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自制DIY] 手工磨制口径240毫米抛物面反射镜

[复制链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抛光,抛来抛去,抛光模上的沟槽越来越浅越来越细。这时,需要用刀尖把沟槽刮深刮宽。在抛光5个小时中,已经进行4次刮深刮宽抛光模沟槽,不到1个半小时修刮一次抛光模沟槽。
参看照片——
DSC00182.JPG

2014年9月2日拍摄
DSC00185.JPG

2014年9月2日拍摄

DSC00190.JPG

2014年9月2日拍摄

DSC00189.JPG

2014年9月2日拍摄

DSC00191.JPG

2014年9月2日拍摄

在摄氏温度28度左右时,如果抛光模连续工作几个小时,抛光模沟槽深浅和宽窄没什么变化,这样的抛光模我认为是太硬了。

点评

啊 原来还有这么一出。请问老张在当初浇筑出来沥青模你是怎么判断硬度是否合适呢 用指甲锉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0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bo2 发表于 2014-9-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数据中心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2 23:13
抛光,抛来抛去,抛光模上的沟槽越来越浅越来越细。这时,需要用刀尖把沟槽刮深刮宽。在抛光5个小时 ...

啊  原来还有这么一出。请问老张在当初浇筑出来沥青模你是怎么判断硬度是否合适呢  用指甲锉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啊?

点评

我也是用指甲刻,把化好的沥青和松香混合物取出少许,放置到常温状态后用指甲刻,指甲不容易刻进说明太硬,容易刻进又表明太软,刻进少许可能说明是可行,这个准确的度不好把握,凭经验进行吧。抛光模是否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沈阳老裴 发表于 2014-9-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联通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2 22:46
不用放置,没必要放置。不必担心变形。不一定变形。万一变形,五年之内也不会有问题,如果变形到有问题时 ...

好的好的。哈哈。。。。准备设计。

点评

镜筒长度增加23毫米吧  发表于 2014-9-3 22:25
抛物面物镜焦距估计为1073mm左右。比你设定的1050mm大23mm左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2: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黄太玄 发表于 2014-9-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移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蜀山渔樵 发表于 2014-9-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太了不起了!
让我五体投地啊

点评

向你敬礼!谢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1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抛光5小时的物镜——

DSC00189.JPG

2014年9月3日7点31分拍摄

DSC00190.JPG

2014年9月3日7点31分拍摄

DSC00188.JPG

2014年9月3日7点31分拍摄

DSC00196.JPG

2014年9月3日7点36分拍摄

DSC00197.JPG


2014年9月3日7点36分拍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抛光6小时的物镜——
DSC00181.JPG

2014年9月3日拍摄

DSC00191.JPG

2014年9月3日拍摄

DSC00196.JPG

2014年9月3日拍摄

DSC00189.JPG

2014年9月3日拍摄

明天单位大楼内刷漆,放假一天。明天上午修改成抛物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蜀山渔樵 发表于 2014-9-3 11:32
太了不起了!
让我五体投地啊

向你敬礼!谢谢关注!

点评

期待继续,直至最终成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19: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蜀山渔樵 发表于 2014-9-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联通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19:35
向你敬礼!谢谢关注!

期待继续,直至最终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nxin1977 发表于 2014-9-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我刚在天之文看了,现在再看一遍,很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enxin1977 发表于 2014-9-3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我刚在天之文看了,现在再看一遍,很过瘾

点评

谢谢关注!谢谢关注!不当之处请指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xiaobo2 发表于 2014-9-3 08:06
啊  原来还有这么一出。请问老张在当初浇筑出来沥青模你是怎么判断硬度是否合适呢  用指甲锉还是有其他更 ...

       我也是用指甲刻,把化好的沥青和松香混合物取出少许,放置到常温状态后用指甲刻,指甲不容易刻进说明太硬,容易刻进又表明太软,刻进少许可能说明是可行,这个准确的度不好把握,凭经验进行吧。抛光模是否好用,与温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气温在摄氏25度以上都比较好用。
      制作抛光模,用的抛光胶中,沥青和松香的混合物我通常按一比一比例制备,松香有时略猛(多)些。我是按体积大至估计比例,不用称量。多数情况下用手指甲刻感觉硬度不够,然后添加少量的松香达到满意的程度。

点评

老张要是能出个视频帮助新手了解这个就更好了 有关于抛光胶这方面的视频还真是不多。我觉得抛光模太重要了 那沥青的制作又是难点中得难点 经验很重要 还是希望大师不吝赐教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bo2 发表于 2014-9-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数据中心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0:57
我也是用指甲刻,把化好的沥青和松香混合物取出少许,放置到常温状态后用指甲刻,指甲不容易刻进 ...

老张要是能出个视频帮助新手了解这个就更好了 有关于抛光胶这方面的视频还真是不多。我觉得抛光模太重要了  那沥青的制作又是难点中得难点  经验很重要  还是希望大师不吝赐教啊

点评

这次弄不上视频了,等过些日子吧。以后还折腾折 折腾 。 哈哈 ! 嘿嘿 ! 我也是跟别人学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renxin1977 发表于 2014-9-3 20:12
我刚在天之文看了,现在再看一遍,很过瘾

谢谢关注!谢谢关注!不当之处请指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品雪鱼 发表于 2014-9-3 2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电信
啊,抛光后才改抛物面吗

点评

嗯 ! 抛光到光洁度最好后,在修改成抛物面。这块镜子在抛光到4小时后光洁度就已经到达最好,之后又加了2小时抛光时间,做到万无一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一品雪鱼 发表于 2014-9-3 21:40
啊,抛光后才改抛物面吗

嗯  !   抛光到光洁度最好后,在修改成抛物面。这块镜子在抛光到4小时后光洁度就已经到达最好,之后又加了2小时抛光时间,做到万无一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xiaobo2 发表于 2014-9-3 21:11
老张要是能出个视频帮助新手了解这个就更好了 有关于抛光胶这方面的视频还真是不多。我觉得抛光模太重要 ...

    这次弄不上视频了,等过些日子吧。以后还折腾 折腾  。       哈哈  !   嘿嘿 ! 我也是跟别人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方才用刀口仪检验,抛光的物镜面形保持良好,始终处于趋向抛物面状态,比在球面基础上修改更容易些。
      当前镜面曲率半径在2147mm至2149mm。修改后的抛物面P值估计为2146mm或2145mm,即焦距为1073mm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沈阳老裴 发表于 2014-9-3 08:25
好的好的。哈哈。。。。准备设计。

抛物面物镜焦距估计为1073mm左右。比你设定的1050mm大23mm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国新456 发表于 2014-9-4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阜新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张国新456 于 2014-9-4 06:34 编辑

       修改成抛物面之前,在测量物镜曲率半径基础上,初步确定P ,从而计算出检验区间的长度,以便修改与检验配合。这里,根据测量物镜的曲率半径在2147mm至2149mm,可以取P=2146mm(注:P=2f  ,焦距f =P/2  )。检验区间长度等于物镜的深度。这样,检验区间的长度:[(241/2)*(241/2)]/(2P)=[(241/2)*(241/2)]/(2*2146)=3.383  (毫米) 。P值随着修改的继续会有很小的变化,检验区间的长度虽然变化很小也应在修改阶段相应的时候计算一下。以毫米为单位,计算出的检验区间长度值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是必要的。           把物镜修改成抛物面过程中镜面曲率半径(或说P或说焦距)的变化很小,一般不超过几毫米,影响到检验区间的变化也很小在几微米之间。例如:如果修改过程中P变化到2145mm,则检验区间长度为[(241/2)*(241/2)]/(2*2145)=3.38467mm。与前面比较看,P缩小1毫米,检验区间长度增加3.38467mm - 3.383 mm=0.00167mm =1.67微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