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每天回顾一点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2月1日

    1986年——中国发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实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STW-2),2月20日定点于东经103度赤道上空。STW-2载带C波段转发器2个。中国卫星通信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2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2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2月3日

    1966年——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月球
    1966年2月3日,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在月球风暴洋软着陆,为人造物体首先成功着陆于地球之外天体。
    “月球9号”探测器长约2.7米、重1583千克,载带推进剂800千克、重约300千克仪器舱、重约163千克登月设备(着陆舱重约99千克),中部两侧装2个控制仪器舱(一为星光导航设备,一装无线电高度表及相关电路,为减重减速于制动火箭点火时抛弃);着陆舱卵形,直径约0.58米(展开状态直径1.6米、含天线高1.12米),内装减振装置,上半部装电视设备和气体放电辐射计数器,下半部装化学电池、温控系统和通信设备。
    前仆后继
    20世纪60年代,苏联试探登陆月球,而航天技术仅发展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缺乏更远空间探测的现有技术和经验,且月球缺乏大气层,使探测器减速软着陆的操作颇难。
    1963年4月2日,苏联发射“月球4号”探测器首次试探软着陆,中途导航与发动机故障造成轨道偏差,未被月球引力捕获,失败。
    1965年5月9日,苏联发射“月球5号”探测器继续试探软着陆,完成中途变轨直趋月球,降落阶段制动火箭故障未工作,探测器以高速撞毁于月球,失败。有谓其时德国天文台观测到撞击所起长225千米、宽85千米之尘云。
    1965年6月8日,苏联发射“月球6号”探测器继续试探软着陆,中途机动变轨时发动机故障未关闭,造成轨道偏差未趋月球,入绕日轨道,失败。
    1965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月球7号”探测器继续试探软着陆,完成中途变轨直趋月球,降落阶段制动火箭过早点火,造成推进剂提前耗尽而最终失控,探测器于月球风暴洋区域撞毁,失败。
    1965年12月3日,苏联发射“月球8号”探测器继续试探软着陆,完成中途变轨直趋月球,降落阶段制动火箭过迟点火,造成接触月表速度过大,撞毁,失败。
    1966年1月31日,苏联发射“闪电号”运载火箭载带“月球9号”探测器继续试探软着陆。火箭先入200千米高度地球轨道,第三级再点火将“月球9号”探测器推入趋月轨道;2月1日距月球23.3万千米时实施中途机动变轨校准航向直趋月球,飞行过程中以4度/秒角速度旋转以控温及对付地-月引力联合影响;飞行至距月球8300千米处调整姿态,以制动火箭轴线垂直对准月面,自动着陆系统程序启动;飞行至距月球表面75千米时抛弃控制仪器舱、制动火箭开始点火实施减速、探测器底部伸出长5米探针;下降至探针触及月面时制动火箭停止工作、释放着陆舱,着陆舱以约6米/秒速度靠气球缓冲装置保护撞击月面;着陆舱经历弹跳滚动后停止于风暴洋区域,软着陆成功;后,着陆舱4个花瓣状天线展开,再伸出4根鞭形天线开始向地球发送信息;继而着陆舱电视摄像机开始拍摄环境景观,7小时后花瓣形天线向地球发送月表黑白全景照片;2月6日着陆舱电能耗尽停止工作,累计探测3天,共7次传回8小时信息,获得首批月球表面全景照片和局部区域立体照片,证明月壤可以承受登月航天员踩踏而不至被陷埋。
    附: 偷东西的故事
    “月球9号”探测器执行任务期间,苏联未作信息保护,时,英国一电台于监听中发现信号乃直接可解读之电视图像信号也,遂盗其探测成果公布。后,苏联即将其探测器信号作加密处理矣。正所谓有值之物,不护必窃,人图其利多为贼,休论前后之道貌与否也,凡行事唯相防互损而已,是故售物鲜有敢不守店之乌托邦持久例,盖人多惯贪不论彼此罢了。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2月4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0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5日 历史上的大大大前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6日 历史上的大大前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7日 历史上的大前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0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8日 历史上的前天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9日 历史上的昨天

      1969年——波音747首次试飞
    1969年2月9日,美国波音公司 Boeing 747远程宽体客机首次试飞,为首架宽体喷气式客机、航空发展史喷气时代的运输机经典。
    喷气时代的集装箱
    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航空客货运输量剧增,至20世纪60年代初,民用航空领域景象颇为繁荣,而航空技术的发展也近于支持高性能民用喷气发动机和更大飞机的制造,人乃大困原300座及以下级别窄体客机的载运能力不足,捣鼓巨型飞机之心起焉。
    吞金兽的生死战
    20世纪60年代初,事起,美国空军提出喷气式大型远程运输机计划(CX-HLS),招标采购可运载750名士兵或2辆主战坦克飞越大西洋的巨型运输机。波音公司参与竞标,要价显高,败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方案(后之C-5 Galaxy“银河”喷气式战略用运输机)。
    喷气技术的战国时代
    时,航空工业经历此前活塞螺旋桨时代和喷气时代早期的多厂家发展之后,正演化至战略竞争淘汰期,波音公司所产民用运输机最大为波音707(C-135军用运输机的民用改型,200座级),民航业巨头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嫌小,提出2倍载运机型需求,而道格拉斯公司DC-8-60客机设计指标达载客量270人、航程4700英里,威胁在目。波音公司被迫开发新一代大型客机,1965年12月基于原军用运输机竞标方案研制400座级、航程5000英里的四发远程民用运输机,由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提供发动机。
    而时,民航业数家主力公司按其市场预测另开胃口,于是分求道格拉斯公司研制DC-10客机(美国通用电气提供发动机)、洛克希德公司研制L-1011 TriStar“三星”客机(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发动机),均走三发动机满足远程越洋适航性要求、300座级满足未来客流量的思路;此外,初涉喷气式技术领域的甜头和军用机型的进展,使航空界乐观过度,确信越快越盈利,将民用航空技术即将到来的发展阶段预测为超音速喷气式机型占主流,视亚音速喷气机为不足支撑客运市场的运货工具,有调整战略发展方向研制超音速客机之动作,民航界所积累资源遂瓜分各造其梦;凡此种种,不论具体机型还是大决成败的配套发动机(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均前所未有地处于试图研制阶段,正所谓抢进迫切兮时不我待,而前路迷茫兮难明正途,唯有耗尽资源把庞大工程推到未来方可实践判决是生或死。
    豪赌下注心虚虚
    波音方面,1965年8月开始研制747机型,其大令人怀疑可否腾空,且刚历军用运输机竞标失败、预算经费(10亿美元)超过公司净值,发展方向若错误实在无法承受,怕怕,遂望先得订购再实施,而泛美航空害怕747不能成功,望先落实计划再订购,于是有谈判决策冒险事。后,1966年波音公布747计划、建造新厂房,获得泛美航空25架订单,1966年7月25日开始生产。
    747计划原设计为双层窄机身,后改宽体结构;因害怕未来果然属于超音速客机市场而成为人不愿坐的磨蹭缓慢大笨机,乃于设计阶段先留退路,按能够改为货运专用机的谋生方案捣鼓,驾驶室上搬而可改为从揭鼻式前端货门装卸,于是生成突眼阔肚能张口之弹涂鱼一条;而四发设计造成选择左右对称的推力、重量配平布局,以发动机吊舱与下单翼配合,也正得动力装置维护更换的相当便利(三发机型之竞争者,配平乃左右绝不对称,不得不在屁股塞一台、与尾翼固定控制装置纠缠,怕起降刮擦还必须高翘,维护即大显麻烦了,更休论更换。至于四发比三发更耗燃料的问题,实际从战略角度看用单架增加有效载荷盈利、发动机效率提高等技术手段即可解决,岂有徒数台数来定优劣的肤浅权衡便明了之法,过细,按下不表)。
    弹涂鱼的苦战
    1968年9月30日,第一架波音747(747-100,基本型)出厂。
    1968年12月31日,苏联图144超音速喷气式客机首次试飞。
    1969年2月9日,波音747首次试飞。
    1969年3月2日,英法联合“协和”号超音速喷气式客机首次试飞(美国有些坐不住,也开始试图研制超音速喷气式客机,后涉各方面问题而权衡取消,按下不表)。
    1970年1月22日,波音747投入运营;1971年DC-10投入运营;1972年L-1011投入运营;1975年12月图144投入运营;1976年1月“协和”号投入运营。民用主力喷气客机大战全面爆发。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能源危机,石油价格大张,波音747顿显运营成本高昂,航空公司不愿购买,且发动机技术未成熟造成大量飞机停飞,其运力优势无法体现,DC-10与L-1011乘机以较小载客量机型的较低成本抢夺市场份额(也有发动机技术问题,罗-罗公司因之大弱),势见微(泛美航空公司则由此衰败)。弹涂鱼的变通适应能力开始发挥,波音公司将747客机改为货运型、客运货运快速变更机型,以及缩短机身型等维持不退,至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经济复苏而民航再度繁荣,及发动机技术成熟,747的无与伦比的大载运能力终于成为运营获利关键(并兼超音速客机以高昂技术开发和制造、维护费用,和低载运能力、噪声不可忍受等原因始终不合市场需求而败退),于是747从半咸境地大翻生,迅速占据民航机型主导地位,并改出适应大运量需求的新机型,其系列长时间垄断大型民机市场(直至2005年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A380大型宽体客机出现为止),使波音公司成为航空界的巨无霸。
    波音747系列机型计有:
    747-100型,基本型。最大载客量490人。共产167架。
    747-100B型,100之改进型。载客量550人,起飞总重有增,翼身和起落架加强以适应。共产9架。
    747-200B型,100之改进型。增大载油量和起飞总重,其专机型代替VC-137而作美国总统专机(代号VC-25)。共产229架(含“空军1号”2架、E-4空中预警指挥机4架)。
    747SP型,100B之机身缩短型。机身缩短14.35米,载客量305人或321人(低密度航线),全经济舱布局载客量400人。共产45架。
    747-200C型,200B之改进型。全客运-全货运模式可快速转换。共产13架。
    747-200F型,200B之货运型。载货量90720千克,航程8300公里,机头货舱门直通下层货舱,机侧货舱门可同时使用。共产73架。
    747-200M型,客货混合型。为200B型机身前左侧增开一货舱门,以在上层货舱装卸货物,机舱布局可全客型,也可前舱载客后舱装货盘/集装箱。共产78架。
    747-300型,200B之改进型。加强上层客舱甲板,上层客舱加长7.11米,上层舱载客量由32人增至69人,增加上层舱舷窗,直式楼梯代替原螺旋式楼梯,客舱门加大,改进机头气动外形,最大巡航速度从M0.84增至M0.85,共产81架。
    747-400型,300之改进型(P型为全客运型)。翼尖加长1.83米,加装1.83米高翼梢小翼,航程增3%,达12970公里;机翼采用波音757、767的铝合金材料,使机翼减重2721千克;以碳刹车片代替钢刹车片,采用新型宽机轮,使起落架减重816千克;双人制驾驶舱,使用数字式航空电子仪表和彩色多功能显示器,飞行操纵台仪表数量减50%;水平安定面内前后梁间增装燃油11356升。本型燃油消耗较200型降低12%,每座耗油量低24%。至1993年4月共订货464架(已交付246架)。
    747-400Combi,400型之客货混合型。载客量269人或413人(无载货),机身左后侧装货舱门,主舱地板运货量27215千克。
    747-400F型,400型之全货机型。机身两侧装大型货舱门,上层舱不加长,加强机翼。已产5架。
    747-400D型,特殊密集全客运型(日本订购,用于国内航线)。无翼梢小翼,最大载客量568人。
    747-8,以波音787技术改良747之洲际型客机(Intercontinential Passenger)和货机(Freighter)。机身延长11米,载运量增至140吨,载客量增加34人;装波音787的通用电气发动机,提高燃油效率,先进主机翼设计,改进运营经济性,设计航程14816千米。已获订货确认约78架。计划2009年交付。此机型为与空中客车A380竞争。
    747-LCF,400型之超大货机型(Large Cargo Freighter)。用于载运波音787飞机大尺寸组件,机舱容积1845立方米(约原747货机容积之3倍),机尾横向开启(Swing Tail)设计以便快速装卸。计划改装量3架;2006年9月试飞。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0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10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11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南区 电信
2月12日

    1947年——锡霍特·阿林陨石事件
    1947年2月12日,一颗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化为一明亮火球,自北向南快速飞掠苏联东西伯利亚地区,于约6千米高度爆炸解体为陨石雨落在锡霍特·阿林山区。后考察发现坠落区域长约2千米、宽约1千米、面积1.6平方千米,其范围内地面散布陨石撞击坑约100余个,收集镍铁质陨石碎片800余块,总重约37吨,其中最大者1745千克。

    2001年——探测器首次着陆于小行星
    2001年2月12日,美国NASA的NEAR(近地小行星会合)-Shoemaker探测器(简称 NEAR)成功着陆于爱神星 Eros(433号小行星)表面。
    爱神星长33公里,宽13公里,公转周期1.76年,为跨越火星轨道可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一,虽不会相撞,而人谓其古老,可作研究太阳系历史的参考,也可作防范小行星撞击的研究材料,于是关注之。
    激情约会危险情人
    1996年2月17日,美国发射德尔塔-2型火箭载带NEAR探测器升空,执行小行星地理和化学环境探测任务,计划耗资2.27亿美元。
    1999年1月,NEAR探测器即将按计划与爱神星会合时发动机故障自动关闭,并中断与地面联系;后恢复联系,于2000年2月14日(故意安排于情人节会合,以显浪漫)进入绕爱神星轨道,4月起以35千米高度实施探测,传回照片约16万张。
    2001年2月,NEAR探测器发动机燃料将耗尽,原未计划着陆,NASA临时决定作软着陆尝试,并示约会之浪漫。
    2月12日,地面控制站使NEAR探测器发动机6次点火实施机动减速降低高度接近爱神星,并以1分钟间隔拍摄照片实施观测,历时4小时;最后,以8千米/小时速度成功接触爱神星表面着陆,拍摄太阳能电池板刮擦之星体表面痕迹后关机终止工作。
    NEAR探测器之探测活动,发现爱神星表面存在大量小天体碰撞所成岩石碎片、发现爱神星内部存在着裂痕、发现爱神星结构均匀,由类似球粒陨石的物质组成,乃一整块巨岩,而非原研究所推测的冰砾和岩石以引力作用聚拢构成的松散结合物,此表明爱神星自太阳系形成以来即存在、无大变化。此次探测成果促使人类对小行星的认识大改且更深入。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2月13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2月14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2月15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2月16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2月17日

    1984年——中国推行法定计量单位
    1984年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在全国推广米制、改革市制、限制英制及废除旧杂制。
    度量衡的故事
    人类文明发展至社会分工的出现,不同应用价值的物品交换、分配和协同性、时效性、复杂化活动的进程安排,势必要求对物相关事物进行定量描述、比对和处置,于是实物所表现的质量、尺度、体积等特性,以及事件发展过程的耗时,均须度量且在相关人群中得到公允和推崇,由此,作为适应该群体社会发展水平的计量方法和通行量化规则出现了。
    但,此类定量与计算、描述办法的约定,本属相当大程度的所涉人群(维生于自然资源种类、数量特定的地球局部空间,社会发展程度造成对资源的需求、开发、加工转化及利用的形式也各异)适应自身现状所作主观决策,势必导致同一事物在该群体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以及在同一时点的有交往的各群体之间,被作不同度量计算方法的处置。
    于是,随着不同地域人群间相互联系的不断增加和深入,作为适应人际交往的信息交流手段之一的度量衡,必然逐渐趋向统一,其在同一地域中具体规则的演化过程,是该地域与不同广度的其他地域间文明联系紧密程度变化的一种表现。
    对于特定地域实际通行的度量方法,基本可分为三类。其一,对应于涉及与外界交往最频繁、不可不为的日常事务,必须适应尽量多数人交往的广谱要求,使这部分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的修改和推行最迅速(如客运行程的计量);其二,对应于虽然涉及与外界频繁交往、但直接影响局限在特定行业(一般为产业链上中游领域)内而不会干扰日常活动(终端分配与消费)的事务,只要本行业内部信息交流通畅即可的专业化环境,使这部分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的修改和推行明显不与地域间的交往程度发展同步,另走参考密切相关行业变革的适应路线,但也追求尽量大范围内同行的接受(如原油开采量的计量、汽车发动机功率的计量);其三,对应于地域性差异极明显、跨地域交往不多甚或不可行的事务,以不可通用且不必追求通用形式仅服务于相关活动的发源地,无修改和推广必要,便继续游离在地域间交往扩大深化的活动之外,保留原始计量计算方法(如亚洲若干地域商品包装数量之忌讳4,而欧美若干地域楼层房间号无13却特称12A,及特定地域之楼层有“底”而无“第一”)。
    总之,计量单位与算法的确定和通行与否,主涉相关事务的地域性、行业性的人际交往发展需求,不一而足也。
    [按:计量单位演化历史深涉万事万物,资料其巨淹没一切,恕不具述,唯好奇者自入汪洋一观尔。]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8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2月18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1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柳城县 电信
2月19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千眼观音 发表于 2008-2-20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柳州 电信
2月20日
     
  (暂乏可陈)
回复 顶~ 砸~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APP下載|手机版|爱牧夫天文淘宝店|牧夫天文网 ( 公安备案号21021102000967 )|网站地图|辽ICP备19018387号

GMT+8, 2025-5-6 17:50 , Processed in 0.071669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