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ii 发表于 2017-10-26 10:45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07:42
他们说有99.9/100的把握显示双星轨道在缩小,并不是100/100的把握肯定在缩小,还有0.01/100的把握是在增大 ...

如果膨胀能够影响倆星之间的距离 , 那这距离只会是越来越大 , 不是越来越小 , 更不是一会拉近一会又拉开是单方向的, 不管最终有碰没碰。 现在这里的证据表明距离是越来越小 , 相反的, 这就证明不是膨胀 , 或者膨胀影响比较小了。

而这证据的准确度比方说达9成, 有1成的误差 , 我们就可以说上面的说法是9成对1成错误的机率 ,也即说对比说错的机会大好多了,更何况现在是百份之99不是90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6 10:48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07:42
他们说有99.9/100的把握显示双星轨道在缩小,并不是100/100的把握肯定在缩小,还有0.01/100的把握是在增大 ...

“截止到目前的技术,还没有能力准确测量遥远天体的大小,所谓的观测结果含有的主观臆断太多,误差太大,轨道的微弱变化完全淹没在误差里。”
======


楼主可真行。啥话都敢说。
观测到的脉冲星的周期精度通常不低于10的-12次方。这已经是极高的时钟精度了。用这种时钟检测脉冲星PSR 1913+16的轨道周期,发现它在30多年的时间里减少了40多秒,每年就有1秒多的减少。只个结果被你一口就否定了。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6 14:13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7-10-26 14:20 编辑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6 10:45
如果膨胀能够影响倆星之间的距离 , 那这距离只会是越来越大 , 不是越来越小 , 更不是一会拉近一会又拉开 ...
对了表达有误需要讲清楚的是 , 我指的是在这种特殊的脉冲双星情况下而言的 , 证据表明膨胀没它们之间的作用影响大, 我不否定膨胀学说的,之前也说过 。就是在别的正常的天体之间也许就有膨胀的可能了。而这证据也说明有的天体可以互相拉近和相碰。
另外楼主说的物质与宇宙都有膨胀这点我也不否定的 , 这个因为是新理论新构想我就不清楚了 ,初步看来这个理论有月地和日地距离在增加的证据 , 而且地球本身也在增大这方面也是个有力的证据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18:20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6 20:55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7-10-26 20:59 编辑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18:20
你真会开玩笑,每年减少1秒,周期才7个多小时,这意味着最多这对双星能再活2万5千年,教材上说这对双星可 ...
喔我現在才看明白那實驗的圖了,y軸代表每年周期減少,從0秒減到45秒。x軸代表年份從1975年到2007年這32年里,測過20多個點20多次。所以是每年平均減少1 .4秒,那還有兩萬五千多年才掛啊沒那麼快。而你又説張教授認為有三億年壽命,這就很大出入了~

這值得商榷~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21:45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6 21:52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21:45
理论预言的是每年周期变慢千万分之几秒,而最近观测者宣布测量的结果是每年变慢百万分之7秒,远远小于一秒 ...

你的数据来自哪里?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6 22:41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7-10-26 22:44 编辑

最快也得再等兩萬年才掛,人類才活過多少年啊,自有文明致今才五六千年。這兩颗星應該算是比較明顯能看到區別的吧,周期減少率比較大的吧,不然也不會選這對來做實驗。那其它的之前說過已知的還有幾十對這樣的雙星,應該也差不多要這麼久才會合并,兩萬年,或且需時更久的吧。

而這次的中子星雙星事件,居然遇到一對可以現在就合并,這會不會過份巧合呢??比中彩票還難的事呀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07:46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08:09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7 10:20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7-10-27 10:22 编辑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6 21:45
理论预言的是每年周期变慢千万分之几秒,而最近观测者宣布测量的结果是每年变慢百万分之7秒,远远小于一秒 ...
倆个实验结果是有很大出入 , 实验的误差也得重点考虑,特别这种大距离的测量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能说有一点点变化就不是变化 , 因为在宇宙尺度来讲这也许是很大的变化了, 有变化了 , 不能以我们人类的时空观念来看问题 。

关健在于这丝毫的变化是否属实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10:26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7 10:32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07:46
下面这段话是复制百度百科关于双星的研究:
“研究PSR1913+16的最大胜利还在后头。在宣布发现这颗脉冲星后 ...

前面,我对于91楼链接里的那个图的理解有误。图中纵坐标是一个与近星点的移动相关的时间,而不是直接的轨道周期变化量。也就是说,每年平均约1秒多的变化并不是轨道周期的减少速度。他们应该是根据这个测量值,算出了每年百万分之75秒的结果。
总之,图中那么大的变化量,对于脉冲型测量来说,在精度上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根本不会像你说的,完全淹没在误差里。

你现在的研究方法是,寻找一切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否定一切不利于自己的证据。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7 10:37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7 10:20
倆个实验结果是有很大出入 , 实验的误差也得重点考虑,特别这种大距离的测量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能说有一点点 ...

很明显那不是两个实验,前一个只是一个理论计算,后一个才有实际的观测结果。那并不是同一个团队的结果。你不能用两个团队的差别直接否定两个结果。也许只是一个结果是错的。在泰勒(和weisberg)团队的多次结果中,计算和观测一直是吻合的。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10:55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7 11:14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7-10-27 11:15 编辑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7 10:37
很明显那不是两个实验,前一个只是一个理论计算,后一个才有实际的观测结果。那并不是同一个团队的结果。 ...
我不是说倆个结果都否定 , 而是倆个很不同而已
张教授说还有3亿年, 而你的就还有倆三千万年 , 张教授既然说出口,那也是做了实验的对不对 ? ? 所以 , 现在就是为何会有这么大不同的结果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7 12:02

本帖最后由 mandii 于 2017-10-27 12:12 编辑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07:46
下面这段话是复制百度百科关于双星的研究:
“研究PSR1913+16的最大胜利还在后头。在宣布发现这颗脉冲星后 ...
这里百度说的是 , 泰勒(和weisberg)团队 和 张教授说的是一致的吧 , 都是3亿多年
而愚石提供的图 , 是weisberg的图, 也就是泰勒团队
所以 , 上面91楼那实验图 , 与张教授说的 , 是一致的
都要3亿多年 , 只是我们理解错了那图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7 16:22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10:55
错就错了,死不认错就没啥好讨论了,你在上面写的很清楚,周期变化就是40年减少40秒,一年减少一秒,白纸 ...

说你坐井观天你可能不承认,现在的脉冲星观测得到的数据极其精确。在观测数据中,你所知道的星体扰动例如月球,天王星等)全都被计算排除了。科学家们不但能极其精确地算出脉冲双星的自转和轨道参数。通过精确计算,还发现了脉冲星的身边也有行星围绕其转动,还测出了脉冲星身边的行星的大小和公转周期等参数!

科学家的能力远非你能想象,他们测出的脉冲星的自转频率的精度不输于地球上最精密的原子钟。例如现在使用的双脉冲星PRS J0737−3039 的参数是:
A星自转频率:44.05406939274 Hz
B星自转频率: 0.36056035506 Hz
双星轨道周期:0.102251562478 天

你数数这些数据的有效位数。就知道他的精度有多高了。
再给你个例子:在94年12月19日,新疆乌鲁木齐天文台观测到了脉冲星 PSR J1123-6259 的自转频率突然提高了十亿分之一!看看你说的人家的精度不会好于万分之几秒是不是坐井观天。

愚石 发表于 2017-10-27 16:26

mandii 发表于 2017-10-27 12:02
这里百度说的是 , 泰勒(和weisberg)团队 和 张教授说的是一致的吧 , 都是3亿多年
而愚石提供的图 , 是w ...

是的。是我理解错了那张图。

heyuhua 发表于 2017-10-27 16:28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引力波的诺奖不正常----来自朋友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