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反复地观察目前未改动赤道仪之前的这几张照片,有所感想。 
暂时我能看到的只有以下几点。 
 
1.以三张图片(east1,west1 和south1)来说,同样单片跟2分钟,西面比东和南面要跟得好。 
西的星点长度约1.5mm, 东约3mm,南约3mm 
西的赤纬是+10度,东是+40度,南是+22度。 
高度3个都差不多在45度半天那里。 
 
其一,按理论来说,西那个星最近天赤道(零度),走得最快,其二是南,东是最慢。 
那么东应该要拉得最小才是,可实际情况并不那样。 
这三张2分钟,以我个人的眼睛作为量度尺的话,我还是感觉不够好, 
我也比较了以前拍的星点,是没以前那么好,但也不至于上个月 
初初看的时候30秒就拉到一厘米那么严重。因为我之前也有调过。 
 
其二, 在同一个对极状态下,或者是在没有“完全”对好极的状态下, 
不是完全精确的器材下,不同的地方的星是不一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是完全对好极的状态下,完全 
精确的器材下,那么不应该会有不同,应该所有不同地方的星点都一样准确。 
 
 
2.以东的拉线情况(图east2,3,)来看, 
根据我们香港的一位资深前辈的观点,南北拉线代表“器材上有误” 
东西拉线代表“对极的操作在准确度上有误”。 
东的拉线(图east3)并没有成90度,而是成大约45度那样,而且在12分钟的测试里, 
星迹不稳定,不是一条很直的线。这条线的开始部份(长度约2min/12min=1/6部份), 
它的方向是和图east1差不多的。也就是说,2分钟里的拉线方向和12分钟开头一段的方向是一样的, 
只是后来的方向都在改变中。但大体上成一个45度的方向偏移。 
我想45度代表一半的原因由器材造成,一半是由对极造成。换一个说法,我认为比如30度也就代表 
3份1和3份2之别,而90度和0度就代表完全是器材或者完全是对极引起。 
 
 
3.像南的拉线情况(图south2,3),就很明显地是偏向平行方向(成0度)拉。 
只可惜测试不久,只看到头4分钟的星迹。那为何南方会那么相对地,极端地偏向 
器材问题呢? 有什么样的器材问题呢 ? 
我觉得这和望远镜所处的位置很有关系,作晚在南方的时候, 望远镜和重垂(weight)是平放的 ! 
望远镜在东,重垂在西,那样如果不太平衡,对马达的 "阻力"是相对地要大的。 
马达的力是固定的,但"阻力"是在变化的,"阻力"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马达的力度。 
我想电跟系统它没有那么聪明,可以根据"阻力"的变化,会自动调节力度。 
也就是说,望远镜在不同的位置上,在变化的"阻力"的影响下,它的跟踪能力都不一样,都在改变中。 
那么,如果无法做得更好,我们就要注意要拍的天体位置,此时望远镜的所在的位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