西,如果您能够吃透它,我想对您以后的天文摄影是非常有益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Verizon通讯公司UUNet互联点
这里有一张近来别人拍的,单片10s搞定的M94星系! 8等星系能拍道,那能拍到不小的天体了吧?
单张只用上10s 便OK了, 你怎么解释?
我的3分钟还怕不够用???
m94_100524_320.jpg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6-2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我说楼主啊,问题不是这样说的。对于您提供的这张照片,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而且对于某些特定目标来说,也许不需要10s也能拍到。但是大多数的深空天体,尤其是那些弥散星云,没有数十分钟的单帧曝光是拍不到的。尤其当您需要拍摄星云的细节部分或者星系的旋臂,长时间曝光是必不可少的。就比如您前面提供的那张M42的照片,如果没有5min以上的单帧曝光,其右侧的环状尘埃云结构更本就拍不到。当然也许个人的要求不同,但是您不能仅仅以自己的要求来衡量别人;也许您只需要拍到就行了,但是别人可能需要拍到更多的细节。如果您真的有心在天文摄方向有所发展,我非常建议您去看看前面给您的那个链接。王维豪博士在数字天文摄影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6-2 20:39 编辑

我们只是在讨论,得把问题的精要部份说个明白来。我也没有说你不对,只是大家看的角度不一样。
你的眼睛我认为还是放在单片的时间与照片好看不好看上,而还没真正体会到我说的"修正每张照片的偏移"对整个跟踪时间上的一个优势之处在那。
不要把问题说得那么龙统,看书也解决不了当务之急,哈。
我们没有在评价这张M94好不好,或者每个人的要求是怎样是不是,
我只是在客观地提出一点的是: 按同样的这张M94的装备和天空情况,如果是用3分钟的EQ3代替,那么我认为一定也能拍到一样的出来。或者说那个人当时如果是用EQ3的话,他也一样拍到同样的照片来。因为现在实情的确是单片他只用了10s , 而加上他如果是用软件来修正偏移了的每张照片,他一样也可以同样的叠加那么多张齐整的来。

你问我如果拍其它的行不行,或许像你说的每个天体都有个别之处,不能同论。
但我只客观地说这张M94用EQ3代替会是怎样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6-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本帖最后由 weiguo1688 于 2010-6-2 21:44 编辑

回复 30# mandii


    其实楼主您所说的叠加方法,其他同好都是这样做的(如果您认为是创新,那我也无话可说)。但这个方法还不足以象您说的那样完全可以解决赤道仪跟踪精度不足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如果像您所说的,完全替代高精度的赤道仪或者是导星系统,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原因前面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如果您认为还有更多的例子可以支持您的观点,那我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简单的就说您拍的M42,如果用您的方法是否可以得到以下效果,这里绝不是说这张照片拍得好,只是想说明问题。这幅M42单帧曝光达到了10min。
m42.jpg
  照片好不好看并不重要,关键是您有没有拍到它。上面M42右侧的环状尘埃云,在短时间曝光的单帧照片中根本就反应不出来,也就是说根本观测不到,那如果我就是想观测这个天体呢,用您所说的方法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同样类似的还有马头星云,我希望观测的就是马头星云,但短时间曝光的照片根本就拍不到,那么您所说的3min曝光有什么意义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单帧长时间曝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6-2 21:40 编辑

如果是用你那镜子和相机,而你那的确是单片10分钟的话,那么用EQ3代替的话,的确是做不到你那照片那样。
其二,我是认同10张1分钟不能等同一张10分钟,而且会比较差的观点,这观点毫无疑问的。那么,就是说是没办法了。
那样吧,能不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软件做叠加的,我看一下你的软件说明便知道到底你所为的叠加和我的叠加是有多大分别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2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还有一点: M42是没办法,但M94有办法。
那么,结论是因天体而异。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6-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嗯,我用的叠加软件就是最常见的PS,手工对齐每张照片的星点。直接拖动图层或轻微移动,有场旋的还需要使用自由变换,我承认这个方法不好,因为在王维豪教授的文章中星点对齐有更加精确的方法。同是时还要对轻微拖线的照片进行修正。其他同好很多会用一些专用的天文影像处理软件,它们都有自动对齐星点的功能。ps应该是最笨的办法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2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电讯盈科有限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6-2 22:21 编辑

喔,那你那样一说我完全明白也不用再看软件说明了,虽然我没用过PS,
也不了解怎样用,但按你说的,那样不能大批处理照片,PS基本是针对个别小数照片处理的一种方式。
你说的其它同好自动对齐星点,应该就是和我说的那个差不多了,可能在细结上会有不同的陈面和深度。

最后题外话,要晴清一点的是:我的标题是开创,并不是创新,本意是个人的一个技术开创而已。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6-2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电信
的确,ps不适合大批量的图片处理。还好,我没有什么大批量的图片要处理。^_^
另外可能是语言环境不同,对词语的意义理解上会有偏差。就像台湾把悉尼叫雪梨。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6-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Verizon通讯公司UUNet互联点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6-3 12:39 编辑

经过一个晚上深思各位所说的之后,其实现在的问题只不过是:这个所谓的单片3分钟到底能拍到什么,以及个人能接受多小程度罢了。虽然单片长时间会比短时间的叠加为好,但也同样地有叠加总比没的叠加为好。在赤道仪能容许的跟踪能力下,进量叠加以加长暴光时间,总会能拍到多小的。虽然weiguo1688前辈是说过连CCD都感应不了什么来,但是我还是有所保留的,因为我根本都没试过,也没多小机会试实际上。。 。
而我个人认为,这3分钟还是有一定数目的深空天体,以及每个天体还是有一定的明细程度能拍到的。但要实践才能知道,而不是说就能解决的问题。到底在每个人的环境下能拍到多小了,每个人需要多小了。

这个3分钟还是有所作为的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10-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Hknet公司
总论

要拍到深空天体,深空天体比较暗,肉眼在目镜里未必能看得出来,那就很难找到它,
找不到就免谈把它拍下了,因此最关健就是如何很方便,很轻松地找到深空天体。

如果有GOTO赤道仪,那就好办多。但一部GOTO赤道仪值不值得投资又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了,特别是好天气的多与小的本地天气条件,那是决定这笔钱该不该花的根本因素 。
在寻找深空天体这方面,本人试验半年了(实际没几个观察晚上),用没带有GOTO功能的赤道仪(EQ3-II),试图能走出这道高墙围困局面(哈哈),今日心思到来,想把具体做法以及待实践的构思与大家分享。

所采用的小技术为自己开创的名为“人肉GOTO坐标法” 和 “PC屏幕位置微调法”倆部份,由大而小地把寻找范围缩笮,以至能在屏幕上看到找到该深空天体的大概摸样,然后才做认真的拍摄步骤。“人肉GOTO坐标法” 经试验好多次,开头是试恒星为主,后期也试了一些深空天体,总的心得是“可用”和“挺方便”。但因为人肉GOTO坐标法“ 会有2度(赤伟)和10min(赤经)之误差,因此要引入新的“PC屏幕位置微调法”,此法近日还是一个新构思,有待试验。

以下是具体做法:
人肉GOTO坐标法

人肉GOTO法是自创出来的一种找星方法。网上并没有相关的资料可寻。
本实例用的是EQ3赤道仪。


人肉GOTO法应用条件:
1. 眼睛基本不太能分得出一个星座来,要找到深空天体, 不管有多暗,要先找到最近的明亮星,以此为reference star ,或者直接用人肉GOTO法指到该DSO里去,才有机会找到该DSO.  但是,一般情况下,refernce star也不好找的,眼镜看不到,再一个view finder 里也看不到,只有在高倍下主镜才能看得到。  但在高倍下是分辩不出到底该星是那个星的,因此只有用坐标定位(人肉GOTO法)才行。

2. 用的是天体的时角(relative RA )和赤韦(DEC),不是赤经(RA)。
   天体的时角可以很好知道。赤经RA事实上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知不知道都一样的,但赤韦是有用,任何时间,赤韦是固定的。

人肉GOTO坐标法找星:
0. 对极轴(主镜看到北极星可以了,主镜平行极轴面),把RA 盘set 做 24 时/ 0 时。

1. 分辩要看的天体是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面向北方,头顶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2. 把望远镜指向东水平(把刻度盘用DEC=0,RA=18时) 或者
把望远镜指向西水平(把刻度盘用DEC=0,RA=6时),大概镜的指向是水平可以了。

3. 检查RA盘现时的刻度指标值,6和18都有上下两个一样的时数,把望远镜向上移动指,东半球该RA环应当增大时数(18时,19时...24时镜子指向头顶),而并不是用减少时数的另一组。西半球时该RA环应当减少时数(6时,5时...0时镜子指向头顶),而并不是用增大时数的另一组。为何要分东西呢?理论上定了一个可以了,但实际上因为当望远镜指向半另一球时,它会往下走,那样用起来不方便,把望远镜先指到该半球,望远镜无论是看该半球的任何星,它都会保持在上面移动的方向,镜子不会往下指。

4. 用一粒在该半球的星的时角作微调RA盘,主镜要看到该星,微调RA盘到该星的时角,因为步骤2平行是不够accurate的。那样此时赤道仪等于是和星体运行的时间泯合了。你大可以予先把镜用时时角指到一个位置,那那个时间到来,该星便会出现在镜子里。

5. OK了,现在开始便可直接用时角找星(先找到明亮的reference star ,再找深空天体),DEC都是不变的,任何时刻直接扭动DEC轴到该星的DEC值可以了。只要做一次,以后每次看星都不用再调,不能动到RA的刻度环!除非今次要看的星是在另一半球上,那得重新做步骤2-4。基本上,够用一整晚的。以后每晚如果都是看同一个半球,并不用再做以上动作。

如果用absolute RA (星的赤经)作俩星比较值来找星,是要在同一时间里(real time)才可行的,因此这个办法不实用。而且是每看一次做的,不能做一次以后一直用。



人肉GOTO法,就是用每个天体已知的时角直接扭赤道仪的RA盘而直接指向它!并不用倆个星的差值,也不管时间上的差距.任何时间,你都只要做一次扭转动作便能把镜子指向该天体,或者附近不远的天区.而我上面说的一大步骤,其本上是一个起始的赤道仪设定步骤,目的一个是要对极,一个是要和天体运行的时角对齐。而利用一个参照星是为了时角对齐作用的.这个设定只要作一次便可,而在用的时间里并不用再做的.以我固定式观察来说,我做了一次,只要不动到赤道仪, 往后 每晚看星我都是要看那个星直接扭时角的,非常轻松方便.当然,因为硬件精度的问题,以及人工操作的误差,适度的人手微调有时候也是要的。

人肉GOTO为何要分东西呢?其实不分也行,但我是把它门分开。从东到西时望远镜会反过来呀,本来个肚向下,现在到西时个肚向上,那样用不了的。但如果先把镜移到西水平,肚向下,那样看西半天只会往上走,肚一直保持向下。而且那样分东西,刻度盘也好容易看,只会往一个方向旋转,一系左,一系右。在从东到西的过程中,刻度盘是难最看的,也是最费时间搞清楚的。上下两组,虽然我知道是北南半球用,但很容易不记得那个是北那个是南的。而且应该要转左还是转右,一时间也是很难看得出的。其实系好易眼花的一个过程。分开东西后,便简单直观多了。大可以不用理会上下左右的,反正镜子是一定要往上转。做多一次单星setup没什么的。



“PC屏幕位置微调法”

完成了以上的人肉GOTO后,基本上很轻松地便把该天体的位置缩到一个小范围,范围大小视呼赤道仪刻度的最小单位,以EQ3-II为例,是2度和10min .
这范围的误差其实是很大的,一个DSI-I 相机在600mm 焦距和100mm口径的望远镜配置下是约0.5度的视场。赤经10min也等于是(360/24/60*10)=2.5度,那么可以想像误差是在一个16倍DSI 四方范围的面积中,也就说该天体会在那个范围内。一个25mm目镜在那样的望远镜下是2度,和误差范围差不多,因此一般的深空天体直接用人肉GOTO法便能在目镜下看到它了。比如M42和M13那些,马上可以看到的。只要看到便肯定能把它拍下了。
但是,很多比较暗的天体,用目镜是看不到 !只能用照像机长时间暴光,那么如果我用DSI-I的话,我得扫完整个范围,而该范围是16陪的面积大小,等于其码要扫16次不同地方,那样做是不可能的。
因此,便要把照像机的视场扩大(4倍),使它能包主整个误差范围。以我的DSI为例,如果我加了一个0.25X,或者0.3X的reducer ,那么应该是差不多能包主了。那样放大倍数减少3.3倍(1/0.3=3.3),目标光亮也有多11倍。那么就很有可能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发现该天体的位置了。当然该天体可能会很小,但只要能看到一点一滴,再把它移到屏幕中心位置,便可以把reducer拆下,按正常放大倍数进行余下的拍摄动作了。这种作法便谓之 “PC屏幕位置微调法”   



MANDII
2010/10/08
林月笙
[
峰迥路转]
人皆寻萝 萝里迥转吉凶 片刻春风得意 未知景物朦胧 人生如萝 萝里不分西东 寻乐不甚苦困 未识苦与乐同 他朝醒觉梧桐  是否夸凤成龙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mandii 发表于 2010-10-8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香港 Hknet公司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0-10-8 17:41 编辑

以前没想到用“PC屏幕位置微调法”时,我是用star hopping 的办法在该误差范围内对比目镜里和星图的暗星点来估计那天体的位置,但感觉非常的吃力,特别是用反射镜,影像都不知道反到那里去的,我可以在1分钟内用人肉GOTO去到误差区,但得花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在该区再继续找。而且试了倆次都还找不到。因此,现在得用照像机来找最好不过,而且又很方便,一点都不怎么费劲。找不找到视呼照像机的能力与暴光时间了,我估计成数不小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后心发冷 发表于 2010-10-8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西城区 联通
LZ,为什么你要复制一遍你5月20日的帖子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4-12-23 17:46 , Processed in 0.060554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