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天回顾一点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1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1日

    1405年——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朝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首次率队出使西洋。
    舰队规模208艘船,含长44丈、宽18丈宝船62艘,人员2.7万余,含航海技术人员、管理事务人员、翻译、医生等。
    航程始自苏州府刘家港(今江苏省太仓县浏河口),东出转经福建沿海南下,行外交于占城(今越南南方)、爪哇、归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刺加、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锡兰等国,至1408年9月返航。
    1405年~1433年(明永乐三年~宣德八年)郑和累计七下西洋,至1433年4月上旬(明宣德八年三月中旬)中途病故于古里。所率船队出使期间共访亚洲、非洲30多国,航程最远至非洲东岸赤道以南、麻林地(今肯尼亚马林迪)及慢八撒(今肯尼亚蒙巴萨港)。
    后记: 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手航海资料,已毁于这般大航海之后不久明朝之海禁动作,详史难查也。
    附 古代中国航海之自劫
    中国古代航海曾经历正常发展的初、中阶段,符合利用漫长海岸出航条件开发海洋资源的文明发展趋势。史可查者最早见于5000年前胶州三里河人于山东半岛近海之渔猎鲅鱼虎鲸之事;继以秦徐福东渡扶桑;接汉开通西印度、斯里兰卡航线;连三国东吴赴台湾海南及直交罗马帝国;至隋出使东南亚沿海各国;更唐辟海上丝路;宋以指南针大展,已南宋建6000余舰水师;延续于明,古中国造船航海达巅峰,郑和乃可巨舰浩荡成行,为其基础,官民海上交通贸易已繁甚。
    而至此,中国封建制度发展也跃巅峰,禁徙重农抑工商之意尤甚,乃为闭关锁国而重出海禁一击。
    明太祖朱元璋已有禁令,而明成祖朱棣好功故逆(或传并涉欲搜似外逃之建文帝朱允炆),演宣威海外而不贸易图利之古中国航海史形式辉煌绝唱,终因浩费国力,群臣抵触甚,待朱棣死,明仁宗朱高炽即罢此为,并复行闭锁之愿,禁绝朝贡贸易与民间贸易,使船搁置任朽废,毁远航船及出洋图档,捕出海之商,造舰逾规者死;力未足犁庭扫穴,民尚演至走私,残喘中,至正德,官僚豪强与商结以行私,抗官并袭民为灾,成有明一代倭寇之患。嘉靖起重典以罢市舶厉行海禁,求自闭至断绝海上交通,并御倭所策迁沿海之民于内、沦私贸者为匪寇以灭等,海禁之烈造极,重创中国航海诸基础。明之禁绵延200年,至于清,封建制度之本与克服台澎郑氏之役、倭患尤存之防等因,继行海禁,历时和明前后以500年计,协造古中国文明由盛转衰于海洋时代大挫主因之一。
    [按:后历封建与海禁苦果之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难,中国内河、外海航运实力思痛艰难初苏,终非全无可资,至二战宁沪汉之尽陷,势为九鼎将倾,民船同负存亡之重,擎杯水以救车薪,溯长江,嗤蜀道,越滟滪,通川渝,力救工业辎重载运至战略纵深,国脉遂存。所谓柱国救亡,其勋可黯公侯矣。]

    1946年——比基尼面世
    1946年7月11日,模特儿米舍利娜·贝纳迪尼在巴黎服装展示会展示设计师路易·雷阿德的新型三点式泳装。
    至其时,泳装仍处相对保守的设计阶段,服装遮盖身体大部。而雷阿德的设计裸露上腹部大部,泳装选用印有报纸内容板块的面料,暗示此设计将在报纸上占有大量版面。近期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氢弹试验,雷阿德便将三点式泳装取名“比基尼”,寓其将有相似的爆炸性效果。果然,如此暴露的泳装一出,观众惊叫不已,其闻名程度如比基尼岛的氢弹爆炸一般轰动世界,甚至使人对“比基尼”一词的理解即为三点式泳装,而忘记那颗氢弹也。

    1962年——首次卫星直播电视节目
    1962年7月11日,英、法电视节目信号由英国广播站向通讯卫星发送,经卫星中继转发,由美国设于缅因州安多弗的地面站天线接收,向美国观众播放。播放历时7小时35分。

    1987——全球人口达50亿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7-11 15:50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2日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坦克战
    1943年7月12日二战库尔斯克战役第二阶段,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力SS装甲军、第48装甲军等与苏军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第5近卫集团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15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生坦克遭遇战,双方共约1500辆坦克(具体数字存争议)投入战斗,车型含德军虎式重型坦克、MK5型主战坦克、苏军T34主战坦克等,为二战最大规模坦克战,也是坦克成为陆战主力的重要标志。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3日

    1904年——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
    1904年7月13日,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为世界最长铁路。铁路起始于俄国莫斯科切尔亚宾斯克,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8公里。西伯利亚大铁路跨8时区16河,经山脉、西伯利亚针叶林带、草原、冻土带,临贝加尔湖,抵太平洋西海岸,全程旅行用时7天。
    19世纪中期西伯利亚大铁路工程开始研究论证。1891年决定修建。1891年5月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向北动工,1892年7月从切尔亚宾斯克往东修建。1896中俄国签约修建中东铁路穿越满洲缩短里程。1898年伊尔库次克至哈巴罗夫斯克段完成。1904年7月13日铁路竣工通车。铁路欧洲部分占里程的19.1%,亚洲部分占80.9%;西起1778公里处乌拉尔山麓立碑记为欧亚分界点。
    西伯利亚大铁路跨8时区16河,经山脉、西伯利亚针叶林带、草原、冻土带,临贝加尔湖,抵太平洋西海岸,全程旅行用时7天。

    1919年——飞艇首次成功往返飞跃大西洋
    1919年7月2日,英国R-34号硬式飞艇从英国爱丁堡普尔海姆基地起飞,于7月6日着陆美国纽约长岛米尼奥拉罗斯福机场,飞行用时108小时12分,航程5797公里,平均时速约55.6公里(30节)。7月10日R-34号飞艇返航,借西风带便利于1919年7月13日降落普尔海姆基地,回程用时75小时。
    20世纪初飞艇称雄时代,为抗衡德国“天空舰队”,英国仿制齐伯林飞艇遂成R-34号飞艇,但飞机和防空兵器技术已发展,飞艇变肉靶子了,后不玩它也。
    附: R-34号此行带机组30人,将回程时装配工威廉·巴兰坦被踢出,未料其暗藏于艇跟飞而回,遂成航空史飞越大西洋偷乘之首行。

    1947年——美国发现恐龙化石
    1947年7月13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考察人员在阿尔伯克基北部100英里发现两亿年前恐龙骨骼化石。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4日 历史上的前天

    1965年——美国“水手4号”星际探测器首次飞掠火星
    1964年1月28日美国发射“水手4号”星际探测器,1965年7月14日以10000公里距离飞掠火星。探测器拍摄首批火星高分辨率照片,覆盖70%火星表面,发现火星表面存在大量环形山,且大气层远比预料稀薄;发现北极冠附近奥林匹斯火山口。
    奥林匹斯山Olympus Mons是太阳系已知最大火山,直径约550公里,高约27公里,火山口直径约80公里。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5日 历史上的昨天

    1954年——KC—135、波音707原型机首次试飞
    1952年美国波音公司开始研制DASH80四发远程喷气运输机,1954年7月15日367-80号试验机首次试飞。不久,基于此研制KC—135空中加油机。1957年基于KC—135发展成民用客机波音707。
    DASH80衍生出多种机型,军用型包括美国空军KC—135加油机,E—3、E—6预警机和潜艇通信中继机,及“空军一号”总统专机,民用型波音707改型颇多,在民航喷气时代初期替代了英国“彗星”式客机,促成波音公司的崛起。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6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6日

    1940年——不列颠空战开始
    二战中法国战败后,德国为迫使英国投降实施“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准备先消灭英国空军。1940年7月16日制空权争夺战开始,德国空军投入3个航空队共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半;英国投入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但德军飞机作战空域远离基地,往返费时,而英军飞机本土作战,出击次数更多,双方实力近同。
    空战第一阶段——1940年7月16日~1940年8月12日
    德国空军攻击英吉利海峡护航舰队,并对英国南岸港口骚扰性攻击,以诱歼英国战斗机。英国空军只出动少量飞机防御而保存实力。空战中德军损失296架,英军损失148架。
    空战第二阶段——1940年8月13日~1940年9月6日
    德国空军对英军机场、雷达站、飞机工厂和补给设施实施大规模轰炸,并寻求与英国空军决战。8月24日起进入决定性阶段,德军每天出动1000多架次,严重破坏英国南部5个军用机场和6个雷达站,几乎摧毁南部整个通讯系统。英国空军被迫卷入消耗性空战,同时对德国本土进行报复性轰炸,双方均受巨大损失。
    空战第三阶段——1940年9月7日~1941年5月
    德国空军转对英国伦敦和其他主要工业城市实施战略轰炸,以摧毁英国工业实力和英国军民抵抗意志。英国空军压力得缓,未丢失制空权。
    1941年10月12日,希特勒正式承认入侵英国失败,取消“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结束。
    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投弹6万吨,损失飞机1733架,飞行员死亡及被俘6000名;英国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名,建筑被毁100多万栋,居民伤亡8.6万余。

    1945年——原子弹首次试爆
    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人类进入核能利用时代。
    1939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成功利用中子分裂铀原子。
    1942年美国制定“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1945年7月16日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当量约2万吨TNT。

    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
    1993年3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尤金·苏梅克Eugene Shoemaker和卡罗琳·苏梅克Carolyn Shoemaker夫妇及天文爱好者戴维·列维David Levy利用加州帕洛玛天文台460mm望远镜发现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SL9)。经运行轨道计算,该彗星1992年7月初运行至距木星表面4万公里处,进入Roche极限内,为木星引力潮汐作用所解体,成21碎片散于原轨道沿线,队列长约200万公里。
    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再次逼近木星并趋向相撞,格林尼治时间7月16日20时15分第一块碎片以每小时21万公里(约60公里/秒)速度坠入木星大气层,撞击释放能量近2000亿吨TNT当量,爆炸火球高温气体上冲1000公里,撞击痕迹大如地球;后续碎片以约20分钟间隔也坠入木星大气层引起连环爆炸,撞击持续至7月22日。
    SL9彗星撞击点在相对于地球的木星背面,无法从地球直接观察,但可利用木星周围16颗卫星和两个光环的反光效应间接观测,并因木星快速自转而较快观察到撞击痕迹。
    1986年初因“挑战者”升空阶段爆炸,原定1986年5月由航天飞机发射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推迟到1989年10月发射,并改用大迂回飞行路径掠金星加速再掠地球加速进入逼近木星轨道,恰好可在距木星约2亿公里处观测,以CCD照相机、紫外线分光仪、等离子体检测器、磁强针等设备测量记录木星发光、无线电波和尘埃环境等。经测,彗木相撞前一段时间内,木星电磁波辐射比平时强9倍,撞击时溅落点瞬间温度逾1万摄氏度。
    彗星撞击产生强烈闪光照亮木卫;木星表面形成巨大蘑菇云,木星大气层产生大风暴并且持续很长时间;撞击使物质从木星上溅出,形成气体和尘埃构成的物质环。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7-16 14:58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fkm2000 发表于 2007-7-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金华–义乌市 电信/之江宾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7日

    1989年——美国B-2隐形轰炸机首次试飞
    1989年7月17日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的B-2A幽灵(Spirit)隐形战略轰炸机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爱德华空军基地首次试飞。
  B-2A战略轰炸机——主要任务高空或低空隐身突破防空系统对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或常规轰炸。美国空军原计划采购133架,1991年削减到为76架,项目总计划费用450亿美元,平均每架22.5亿美元。
    机组人员2名。
    翼展52.43米,机长21.03米,机高5.18米,机翼后掠角33°。空重45360~49900千克,最大武器载荷18144千克,最大机内燃油量81650~9072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15263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0550千克。
    4台通用动力公司F118-GE-100无加力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4.5千牛,机翼上方S状进气口,。
    进场速度259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5240千米。航程12000千米(不加油)、18520千米(空中加油一次);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83炸弹,武器重16919千克)11667千米(高-高-高)、8149千米(高-低-高);作战航程(带8枚近距攻击导弹,8枚B61炸弹,武器重10886千克,起飞重量162386千克)12223千米(高-高-高)、8334千米(高-低-高)。
    B-2A采用全电脑设计翼身融合无尾飞翼形状,机头至翼尖锐角截面上下拱弧形固定直线前缘、双W形机翼后缘;4对综合副翼、升降舵及襟翼功能的操纵面,与飞机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相配合完成飞行控制;飞机结构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及蜂窝状雷达吸波结构(RAS)、锯齿状雷达散射结构,机体表面涂敷雷达吸波材料(RAM),S形进气道和V形尾喷管位于机体上部降低雷达和红外可探测性;整机雷达反射截面积0.1~0.001平方米,与小鸟相当,为B-1B的1/100~1/10、B-52飞机的1/1000;机身无武器外挂点;发动机尾气喷混氯氟硫酸以消除目视尾迹。
    1975年美国国防部先进计划局XST计划提出隐身技术应用于飞机的设想。洛克希德公司制造两架全尺寸XST样机,初步证明飞机隐身技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冷战背景,为隐秘突破苏联防空网摧毁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架和其它战略目标,美国空军提出新一代战略轰炸机需求,要求具备突防能力,可避开雷达潜入敌方纵深,以80%成功率完成任务。受近期洛克希德公司F-117A隐身战斗机研制生产不断进展的推动,1977年美国国防部和国会批准研制隐身战略轰炸机,项目命名“先进技术轰炸机”(ATB)。
    1980年9月美国空军要求洛克希德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对先进技术隐身轰炸机计划提出性能、成本、后勤支援、项目管理与保安方面的建议书,洛克希德提出SeniorPeg(老假腿人)方案,诺期罗普公司提出Senior lce(老钻石)方案。1981年10月20日诺斯罗普公司获胜,项目代号老CJ以纪念隐身飞机主管美国空军副部长CJ·凯利,主要承包商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军用飞机系统部负责系统全面设计和合成;诺斯罗普公司制造前中段与驾驶舱及总装配;波音公司制造钛合金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和起落架;LTV公司研制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通用电气公司负责F119-GE-110涡轮风扇发动机配套改进;休斯公司制造机载电子系统等。
  20世纪80年代空军提出超低空突防能力要求,涉及升力、结构强度、雷达反射截面等系列问题,项目设计数次大改方定型。
    1982年诺斯罗普公司在洛杉矶郊区毕柯莱佛拉建保密工厂投产。
    1987年1月电子设备安装于KC-135试飞。
    1988年11月首架原型机AV-1号出厂,1989年7月17日首次进试飞。原型机共6架,首架原型机进行气动及适航性试飞,第二架载荷及扩大包线试飞,第三、四架电子设备、隐身及武器试飞,第五、六架武器和实际服役试飞;另外制造2架机体用于静力试验。
    1993年12月B-2开始交付。1993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1995年完成20000飞行小时模拟耐久性试验。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正式服役,隶属密苏里州怀特明空军基地第509轰炸机联队。
    1993年12月~1996年4月交付的首批10架“布洛克-10”型,只能携带16枚B83型核弹或16枚MK84型常规炸弹遂行中空和高空打击软式目标。1996年4月~12月生产3架“布洛克-20”型,具有地形跟踪和地形回避能力可执行低空轰炸任务,可携36枚集束炸弹及16枚过渡型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炸弹;并生产2架“布洛克-30”型,地形回避能力和地形跟踪能力更强且能投放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联合防区外导弹。2000年6月所有“布洛克10、20”型升级为“布洛克-30”型。2004年8月交付新隐身涂层B-2A,采用环氧基先进高频材料AHFM涂料,其他飞机随常规维修程序更换新涂层,每年约维修3架,预计2011年完成涂层更新。
    1999年3月24日,2架B-2首次参加实战,从美国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两次空中加油连续飞行30小时,向南联盟目标投放了32枚908公斤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科索沃战争中6架B-2共飞行45架次,对重要目标投放65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任务战争中飞机总出动量1%,投弹量达总投弹量11%,摧毁近33%目标。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8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8日

    1898年——发现元素钋
    1898年7月18日,法國物理学家、化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和法国籍波兰物理家玛丽亚·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M.Maria Sklodowska-Curie(1867-1934,婚前波兰文姓名曼娅·斯卡洛多斯卡Manya Sklodowska)向法国科学院提交报告宣布发现新元素,命名钋polonium以纪念居里夫人祖国波兰Poland。
    居里夫妇在分离检测沥青铀矿化学组分放射性过程中,发现放射性仅存于矿石某些部分,主集中在两种馏分,其一含铋,另一含钡,由此推测存在两种新元素。于是以酸溶解矿石,通入硫化氢,获得金属硫化物沉淀,内含铅、铜、砷、铋;溶液含铀、钍、钡及沥青铀矿其他数成分。检测发现沉淀物放射性更强,确定未明物质在含铋沉淀物中,宣布发现钋。(后发现含钡溶液中存在新元素镭Ra)。
    钋Po银白色金属,放射性元素镭系,化学性质类碲Te,铀238衰变产物,放射性400倍于铀,已知25种同位素,均具放射性。钋210亦称镭F(RaF),极毒,半衰期137.6天,衰变发射α粒子,具强电离作用,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毒或急性放射病,短期吸收剂量达4Gy可致命。
    钋与镭即门捷列夫所预言之亚碲、亚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tarling 发表于 2007-7-19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雨花区 电信
还是专业一点,定义为“天文史上的今天”吧!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1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19日

    1902年——中国人口4亿多
    1902年7月19日《新民众报》报道,全国人数共计417947325人。其中四川最多,占近1/7,新疆最少。

    1956年——中国歼-5原型机首次试飞
    1956年7月19日,沈阳飞机制造厂仿苏联米格-17F的“五六式”喷气式战斗机“中0101”号原型机试飞成功,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由此进入喷气式阶段。
    1951年中国航空工业局成立,开始组织生产飞机发动机,吸收苏联喷气发动机生产技术,引进苏联米格-17战斗机的克里莫夫设计局VK-1F发动机专利制造权。
    1951年12月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会议,计划以3~5年试制苏联雅克-18初级教练机和米格-15歼击机。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先进的米格-17Ф。
    1954年10月开始试制米格-17Ф。
    1956年6月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成功涡喷-5发动机。
    1956年7月13日,全自制零件“五六式”完成总装。
    1956年7月19日“五六式”原型机首次试飞成功,9月15日生产出4架国产型“五六式”飞机,10月1日参加国庆大典。
    1959年“五六式”停产,共生产767架。
    1964年改称歼-5,涡喷-5发动机转由西安红旗机械厂生产。
    1966年涡喷-5定型投入批量生产。
    歼-5型高亚音速喷气式歼击机长11.36米,高3.80米,翼展9.60米,机翼面积25.00平方米,机翼后掠角45度。最大起飞重量6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5340千克,最大载重量2130千克。最大燃油重量1170千克(机内)、1834千克(带两个400升副油箱)
。动力一台涡喷-5离心式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静推力2600千克,加力推力3380千克,最大推力2700千克,额定推力2400千克,巡航推力2160千克,不同工况耗油率1.05~2千克/千克/小时。最大平飞速度1145千米/小时(高度3000米),巡航速度800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75.8米/秒,实用升限16000米,最大航程 1020千米(不带副油箱)、1560千米(带副油箱),续航时间2小时50分(带副油箱)。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0日

    1960年——潜射导弹首次成功发射
    1960年7月20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成功发射“北极星”A1弹道导弹。

    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静海西南着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人类首次登上地外天体。
    阿波罗计划
    20世纪初叶航空与现代火箭技术发展起步阶段,美国受保守观念影响而缺乏预见不予重视,尽管戈达德率先完成液体火箭试验,但未获足够支持,所为无关痛痒,反而是苏联大受刺激加速研究。至二战,苏联和德国利用研究成果将火箭炮、V2弹道导弹投入战场,美国方始关注其军事价值,开始参与技术优势的竞争,但也仍未达到领悟其战略意义的程度。而苏联以原有研究基础并消化德国成果继续急进,至20世纪50年代抢占火箭技术制高点,于1957年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开创宇航时代,空间技术的应用价值彰显。至此时,美国受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刺激,和冷战争霸背景的影响,开始凭借更为雄厚的科技潜力与资金投入,恶补前虚并追赶,乃急得双方相互扯入一场混杂着军事政治目的、科学发展需求、虚荣攀比等等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要先出头的空间技术发展竞赛。经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乱花迷眼的缠斗后,美国的综合实力后盾逐渐将火箭技术水平拉平并推动前超,又因期间多次技术展示的抢沙发较量中步步落后,乃恶气大闷,一旦可出,便都喷在仍未收场的月球夺标赛上(或传闻意涉把月亮占作领土的故事,实否乏力证,反正已定公物,真假皆陷八卦龙门阵中矣)。
    月亮的故事
    1958年美国计划发射行星际探测器“先驱者”号,1959年3月3日发射成功,而1959年1月苏联已发射“月球1”号,更1959年9月“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抵达月球;1958年美国宣布“水星计划”,计划1961年发射载人宇宙飞船,1961年5月5日“水星”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但1961年4月12日苏联已经发射“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
    1960年美国为领先而提出10年内将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的方案,1961年5月获国会通过,名“阿波罗计划”。
    1963年,作为实施登月的技术发展预备,美国计划在1964年~1965年发射“双子星”飞船搭载2名宇航员,1965年3月18日发射成功,但1965年3月13日苏联“上升2”号飞船已载2人发射成功。至此,苏联虽仍先行,但在大推力火箭技术方面已势弱,是以集束火箭技术行勉强之险,旋因发射事故等退出载人登月竞赛,只剩美国倾全力抢此沙发了。
    阿波罗计划核心为“土星5”号大推力火箭,三级,最大直径约10米,计算机控制工况。
    经前期技术发展,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载3人开始登月飞行,起飞总重3817吨,地面指挥中心位于美国休斯顿。飞船入绕地轨道,调整登月舱与指令舱、服务舱的对接方式,变轨飞向月球,7月19日入绕月轨道,绕月飞行至第13圈,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与巴兹·奥尔德林乘登月舱下降,因预定降落点为坑危险,以手动控制机动着陆于月球静海区域,偏离预定点4英里,后即出舱登上月球,对此,阿姆斯特朗曰:“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是跨出了一大步。”本日全球电视直播观众约5亿人。
    登月者出舱活动2小时21分钟,收集岩石标本,拍摄环境照片,安装探测仪器,后乘登陆舱上升段起飞入绕月轨道会合对接飞船,人入指令舱后弃登月舱于绕月轨道,指令舱与服务舱变轨返航,入地球稠密大气前抛弃服务舱,人乘指令舱气动减速下降,于7月24日溅落太平洋,由美国海军舰船打捞起。此次登月飞行全程历时8天3小时17分22秒,行程80万千米。
    回家的故事
    此前,美国畅销科幻小说有述宇航员携回地外可怕病菌而成灾,于是保险起见对返回人员及物品采取严格隔离措施。捞起飞船开舱门便使航天员着细菌隔离服,入隔离车送休斯顿行隔离检疫,月球样品及飞船入月球返回接待实验室。检查结果未发现任何病菌或芽胞。
    后续故事
    后美国实施6次载人登月,5成1败,共十几人登月,停留时间最长者近3天。阿波罗-15号登月首次使用月球车、安放月震仪;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飞船飞行时发生服务舱燃料电池致爆炸事故,取消登月任务变轨安全返航。
    至1972年12月19日“阿波罗17”号登月返回,阿波罗计划结束,计划历时12年,共进7次成功登月,取得月球样品400千克,拍摄15000米月球全景摄影和测地摄影胶片,在月球安装5套科学仪器,人员在月球停留时间总计299小时34分,出舱活动80小时14分。计划期间共120大学和研究院、所参与相关,涉2万多公司厂商,投入人力逾40万,直接耗资逾200亿美元,在宇航、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方面有巨大推动作用,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文化等诸领域,当然,此计划也是美国空间技术在与苏联的表演赛中抢到的第一张沙发。

    1976年——美国“海盗1号”宇宙飞船释放的着陆装置在火星表面软着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3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1日 历史上的前天

    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

    1921年——首次飞机反舰试验成功
    至一战结束,海军的作战观念仍为舰船之间的炮战,忽视正处发展初期的航空技术。
    1921年7月21日,美国陆军航空队威廉·米切尔准将在弗吉尼亚主持飞机摧毁力试验,以6架马丁轰炸机投掷6枚2000磅炸弹,用时25分钟击沉靶舰德国奥斯特弗雷斯兰号战列舰。

    1990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通过验收
    1990年7月2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1984年中国在北京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1988年10月实现正负电子对撞,能量28亿电子伏,投资2.4亿元。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2日 历史上的昨天

    1933年——首次单人环球飞行
    1933年7月l5日,美国人威利·波斯特驾驶洛克希德公司织女星单引擎飞机“温妮·梅(Winnie Mae)”号从纽约起飞,7月22日返回,完成首次单人环球飞行,航程25I10千米,用时7天18小时49分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3日

    1995年——发现海尔·波普彗星
    1995年7月23日,美国新墨西哥州艾伦·海尔Alan Hale 和亚利桑那州汤玛斯·博普Thomas Bopp于M70人马座球状星团天区各自独立发现新彗星,后命名“彗星C/1995 O1(海尔—波普)”。
    海尔·波普彗星为1975年以来最亮彗星,直径约40千米(哈雷彗星彗核直径8~16千米),1997年4月1日过近日点,回归周期数千年。轨道近垂直于太阳系平面。为第一颗用CCD全面长时间观测的彗星。为业余天文学家发现的距离最远彗星(时于土木轨道间,距太阳7天文单位)。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4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4日

    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
    1878年7月24日,清政府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轮船招商总局总办、候补道唐廷枢以官督商办的形式,成立开平矿务局,矿区于直隶滦县开平镇,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重大事件。开平矿务局属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鼻祖,肇中国大型煤矿机采作业,于规模扩充期间筑中国最早准轨铁路,造中国机车之首“龙”号,建中国最早商贸港秦皇岛港,组中国最早海运船队等,是为开中国煤炭工业、北方民族工业之源。
    15世纪初明永乐开平矿区已行土法开采,沿至清代小煤窑颇多。
    1876年,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于清末洋务运动背景兴办实业,遣唐廷枢拟官督商办章程、招商集股筹办矿务,
    1878年成立开平矿务局,采用西法凿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建矿生产煤炭。
    1881年开平矿务局全面投产,雇工规模三千。
    1882年产煤3.8万吨。
    1898年产煤73万吨。
    19世纪末开平矿务局总资产近白银600万两。
    1901年开平矿务局为英商骗占,改名开平矿务有限公司。
    1907年10月,北洋大臣袁世凯遣长芦盐运使周学熙于开平煤田北部开办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
    1912年6月开平矿务局与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联营成立开滦矿务总局,总局址天津。
    1941年12月8日,日本以军管自英商夺占开滦煤矿。
    1945年11月19日国民政府接收开滦煤矿。
    1945年11月20日开滦煤矿为国民政府转予英商。
    1948年12月12日唐山市军管会遣军代表进驻开滦煤矿。
    1952年5月17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成立开滦煤矿总管理处,代管开滦煤矿。
    1980年6月23日开滦煤矿总管理处更名开滦矿务局。
    1984年10月开滦矿务局划煤炭工业部直管。
    1998年8月开滦矿务局划河北省管理。
    1999年12月8日开滦矿务局成立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CuiHao 发表于 2007-7-24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联通
才看到
楼主,酷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5日

    1668年——中国山东郯城地震
    1668年7月25日(清圣祖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山东郯城发生地震,有感半径800多公里,破坏区面积逾50万平方公里,涉8省150多州县,压毙5万多人,史称“旷古奇灾”。山东郯城大地震为古代记录最翔实的特大地震,见于中国华东、华北10余省410余县及朝鲜半岛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
    史载震时如舟覆,地侧树偃,百谷陨箨,城郭、公廨、官民庐舍、庙宇等一时尽毁,山崩为堑,地漩为渊,沙涌井湮。郯城城楼垛口、村落寺观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喷高达二、三丈,地裂或缝宽不可越,或缝深不敢视,李家庄一镇数千家并陷;沂州人无完宇,平地水深丈余,井内涌水高数尺山崩地裂;莒州百里无存屋,马蓍山崩四散,五庐崮山劈裂一半,阎家崮、旋风朵、马齐山大山个裂一半,城内四乡遍地裂缝。区内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疏散。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收集整理此震史料。1960年定名为郯城8.5级地震。20世纪70~90年代中国国家地震局、山东省地震局、临沂行署地震办公室等实地考察确定发震断层及补充收集史料。
    郯城地震震中于北纬34.8度、东经118.5度郯城、临沂、临沭三县交界,极震区北至莒县,南至新沂,沿沂沭断裂带北北东向分布,其中郯城、临沭部分地区烈度XII度,其它地区烈度达XI度。
    郯城地震为中国三次8.5级地震之一(另有1920年宁夏海原、1950年西藏墨脱)。
    2000年发现郯城地震遗迹枣庄熊耳山大裂谷(地震次生灾害,非发震断层)。
    熊耳山于枣庄市以北约25千米山亭区北庄镇,险峻,主峰海拔483米。大裂谷于熊耳山崮形山顶南麓,时断时续,分两条,一近东西向主干,长600~700米,其东溶洞穿山;另一支谷南偏东向,长~100米,通南麓。裂谷西段“龙抓崖”大面积崩塌区,当地传言山麓本小村,三百年前夜忽地动山崩埋于石中矣。现山麓巨砾中半露一石碾槽,此,此地碾米粮之用,惯置村口也。熊耳山现辟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地震遗迹。

    1909年——飞机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
    1909年7月25日,法国飞行家布莱里奥驾驶飞机从法国加莱附近起飞,降落在英国多佛堡,首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及首次成功以重于空气的飞行器作海上飞行。
    航空发展初期重心在欧洲,时,伦敦《每日邮报》悬赏飞越英吉利海峡,欧洲3人飞而优则竞之——布莱里奥、兰伯特伯爵、休伯斯·莱瑟姆。
    7月16日兰伯特伯爵驾驶“安托瓦妮特”号单翼飞机从加来海峡桑戈特白垩断壁顶起飞,飞行高度约1000英尺,至海峡中段飞机故障迫降海面,试飞失败。
    1909年7月25日布莱里奥驾驶3缸双叶螺旋桨单翼飞机试飞成功,用时37分钟,航程21英里。

    1946年——美国进行首次水下核试验
    1946年7月25日,美国在比基尼群岛进行原子弹水下爆炸反舰试验,以二战缴获的德国军舰为效应物,炸沉11艘炸伤6艘,证明原子弹水下爆炸对舰船具有极强破坏力。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8-15 21:23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lisunboy 发表于 2007-7-2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电信
呵呵
```~~~好内容呀。。。。。。。。::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7-2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7月26日

    1887年——世界语创立
    1887年7月26日波兰医生柴门霍夫(Lazarz Ludwik Zamenhof)创立世界语。
    世界语(Esperanto)——人造国际辅助语,惯谓之“国际普通话”。以柴门霍夫公布语言方案所用笔名“Doktoro Esperanto”(意“希望者博士”)称之“Esperanto”。传入中国时音译“爱斯不难读”语,亦称“万国新语”, 后借用日本意译称“世界语”。
    世界语宗旨为推广和使用世界语,消除国际交往语言障碍,克服国籍、种族、性别、宗教、政治和语言差别,方便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联系,并在会员中培育团结感情并启发相互间理解和尊重。世界语以印语系中几种主要语言为基础,改进语音、词汇、语法,设28音位,相应用28字母,读音和拼写完全有规则,较易学习和掌握;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各字母只发一个音且音值始终不变,没有不发音的字母,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各词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音节;学会28个字母和掌握拼音规则即可读写任何单词。
    世界语主传播于欧洲法、英、荷、德、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亚洲主于日本。20世纪初由俄罗斯商人、日本和西欧地域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获蔡元培、鲁迅、胡愈之、巴金、陈独秀等赞同支持,汇入新文化运动中。世界语现传120多国,掌握和使用者约1000万。
    1908年4月28日国际世界语协会(Universal Esperanto Association UEA 简称“国际世协”) 成立。
    1950年首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举办,后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每年举行一届。
    1955年国际世协总部设荷兰鹿特丹,据荷兰法律为财团法人。现有62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布于120多国家、地区。  
    中国1950年办世界语杂志《中国报道》,1951年成立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196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世界语广播,1980年8月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加入国际世协,目前中国世界语活跃者约1万,曾习者40万。

    1978年——人类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1978年7月26日,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Louise Brown)在英国通过剖腹产诞生
    1966年,剑桥大学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Robert Edwards)、巴里·巴维斯特和曼彻斯特市奥德姆总医院妇产科医生帕特里克·斯特普托(Patrick Steptoe)研究不孕症治疗方法,试图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解决,至1977年共试验80例,均数周内流产而失败。后改进试验方式,确定安全可行,对经同意之约翰·布朗和莱斯利·布朗夫妇进行试验,取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的母体之卵子,1977年11月10日以其夫之精子于试管内受精培育4天,胚胎移植至母体子宫,1978年7月26日剖腹产取出女婴,体重2.6Kg,发育正常,体格健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验成功。舆论界大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人工助孕之法,俗称“试管婴儿”技术,为结合生殖生理学、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女性内分泌学、临床妇产科学及显微操作等的综合技术,使精子、卵子于体外结合,发育至2~8个胚胎细胞期再移植入母体继续发育,可助不孕夫妇或遗传疾病患者生育健康后代,约可助1/5~1/2不孕妇女怀孕。
  IVF至今已经发展四代。
  第一代IVF——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术。主针对女性输卵管功能障碍致不孕症。
  第二代IVF——卵浆内单精子注射。适用于女性输卵管不孕症及男性精子质量低下致不孕。
  第三代IVF——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和染色体检查。可防止患遗传性疾病胎儿出生。
  第四代IVF——卵浆置换和核移植。可助大龄及其他原因致不孕女性生育健康后代。
    [按: 据生理学,自然孕育实际本于外胚层辖区,牛角而论就是体外,第一代IVF不过对付自然方式结合之阻隔尔尔,耀人破天堑之光芒,但众瞠目狂呼于那支试管就蛮显笨笨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06:53 , Processed in 0.08980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