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天回顾一点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1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3日

    1884年——本初子午线确定
    1884年10月13日,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世界标准时区据此划定。
  地理大发现与工业革命期间,欧洲航海业渐趋发达,而航海者须凭测量经纬度定位及导航,计时之准确性关系生死,因误定时间引发的海难推进了计时技术发展。
    1675年英国伦敦东南泰晤士河畔格林尼治村建立天文台,至19世纪发展出精确计时法,并自将划经此台的子午线作为地理经度测量和计时的基准。而主观定义与地域适用性问题的影响,各国也根据本国地理条件自定子午线,遂成无统一标准的计时混乱局面。后,随国际交往频繁化,此问题大显,乃须作共同参照换算基准的协商确定。
    1884年10月13日,20多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就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时间和统一的子午线问题作出决议:向与会国政府建议,将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规定为经度的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和世界时区的起点。
  后发现地球自转有变慢趋势,并有季节性和突然的不规则变化。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格林尼治时间不能恒定。1979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通过决议,确定用“世界协调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作为无线电通讯领域国际标准时间。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slayerstqm 发表于 2007-10-14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电信
楼主确实辛苦~~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xianbin 发表于 2007-10-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牡丹江 联通
冥王星是什么时候开除类地行星的........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4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前天

(暂乏可陈述)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7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5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前天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为中国第一座跨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位湖北省武汉市内,铁路、公路两用桥,跨于武昌蛇山与汉阳龟山间;总长1670米(正桥1156米,北岸引桥303米,南岸引桥211米);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孔跨128米。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始建,1957年10月15日全部建成正式通车,联接京汉、粤汉铁路为京广铁路。

    1985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仿真—I”全数字仿真计算机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7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6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前天

    1846年——乙醚麻醉术成功推广
    1846年10月16日,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综合医院医生约翰·科林兹·瓦伦成功使用乙醚麻醉实施无痛外科手术演示。后麻醉剂广泛应用于医疗。无痛外科手术时代到来。
    伟烈丰功
    麻醉药应用之前,痛觉刺激使伤病者经常无法忍受而本能反应强烈,大大妨碍医生操作,而高效止痛之法未出,不得已时,外科手术遂以危险粗暴方法止痛或防止患者挣扎,多为酒醉、放血、击打或窒息促使丧失知觉而快速手术再作复苏,或壮汉力拘不使动弹而强作裂肺惨号之截肢等,其况若恶虎搏羊怖甚,人多色变畏医宁死勿就,难予妥当治疗也,止痛之乏策重困医界。
    后,古东方出中药麻醉术,用之有时日,主依曼佗罗功效,可致丧失知觉而操作,但其毒也,且不称意于肌不松弛碍操作、术后复苏期长须专候以防呕致窒息死亡,兼有致幻惊厥而死者等弊,未能大行承袭。
    又后,自然科学发展中化学的不断进步,逐渐无意间制造多种化合物而为医界选取可用材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背景条件,其中即暗含止痛功能者。
    开玩笑的后果
    13世纪炼金术士以硫酸催化乙醇制成乙醚。
    1540年瑞士医生和炼金家巴拉塞尔萨斯Paracelsus将乙醚混入饲料喂饲家禽,发现具酒醉样作用,可催眠家禽并安全苏醒,但未细研及医学应用;后英国有人吸入乙醚气体而昏睡的报道,人也未详究。
    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 研究空气中氧气效用而制成一氧化二氮N2O,人嗅之可入欣快之态。而法国大革命旋发,普利斯特列以同情和支持法国革命故受袭,家业尽毁亡命美洲,研究为之顿止。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Humphrey Davy 有牙痛偶入充N2O之室,其痛忽消,试验发现N2O具有麻醉作用,并发现可致中枢神经兴奋之欣喜类痴醉及狂笑,故谓其“笑气”,稍意识到或可涉医用;1799年戴维提出将N2O用于不伴大量渗血的外科手术,但不谙医道不能自探,人亦乏关注,反是所报副作用激人之作怪兴趣,顿于医学生及欲作弄游戏者中用以捣鼓折腾,风靡美国频办“笑气晚会”;而江湖杂耍艺人则携笑气袋周游村镇巡演出,吸气为怪状娱众谋生也,人喜观矣。
    1818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研究乙醚麻醉作用,发现乙醚蒸汽和空气混合可产生酒醉样和沉睡样作用,似于N2O作用。但乙醚易燃易爆,无人有意用于临床,亦如N2O惯被被医学生玩其负作用扮醉酒而作晚会娱乐之资。
    时,英国医生希克门Henry Hill Hickman 畏于屠宰状之手术操作,而苦求止痛药物与方法,乃承戴维成果深研。1824年希克门以N2O-氧气混合作动物试验,发现可维持长时间意识消失,足以行截肢手术,乃报道之,并于1828年在法国学报提出N2O用于人体手术设想,而众疑拒,挫也。
    1841年,一江湖“笑气讲演团”游至美国乔治亚州杰弗逊演出,原费城医学院学生、乡村医生朗格Crawford Williamson Long在诊弗得参。后闻人述笑气之吸可呈万状,且村众求其供气以效为乐,无有此物也,唯乙醚而已。但,朗格原于费城医学院化学课得睹乙醚所致近效,遂建议以乙醚代为捣鼓,于是人玩之,吸入乙醚效果确相仿焉,此乙醚搞怪法即风行数县之内,人频折腾之并奔走相怂,朗格以常如此自娱,个中发现受试者似像醉之跌无有诉痛者,遂推测乙醚可作外科麻醉药。
    1842年3月30日朗格首次进行乙醚麻醉手术,以洒乙醚毛巾捂患者口,辅以针刺皮肤验效,至患者痛觉消失乃操刀切除颈部肿瘤,成功;后,朗格常将乙醚麻醉法用于临床且并在杰克逊及周边通行,但其发明与研究报告未引起重视,反因乙醚危险之传统思想影响,而受警告胁逐(至1848年12月朗格于美国《南方内外科杂志》South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公开发表研究报告,其绩方众知)。同年,美国化学界学生威廉·克拉克于罗彻斯特对牙患者施用乙醚,成功无痛拔牙。
    1842年美国牙科医生摩尔顿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 与牙科医生威尔士Horace Wells 在波士顿合办牙科诊所。
    1844年,美国化学家考尔顿Gardner Quincy Colton 研究笑气催眠作用得果,携其作巡回医学演讲示范。1844年12月10日“笑气晚会”之演中,有受试者狂躁逐殴,大跌撞物,胫深创而无痛感,与会之威尔士大受其引提,构以笑气麻醉而手术之想,决以身自试。12月11日威尔士以摩尔顿协助吸入笑气失知觉,助手牙科医生里格斯John Mankey Riggs 即趁机钳拔其坏齿,苏醒忆拔时之感,唯针之一刺而已,麻醉试验成功。后,威尔士将笑气作为麻醉药用于拔牙,颇妙。但N2O药理未祥非已能控,1845年1月威尔士于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作N2O麻醉“无痛牙科术”公开表演,剂量过小(或传乃受术者非痛故诈之故),患者惨号,威尔士与N2O遂声名狼藉,后,重挫之下威尔士颓沉自弃止其研究。
终致精神错乱自杀身亡。
    摩尔顿则经威尔士介绍入哈佛大学作医学研究,习于成就见著之杰克逊Charles Thomas Jackson ,而此师藏道不授也,密乙醚之妙吝透,摩尔顿遂偷学焉,渐明机关,以动物及己身试验暗研,发现N2O麻醉效力偏小,患者复苏过速妨碍手术之详久操作,而乙醚可致意识丧失并具更佳麻醉作用。
    1846年9月3日,有牙患者求于摩尔顿,其痛完不可忍而甘试任意麻醉之法。摩尔顿得机乃用乙醚为术,使吸入失觉而拔其齿,患者复苏后诉无痛,成功。9月4日《波士顿日报》以闻,而人漠之,乃须一演也。摩尔顿得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外科医生比吉洛Henry Jacob Bigelow之荐请助于哈佛大学著名外科学教授、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外科医生约翰·科林兹·瓦伦John Collins Warren ,以安排适用性公开手术表演宣传之,瓦伦同意。
    1846年10月16日手术进行,瓦伦主刀而摩尔顿为麻醉师相助,摩尔顿设计一吸入器置病人口鼻部以利控制剂量,使吸乙醚入深度麻醉状态,继而瓦伦作开颈取瘤大手术,病人无痛不挣扎,操作顺利而轻松,成功。众报纸上旋即以闻。
    1846年11月,马萨诺塞州总医院外科医生比奇洛H.J.Bige1ow 于《波士顿内外科杂志》发表文章介绍该乙醚麻醉无痛外科手术事例,速告达全球。后,摩尔顿进一步确认乙醚麻醉有效性和相对无害,人乃笃信,旧观念之禁锢大破,此麻醉法普遍被纳。
    英国伦敦大学医院外科医生李斯通得闻,12月21日以乙醚麻醉作外科大手术以验真伪,使病人麻醉后柳叶刀速下,截其下肢毕;旋,病人复苏而坐,茫然诘其迁延未疗欲拒医,倏而得示视地,其股已然除矣,方悟失而泣;李斯通遂谓于观者此法是成,英国外科界旋纳而效;
    时,英国爱丁堡医院产科医生辛普森James Young Simpson 固困产妇分娩剧痛之苦,闻乙醚无痛外科手术成功,遂访请于李斯通,李斯通确认属实,并警示外科手术之速乃大别于分娩之滞久应慎也。辛普森仍欲以乙醚作无痛分娩,时有一骨盆畸形者,首次分娩历剧痛之难3日未下,为护其命忍作碎胎术以救,而至1847年1月又当分娩,危复至也,辛普森决用乙醚,麻醉中得生焉,而全产程无知无痛,历至娩出人即复苏,成功。后,辛普森多用乙醚作无痛分娩,亦成功。
    1847年,英国医生斯诺John Snow 出版《乙醚吸入麻醉》,为近代第一本麻醉学专著。乙醚之用大行其道也。
    但乙醚气味颇劣致呕人不堪受,且挥发性易燃性极强,易蒸发爆炸,实不安全过甚,人遂得麻醉之大妙急求可替而优者。
    辛普森亦苦觅之,乃搜罗可得丙酮、苯、碘仿等诸挥发性液体物质,友邻以嗅试功效,未见麻醉作用且凿实冒险。某时,辛普森访于化学家瑞德求新制液体,见其助手正得乙烯二溴化物,遂妄动欲探鼻试之,瑞德立阻,示必先作动物试验,取二兔施以蒸气,旋麻醉,辛普森大喜急求自试,人促待时观效以定,次日查兔已亡,暴汗软腿矣。但替代之迫,辛普森仍自试如故,与友再集若干,内有氯仿也。1847年11月辛普森邀友邻助手作试验晚会,经试数种不果,已序至氯仿,散弥来了,其嗅香甜颇诱众,继而人撑其目痴醉欣快健谈热烈甚,奇谈妙论声趋壮大,倏而,竟静皆倒也,至苏醒,大感其力远胜乙醚,且喜接受其刺激也。事透传,多有效仿娱乐者,作夜聚同嗅之“氯仿晚会”。
    氯仿相对与乙醚,麻醉作用更强,无刺激性爆炸性,气味宜人而使用方便。辛普森即速作氯仿麻醉做小手术,而又用于产科,均得满意结果,遂以氯仿为麻醉剂作外科手术示范表演,强调其优点以图推广替代。但乙醚已被外科界接受,两物之推崇者便分派相辩争。有以各种动物作比较试验者,发现氯仿麻醉死亡率更高,证明其毒性大,而信之者不顾此证诟病乙醚缺点,反方同伎不顾乙醚缺点而诋毁氯仿毒性,互有小辫成僵局,呈分地域二阵营对峙,美国主使乙醚而欧洲主以氯仿。实则均非最佳品,乙醚之短固著,而氯仿更有分解为剧毒氯气光气、与若干物质混合亦剧烈反应爆炸等将查之险,后随麻醉剂研究与化学科学发展,更优物法之出现,两者逐渐显劣淘汰,但也不没其历史中救死扶伤之伟大价值。
    附: 辛普森以麻醉剂助分娩,曾遭宗教界反对,由起教义所谓上帝使女人分娩承痛以为禁欲之惩,故断免其苦难乃违圣意也。辛普森则巧择圣经之述倒驳,谓上帝乃使亚当眠而暗取其肋造夏娃,遂知首作麻醉者即上帝也,及别条另款之解云云,宗教界责意未休,至1853年4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生第八次生儿时以氯仿作无痛分娩,宗教界不提此端了。
    又附: 乙醚之外科手术应用,万众得脱苦海以生,其功乃实堪彪炳千秋,医学界建议奖励麻醉术发明者,美国政府决定奖以10万美元。而此酬之争遂暴起,摩尔顿声明以瓦伦证其首于手术之应用求领,杰克逊则声明乃其建议摩尔顿用乙醚也,原师生反目,摩尔顿谓其师仅建议局部使用以拔牙,且其申请专利时已将发明权10%相让,未料,其发表乙醚麻醉拔牙结果前,杰克逊已将建议其以乙醚代氧化亚氮之事报于法国医学科学院,法方遂佐证杰克逊发明麻醉术,时,欧洲医学界对北美医学界影响甚强,不得忽略也;威尔士亦涉入权争,于是大陷纠缠不决,无人得取此财,美国政府省也。摩尔顿讼绝其资而困至医学团体救济维生,1868年脑溢血死;威尔士陷嗅笑气诸味癖行寻幻之境。后致精神错乱自杀身亡;杰克逊则后心智溃破于精神病院了命,是成科学史俱败不善终之大悲。其痛何物可止哉? 唯叹惜罢。

    1964年——中国首次原子弹试验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首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
    1955年中国开始铀矿地质勘探;1956年国防部成立第五研究院研制导弹,院长钱学森;1958年物理学家邓稼先任理论部主任组织核武器研制;1959年完成原子弹理论计算、计划代号“596”工程;1964年10月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组装,10月16日首次成功试爆原子弹。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6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望天 发表于 2007-10-27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通辽 中移铁通
历史上。。。。。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地顶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7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前天

    1897年——英国以邮政汽车取代马拉邮车
    汽车出现前邮件以马车和信使运送而量小不快。
    1897年10月17日,英国不列颠发动机辛迪加公司向邮电部提供戴姆勒汽车试用,为最早邮政汽车。圣马钦兹·鲁格朗德-伦敦西南邮局间4.4千米开始试用该车,每天运载量最多达400千克信袋,每天往返5次,单程耗时估计与马车均为23分钟,而试验结果比马车速度稳定,常可比原定时间提前到达。后该邮局在金格斯顿-阿蓬-泰晤士间作小型包裹汽车运输试验,往返行程48千米,5小时内全部送完。
    1898年6月17日,苏格兰韦斯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戴姆勒4轮邮政车开始试验投送邮件,平均时速13.6千米,一次作业时间3小时。后不久故障增加及冬季路况恶化停运恢复马车。后随汽车性能提高,至20世纪初,汽车真正取代马车作为通邮主要运输工具。

    1920年——印度发现狼孩
    1920年10月17日,印度米德纳普尔发现两个狼孩。 [按: 日期据辛格牧师日记]
    1920年,印度莫巴尼地区加尔各答东北小城米德纳波尔发现一种神秘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目击者谓夜间常有两个以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三只大狼活动。10月17日,人探狼穴围捕,大狼出,杀之,掘获此二“怪物”,原为两个由狼抚养的女孩,大者约七八岁,小者约两岁,推当属甚幼时为狼携去所养。
    二女孩送米德纳波尔孤儿院抚养,取名大者卡玛拉,小者阿玛拉。人作其身体检查,发现虽营养不良而生理系统正常;头颅细长,前额狭窄不端正且多皱纹;下颌骨发达,犬齿比常牙高一半;胳膊长及膝盖;眼适黑暗熠熠发光,鼻扁平形圆,嗅觉听觉极佳,耳大扁平可扇动;皮肤极敏感,触则反应若兽为;入孤儿院之初形如人但行为同于狼;昼藏伏面壁而夜活跃窜行厌入屋,适与孩童昼动惧黑之常为相反;动则不会直立,惯掌膝触地四肢爬行及四掌疾奔,畏火、光、水而喜黑暗;嗜肉拒素,食不用手而置地齿撕;不会人语而惯凌晨作狼之嚎;无人之情感,唯饥食饱眠;惧成人而亲近猫狗,其次较接受孩童。
    积重难返
    孤儿院主持人J.E.辛格牧师(著《狼孩和野人》)及其妻力矫,共于孩童塑其人性,于人类正常社会环境训练其学习人类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语言及识字等,但甚难为。
    经2月,偏小之阿拉玛已可发“波、波”音,诉饥与渴,憾于1921年仅返回人间11个月即病故;
    偏大之卡玛拉经2年后方会发2个单词(“波、波”及称牧师夫人“妈”),4年后(11~12岁龄)掌握6个单词,智力水平当于普通婴儿,至第7年学会日常生活应用但不完整的45个单词;卡玛拉动作姿势变化亦甚缓,至1年4个月只会以两膝跪行,至1年7个月可靠支撑以两脚站起,至2年7个月方可无支撑站立,历5年方可两脚步行,而快跑仍作四肢;卡玛拉经5年会照料幼小者,且会喜于相助之赞、泣于欲为之挫;期间,卡玛拉原类狼之畏光趋暗亦渐改,转而喜光惧黑;等等,此变化表明卡玛拉正改变野孩习性,显出人之感情和进步之行为方式,但至1929年病故时已16~17岁龄,仍未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当3~4岁龄幼童;而同处之正常孩童智力水平作正常发展,大显狼孩之重滞。后研究,此狼孩大脑结构和同龄人无大差别,只因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功能未获开发致智力低下。
    1941年,美国丹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公布印度狼孩记录。
    野孩——自小脱离人类社会而被野兽抚养的幼童。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30个野孩事例,其中20个为猛兽抚养(熊5、豹1、狼14),最著名为印度狼孩(有称中国亦存狼孩、猪孩报道,结果类似印度狼孩);20世纪70年代,报道印度又发现一狼孩并作研究,图解狼孩生活秘密。
    野孩研究之意义
  若非涉先天发育缺陷,则印度狼孩事例说明,正常人类个体的知识与才能非天赋,直立行走及言语亦非先天本能,而均属社会环境适应和相关生活劳动的后天结果。故,人类个体从出生至学前年龄段,对其身心发展极重要,缘于此阶段人脑发育具不同的年龄特点——言语能力发展疑存一关键期(发音系统渐成较稳定神经通路,滞后再改甚难),错过之,会对心理发展造成不可挽回损失;其它方面情况,亦说明人类个体智力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生理状态,而更多地受后天成长环境影响。
    于是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环境之幼童,无法形成常人之脑的功能,亦不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之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而成人长期离开社会再返回,则无此事,幸于相关功能已形成并维持也。此,证明人类社会环境和后天训练对婴幼儿身心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另,所发现之熊孩、豹孩、猴孩及绵羊抚养的小孩,亦如狼孩一般,形成对其抚养的野兽之生活习性。
    附: 关键期儿童教育
   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K.Lorenz研究发现,动物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最易获得并形成,若错过此时期或阶段,将不易再出现如此良好时机。乃提出“关键期”概念,谓此时机之重要也。
    后,动物发展关键期实验研究引至人类儿童早期发展研究领域,发现人类个体早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发展阶段,此阶段中,个体处于积极准备和接受状态,此时若获适当刺激和引导帮助,某种能力即会迅速发展而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B. J. Bloom追踪研究认为,人类个体的智力发展若以其17岁龄可达水平计为100%,则其智力水平发展规律为4岁已达50%,4~8岁再增30%,8~17岁再增20%。
    由此,幼儿智力发展最迅速时期为5岁龄之前,亦即3~4岁为幼儿接受早期智力教育不可错过之最重要时机。以印度狼孩例,返回人间后虽提供各种环境条件并治疗训练,但智力水平远不达常人,说明儿童出生最初数年尤其3~4岁龄此两年中,若被剥夺或失去智力发展机会,将永不达其应达水平;另,或有谓儿童口语能力发展关键期为2~3岁龄,失此机则口语发展不佳,既便再作补偿教育亦事倍功半;又有谓 0~4岁龄为儿童形状知觉能力发展关键期、4~5岁龄为书面语言能力发展关键期等等研究观点,总之,均指儿童于相关智力能力之关键年龄时期给予以相应方面适当教育,则可获最佳效果并避免滞后之难补救甚或永不可挽回也。
    [按: 观之,觉一要件,即智力之获取与提升,实指身体实物之先天硬件因素,乃有是否支持更高级化发展之关联于发育定型程度的时间窗口也,适机则相助,丧机则阻止优化,亦即先天条件之利用价值表现呈应时大善过时大坏也,趋向愈不可变更,正所谓时不我待勿蹉跎,谋事在人也在天焉......]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5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8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大大前天

    1972年——激光器和原子钟测定光速为2997924562公里/秒。
    1989年——伽利略木星探测飞船升空
    1989年10月18日,伽利略Galileo 木星探测飞船由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搭载,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飞向木星。
    伽利略号发射计划耗资约15亿美元,飞船造价约10亿美元。飞船总重2550千克,装一具核动力装置携22.7千克铀238燃料;飞船配备摄像机、近红外勘测分光仪、磁强仪、测云仪、大气结构仪等17种科学仪器,用于木星大气层构成、云层结构、温度、磁场等方面勘测研究。
    伽利略木星探测飞船1990年2月掠金星;1990年12月、1992年12月两次飞越地球,后借地球引力转飞木星;穿过小行星带时对小行星951和小行星243(Ida)作精密观测,发现Ida的卫星Dactyl;1994年舒梅克·利维九号彗星撞击木星期间观测了彗星碎片撞击木星过程;到达木星前2个月,磁带记录器故障,为调整,伽利略号放弃原木卫一探测计划;1995年12月飞临木星前飞船释放个一自动探测器逼近木星,1995年12月7日探测器坠入木星大气进行探测并成功发回信号,降落57分钟后,因摩擦烧毁;1995年12月飞船进入绕木轨道进行探测,期间发现47颗木星卫星,使已知木卫数量由16颗增至63颗。
    2002年1月17日,伽利略号摄影装置受辐射破坏停止工作,磁带记录器继续向地球回传数据。
    2003年9月22日,伽利略号因未作无菌处理,为防碰撞木卫二污染环境(怀疑其处存在生命),变轨撞向木星坠入其大气层,历数分钟后高温气化毁灭,52分钟后回传信号终止。
    伽利略号飞行期间总行程46亿余千米、绕木运转34圈。飞掠木卫二时发现其磁北极点地理位置频繁速变,推测缘于木卫二地表下有液体水层。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4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19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大前天

    1880年——发现稀土元素钆
    1880年10月19日,瑞士化学家马利纳克Marignac 从萨马尔斯克矿石铌钇矿(1878年发现)中分离出两种土,一为已知的钐土(1879),另一白色土为新元素的氧化物(1886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de Boisbaudran制出纯净单质),后,为纪念第一个稀土元素钇的发现者芬兰科学家加多林Gadolin 而命名为钆(Gd)。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4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0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大前天

    1859年——光谱分析法揭示太阳元素构成
  1859年10月20日,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向柏林科学院报告经光谱分析发现太阳含氢、钠、铁、钙、镍等元素。光谱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科学研究。

[ 本帖最后由 千眼观音 于 2007-10-27 03:13 编辑 ]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1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大前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2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前天

    1975年——苏联金星9号探测器传回第一批金星表面照片
    1975年6月8日苏联发射金星9号行星际探测器,10月22日飞临金星首次拍摄金星表面照片并传回,首次完成金星近距离观测。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3日 历史上的大大前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4日 历史上的大前天

    1954——遗传密码三联体假说提出
  1954年10月24日,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莫夫G·Gamow 首次提出遗传密码三联体(triplet)假说。
    1954年,伽莫夫应用数学排列组合理论研究遗传密码,将DNA中4种核苷酸每次取3个组合得20种,与蛋白质中氨基酸种数相应,遂提出遗传密码三联体假说。认为DNA的3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coden)以决定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
    1961年,克里克以吖啶黄引起的移码突变证明遗传密码确为三联体。但伽莫夫假说基础为忽略核苷酸相互连结具体方式的组合,后研究证明错误,遗传密码三联体实际为核苷酸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而不仅决定于参与的核苷酸种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5日 历史上的前天

    1961年——厄瓜多尔发现因加人类遗址
    1961年10月25日,厄瓜多尔基多东南23公里发现人类遗址,时间估计约1万年到1.5万年前,推属南美洲最早人类遗址。
    遗址位古印第安公社所在地瓜伊利亚巴姆巴谷,命名因加。发掘者推断认为现在很少通航的厄瓜多尔河流,尤其为横贯瓜伊利亚巴姆巴谷的瓜伊利亚巴姆巴河,在古代流量很大而两岸肥沃,因此史前时期居民定居于此,遗址从北到南不断发现遗留之矛,矛端有同矛身连接的黑曜石矛头,此种矛头曾在美国西部、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巴拿马发现,而在南美为首次发现。
    科学界一般认为美洲最古老居民在距今约1.3万上旧石器时代末期从其他大洲迁去,美洲各地考古发掘原未发现更早的文化遗物。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6日 历史上的昨天

10月26日
    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诞生
    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协在伦敦成立,制定首个足球规则,现代足球运动诞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7日

    1966年——中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7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8日 历史上的明天

    1990年——英法海底隧道凿通
    1990年10月30日英吉利海峡(法国称拉芒什海峡)海底隧道工程服务隧道凿通。
    英法海峡隧道工程计划开凿2条直径7.6米火车隧道和1条直径4.8米服务隧道。1987年动工,1990年10月30日凿通
    这次凿通的隧道,是英法海峡隧道工程中的服务隧道。整个工程由两条直径各为7.6米的火车隧道和一条直径为4.8米的服务
隧道组成。这次凿通的服务隧道预计在4周内完工,到明年1月中旬可以行人,并为将在明年夏天凿通另外两条隧道提供地质数
据。
    凿通这条服务隧道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根据英法两国政府1987年7月签署的海峡隧道条约规定,海峡隧道将于1993年6月正
式投入使用。届时,仅用35分钟就能穿越英吉利海峡。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0-2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0月29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7 00:22 , Processed in 0.065302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