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天回顾一点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1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17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1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18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1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19日

    1984年——墨西哥城石油气大爆炸
    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发生大爆炸,损失巨大(具体数字未详)。
    累卵成危
    人类自定居和进行群体性社会活动以来,为改善生活劳作条件,不断对聚居区的环境进行主动改造,除平整地形、移走障碍之外,主要的实物形态处置表现就是搬入建材修筑房屋围墙,以及搬入燃料、食物贮存待用等。而就搬入物品方面,实际其理化性质多潜伏若干不利因素,如坚硬锋利或沉重可能导致机械损伤,非惰性的化学性质可能造成不可控的剧烈燃烧或爆炸或产生毒性,等等。于是实时生活劳作行为模式必须的物品增添和保存,未意识到或未谨慎关注到时,经常以疏忽形式人为自造某种发源于物品的危险,古者及近代者,遂多表现为建筑与货物堆栈溃塌的重物坠砸埋压、薪材草料粮食与木质建材的燃烧熏烤,受文明发展程度之限制,聚居密集程度、物品堆积规模与理化性质多未达到非战争天灾等特殊背景下的日常操作失误引发迅速大规模人为灾难之相对高风险阶段,其人者,性惯得见棺材方落泪悔改也,乃乏受苦经验以谈小心,仍指罪于毛糙者之微观疏忽,而信可瑟缩混迹于宏观之柴垛火药桶中安枕也。
    自商品经济型社会大变革以来,实践可鉴聚居与生产规模之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呈现集约化与社会分工降成本增效益的大利,是为生活生产物资与人力资源高度集中之功劳也,于是工业革命爆发型发展而遍及全球,城市化的社会形态转型迅速推进,富集各种物资的城区创造出巨大利益,天下熙熙攘攘而趋之,人多势众而能为更强,城区之资源饥渴更甚,物资趋聚之势遂更盛,两厢正反馈而循环滚进,城市空间乃如黑洞般鲸吞物品奢求无限,人亦见利而喜成其美梦也。由此,市区实物山积杂陈,为呼吸动躯运货故,方不得不憾留些许孔洞通途以得持久,但未至飞祸横来则多有醉迷繁华而漠其将自戕之悲痛也。
    至20世纪中叶,城市化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事后可知过分拥挤物资人口又乏妥当规划的超大城市开始出现,虽然生物资源的近近耗竭和堆砌住宅容纳海量居民的大型建筑工程技术要求得以有意无意地杜绝草木之类建筑大规模形成,但现代生活生产选择的易燃物资总量更庞大、间距更小,相互触发剧烈化学反应的燃烧路径绵延而网结,呈相较旧时的量级灾变状态;而现代工业与能源需求的影响下,城市所集存物资划时代地增加大量易燃易爆或剧毒且呈液态气态易散逸的高度危险的化学品,市民生存环境遂为之不劣反优但危甚;而如此大利引发大规模剧烈化学反应的城市条件,由不可绝对避免主观操作失误的巨量人口分工活动于各处,并以危险物资本身的不稳定理化性质和庞大复杂系统工薄弱环节风险控制的非零失效概率辅助,不愿玩火也本质玩火地日以继夜非故意试图触发之且无可远避,大难临头者,历史性地必定有矣。
    死神招至
    自20世纪中后叶,发展领先的地域涉及大工业大城市的人为自创危险因素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大起,震撼全球者略举如1974年英国夫利克斯保罗化工厂环己烷蒸气爆炸事故(死29人、伤109人,直接经济损失700万美元)、1975年荷兰国营矿业公司10万吨乙烯装置烃类气体泄漏爆炸(死14人,伤106人,大部分设备毁)、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伤亡30人,紧急疏散22万人)、197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与巴伦西亚市城际道路丙烷槽车爆炸(死150人、伤120余人、100余辆汽车和14幢建筑物烧毁)等。恶果初尝,人多弗能即惊改也,卧薪未焚身者照集其柴不误,唯待死神行空而慑动心魂,是为非自取苦难不得救赎之范例焉。
    重蹈覆辙
    墨西哥城,位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已干涸湖床平原,除憾处地震断裂带兼地基不佳外,环境堪谓适宜人居,二战后开始工业化发展,时,经济学界初得利益未见后果热推唯工业化、唯资本论及唯计划论,多有选择政府主导型大中城市重心化战略之国,墨西哥亦如此,基于20世纪初所建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城市重心化工业战略,政府控制资源有计划地集中配置于大中城市,建立城市工业体系,同时必然性地抑制其余地域,遂使墨西哥城人口集中至高达1700余万,占全国22%,号称世界最大城市且发展过程缺乏有效规划和管理,人口增长率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兼破落乡村地区人口蜂拥而入以谋生,规模日趋扩大不可遏制(实至2005年已达2200万人口),市区人群拥挤不堪交通堵塞不畅;而墨西哥城密布工厂13万家,占全国工业过半,城市所处墨西哥谷地一带石油和石油气仓库计75家,将起事故之城北郊人口密集的圣胡安德伊斯华德佩克工业区附近有液化气厂6家,储液化石油气计11万余桶。
    1984年11月19日,圣胡安德伊斯华德佩克工业区液化石油气供应中心站,一辆液化气槽车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因易燃易爆物品大量于近处,很快导致十余次储油库和储气库计300余万加仑液化石油气连环爆炸,火焰腾空200余米,报道损失数字混乱莫辨,或有谓附近80余幢居民楼当计千余家室被毁,失所流离者当愈数万之众,死亡人数有称500或千余之量,伤者有称2000弱或应愈4000之数,不一而足,亦或有言事发凌晨人多不防于寝及失措之乱而推死数乏查,总概论之其损甚重震撼全球也;救灾中,消防车和救护车大集,但灾重而事发处安全设施和救护系统远不足用,火势较久失控,而医院爆满,伤员大批置外不得及时治疗;危险范围居民则大困于交通之堵等不利条件,竭全力终艰难疏散120万人脱险;危险设施之过度密集大碍处置,后关闭所有通入墨西哥城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方得灭火止灾。
    此次事故,成为促使普遍关注城市过度工业化拥集危险物品的警钟,推动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观念的大调整,但战略层面的纠错积重难返,不得立即完全解决,相关事故仍继续依赖高度危险的城市环境条件不断发生,直至人皆痛不可忍而彻底纠正才能结束。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中毒事故,报道有称计死亡2500余人,中毒数十万人。
    1992年4月22日,墨西哥与墨西哥城同时按城市重心化战略发展形成的大城市瓜达拉哈拉,因企业将易燃易爆物质排入城市下水道长期积累,终由电动机车电路故障引发可燃气体爆炸,火灾持续3日,报道数字亦含糊莫辩,有称死亡数百人、伤数千人,街道路面及千余幢建筑和数百辆汽车被毁,直接损失谓计20万亿比索(折合约65亿余美元)。
    随着同源事故的发生,毕竟逐渐有先醒悟而谨慎者付诸行动力求应对,安全科学匹配于历史条件而迅速发展,开始主动、系统地研究和投入相关领域的实践,作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工程项目可否进行的先期安全评价,尽量杜绝鲁莽毛糙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其中战略立场实际分有追求防止过高风险为城的釜底抽薪思路者,亦有追求高风险运作而设法避免失误成灾的扬汤止沸者,质非同道也。
    附:安全科学的管中窥豹
    安全评价(亦称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20世纪30年代保险业开始发展,保险公司收取一定费用以为客户承担有关的风险,费用水平自当决定于所承担风险之大小,风险程度衡量问题遂出。演绎中,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和应用技术得以不断完善,以图预测、预防事故的发生,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工程、系统的安全风险。此为进行事故预测、预防的系统安全评价奠定了科学基础。而安全评价的现实作用促使各国政府、工商业集团加强相关研究,开发适应自身的评价方法,盖谓均属对系统作事先和事后评价,分析和预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避不必要损失也。
    至20世纪后半叶,安全评价技术进入大发展阶段,美国先为之,实践于军事工业。
    1962年4月,美国公布第一个系统安全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作为对民兵式导弹计划承包商的系统安全要求,为系统安全理论首次实际应用。
    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最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涵盖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和程序、目标。1977年此标准修订为MIL-STD-822A,1984年再修订为MIL-STD-822B,对世界工程安全和防火领域产生巨大影响,逐渐推广到各国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方法体系,占今安全科学重要地位。  
    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据化工生产特点,首先开发“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用于对化工装置作安全评价。此法历经多次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单元重要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释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之大小为基础,同时考虑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确定危险等级,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使危险降至可接受程度。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部在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基础上引入毒性概念,并发展了某些补偿系数,提出“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1974年6月夫利克斯保罗化工厂爆炸事故后,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后,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设立重大危险管理处,最早系统研究重大危险设施(源)控制技术。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在尚无核电站事故先例情况下,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分析方法,提出《核电站风险报告》(WASH-1400),并被以后发生的核电站事故证实。
    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确定一种安全评价模式,并陆续开发匹田法等评价方法。
    至此阶段,由于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已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全评价在预防事故,尤为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巨大效益,多国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投入巨额资金实践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1974年所发表《核电站风险报告》即耗用70人/年工作量、300万美元,成本当于1000兆瓦核电站建造投资的1%。
    1990年,美国提出过程安全管理标准和清洁空气行动修正案,对所有危害以严重度进行分级,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
    1996年,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重大危险设施(源)控制国家标准和实施控制规定;2001年批准公布重大危险设施(源)第一个年度公告。
    现阶段,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危险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安全问题列为高科技领域进行战略规划。
    至今,大多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安全评价作为工厂设计和选址、系统设计、工艺过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制订应急计划的重要依据,并随着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进步,又开发出危险辩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内容的商用化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其广泛应用又促进安全评价向更深层次发展。
    具体实施方面,恶性事故造成的人员严重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促使各国政府、议会立法或颁布法令,规定工程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必须强化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程度。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由劳动基准监督署对建设项目实行事先审查和许可证制度;美国要求对重要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都进行安全评价;英国政府规定凡未进行安全评价的新建项目不准开工;1982年欧共体颁布《关于工业活动中重大危险源的指令》,成员国陆续制定相应法律;国际劳工组织(ILO)先后公布《重大事故控制指南》(1988年)、《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1990年)和《工作中安全使用化学品实用规程》(1992年),均对安全评价提出要求;2002年欧盟未来化学品白皮书明确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及风险评价,作为政府的强制性指令。等等。
    乱花迷燕,实则无他,唯行事苛求监控全程巨细与远近,尽取其利而完免或伤之求佳境尔,自然非用脑用大投资不可妄想达成。
  20世纪80年代初,安全系统工程引入中国,亦开始适应匹配于经济和工业化进程发展。

    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0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0日

    1998年——国际空间站开始入轨装配
    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主体装置曙光号功能货舱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由俄罗斯“质子-K”运载火箭携带发射升空。
  曙光号功能货舱(FGB)——俄罗斯制造(美国宇航局出资),ISS基础舱,由和平号空间站晶体舱演变研制。重约19.5吨,长13米,内容积72立方米,可用容积40立方米。对接件可接4个航天器,电源最大功率6千瓦,主功能连接空间站各公务舱和生活舱,为空间站提供电源、推进、导航、通信、姿控、温控、充压小气候环境等服务。设计使用寿命13年。
    国际空间站ISS——
    1984年,美国在冷战背景中为对抗苏联和平号空间站而提出国际自由号空间站计划,雷声大而未下雨;1993年美国为使计划存活而改行国际合作,美国航空航天局与俄罗斯宇航局签署协议,决定基于和平号空间站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美国拟命名为阿尔法号,俄罗斯认定其苏联时期1971年发射的礼炮1号方为首座,故反对之,于是国际空间站至今无名);1998年,美、俄、日、加拿大及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共16国签署建设国际空间站系列协定和谅解备忘录,ISS计划正式启动;
    1998年美、俄达成合作建设协议,定美国负担国际空间站建设资金的80%、工作语言为英语、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牵头负责总体领导和协调计划的实施及空间站运行期间紧急情况的具体指挥;
    ISS计划投资预算总额约630亿美元,计划2004年建成,完工后由6个实验舱、一个居住舱、两个连接舱、服务系统及运输系统等组成,长108米,宽88米,重约430吨;ISS计划作为长期在轨运行实验室,进行生物、化学、物理以及其他学科研究。
    ISS建造计划分三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1994年~1997年)。主作联合载人航天活动。进行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飞行;美国航天员进入和平号累计工作约3年,以训练在轨生活和工作能力;试验美俄在国际空间站需用硬件及指挥控制和各种通信程序。
  第二:初期装配阶段(1998年~2000年)。空间站主要部件入轨装配。计划1998年俄罗斯发射曙光号功能货舱、美国用航天飞机发射团结号节点舱(存贮货物和调节电力供应),两者在轨对接;1999俄罗斯发射服务舱在轨对接;后陆续发射美国实验舱、俄罗斯和平2号服务舱、联盟TM飞船(应急返回用)。期间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多次发射运送舱段和宇航员,以获两种不同运载工具实践经验,使空间站初具规模并能提供3名航天员长期居住、使用13个机柜和大于10千瓦电力开展科研工作。
  第三:最终装配和应用阶段(2000年~2004年)。主要完成ISS各舱端入轨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能力。计划陆续发射和组装美国制主桁架和太阳电池阵、加拿大移动服务系统、日本希望号实验舱、欧洲哥伦布号实验舱、美国居住舱、俄罗斯研究舱等。期间组件由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欧空局阿里安5号火箭及美国航天飞机运送。计划完成建造后空间站总重423吨,长108米,宽88米。随后进行10年设计寿命的工作,运行轨道高度约400千米、倾角51.6°,每隔90天以货运飞船或航天飞机提升高度。期间由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联盟-TM飞船及进步号货运飞船承担宇航员和空间站维持所需货物的运输,预算每名航天员每年需运送658千克食品、209千克服装和其他个人用品,费用水平2.2万美元/千克,计空间站维持经费每年约13亿美元。
    实际情况
    1996年俄罗斯完成FGB制造工作。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发射FGB,12月4日美国团结号节点舱由奋进号航天飞机携带发射并于12月7日与曙光号成功对接。2000年7月俄罗斯服务舱(NPP)入轨对接。
    后,ISS计划因耗资巨大用途有限而遭多方诟病反对,进度艰难了;2001年日本制成希望号试验舱,计划于2004年由美国航天飞机运载入轨;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解体爆炸,ISS计划停顿,至2007年方计划加快建造进度,以赶在美国航天飞机老化退役前完成空间站舱端入轨安装。
    总之ISS至今只有半拉子在轨,计划已调整为预计2010年建成。

    1999年——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升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11月21日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飞行历时21小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1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1日

    1783年——人类首次升空飞行
    1783年11月21日,法国罗齐尔Pilatre de Rozier和达尔朗德Marquisd' Arlandes乘坐法国造纸商蒙物哥菲兄弟制造的热气球在巴黎米也特堡进行首次飞行。航空时代开始。
    1782年9月19日,蒙物哥菲兄弟设计制造热气球在巴黎成功进行动物升空表演。1783年蒙物哥菲兄弟设计制造高20余米、直径约15米、容积2200立方米热气球一个,配吊篮准备实现载人飞行,无先例,原计划由犯人乘坐进行试验,化学家罗齐尔反对将首次升空荣誉赋予罪犯,无畏以争先,遂与另一勇者达尔朗德共同冒险,于1783年11月21日在巴黎乘坐热气球起飞,升空高度1000米,飞行历时25分钟,航程9000米,成功实现人类首次升空飞行。
    后,热气球及氢气球逐渐打开人类航空局面,直至20世纪初被更具技术优势和实用价值的飞机排挤,转为航空领域的特殊功能配角,现多用于不载人的科研、气象、军事方面的仪器运载工具,及载人的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平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2日 历史上的昨天

    1928年——张钰哲发现“中华”小行星
    1928年11月22日,中国天文学者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将此星命名为“中华”(China)。
    后,因张钰哲学成回国而中国天文界缺乏相关技术条件,“中华”小行星失踪。
    至1957年10月30日,张钰哲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小行星,初谓其即第1125号小行星,后天文界跟踪观测确认两者甚相似而实不同也。197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鉴于第1125号久未再获,而1957年其发现者又发现一似其小行星,决定取消其正式编号与命名,仅保留1928年发现时之临时编号;而1957年发现的小行星编为第1125号、命名为“中华”(China)。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3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4日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1859年11月24日,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出版著作《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或在生存竞争中优势种类的保存》(On The Origin of 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亦有意译“论通过自然选择暨在生存竞争中保存优势种类的物种起源”者,一般惯谓“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特指之),正式提出物种可变异的、由环境条件和相互竞争因素导致自然选择、人工选择、适者生存结果的生物进化论。为自然科学在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观冲出唯心牢笼发生巨大飞跃的重要里程碑。
    《物种起源》内容——起于引言、绪论而带15章:第1~5章主体及核心,建立自然选择学说(家养状态下的变异;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亦即适者生存;变异的法则。第6~10章针对进化学说所受质疑的解释(学说之疑难;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本能;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第11~14章以进化论解释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形态分宜、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古生物的演替;生物的地理分布;生物的地理分布续篇;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第15章综述和结论。[按: 行文并不明涉人类,旧观念所附势力之仍迫,实乃逆境之写作手法尔,以纸包火,触类旁通即燎原而出矣。]
    《物种起源》阅读小导[按: 背景与相关学说发展史、观点论证形成变化过程均不可忽略又颇庞杂,恕难编奉无遗,建议系统查其资料而悉之,当为敲骨吸髓得领要义之正途也]
    沉沉夜暗
    工业革命之前,上溯至有史可查人之初有相关思考,基于文明发展水平的不堪之低下,人类生存行为模式借重于对自然界了解和主动影响的分量和深度颇不足为今人挂齿,即多作环境条件的被动适应与少量外在因素简单利用,自洽地,涉及自然规律的信息获取能力甚弱,也缺乏超过生存需求程度试图获取与思索的动机,自然现象的大量幕后发生机制与发生、变化规律必然休望可知也。但,不知所以然之事,其多有表观之发生于察觉中,客观不告我,主观自揣之,此人之愿伤脑筋本性也,以服务于若干不得不强解其理之目的,固然如此迷失真相多将不获实质,但当借用其表观代为判据时,也正有试解者嫁接特定意图而不可客观实证其心怀叵恻的诓骗良机,于是匹配于社会的出现和演化,实时统治阶层多有玩此心法以律众者,举本未明理之象,谓其传达主宰之神怪旨意当服于我且当如何如何是从云云,自欲何为拟成神意转告即可,反正实证困于不破虚妄,无有现世报显伪之忧;而此必主观赖于口舌维持,方得取信于众心,其危自洽地也来源于异己之心,也以主观试图改解表象,若得成言出口,公告流播,多闻而实质乏客观之力驳,反走常立其论乃示其属实之莫须有逻辑思路,三人成虎焉,当坏我之控也;于是唯战于主观中均无客观不可歪曲之裁判,解法自在异心不可存双利而动手击之,行力压禁争之政威,以独通我意而绝他说,必然人不叛我也。
    由此,当发展至追求集权统治的封建制度阶段时,原依赖于各地方豪强势力的百家混存互不妥协的指神论怪学说,历史性地必然多被灭绝而唯存少量有集权统治利用价值的流派,并适应性地必然发展出支持其解法的逻辑体系,依托强力确立且严禁相悖之思,至于被排斥观点是否切合事理,自然不在关注焦点,仅敏于是否逆我所说尔。其中,对于生物界的存在形态、行为模式不同的物种之自然现象,其之所以然的解法,从初有关注思考,发展到封建制度成为优势社会类型时,也必然被纳入世界观的应何论、不应何论控制范畴,且其匹配于统治阶层求无限永久服从的欲望,自必无限固化物种来源之结论且强求所解乃为恰好严令人皆臣于被指代行主宰之君王焉,再由最上层统治者的自洽于封建制度的血亲世袭制,遂演化为强指君臣生而天定不可改也,逻辑框架之构筑,必然推而广之涵盖所有生物严控无遗,万类不得有可变之说,此,固其现实可用管理价值观念之根基也,遂避人而论虫鸟鱼兽能变其种之亲缘演化规律的言语也危及君王不得容许焉,至中世纪,即发展为适应封建制度而专世界观控制的生物来源观念,即神所创造不会改变的特创论也,凡正悖之或可察动其逻辑根基的言行,遂必用强权力量压灭之矣,呈政教合一形式;而自然科学本行明悉自然规律之求真入深文明职能,多有为断天机而力取实证无微不至捍卫客观理性之动,原得混淆能擅解之主观推演之表观判据必揭露其驳斥伪论之质,自不可忍其进步发展而得恰好颠覆其统治依据之成果,此受社会发展需求之推而破迷呈髓,彼惧社会演化至封建制度丢失维持之理,遂历史性地成仇为敌,依政之教遂于压制政治范畴抵抗中同时附带压制自然科学,造成阻滞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黑暗时期,其中自然科学涉及生物领域的事例著名者即15世纪中叶~16世纪初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博学家、画家莱昂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受压而不能公布其人体解剖研究成果;16世纪中叶比利时生物学家、近代人体解剖学创始人、医生安德烈·维萨里 a.vesalius(1514-1564)受宗教裁判所压制而中断解剖学研究;16世纪中叶西班牙医学家、神学家米凯尔·塞尔维特(m.serveto,1511-1553)因发表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和反对宗教界所推“三灵气说”而被宗教裁判所烧死。
    日出东山
    至欧洲工业革命,社会发展已进入需要深刻了解自然规律主动影响环境的阶段,人类谋生的行为模式大大依赖于获取大量信息认知自然现象本质,并据以调控各种客观因素得到期望的利益,对事物的详细系统、长时间连续观察研究遂频繁在多个科学领域进行,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也极大增加了可供研究的对象数量和种类,并为更有效而准确地观察测量对象以服务于资料比对和分析归纳,对应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也适应性地不断出现和发展,原隐藏在表象中的事件发生和变化机制必然不再能够躲避人类的认知,也不能因为原以某种动机所主观定性提出的观点相悖而改变其自然的不可歪曲套合的性质,其作为强大的客观实证必会摧毁将其癔断的无效主观逻辑系统,并历史性地催生且有力捍卫能够适应的新认知。于是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基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详细程度的大量揭示自然现象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客观实证,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产生了对应的大量新观点并创立适应当前信息获取技术水平的新学说,其中既有新涉及的无关旧事的新领域类型,也有不可回避已存主流旧观念所试图垄断的相关领域类型,达尔文的物种可变异的生物进化论即为后者,其所必历的受敌视攻击和不断匹配于科学研究进展的发展强盛反击,自然定起纷飞之战火焉,这本身也是自然科学无畏前进的伟大表现,及文明发展史新篇章的灿烂光芒。
    后,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物进化科学、考古学研究迅猛发展,并引发人类关于自身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观念大变革,其影响之深远在意识形态方面,堪谓在人类自欺的黑暗中举起明目一炬也。
    [按: 《物种起源》不愧其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的荣誉,推荐阅读]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5日 历史上的昨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6日

    1975年——中国发射首枚返回式遥感卫星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7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7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8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2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29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1-3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1月30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wuyyumf 发表于 2007-11-3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梧州 联通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2-2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2月1日 历史上的昨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2-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2月2日

    1929年——发现北京直立人头盖骨化石
    1929年12月2日,中国古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裴文中(1904-1982)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直立人头盖骨化石。此头盖骨化石和石器、用火遗迹的发现,证明了直立人的存在、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佐证了“爪哇猿人”为人而非猿、为达尔文进化论关于“从猿到人”的人类进化学说提供了重要实证,是科学发展史重大事件之一、世界古人类研究史的里程碑。
    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原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俗称北京人Peking man。活动遗址发现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生活于距今约70~20万年,属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其发现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大量有力证据,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中具极重要价值。
    周口店遗址——位中国北京市西南48公里太行山脉与华北大平原交界处的房山区周口店村石灰岩山地之龙骨山,发现多个古人类文化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大多于周口店附近。中国主要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其中猿人洞因1929年于此首次发现古人类遗存而称“周口店第1地点”)。1918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JohanGunnar Andersson首次发现周口店化石埋藏点(第6地点),1921年安特生与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周口店第l、第2地点;1927年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Davidson Black开始正式发掘,发现3枚牙齿化石并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同年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和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发现第3、第4地点;1929年中国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第5、7、8地点;后由裴文中与贾兰坡主持发掘发现其余地点,现编号已达25地点。遗址已发现脊椎动物化石100多种。
    山顶洞位龙骨山的山顶,其中1930年发现“山顶洞人”化石,文化遗存名为“山顶洞人文化”,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之一,距今约1万年。山顶洞人文化的底层直接堆积在“北京人”遗址第1层上。(山顶洞人遗迹已全部发掘完毕,而化石在二战间全部下落不明,无法继续研究之。2003年周口店又发现“田园洞人”晚期智人类化石,遗迹位周口店遗址附近的田园洞,属于山顶洞人时期的晚期古人类化石,形态属于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同位素初步测年结果表明该人类化石时代约与周口店山顶洞人同期,为北京地区山顶洞人时期现存人类化石唯一实证。)
    周口店第1地点位周口店村西之猿人洞,东西走向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自1921年发现和发掘起已下挖40余米,不及全洞堆积物之半,其中“北京人”化石发现于第ll层至第3层,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这些遗骨分属40余个体,绝大多数于二战珍珠港事变前后下落不明。现存面世的第1地点人类化石含中国存7枚牙齿、1段肱骨、胫骨1段、顶骨和枕骨各1件及1具保存完好的下颌骨(此3件头骨为1966年发现,其中顶骨可与1934年、1936年所发现第5号头骨的2件颞骨合为完整头盖骨,表明属同一中年男性个体,脑容量约1140毫升,具“北京人”典型特征又较其他“北京人”个体更进步),另有1927年以前发现的3枚牙齿存于瑞典。
    第1地点所发现用火遗迹将人类用火史提前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及大量烧骨,灰烬层最早者出现于46万年前的堆积、最厚者达6米,遗迹表明北京人会用火且会保存火种。遗址并出土万余件石制品,为“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原料均采自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北京人”所用石器打片方法有3种,主为砸击法,制成长20~30毫米小石片,常见长度为20~40毫米范围;工具分2大类,第1类含锤击石锤、砸击石锤和石钻,第2类含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锥和球形器。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出现此期特有的石锥。 据出土物可证北京猿人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距今70~40万年,中期距今40~30万年,晚期距今30~20万年。
    科学与实证
  古代关于人类起源,东方中国以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为解;西方则主以《旧约全书》所记犹太民族传说的上帝造万物传说为蓝本行宗教化整理演绎,即神创论、特创论。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应生产生活需求而大力推进,其中涉及生物物种形成与演化的实证便在地理大发现的探险考察标本采集、采煤采矿活动、农牧业品种培育和改良中大量获得,生物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和实验证明条件的空前优化,使各种生物物种乃至人类自身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必将被揭示出来,尽管生命科学发展仍远未达到以分子水平破解遗传、变异与性状表达机制的程度,但也已足以有力证明物种的可变和原居意识主流的物种不可变而仅赖神创的唯心观点之谬误。
  欧洲工业革命中,地质学开创出以生物化石和活动遗迹为证据的古生物学研究领域,迭加探险考察和农牧业活动的生物物种演化规律样本,终至19世纪中叶促成以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 Charles Darwin为代表的科学界提出进化论学说,基于强大实证的物种可变观点开始猛烈冲击宗教化的世界观,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类起源的探究。而初始,科学界所获实证多属其他生物物种的进化情况,对于人类自身则暂时性地缺乏充足的进化历史物证支持,乃属由别的物种演化规律外推而质疑人类的宗教所谓神创特殊性质,必然不能立败其说,唯待取证是盼。
    大事起于1825年,史前考古之父、法国业余考古学家布歇·贝尔特 Boucher de Perthes在法国北部索姆河Somme岸边古老沙砾层陆续发现火石打制的工具(后,考古学家命名为“阿布维尔手斧”),及古象等已灭绝动物的化石,开始推测工具可能属宗教所谓亚当的最早人类之前的人类所造。而时,西方以宗教教义所编人类历史认定第一个人出现于公元前4004年,于是两相大顶,众不信人之更早存在也;1859年,英国地质学家普莱斯特维奇Prestwich和考古学家伊文思John Evans赴法国考察发掘现场,支持贝尔特,人早于宗教所计时间出现的观点开始逐渐强化普及。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正式以进化论观点驳斥宗教神创论,并开始试图理性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史;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正式提出从猿到人的进化学说,以解剖学、胚胎学、残迹器官等事实证明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共源性和相同的进化规律,指出人类可能由某种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但直接的人类进化过程证据未获得,时人多以自我标榜特异羞认与兽同宗之心不信也。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卡尔 ErnstHaeckel发表《有机体普遍形态学》支持达尔文从猿到人的学说,并提出“缺环”假说,根据系统发生学原理,断言猿与人存在谱系上的联系,由猿演化至而尚待证实的中间环节,成为混合人与猿的特性为形体似猿尚乏语言能力的“猿人”,再演化成为“原始人”。此假说指出考古求证的方向和目标,剩下的问题即为应当于何处寻找中间环节的化石。
    海卡尔分析世界4种现生猿类情况,认为其中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猩猩(印尼语“奥兰乌坦”the Orang-utan)和人的关系最密切,很多行为类似于人,故主张到东方寻找历史证据。达尔文则推断非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尤其黑猩猩与人的血缘最亲近,认为应到非洲寻找人类远祖。于是形成两种人类发祥地假说——亚洲起源假说和非洲起源假说,考古界则人按其所信而搜寻于亚非二洲中焉。(20世纪40年代前主战亚洲东南亚、中亚及其周边;20世纪50年代后热衷于非洲,尤为东非大裂谷地带。)。
    前哨战的惨败
    1887年,荷兰医生杜布瓦 Eugene Dubois受海卡尔观点影响,计划东寻“缺环”。至印度尼西亚(当为荷兰殖民地-东印度群岛),先对苏门答腊岛作野外考察,仅获一些动物化石外;1889年转至爪哇岛,在东爪哇瓦贾克Wajak发现一件晚期智人头骨化石,1890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到第二个头骨化石;同年1l月在克东布鲁巴斯Kedungbrubus获得大量化石(含一件直立人下颌骨,当时未认出);1891年8月转至梭罗河畔特里尼尔村Trinil(位肯登山脉与南岭山脉之间的梭罗平原),在河岸冲积层发现一颗臼齿,再于同一位置发现一个头骨(当,认为猩猩牙和一个“前人”类人猿头骨);1892年8月,在头骨出土部位约12米处发现一根大腿骨,结构形态大类现代人,遂断属于海卡尔预言的“缺环”,公布此重大发现,按海卡尔建议的“猿人”作为化石属名,据大腿骨功能特征命名“直立猿人”(俗称“爪哇人”)。1894年杜布瓦出《直立猿人》的小册子,将特里尼尔所发头骨和黑猩猩头骨比较,认为一个新属、从猿向人过渡但向人类倾斜的类型、现代人的先驱。
    1895年杜布瓦携带化石返回欧洲,于欧洲科学大会宣布其发现,而时,印度尼西亚地理考察几乎空白,人不知其地质背景也,并缺少共生文化遗物,于是徒起猛烈持久论战而已,学术界分派务虚,部分不接受杜布瓦的鉴定结论,判断非人的遗骸而属大型长臂猿或其他动物;另有部分怀疑大腿骨和头骨是否属于同一个体、出土层位是否可靠;亦有嫉妒者谣谓特里尼尔化石为“白痴”之骨、发现为虚缈之“幻觉”。杜布瓦大困颓唐,宣布收回自己的观点、封存化石,回家噤声[至1923年,美国人类学家赫德利卡以荷兰科学院院长亨利·奥斯本 H.F.Osborn求情,方得接触爪哇人化石进行研究,实际该发现首次填补了猿与人之间的“缺环”,只是当时单颅条腿自证无力。欧洲论战间,荷兰古生物学家赛伦卡 Emi1Selenka在特里尼尔地区组织首次古人类学领域多学科考察,身死后其妻子勒努丽 Lenore Selenka接替完成;1911年出版《爪哇猿人层--特里尼尔考察团1907和1908年地质、古生物学考察报告》,收集地质、古动物、古植物学等方面研究成果,附大量插图;20世纪30年代起,荷兰古人类学家孔尼华 G.H.R.VOl1Koenigswald主持、雅各布 T.Jacob和萨托诺 S.Sartono协助,在中爪哇的桑吉兰 Sangiran地区发现爪哇直立人化石丰富标本,进一步巩固了印度尼西亚在国际古人类进化研究的重要地位]。
  非洲接力
  1924年2月3日,南非报道约翰内斯堡附近塔翁 Taung的采石场发现一件大约小孩头骨化石,保留完整面部骨骼、近完整下颔骨、半个脑内膜和完整乳齿齿列。化石似猿,脑容积约仅500毫升,上颌、下颌骨前突;但又似人,犬齿很小,头骨枕大孔位置接近颅底中央,表明已经直立行走(一般猿类枕大孔在颅底位置相对靠后,只能半直立而不能直立行走)。1925年人类学家达特 R.A.Dart命名“非洲的南方猿”(俗称“塔翁小孩”),年代估为距今200多万年。达特断定“塔翁小孩”才是猿和人之间的真正“缺环”,国际古人类学界不接受其观点,冷之良久。[20世纪40年代后,南非陆续发现南方古猿化石,分布范围扩至东非,年代跨度距今100万年~300万年,个别达距今400万年左右;化石形态各异,后归纳2个种,一为纤细种,学名按达特建议的“非洲南猿”,另一为粗壮种,命名“粗壮南猿”。南方古猿人乎猿乎的争论因未发现伴生工具而未停火,仍推直立人居人类谱系之先。又后,1959年英国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基 L.S.B.Leakey所率考察队在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 Olduvai Gorge距今l75万年地层发现南方古猿Zinjanthropus(“东非人”)化石和石器,遂定南方古猿属于人,此种南方古猿头骨结构粗壮;后,意外,在相同地层又发现结构纤细、面貌更近人的南方古猿化石,经研究科学界认为后者才是真正的工具制作者而“东非人”只为猎物,此种会制工具的纤细南方古猿命名为Hornohabilis(意“Handy marl”即 “双手灵巧的人”),是为“能人”。李基所发现,一证南方古猿族谱复杂,中有部分已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二将人类历史从原计约100万年延长至约200万年,于是目前人类谱系之先判定为能人,直立人转列其进化所成者。]
    欧洲有所获
  1907年,欧洲海德堡 Heidelberg发现直立人化石;同年海德堡东南10公里莱茵河上游河谷摩尔村 Mauer采沙场发现l件完整人类下颌骨,1908年海德堡大学古生物和古人类学家奥托·合尔滕萨克 OttoSchoetensack将化石归入“人属”Homo,命名“海德堡人”。(此胆大也,时,人类学界一般将这类体质特征人类化石归入“猿人属”而慎过太细,至20世纪60年代方渐弃“猿人”属名改用“人属”,实为实证多寡与研究精细程度的历史性再定性而已,当时之超前,凡脱证据之佐,即便后证未谬也非理性所崇,以雷龙那颗荒唐的张冠李戴假脑袋的名义懒理之,例胜不可效尤。)
  后,海德堡大学地质研究所继续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发现颇丰,在化石发现地沙层陆续采集动物化石计5千件,及20余件有争议的石器和骨器。海德堡人生存地质背景、年代测定和古生态学方面研究进展突出,基本查明该地第四纪堆积层;经对动物化石再研究和现代科技方法测定,推断海德堡人生存于克罗麦问冰期 Cromerian晚期,距今约60万年,大体相当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8、9层至第11层(原估海德堡人年代距今50万~40万年);经孢粉分析知海德堡人时代之前欧洲经历严寒气候,当时,摩尔村地带为寒温带针叶林,其间曾演化为无树荒原,环境恶劣不宜装备简陋的原始人生存,至距今约60万年起气候转暖,针叶阔叶混交林取代针叶林,存在犀牛、大象、野牛、马、鹿和多种食肉动物,遂宜海德堡人生存;荷兰人类学家孔尼华据摩尔村化石下颌骨形态特征,确定海德堡人不属尼安德特人或智人,而应归直立人;又据臼齿颊面磨痕研究,推测海德堡人为素食,主采集野果、块根和嫩叶等,偶捕猎动物。海德堡人所用工具多发争论,曾或有称发现20余件石器骨器,但加工痕迹不清楚,难定属人工制品或天然石块骨片。[20世纪后叶,欧洲匈牙利、法国、德国东部和西班牙等地陆续发现直立人化石。其中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尔卡 Atapuerca洞穴遗址群出土直立人化石丰富,含头骨碎片、上、下颌骨,及动物化石和石器,遗址年代距今约100万年,为已知最早欧洲人类活动实证。学术界推测阿塔普尔卡直立人可能从非洲通过直布罗陀到达欧洲。]
    中国的考古
  在北京人发现以前,中国考古科学未发展,古生物化石只据神话与中医观点称为怪异神奇之“龙骨”等采作药方而已。至西人入境活动,开始获得能识真质者行偶遇之撞彩而渐引发学术性研究和野外考古也。
    1903年在京德国医生哈贝尔 K.A.Haberer回国携带购自中药店买来的“龙骨”、“龙齿”等动物化石若干,德国古生物学家施洛塞尔 Max Schlosser得之研究,惊悉内含颇似人第三臼齿的“类人猿”牙齿,始揭中国存在古人类化石的可能性。
    1914年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 E.Licent开始黄河流域考察;1920年在甘肃黄土高原庆阳黄土层里发现数件石英岩打制石器,发现地点黄土层年代不下10余万年,此批石器遂成中国存在早期人类活动的首批实证。
    1922年,桑志华至陕北靖边沿萨拉乌苏河(蒙古语“黄水”,又名红柳河,长约100公里,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的一条源支流,发源于陕北黄土高原,北注鄂尔多斯东南角毛乌素洼地,切割高原现深谷,途中多存绿洲。)向北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考察,桑志华获哺乳动物化石丰富。
    1923年7月,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 P.Teilhard de Chardin加入。考察队在萨拉乌苏河谷地层剖面发现丰富化石埋藏,在邵家沟湾旺家东面河岸边发掘一处化石聚集地,获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早期人类宿营地丰富石器、骨角器和用火遗迹,后整理标本发现一颗人牙,经任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系王任的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 Davidson Black研究确认为上左侧门齿恒齿,个体年龄7~8岁,人牙石化程度、色泽均异于华北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和近代人类遗骸,而与同时发掘获得的更新世动物化石一致。1927年桑志华、德日进和步达生发表合著文章,宣布萨拉乌苏人牙为当时亚洲已知第一件旧石器时代人类遗骸,建议名为“鄂尔多斯人牙”。[鄂尔多斯人(旧译“河套人”)属于体质大类现代人的晚期智人,1923年、1980年所发掘2个营地遗址表明其为远古猎人,主捕羚羊。遗址出土大量兽骨中,以羚羊肢骨、下颌骨和角心占比例最大,并有野马、野驴、鹿、披毛犀,动物化石均带人工砸击切刮痕迹。鄂尔多斯人打猎所用工具未详,出土工具可分2类:一为石器,含钻具、边刮器、凹缺器、锯齿刃器、端刮器、微型砍斫器等,均属处理猎物肢解剥皮等之用,而缺专工打猎者;且萨拉乌苏石器尺寸特小,长度一般不超2厘米,小者1厘米而最大得2件不过约7厘米。另一为骨角器,多属羚羊角和截断的鹿角。前者推属采集植物块根、捕鼠所用挖掘工具,后者推当属打制工具或敲骨吸髓之手锤,非武器。毛乌素洼地缺石,工具原料采自40公里外的西部高地小卵石,遂甚珍惜,制作颇认真且求物尽其用。鄂尔多斯人惯用火及熟食,遗址炭屑几全为烧焦兽骨碎屑,推为烧烤猎物并燃兽骨为营地篝火抵御高原夜寒风。萨拉乌苏遗址为中国首个被发掘的旧石器遗址,与1923年8月于鄂尔多斯高原宁夏发掘的水洞沟遗址正式揭开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为后周口店国际合作计划之预演,并提供理论、技术和研究人才的准备。]
    周口店破关
    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应聘至中国指导找矿,业余行化石采集与考古(功勋著在业余,计大成者发现周口店遗址、河南渑池仰韶遗址)。
  1915年,于北京大学任教之西人吉布 J.McGregor Gibb在北京郊区周口店镇石灰岩质鸡骨山裂隙堆积采集化石若干,安特生得其之与,遂赴现场调查,证实埋藏化石,但多为幼细啮齿类和鸟类,颇似鸡骨(此山故得其名),仅算得知北京郊区周口店有化石埋藏。
  时,安特生重在河南三趾马动物群等化石整理,遂建议来人同作,1921年,瑞典古生物学教授维曼 Car1Wiman派遣奥地利生物学家师丹斯基 OttoZdansky来华协助。安特生遣其赴鸡骨山短期发掘以适应工作环境,美国纽约国家自然博物馆亚洲考察团首席古生物学顾问葛兰阶 Walter Granger路经,安特生约其同往作技术指导。
    好奇的结果
    周口店者,时闭塞也,突现老外人希奇,围而观之。安特生、师丹斯基、葛兰阶发掘鸡骨头中,一汉谓其不会有获,愿引赴存大块量多“龙骨”之妙处,安特生顿悟此美,急随而行,至周口店镇西侧老牛沟石灰岩采石场。果然旋于一洞穴堆积中发现丰富化石,含鹿、水牛等大兽及若干啮齿类碎骨,中有一种下颌骨甚壮鹿化石引起安特生注意,此化石,原于北京西北面怀来盆地古老黄土地层得见,表明周口店老牛沟堆积年代亦必颇古。(后,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将此种鹿化石命名肿骨大角鹿,简称肿骨鹿,为北京人时代标志性化石之一)
  发掘中,安特生发现堆积物里出现的几块白色石英碎片,因石灰岩层不产石英,断定属洞穴的外来物,而老牛沟对面砂页岩山头产石英脉岩,顿显异常。安特生遂推测此处可能埋藏古人类物证,计划发掘寻找。
  1921年~1923年,师丹斯基受安特生安排于周口店老牛沟遗址作2次小规模试掘,所发现化石标本送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维曼实验室修理以除胶结物。1926年,此批化石中发现2颗人牙(实含3颗,第3颗至20世纪50年代方认出),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正于北京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研究制定周口店遗址发掘计划,得见牙齿照片,推断为人类,但仅数齿而已,实证颇不足,学术界有怀疑之。
  1926年10月,瑞典王太子夫妇至北京作中国之行。此王太子者,后之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尔道夫 King Gustavus VI Adolphus也,颇博学而尚考古学与东方远古文化,时任瑞典科学研究委员会主席而管国外科考经费。步达生赞成“中亚是人类摇篮”之学说,正与翁文灏筹备在中亚人类祖先遗迹考察项目,决定将周口店列入中亚计划追加项目推动,遂于京津科学界对瑞典王太子夫妇的欢迎大会先以中国学者梁启超、法国学者德日介绍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和鄂尔多斯史前考古,再由安特生宣布周口店发现人牙,瑞典王太子表示瑞典愿意承担未来计划部分费用。后,翁文灏和步达生为便于长期工作,不求瑞典资助而定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争取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担主费用、中国地质调查所担部分费用的双方合作,瑞典则正定中瑞西北考察团计划,不涉周口店矣。
  192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意拨2.4万美元支持1927~1929的周口店遗址发掘计划。2月步达生和翁文灏草拟《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关于合作研究华北第三和第四纪堆积物的协议书》,规定双方合作基本原则和主要人事安排。参加萨拉乌苏遗址遗址和水洞沟遗址研究的德日进、法国史前学家步日耶 H.Breuil参与为核心。
   1927年4月16日周口店遗址正式开始发掘。野外工作小组4人,含中国地质学家李捷(野外工作事务主任)、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 Birger Bohlin(维曼教授推荐,负责研究动物化石和指导发掘,2年后脱离周口店工作加人中瑞西北考察团至青海寻找化石)、美国中亚考察团古生物发掘技工刘德霖(步达生向葛兰阶借用)、谢仁甫(步达生的办事员,派周口店作刘德霖助手)。
  发掘地点选在遗址堆积中段北裂隙(现入洞的人工盘道)西侧,东西长l7米,南北宽14米。10月18日结束1927年野外工作,计发掘24周,发掘深度近20米,清除堆积物约3000立方米,获化石约500箱,本次发现一颗完整人牙,出土部位于师丹斯基发掘的第一颗人牙附近。12月步达生于《中国古生物志》发表报告《周口店堆积中一个人科下臼齿》,化石命名Sinanthropus pekinensis(中文译名“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中国猿人”、“北京猿人”)。
  1929年杨钟健和德日进赴陕北、山西、内蒙古考察新生代地层,裴文中接替主持北京人遗址发掘。后发掘深度达30余米堆积渐小窄,以为将至底部,11月末突现洞穴(后谓猿人洞者也),深10余米,入探,发现丰富化石。气候已转冷,计划再发掘数日即罢当年野外工作。
    北京人出来了
    12月1日开始发掘猿人洞遗址。
    12月2日裴文中于发掘中发现猿人头骨,半在松土半在硬土,畏夜长梦多定立起获之,撬杠弄出,头骨部分破碎,颇悔惜,亦知其头骨甚厚大异现代人。消息出,世界大震,达尔文进化论关于从猿到人的人类起源假说首次获得强有力的演化过程“缺环”实证(含个体化石与力证其属于人的大量文化遗迹);并且北京人以同于爪哇人进化阶段的体质结构,得证爪哇人属人类。
    [按: 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人类生存历史的研究还远未结束,但随着科学和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必然会获得更精确详细的、符合实际的新发现和新认知。科学的伟大,不在于立论和观点的当时如何新颖离奇,而在于其对强力促成尽量对应客观事实的认识的实证之获取,以及其对实证所揭示的事实的性质之承认和适应,并基于此认知,发展出更有效的研究手段以更深入地获取能够促成更详细了解事实的实证,这种良性的研究方法与实证之间的相互影响,正是科学不可阻挡地不断推进而不陷入唯心困境的理性根基的表现。]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2-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2月3日

    1990年——《汉语大字典》出版
    1990年12月3日,《汉语大字典》全部出版。为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字典,与《新华字典》共为汉字最佳范本。
    1975年,中国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提出《汉语大字典》编纂计划,由四川、湖北两省专家、学者和教师300余协作编写,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任主编,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和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王力等任学术顾问;1984年编成初稿;1985年开始分卷定稿;1986年出版第一卷;至1990年出齐。
    《汉语大字典》八卷本为最早问世版本,为正本、母本,内容最完整齐备。每卷约200万字,总计约1500万字,为解释汉字的形、音、义的大型汉语专用工具书。正文7卷,每册前有“总部首目录”、“部首排检法说明”、“新旧字形对照举例”、各卷“部首目录”和“检字表”;第8卷为附录、分卷部首表、全书笔画检字表和补遗。排版采用繁简体混排方式,释文和现代例证用简化字,其余全用繁体字。
    《汉语大字典》收录楷书汉字单字54678个,并收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几种形体;字音注出现代标准读音,及上古韵部和中古反切;字义注重常用义,并考释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及适当收列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2-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2月4日

    1986年——苏联绘制第一张太空地质地图
    1986年12月4日,苏联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地质地图。地图面积8平方米,据人造卫星和轨道站对地拍摄照片绘制,利于弄清地球大结构各地区特点,并发现里海北部沿岸石油天然气地区、哈萨克新矿床、西伯利亚金刚石和远东煤矿等资源。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7-12-5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12月5日

    1933年——美国解除全国禁酒令
    1933年12月5日,美国国会批准宪法第21条修正案,取消宪法第18条修正案(即禁酒法案),全国性的禁酒运动结束。是为社会管理牵一发而大动难料的范例之一。
    复杂系统问题中的小酒酒
    酒者,乙醇水溶液也,乙醇者,影响神经系统暂时改变性格行为之触发物也。人类主要通过植物性食物摄取能量,不可避免地涉及贮存加工和食用作为植物主要蓄能载体的糖类,而此物易于被微生物沾染分解,产生代谢物乙醇,酒便进入食谱中,以多种感官和神经刺激作用的调味、调节情绪等价值,逐渐从无意间获得而改故意谋取,从食用简单发酵产物而改浓缩提纯为功能性的“专业”精神调节剂。正所谓走极端易出事,含酒精饮料的高浓度或者酒精饮用的短时大量,对神经系统的强烈影响经常引发心智失常的损人不利己时间,并且对部分个体有成瘾作用;显然,从大量实例可证不饮酒不会有此问题,于是禁止饮酒成为避免出乱的办法之一,但酿酒条件遍布各处又与主要食物来源死死勾连,而且某人自愿求饮的行为在社会关系维持和调整方面也涉及人身自由的问题。由此,社会实际在饮酒方面至少划分为难以断绝往来的追求允许和追求禁止两类个体,本质是对着满足欲望和行为的可能过度造成不良后果的预防进行社会秩序管理的权衡;另,某种欲望的存在,于社会背景中多有涉及别种利害关系之瓜葛,是为复杂社会关系网的基础之一,颇难作轻巧地无损剥离处理,若未明其枝末不顾相关而草断粗置,本不可消或不能速消的相关需求或将以代偿方式适应调整,再利联他类触发调整,将可能引发未预见的整个系统态势剧烈变动,演化出利害莫测的异常后效,这就是系统工程控制领域大道所望明究得先察预备的旧平衡如意调整安全进入新平衡策略之讨论范畴。
    杯中似小事
    美国在建国前后时期,移民多来源于欧洲,而欧洲其时社会人文发展处于政教密切关联阶段,生活方式自选和相促选择的思想观念便载于社会关系未明显破坏的大规模移民浪潮转驻美国并延续为重,其中涉及饮酒问题者,则发源于宗教教义推崇压抑欲望走“清教徒”路线,其主流舆论然必反对易成张狂闹事之饮酒行为也。同心者众,意自成法,经历若干时间的搬家后磨合形成较稳定社会关系网后,19世纪中叶起,地方性的禁酒法规便在求禁舆论和未达司法层面的民间禁酒运动背景中出现,并顺势趋向更用社会管理力量行广泛深入的压抑,至一战初,禁酒之州已达2/3之多数,仍未善罢甘休,舆论力促制定全国性的禁酒法令以绝酒欲。
    1917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8条修正案,内容专为禁酒,定于本国及其管辖所有领土禁止制售和运输致醉酒类,亦禁此等酒类于领土之输入输出;并禁除了民于其宅自喝之外的相邀聚饮酒;违者罚款及监禁。美国酒鬼的末日貌似来了。
    一击酒杯碎万器
    虽然如此,但除果真嗜好烂醉者之外,饮食文化中喜得非醉之欢的常饮者庞然也遭压抑,于是逼投抗法阵营反成无敌的需求根源主力部队,其逆势大盛,广布各地而频繁偷求可为,需求巨焉;酿酒方面则凭粮食易得技术简单民众不拒,而得引发私酿泛滥偷贩炽烈;又不意间公法阻众欲则自有私家发展旁支恻路助通供求,原不甚成气候的黑社会势力开始发展,并促成境外酒类走私猖獗。此况自非舆论执法所容,于是执法资源大动,猛力搜禁惩处,私营酒类风险成本大增,后果却是私营者投入更大自保成本依托豪强支持可以对付也,于是酒类价格暴涨而众困其欲之迫亦愿取,黑社会势力顺势取暴利而迅猛发展空前强大,除造成黑白两道间冲突升级及贿赂成凤外,更渗入社会、政治生活其他领域;仅缘贪杯而被裹挟其中者,也因供求全脱公法之督而使身体遭受假冒伪劣酒类的严重损害。此苦果越种越大,社会损失之巨与初始酗酒的危害相较宛如天渊,所痛呜呼哀哉不可忍受矣。
    亡恐龙而难补牢
    终于,舆论界逐渐意识到,粗陋办法禁酒的这个前长半寸后刺三尺的破剑实在伤筋动骨不堪使用,乃于1933年12月12日国会通过宪法第21条修正案,将宪法第18条修正案取消,全国性的禁酒运动正式结束。后,各州逐渐取消禁酒法令,但至今仍有若干城镇继续禁酒,而此次全国禁酒运动不妥方法的苦果永远啃不完,是为不喝小酒酒惹的大祸。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11:56 , Processed in 0.061347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