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天回顾一点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月12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月13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4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14日

    2005年——惠更斯号探测土卫六
    2005年1月14日,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和意大利航天局联合研制的惠更斯 Huygens号探测器进入土卫六泰坦 Titan大气层执行探测任务。
    1997年10月15日,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卡西尼号”土星探测计划的卡西尼号 Cassini土星探测飞船由美国空军Titan IVB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执行土星系空间探测探测任务,主内容绕土飞行深入考察土星及其大气、光环、卫星和磁场情况,计划耗资32亿美元。
    卡西尼号重6.4吨,携带27种探测仪器及惠更斯号探测器(专作土卫六环境探测以查生命存在可能性。重约317千克,直径约2.7米,碟形,前装防热盾,配备3个降落伞,携带仪器6台,探测土卫六大气风速气压、对大气甲烷云层和碳氢雨作色谱分析、接收大气层内声音、拍摄全景彩色照片、雷达测绘地形图、对降落地点照明观察地形和土壤情况等。)
    1998年4月26日,卡西尼号以284千米距离首次飞掠金星进行引力加速,再入绕日轨道;12月3日机动变轨;1999年6月24日以600千米距离第二次飞掠金星再加速趋向地球;8月18日以1171千米距离飞掠地球再加速飞向木星;2000年12月30日以1000万千米距离飞掠木星再加速至30千米/秒飞向土星;2004年7月1日入绕土轨道,航程计35亿千米;10月卡西尼号以1000千米距离飞掠土卫六,对其作雷达和照相探测,受云层遮挡不甚明了情况。
    2004年12月25日,惠更斯号探测器脱离卡西尼号落向土卫六执行任务;2005年1月14日,惠更斯号以约6千米/秒速度、1270千米高度进入土卫六大气层,靠防热盾保护作气动减速约4分钟;降至土卫六表面180千米高度时打开飞行降落伞、启动后防护盖弹出装置、开启仪器舱以仪器探测环境;降至160千米高度抛弃后防护盖;后作2.5小时降落穿越大气层(降至约120千米高度时打开主伞并弹出锥形伞以控制姿态利于探测),过程中探测数据传回卡西尼号中继而传回地球;降至接近土卫六表面时打开着陆伞;至229米高度打开探照灯对土卫六实施照明;后以约6米/秒速度撞击表面着陆,再发送数据约0.5小时至电能耗尽停止工作,任务结束。
    再后,卡西尼号继续在绕土轨道执行探测任务,并对土卫六作40次接近以印证惠更斯号考察结果或再求新发现,计划至2008年6月末完成基本任务。
    附:  咕咚来了——关于卡西尼号与惠更斯号的探测成果,资料含混未定或各方观点争执者其乱无比,显然获取的信息未达详细系统程度,据之而究,“可能”、“也许”、“推测”、“不一定”等虚步云手招数激战中,所谓扑通跳进澡堂里,搅起迷雾更障眼,实在只好皆不引用了也,感兴趣就自磕晕菜药去看戏罢。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15日 历史上的昨天

    2006年——星尘号彗星探测器返回
    2006年1月15日,美国星尘 Star dust彗星探测器完成彗星尘埃取样任务返回地球。
    彗星者,人谓其为太阳系大天体形成基础也,而大天体的物质积聚加热过程会使物质的原始成分破坏,不能据以查明太阳系形成早期之情况。于是探测彗星采集样本的动机产生。而近日点过于接近太阳的彗星,其物质原始成分易受太阳辐射所破坏或挥发,于是需要采集不太靠近太阳的彗星物质方利于研究。
    1978年发现81P/Wild-2彗星,属短周期彗星(回归周期6.39年),且1974年之前轨道于木星-天王星间,不受太阳辐射明显影响,后受木星引力作用而变轨初入太阳系内侧,物质当保持原始状态,为理想样本。
    199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启动星尘计划,以作彗星探测兼采样。
    1999年2月9日,美国发射星尘号行星际探测器,重约380千克,携带气凝胶尘埃粒子收集器,主任务深空探测和Wild-2彗星的彗发尘埃采样返回。
    星尘号先入初始轨道,再入太阳轨道,2002年7~12月以气凝胶尘埃粒子收集器的一侧收集星际尘埃;2001年1月飞掠地球作引力加速;2002年11月2日以3300千米距离附带执行5535号小行星 Annefrank的照相观测任务;2003年3~5月间继续以气凝胶尘埃粒子收集器收集星际尘埃;2003年6月再次飞掠地球作引力加速,并机动至计划交会的太阳轨道;2004年1月2日以6.1千米/秒速度、150千米距离与Wild-2彗星交会,作彗星表面拍照,及历时8分钟穿越彗发彗尾以气凝胶尘埃粒子收集器的另一侧收集尘埃样本;2006年1月15日,星尘号飞至距离地球11.1万千米处释放样品返回舱(Sample Return Capsule SRC,重约46千克),后探测器机动避开地球重入太阳轨道;样品返回舱则以12.9千米/秒速度再入地球大气层减速,至30千米高度再打开降落伞减速,在美国犹他州大盐湖沙漠成功着陆。首次完成彗星尘埃取样返回任务,航程总计约48亿千米,耗资2.12亿美元。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6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16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8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1月17日

     1786年——发现恩克彗星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水文地理学家皮埃尔·弗郎索瓦·安德烈·梅尚发现一颗彗星,该彗星后命名为恩克彗星恩克彗星(2P/Encke),是第二颗被成功预测回归时间的周期彗星。
     承影名剑不知形
     数学者,本质乃抽象化研究不同性质因子间相互影响的方式、过程及结果之规律也。若将诸因子具象化套于正好可代指其物理特性的实体对象,则各对象间相互作用的事件发生机制、动态、发展趋势等,便可用量化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推演,于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力量得以在实践中促成对自然规律的正确理解,并有效指导应对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此,即人类高级智能的主力重剑一柄。
    1786年1月17日,法国梅尚在巴黎以小型望远镜目视观测,于宝瓶座β星附近发现约5等无尾小彗星一颗,1月18日告知法国天文学家、彗星猎手梅西叶Messier,计划跟踪观测,而数日被云层遮挡无法实施,失踪;1795年11月7日,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之妹卡罗琳·赫歇尔用望远镜在天蝎座发现5.5等无尾彗星一颗,11月21日,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也观测到之,时,天文技术水平不太高,目标过于暗弱,无法观测推算确定轨道。
    18世纪末叶,德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在数学研究中创造最小二乘法(Method of Least Square)以解决数值估算问题。同期,天文界正困惑于火星-木星间甚宽范围之未见行星,苦觅其推测当有者。
    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 Piazzi, Giuseppe发现一颗新星(后命名为谷神星),行星或彗星的定性争端大起,乃待进一步观察其行为获得足够实证来判决,而新星正过于接近太阳方位,跟踪观测其9度位移过程历时40天后被太阳遮挡不可继续,当时天文学方法不能确定轨道,定性问题只好挂起。高斯得闻此事而兴趣起也,转进天文学领域试图解决天体轨道确定问题,以自创的最小二乘法建立数据处理方法,可凭3次完整观测而解算确定天体运行轨道诸元,并准确推算预测未来运行状态。高斯试用于谷神星,预测之,成功;1802年,高斯再以此法准确预测智神星,证明方法有效。
    1805年10月19日,法国苏利斯发现肉眼勉强可见彗星一颗,10月20日德国法兰克福也发现之。
  1809年,高斯写作《天体运动理论》计二册,第一册涉及微分方程、圆椎截面和椭圆轨道,第二册列示行星轨道推算方法。同年,高斯于格廷根大学为德国天文学家恩克 Encke,JohannFranz之导师,三次观测确定天体轨道之法遂授予焉。
    1818年11月26日,法国马赛天文台守门人庞斯 J.L.Pons凭观测经验与敏锐目力发现8等小彗星一颗;1819年1月恩克跟踪之历时6星期,试图计算轨道。以高斯方法推算出轨道为不太扁长椭圆,周期3年106天;计算中发现此彗星乃于1786~1805年间回归时已被发现3次、未被发现7次,遂预言其将于1822年5月24日再过近日点。
    1822年5月24日,此彗星再至近日点,预测成功,于是定名恩克彗星,为第二颗按预言回归的彗星(第一颗为哈雷彗星),编号2P。
    附: 恩克彗星资料者,好奇人等自查也,大有渐旋进将壮烈碎于太阳之终结趋势。
    [按: 正所谓心遂兰花伴影生,剑气无形破长空,此彗星当谓“高斯-恩克”彗星是妥也,噫吁,人有视具象而判因果成缘之惯,谁有得其道秉所醍醐明理之慧动开窍者乎? 三声夸克,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8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1月18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1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19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0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1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1月22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3日
    1556年——华县大地震
    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国陕西省关中东部地区发生大地震,震中华县附近(34.5°N, 109.7°E),震源深度20~40公里;震级里氏8 1/4级,极震区烈度Ⅺ度。为典型板块内大地震、地震史灾害最重地震。
    此震发于近东西走向渭河断陷盆地之陕西关中平原,其南秦岭北麓大断裂,其北凤翔-澄城大断裂,属地壳垂直升降强烈地区。
    此震史载破坏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覆盖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计5省101县;有感范围面积约100余万平方公里,北至晋北,南至湘赣,西至甘肃,东至山东、安徽,计11省区227县。
    极震区位蒲州(今永济西黄河东岸),震中区位西安以东,西起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大荔、潼关、朝邑,东至山西永济等,东西长9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其内地表大规模形变,山崩、滑坡、裂缝、地陷、地隆者随见;永济至临潼间出现东西向长100余公里地震断裂带,其北大面积下降、以南大面积上升,垂直断距超5米,华县地盘下降5~10米,赤水镇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华阴下降2~3米。
    极震区东西两端前第四纪地层北侧前缘断裂强烈运动所成渭南、潼关两个黄土塬,于断层近代活动中极不稳定。此震遂沿黄土塬边缘引发大规模构造滑坡。烈度Ⅶ度区内黄土滑坡、崩塌甚重,史料述其时山移数里、平地坼裂、水溢出,西安、风翔、庆阳诸郡邑城皆陷没,压死者以十万计;而潼关旧城附近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滑坡堵塞黄河致水逆流;渭南则县东十五里原移路凸,城中人和街北,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
    烈度Ⅷ度区主于汾渭河谷地带,因第四纪沉积物厚达数百至逾千米、河流下游地区河曲发育地下水位高,强震活动致地表产生大量裂缝,且较浅含水层产生液化现象增大灾害,使震中区建筑物几全倒塌;震致地下水系统破坏,极震区内多处井、泉干涸,河流水位下降,大荔县紫微观和朝邑西南太白池湖水干涸,黄河南岸大庆关和蒲州坚固河堤尽崩。
    此震前兆缺乏人未得备,又发于深夜子时,并次生水火之灾、关中膏腴之地人口稠密而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及穴土居住普遍,兼干旱大饥之年、时值寒冬、自救与赈灾无力及疾病流行,致使灾害极巨难详其损,明《嘉靖实录》谓灾区乃二千里人烟几绝、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而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云云。
    后,此震所致陕西潼关黄河河床抬升,于1570年后触发其地黄河洪水频繁,演成两岸生态环境灾难,有明一代重镇之山西荣河县城、蒲州城和陕西朝邑县城历创数百年终被弃,成黄河河漫滩之废墟故迹,所谓九曲黄河,沧海桑田,其是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4日 历史上的前天

    1986年——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掠天王星
    1986年1月24日,美国旅行者2号(Voyager 2)以约8.15万千米距离、20千米/秒速度飞掠天王星。
    1965年,美国计划扩大空间探测范围,利用太阳系地外行星间位置关系变化的有利情况,以行星引力对探测器加速和变轨而连续飞掠探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及其主要卫星,并寻找未知行星及探测太阳系边缘情况;1972年获得资金启动计划;1977年定名为旅行者计划,为完成诸多任务,将原执行地球附近行星探测任务的水手计划之两个探测器(水手11号、水手12号)用于实施探测,分别命名为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计划耗资9亿美元。
    旅行者号探测器,重816千克,携带10种探测仪器,主作行星及其卫星摄像及空间环境探测。其中旅行者1号计划探测木星、土星后飞向太阳系边缘,旅行者2号则探测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后飞向太阳系边缘。
    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号发射升空;9月5日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
    1979年3月5日,旅行者1号以约19.2万千米距离飞掠木星并利用引力作用飞向土星;1980年11月12日以约6.4万千米距离飞掠土星,为探测土卫六泰坦而使轨道相对于黄道面上行,偏离天王星、海王星方向,后直飞太阳系边缘。
    1979年7月9日,旅行者2号以56.9万千米距离飞掠木星并利用引力作用飞向土星;1981年8月25日飞掠土星探测其大气层上部,发现土星大气层压强为7百帕的高层区域温度为70K,而在压强120百帕的底层区域温度为143K;后,旅行者2号轨道保持在黄道面内,以土星引力作用变轨飞向天王星。
   1985年11月4日,旅行者2号开始接近天王星;1986年1月24日飞掠天王星,横穿其赤道面(天王星自转轴倾斜角度达97.77°,近乎躺于黄道面,大异其他太阳系行星)执行探测任务,2月25日结束天王星探测。探测期间传回数千张照片;新发现天王星光环2个、卫星9个;发现天王星磁场、其磁尾受天王星倾斜自转状态影响而被扭曲为螺旋形;发现天王星辐射带密集如土星,人推算其辐射可在约10万年内使凝固甲烷的表面变黑,谓乃天王星卫星及环多以灰色为主之因;在天王星日光直射之极测到高层雾,此雾散射大量紫外光形成“日辉”;发现天王星大气层云顶温度近一致而不论受否日照;发现天卫五表面存在20千米深度峡谷、隆起断层及不同地质年代地表构造之混杂,或推有猛烈撞击破裂物质再组合之历史。
    后,旅行者2号利用天王星引力作用飞向海王星;1989年8月24日以4800千米距离飞掠海王星北极区域,新发现海王星光环2个、卫星6个;发现海王星大气气候活跃、云形多样;发现海卫一表面呈地质构造复杂的哈密瓜皮状、存在冰火山(或为液氮、灰尘或甲烷混合的低温喷泉),喷发高度达8千米。
    后,旅行者2号飞行太阳系边缘,计划继续工作至约2020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5日 历史上的昨天

    1983年——首个红外线天文卫星发射
    1983年1月25日,美国的NASA、荷兰NIVR与英国SERC联合研制的首个红外天文卫星 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 (IRAS)发射升空。红外空间天文学开创。
    IRAS载带一台570mm口径红外望远镜,入900千米高度太阳同步圆轨道,执行8~120微米间4个波段(非地球大气窗口,地面无法观测)红外巡天任务,携带720升液氦为冷却剂,工作温度1.6K,以12、25、60 、100微米波长观测96%天区的红外辐射源、绘制全天红外天体图。1983年11月21日,IRAS因红外望远镜冷却剂耗尽而结束工作。
    IRAS工作期间发现红外辐射点源245839个(资料于1985年整理出版为IRAS点源总表);发现火星-木星轨道间存在3个尘埃粒子环;发现星际空间弥漫尘埃云(远红外辐射);发现五颗新彗星;首次透过气体和尘埃获得银心区图像(可见光学观测被遮挡);发现天琴座α(织女星)周围存在尘埃盘;等等,使红外天文领域迅速发展。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6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6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1月27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月28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29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月29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1-3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月30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月31日  历史上的昨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15:53 , Processed in 0.047008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