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天回顾一点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1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18日

    1962年——咸阳首次发现秦统一度量衡招牌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过部分勘探和发掘。从已出土的遗址和器物中,对咸阳故都的位置、范围等情况和秦的物质文化特点,尤其是首次发现的统一度量衡招牌,对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的具体措施有了进一步了解 。

    1965年——上升2号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次在太空行走。

    1966年——赵州桥遭强烈地震安危无恙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附:1933年梁思成考察赵州桥时的考察报告(摘自《中国赵州桥志》)
    赵县大石桥即安济桥
    梁思成

绪言

    北方有四大胜迹著名得非常普通,提起来,乡间的男女老少大半都晓得“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为着给记忆力的方便,这两句歌谣便将那四大胜迹串在—起,成了许多常识之一种。

    四处中之赵州桥,在一般平民心目中,更是个熟识的古迹。《小放牛》里的:

    赵州桥,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谁没有听过或呻过它几遍?这平民心目中的四件宝贝,我前已调查考证过两处。第—处正定,不止是那73尺铜铸观音可观,隆兴寺全寺中各个建筑,且是宋代遗建中极重要的实物。第二处应是县佛宫寺木塔,全塔木构,高60余米,建于辽清宁二年。为我国木塔中之最古者;巍峨雄壮,经八百余年风雨,依然屹立,宜尊为国宝之—。

    这—次考察赵州,不意不单是得见伟丽惊人的隋朝建筑原物,并且得认识研究这干数百年前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竞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所以除却沧州铁狮子我尚未得瞻仰不能置辞外,我对于北方歌谣中所称扬的三个宝贝,实在赞叹敬仰不能自己,且相信今日的知识阶级中人,对这几件石传瑰宝,确有认识爱护的必要,敢以介绍人的资格,将我所考察所测绘的作成报告,附以关于这桥建筑及工程方面的分析,献与国内同好。

    除大石桥外,在赵州更得到计多宝贝,其中有两座桥,一座是县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即所谓小石桥;一座是县西南八里宋村的济美桥。因为他们与大石桥多有相同之点,所以—并在此叙述。

    在赵州调查期间,蒙县立中学校长耿平允先生及诸教员多方帮忙,并许假住校中;县政府,建设局,保卫团亦处处保护,给予便利,都是我们所极感谢的。

    安济桥

    安济桥——俗呼大石桥——在赵县南门外五里洨水上,一道雄伟的单孔弧券,磺跨在河之两岸,在券之两端,各发两小券。桥之北端,有很长的甬道,由较低的北岸村中渐达桥上。南岸的高度比桥背低下多,不用甬道,而在桥头建立关帝阁—座;是砖砌的高台,下通门洞,凡是由桥上经过的行旅,都得由这门洞通行。桥面分为三股道路、正中走车,两旁行人。关帝阁前树立一对旗杆、好象是区划出大石桥最南头的标识。

    这—带的乡下人都相信赵州桥是“鲁班爷”修的,他们并且相信现在所看见的大石券,是直通入水底,成—个整圆券洞!但是这大石券由南北两墩壁垒起,跨长37.47米(约十二丈)且为弧券。

    按光绪《赵州志》卷—:

    安济桥在州南五里洨水上,一名火石桥,乃隋匠李春所造,奇巧固护,甲于天下。上有兽迹,相传是张果老倒骑驴处……

    关于安济桥的诗铭记赞,志载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为唐中书令张嘉贞的《安济桥铭》:

    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试观乎用石之妙,楞平砧斫,方版促郁,缄穹窿崇,豁然无楹,吁,可怪矣!又详乎乂插骈,磨砻致密,甃百象一,仍餬灰□,腰铁铨[戚下加足]。两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虽怀山而固护焉,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其栏槛□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踞,眭盱翕欻,若飞若动。……

    可惜这铭的原石,今已不存。张嘉贞,新唐书中有传,武后时,拜监察御史,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为中书令,当时距隋亡仅百年,既说隋匠李春,当属可靠,其他描写的句子,如“缄穹窿崇,豁然无楹”,“腰铁铨[戚下加足]”和“两涯嵌四穴”,还都与我们现在所见的一样。只是“其栏槛□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踞,眭盱翕[炎欠],若飞若动”则已改变。现在桥的西面,有石栏版,正中几片刻有“龙兽之状”,刀法布局,都不见得出奇,当为清代补葺,东面南端,尚存有旧栏两版,或许就是《小放牛》里的“玉石栏杆”,但这旧栏也无非是明代重修时遗物而已。至于文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正可表明这桥的造法及式样,乃是一个天才的独创,并不是普通匠人沿袭一个时代固有的规矩的作品;这真正作者问题,自当格外严重些。

    志中所录唐代桥铭,尚有李翱、刘涣、张彧篇,对于桥的构造和历史虽没有记载,但可证明这桥在唐代已是“天下之雄胜”。这些勒铭的原石,也都不存在了。

    在小券的壁上,刻有历代的诗铭题字,其中有大观宣和及金元明的年号。这千三百余年的国宝名迹,将每个时代的景仰,为我们留存到今日。

    这坚壮的石桥,在明代以前,大概情形还很好。赵州志录有明张居敬重修大石桥记,算是修葺的第一次记录。记中说:

    世庙初,有鬻薪者,以航运置桥下,火逸延焚,致桥石微隙,而腰铁因之剥销;且上为辎重穿敝。先大夫目击而危之曰:弗葺将就颓也!以癸亥岁,率里中杜锐等肩其役,垂若而年,石敝如前,余兄弟复谋请李县等规工而董之,令僧人明进缘募得若干缗,而郡守王公实行为督敕。经始丁酉秋,而冬告峻,胜地飞梁,依然如故。……

    按张居敬隆庆丁卯(公元1567年)举人,他的父亲张时泰,嘉靖甲子(公元1564年)举人,中举只比他早三年。记中所谓癸亥,大概是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丁酉乃万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这是我们所知道修桥的唯一记录,而当时亦只是“桥石微隙而腰铁剥销”而已。

    现在桥之东面已毁坏,西面桥石极新。据乡人说,桥之西面于明末坏崩,按当在万历重修之后若干年,而于乾隆年间重修,但并无碑记。桥之东面,亦于乾隆年崩落。至今尚未修葺。落下的石块,还成列的卧在河床下。现在若想拾起重修,还不是—件很难的事。

    石桥所跨的洨水,现在只剩下干涸的河床,掘下2米余,方才有水,令人疑惑那暇来的“怒水荡突。”按《州志》引《旧志》说水有四泉;张孝时《洨河考》谓其“发源于封龙山……瀑布悬崖,水皆从石罅中流出,……”《汉书地理志》则谓“井陉山洨水所出”,这许多不同的说法,正足以证明洨水的干涸不是今日始有的现象。但是此桥建造之必要,定因如《水经注》里所说“洨水不出山,而假力于近山之泉,……”“受西山诸水,每大雨时行,伏水迅发,建瓴而下,势不可遏,……”“当时颇称巨川。今仅有涓涓细流,限夏秋霖潦,挟众山泉来注,然不久复为细流矣。”

    现在洨水的河床,无疑比石桥初建的时候高得多。大券的两端,都已被千余年的淤泥掩埋,券的长度是无由得知。我们实测的数目,南北较大的小券的墩壁(金刚墙)间之距离37.47米,由四十三块大小不同的楔石砌成;但自墩壁以外大券还继续的现下去其净跨长度,当然在这数目以上。这样大的单孔券,在以楣式为主要建筑方法的中国,尤其是在—千三百余年以前,实在是—桩值得惊异的事情。诚然,在欧洲石建筑中,37米乃至40米以上的大券或圆顶,并不算十分稀奇。罗马的帕蒂农(公元123年)大圆顶径约42.5米,半径约21米;与安济桥约略同时的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教堂(今为礼拜寺),大圆顶径约32.6米,半径17.2米。安济桥的净跨固然比这些都小,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点,乃在安济桥的券乃是一个“弧券”,其半径约合27.7米;假使它完成整券,则跨当合55.4米。应当是古代有数的大券了。中国用券,最古的例见于周汉陵墓,如近岁洛阳发现的周末韩君墓、墓门上有石券,旅顺附近南山里诸汉墓,门上皆有圆券;鲁蜀诸汉墓,亦多发券。至于券桥之产生,文献与实物,俱元佐证,是否受外来影响,尚待考证。我们所知道关于券桥最初的记载,有《水经注谷水》条:

    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涧有石梁,即旅人桥。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题太康三年十—月初就功。

    由文义上看来,其为券桥,殆少疑义,且后世录券桥文字中所常用“几孔”字样,并末见到,所以或许也是—座单孔券桥。后世常见的多孔券桥,其重量须分布于立在河心的墩子上,即今日所谓金刚墙。但是古代河心多用柱——木柱或石柱——石墩见于记载之始者,为庸洛阳灭津桥,于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在这种方法发明以前,我颇疑六朝以前的券桥都是单券由此岸达于彼岸的。所以大石桥的尺寸造法虽然非常,但单券则许是当时所知道的唯一办法。

    现代通用的砌券方法,是罗马式的纵联砌券法,砌层与券筒的中轴线平行而在各层之间使砌缝相错,使券筒成为—整个的。许多汉代墓券,也是用罗马式砌法。安济桥大券小券的砌法。出我意外的,乃是巴比伦式的并列砌券法,用28道单独的券,并比排列着,每道宽约35厘米强。大券1.03米,全部厚度相同。

    每石长度并不相间,自70原米至109厘米不等。各块之间皆用“腰铁”两件相连,无论表券(即券面)里券,都是如此做法。西欧券顶正中如意石刻有兽面,并用腰铁三个;这是近代重修的。券面隐起双线两道,大概是按原状做成。各道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络,除却在大券之上,用原约33厘米的石板,依着券筒用不甚整齐的纵联式砌法铺在券上,其主要砌缝与大券二十八道券缝成正角;即清式瓦作发券上之“伏”。它的功用,似在做各道单独的大券间的联络构材。但是这单薄的伏——尤其是中部——和它上面不甚重的荷载所产生的摩擦力并不足以阻止这些各个券的向外倒出的倾向。

    大券两端下的券基,为免水流的冲击,必须深深埋入,绝不只在现在所见的券尽处,虽然亦不能如乡人所传全券成一整圆。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发掘后,我因不得知道桥基造法而失望,也正如乡下人,因不能证实桥券为整圆而大失望一样。

    再讲这长扁的大券上面,每端所负的两个小券,张嘉贞《铭》所说的“两涯嵌四穴”,真是可惊异的表现出一种极近代的进步的工程精神。罗马时代的水沟诚然也是券上加券,但那上券乃立在下券的券墩上,而且那种引水法,并不一珲是智慧的表现,虽然为着它气魄雄厚,古意纵横,博得许多的荣誉。这种将小券伏在大券上,以减少材料,减轻荷载的空撞券法,在欧洲直至近代工程中,才是一种极通用的做法。欧洲古代的桥,如法国Montauban 十四世纪建造的Pont des Consuls,虽然在墩之上部发一小券,但小券并不伏在主券上。真正的空撞券桥,至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才盛行于欧洲。Brangwyn & Sparrow 合著的《说桥》(A Book of Bridges),则认为1912年落成的Algeria,Constantine 的 Point Sidi Rached ,一道主券长70米,两端各伏有四小券的桥,是半受罗马水沟影响,半受法国Cetet 两古桥(公元1321年)影响的产品。但这些桥计算起来,较安济桥竟是晚七百年,乃至千二百余年。

    这两个小券,靠岸的较中间的略大,也是由二十八道并列的单券合成,如同大券一样,它们也是弧券,虽然在这地位上,用整半圆券,或比较更合理。靠岸的一样,有方石砌成的墩壁,以承受第—小券(即较大的一个)一端的推力。第—小券与第二小券(即较小的一个)相接处,用石墩放在大券券面上承托着。在东面损坏处,可以看出券面上凿平,以承托这石墩;西面却是石墩下面斜放在券面的斜面上,想是后世修葺时疏忽的结果。据我们实测,南北四小券都不是规矩的圆弧,但大略说,北端第一小券半径约2.3米,净跨3.81米,第二小券半径约1.50米,净跨2.8米;近河心一端的券脚,都比近岸一端的券脚高。小券的厚度为66厘米,上加厚约20厘米的伏。但在北端西南,第一小券券脚尚是—块旧石,较重修的券面厚约20厘米,可以看出现状与原状出入处。第二小券上如意石兽面,大概也是重修前的原物。

    因为用这种小券,大券上的死荷载合减轻了许多。材料也省了许多,这小券顶与大券顶间的线,便定了桥的面线。桥面以下,券以上的三角形撞券,均用石砌满,上铺厚约27—28厘米的石板,以受车马行旅不间断的损耗。

    这桥的主要造法既是二十八道单独的弧券,券与券间没有重要的联络构材,所以最重要防备的是各个石券向外倒出的倾向。关于这个预防或挽救的方法,在这工程中,除去上述的伏,以砌法与二十八道券成纵横的联络外,我们共又发现三种:
①在券面上,小券的券脚处,有特别伸出的石条,外端刻作曲尺形,希冀用它们钩住势要向外倒出的大券。
②在小券脚与正中如意石之间,又有圆形的钉头表示里面有长大的铁条,以供给石与石间所缺乏的粘着力。但这两种方法之功效极有限,是显而易见的。
③最可注意的乃是最后—种,这桥的建造是故意使两端阔而中间较狭的。现在桥面分为三股,中间走车,两旁行人,我们实测的结果,北端两旁栏杆间,距阔9.02米;南端若将小房移去,当阔约9.25米;而桥之正中,若东面便道与西面同阔(东面便道现已缺三券)则阔仅8.51米。相差之数,竞自51厘米乃至74厘米,绝非施工不慎所致。如此做法的理由、固无疑的为设计者预先见到各个单券有向外倾倒的危险,故将中部阔度特意减小,使各道有向内的倾向,来抵制它,其用心可谓周密,施工亦可谓谨慎了。

    但即此伟大工程。与自然物理律抗衡,经历如许年岁,仍然不免积渐伤损,所以西面五道券,经过千余年,到底于明末崩倒。修复以后,簇新的石纹,还可以看出。后来东西三道亦于乾隆年间倒了。现在自关帝阁上可以看出桥东面的中部,已经显然有内外崩倒的倾向,若不及早修葺,则损坏将更进步了。

    桥本身而外,尚有附属建筑物二:

    (1)在桥的南端岸上的关帝阁。阁由前后两部合成,后部是主要部分,一座三楹殿,歇山顶。筑在坚实的砖台上。台下的圆门洞正跨在桥头,凡是由桥上经过的行旅全得由此穿过。由手法上看来,这部分也许是元末明初的结构。前部是上下两层的楼,上层也是三楹:下层外面虽用砖墙,与后部砖台联络相称。内部却非门洞,而是三开间,以中间一间为过道,通联后部门洞,为行人必以之处。上层三楹前殿,用木楼版,卷棚悬山顶。这前部,由结构法上看来,当属后代所加。正殿内阁关羽像,尚雄伟。前榴下的匾额,传说是严嵩的手笔。

    (2)靠在阁下,在桥上南端西面便道上,现有小屋数檐当是清代所加。

    (3)桥之北端,在墩壁的东面,有半圆形的金刚雁翅。按清式做法。雁翅当属桥本身之一部。但这里所见,则显然是后世所加,以保护桥基及堤岸的。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3-18 15:31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空星夜 发表于 2007-3-1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怎么今天的这么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1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19日

    1900年——伊文思爵士开始挖掘公元前16世纪的克诺索斯宫

    1900年3月19日,英国考古学家亚瑟·约翰·伊文思开始挖掘赫拉克利翁的克诺索斯宫。这是公元前16世纪克里特的文化中心,也是希腊神话中虚构的米诺斯国王的首府。

    附:克诺索斯宫的毁灭(约公元前1450年)

  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50年间,地中海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宫是米诺斯文化的中心。在克里特岛以北的约110千米处有一个火山岛,即桑托林岛(现称锡拉岛—译注)。

  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在难能可贵的托林岛和克里特岛发生了若干次破坏性极大的地质变动。人们不知道这些变动是间隔几年才发生,还是同时总爆发的。但是大家已知道,桑托林岛有过巨大的火山爆发,之后又遭海啸侵袭。桑托林岛上的居民点完全被熔融的岩流毁灭。同时,大量的火山灰云升入空中。而根据一些考古学家的意见,火山灰掩埋了克诺索斯宫。

  可以肯定的是,当20世纪初克诺斯宫被发掘出来时,考古学家们必须挖穿火山喷出的物质。他们还发现了受地震严重破坏的痕迹,地震可能是同一次地质变动引起的。有一种推测认为,地震可能先发生,使米诺斯人有时间离开克诺索斯宫,驾船逃跑。后来他们可能被海啸淹没。

  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不可能知道,但这次灾难标志着米诺斯文化湮没的开始。

  桑托林岛在历史上一直是火山喷发的场所。最壮观的一次是公元前196年的海底火山喷发,当时从海面喷射出的火焰持续了4天。这次火山喷发结束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岛屿。

    1997年——中国政府表示反对克隆人试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0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0日

    1896年——清朝建立邮政,中国邮政正式诞生

    1970年——贝内特彗星到达近日点
    1970年3月20日,贝内特彗星过近日点时彗尾已长达11度,亮度达0等。 后发现于黎明前的东方天空,彗尾日渐变长,达20度以上,粗而弯的橙黄色尘埃彗尾和直线延伸的蓝色气体彗尾漂亮而易于区分,为自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以来最辉煌的彗星之一。

  贝内特彗星于1969年12月28日由南非业余天文学家贝内特发现而命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1日

    1955年——中国首次发现三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1955年3月21日, 中国首次发现三亿年前的古生物--节甲类鱼化石。这块鱼化石由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乐森洵在四川江油县发现,命名为“乐氏江油鱼”。

    1999年——首次载人热气球环球飞行成功
    1999年3月21日,瑞士探险家伯特朗·皮卡尔和伙伴布里敦·布赖恩·琼斯完成首次乘热气球不间断环球飞行在埃及沙漠降落,共飞行19天21小时55分,创下环球飞行的距离、持续时间和高度的纪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2日

    1895年——巴黎放映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

    1914年——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开始使用人体模特
    1914年3月,上海图画美术学院西洋画科三年级学生,按教学计划拟采用人体模特儿写生。
    因国内尚无先例,不论男女模特儿都无人肯做,不得已找了一个小孩代替,年约15岁,名叫和尚,是该校使用的第一个人体模特儿。学生提出改用成年模,但旧俗难容。后有一青年愿以高价半裸,不肯全裸。学校再以重金招雇模特儿,来者一进画室竟都含羞而逃,连续20余名。至最后一人,学校不准他临阵脱逃,否则罚款。他胆怯脸红,宁愿罚钱。询其身上有否皮肤病,言无。经再三解说,遂同意试试。虽裸身在画室,可是肌肉显得十分紧张。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空星夜 发表于 2007-3-2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萤羽 发表于 2007-3-2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教育网/华南农业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教育网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3日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禁止讲授进化论
    [按: 原来误认在3月13日,更正。刚好翻不出什么好东西来说今天,差点空白]

    1925年3月23日,美国田纳西州州长奥斯-J-皮伊签署法令,禁止学校讲授进化论。他说:“《圣经》中说人是由上帝创造的。任何一种认为人类起源于其它低等动物理论都是对《圣经》上述说法的否定。”
    这一法令规定,在州立公立学校或州立大学讲授任何违背《圣经》中人类起源说的理论都是有罪的。皮伊说这一法令反对一种发扬所谓的科学而否认《圣经》的违反宗教原则的倾向。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4日

    1844年——莫尔斯建成第一条电报线并拍发第一封电报
    1844年3月24日莫尔斯在美国建成第一条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全长60公里,同日举行了电报线路启用仪式。
    同一天,莫尔斯在美国国会议事厅拍发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自此,人类通信事业进入新时代。

    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郭霍宣读发现结核杆菌
    1882年3月24日罗伯特·郭霍在柏林宣布在肺结核人的痰中发现了结核杆菌,从而确立了结核病的病原体。这是控制结核病历史上的最重要的第一个里程碑。
    尽管20世纪50年代有效抗结核病药物就已问世,但世界上大多数人却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服务。从1882年郭霍氏发现结核菌以来,至少又有约2亿人死于结核病。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1996年开展了第一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教育活动。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

    199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专家考证墓主为西汉大数学家张苍

    资源: 《张家山汉墓竹简研究述评》(中国秦汉史研究会www.bmy.com.cn/history/htdocs/XXLR1.ASP?ID=5144)

    中国经济史论坛《漫谈《张家山汉墓竹简》的主要价值与作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汉律价值初探(笔谈之二)》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618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Turkish Cats 发表于 2007-3-2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温州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原帖由 Turkish Cats 于 2007-3-24 17:25 发表
我初中那学校也搞这个,但似乎没坚持几天.楼主大叔要坚持啊!


不怕。
时间不配合,栏目多的是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5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5

      1655年——荷兰著名天文学家惠更斯用改进的望远镜发现土星也有卫星
    由惠更斯发现的卫星是土卫6,它是土星最大的卫星。

    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

    1970年——协和客机超音速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首种以超音速飞行的客机。

    1996年——百武彗星到达近地点,约0.1个天文单位,即150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40倍
    百武彗星大小与哈雷彗星相似,直径约10公里,运行周期约1.84万年,是日本天文爱好者百武裕司于1995年底首先发现。成为继1976年3月威斯特彗星回归20年以来最明亮的一颗彗星。

    1997年——澳大利亚参院以微弱多数推翻1995年制定的世界首部安乐死法

    1999年——中国第一头转基因牛诞生
    1999年3月25日,记者从中国工程院转基因动物和医药产业讨论会获悉,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自1998年成功地培育出转基因羊之后,1999年初又成功地培育出我国首例转基因试管牛。
  这头转基因牛是头公牛,取名为“滔滔”,2月19日诞生于上海市奉贤县奉新动物试验场,出生时体重38公斤。经DNA分析,它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中国工程院院士、课题组负责人曾溢滔教授介绍,这头公牛成熟配种后,它的“女儿”产下仔牛,可望分泌含有人血清白蛋白的牛奶,这标志着中国转基因动物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6 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6日

    1952年——匹兹堡大学乔纳斯·索尔克博士试验成功脊髓灰质炎预防疫苗                  
    1952年3月26日乔纳斯·索尔克博士在90个成年人和儿童身上试验脊髓灰质炎预防疫苗成功。这种疫苗是用来杀死这种令人恐怖的使人致残的病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疫苗可以用来预防所有三种脊髓灰质炎的病菌的侵入。
    索尔克的报告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实验的结果令人鼓舞。但实验结果并没有找到一种目前很实用的疫苗,还需进一步实验来证明这种疫苗的安全有效性。

    1986年——中国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1986~2000年实施。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建议组织专家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论证。同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为纪念4位科学家的提议,这个计划纲要被命名为“863计划”。
    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国力和世界高技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这个计划选择了生物、信息、自动化、能源、新材料、航天、激光等7个技术领域作为中国高技术发展的重大领域。
    1996年,海洋高技术被正式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研究领域。为把“863计划”向更高层次推进,“S-863计划”正在研究制定。
    通过实施该计划,已逐渐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发展战略。完成了高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总体布局,建立起一批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品开发基地,培养造就了新一代高技术研究队伍,获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成果,部分成果已开始向商品化、产业化延伸,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1996~1997年,该计划取得科研成果268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1项,国际先进水平125项,108项成果获得国家或部委级科技奖励,取得专利95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9504篇。

    1995年——王海首次打假
    1995年3月26日,王海首次出现在北京的隆福大厦,开始向假冒伪劣产品宣战,依据是199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消费者被欺诈可获双倍赔偿。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gxyzd1 发表于 2007-3-2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电信
千眼观音真厉害,还能坚持,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7日

    2004年——美国宇航局X-43A试验机成功完成近马赫数7的高超音速飞行,打破喷气式飞机速度世界纪录
    2004年3月27日,美国宇航局在德莱登飞行研究中心对X-43A无人机进行飞行测试,由B—52母机从1.3万米高度投放,利用“飞马”助推火箭加速跃升到3万米高度,随后火箭脱离,X—43A自身发动机启动,以大约马赫数7的速度飞行了11秒,最高速度达马赫数6.83,即每小时5000英里(时速8047公里),创下喷气式飞机速度世界纪录,此前纪录为马赫数5+。
    目前,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火箭发动机飞机为NASA的X-15试验机,马赫数6.7;飞行速度最快的有人驾驶喷气式飞机是美空军的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马赫数3+。
    美国宇航局于1996年开始立项研制高超音速冲压式喷气飞机及其相关技术。2001年首次高超音速冲压喷气飞机试飞失败。
    X-43A无人机项目是美国宇航局“Hyper-X”项目的一部分,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机长3.7米,重量1.2吨,设计最高速度每小时10万公里,研制耗资2.3亿美元。
    动力为界于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之间的“scramjet”(超音速燃力冲压喷气发动机),与火箭不同的是从大气中获取氧气工作;与一般喷气发动机不同的是不靠叶片压缩空气供氧,而是通过飞机超音速飞行压缩空气以供发动机运转,因此,X—43A的发动机必须在助推火箭将其达到马赫数3以上时才可点火工作。

    2006年——发现地球俘获小行星“2003 YN17”

    2006年3月27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小行星专家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博士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一颗同时环绕太阳和地球运行的小行星,从1996年开始绕地球轨道飞行,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准卫星”,命名为“2003 YN17”。
    该天体像一块巨大的鹅卵石,呈不规则形状,被怀疑是月球表面与太空岩石发生大碰撞后形成的一大块碎片。它以马蹄铁形轨道绕太阳旋转,同时像月球一样环绕地球飞行,轨道平面几乎与地球一样,但是轨道与众不同,呈现出螺旋形状,造成它的位置在地球前后方不断变化。
    研究报告称,这颗小行星于1996年被地球引力所捕获,开始环绕地球运行,成为地球的第一颗“准卫星”。经初步分析认为,在未来数年里,这颗小行星撞击月亮或地球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乔达斯预计这颗小行星绕地球运行的状态将会一直持续到2006年,随后会脱离绕地轨道。
    2004年发现的近地小行星“2002 AA29”直径约60米。据推算,500年之后这颗小行星才开始围绕地球运行,过程大约持续40年。
    此外,小行星“Cluithne”在绕日公转的同时,有时也会绕地运行。
    乔达斯称,这些天体很可能来自一个新的小行星族群。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空星夜 发表于 2007-3-2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电信
搬个凳子顶一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vovoylx 发表于 2007-3-2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教育网/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教育网
哇!!!!佩服千眼观音呀
继续  加油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8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8日

    1910年——法国亨利·法布尔成功试飞第一架水上飞机
    第一架从水上起飞的飞机由法国早期飞行家和飞机设计师瓦赞兄弟制造。是一架箱形风筝式滑翔机,机身下安装浮筒,于1905年6月6日由汽艇在赛纳河上拖引起飞。
    1907~1909年,亨利·法布尔在水上和陆上进行水上飞机基础理论研究。
    1909年,法布尔开始制造飞机。第一架样机装有3个浮筒和3台安扎尼发动机,未能起飞。同年下半年,制造第二架样机,木制构架单翼结构,飞机前端有一对舵和两个水闰升力面,上面的一个作升降舵。机岙前部有一浮筒,机翼下装两个胶合板制浮筒。1910年3月28日在马赛附近海上首次试飞,滑行速度55公里/小时,未能起飞。第二次试飞中飞离水面,直线飞行约500米。世界上第一架靠自身动力在水上起降的水上飞机诞生了。第二天飞行距离达6公里。
    1911年,法布尔制造的另一架水上飞机试飞坠毁,因花费太大而停止自主研制,转而为他人的飞机设计和制造浮筒。这一年,他为一架瓦赞式双翼机设计了浮筒,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架水陆两用飞机。同年2月,美国飞机设计师柯蒂斯驾驶自制船身形大浮筒双翼机在水面上起降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架船身式水上飞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3-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3月29日

    1919年——美科学家罗伯特·戈达德预言火箭登月旅行将成为可能
    1919年3月29日美国马萨诸赛州克拉大学物理学教授罗伯特·戈达德发表专论,预言火箭登月旅行有一天会成为可能。

    195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三色电视显像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19:13 , Processed in 0.09219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