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倒 了,初中的时候好象看过这种东西,不过没在意,这回看到,怪怪的感觉,咋就不倒呢
欢迎secondmark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21139&noupdate=yes
这个现象太普遍了,就在大家的身边,甚至体内(每个基本粒子都是陀螺)
众人聚在这里,正在试图用浅显的道理说明白他
谢谢关注,也请参与意见 原帖由 bearcat 于 2008-3-6 22:41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抢100楼!
::070821_13.jpg::
原帖由 bearcat 于 2008-3-7 22:57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抢200~ .
哈哈哈::070821_13.jpg:: ::070821_13.jpg:: ::070821_13.jpg::
原帖由 bearcat 于 2008-3-7 22:55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圆环本身是个刚体。如果把刚体看成是一系列部分的组合的话,那么这些部分之间必须有被动力来维持形状不发生变化。
这些被动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起到了一个“分配外力”的作用。
直接从圆环说不是很 ...
一列火车,各车厢质量已知,如果车头在前面拉力已知,总体加速度当然就知道了。那么,请计算每节车厢的受力。
这个问题大概是个高中习题,结果显然是每节车厢受的合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总和等于车头拉力。整个力就被分配给每个车厢了。
圆环的情况完全类似,你也可以去推导一下。
一列火车,各车厢质量已知,如果车头在前面拉力已知,总体加速度当然就知道了。那么,请计算每节车厢的受力。
可以理解,车头拉力F/全车总质量M=总体加速度a
然后分配到各车厢
那么涉及到转动,就不能用质量了,而要用转动惯量
力偶矩M/圆盘对水平直径转动惯量I=圆盘角加速度α
但是各点到水平直径距离不同,r(θ)=Rcos(θ),线加速度a(θ)=αr(θ)
圆盘边缘各点当有线加速度a(θ)=αRcos(θ)如下图
http://www.astronomy.com.cn/x/attachments/2008/03/45044_200803042300103.gif
我推导就是这样,有问题吗?
回复 202# 的帖子
应该没啥问题。 . 原帖由 clearskies 于 2008-3-7 20:46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对啊,每个人都可以讨论吧,我来说这个问题这么讨论没太大意义也可以吧?
我没有以一个版主的身份发言啊,要是有违规我肯定会操作的
别总那么严格吗,都是泡论坛的,当了版主还不能灌水聊天了?? ...
clearskies言重了!是我错领会了你的意思::21::::21::::21:: 误会误会,和谐为重,哈哈
BTW,雪鹰兄,每个基本粒子都是陀螺这种臆想推断还是不要随便说了..... 原帖由 bearcat 于 2008-3-7 23:19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没啥问题。 .
现在将“力”分配给各质点,因为质点随圆盘圆周运动,所以他的“加速度”或受到的“力”始终在变化
当圆盘以角速度ω自转时,质点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在垂直于盘面方向的加速度在变化
其变化规律为a(t)=αRcos(ωt)=cos(ωt)
根据f=ma,质量为m的质点在垂直于盘面方向将受到f(t)=ma(t)=mcos(ωt)
这是一个周期形式的力(见图中表示加速度变化的箭头)
http://www.astronomy.com.cn/x/attachments/2008/03/45044_200803042300105.gif
这一步如何?还是不提“力”,只说“加速度”? 原帖由 clearskies 于 2008-3-7 23:25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误会误会,和谐为重,哈哈
BTW,雪鹰兄,每个基本粒子都是陀螺这种臆想推断还是不要随便说了.....
呵呵,我是深受科普之害
大家和为贵,我所以来这里,一是兴趣使然,更重要的是看中了这里的学术氛围和这里的几位高手
还有一点,愚石网友无意之中的引见,呵呵,他一年前曾到处追我
毕竟刚来几天,绝对新人,大家多照顾::42:: ::42:: ::42::
回复 206# 的帖子
是这个意思啊。btw,这个动画画的很好呀,用什么软件画的? 原帖由 雪鹰J 于 2008-3-7 22:50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就像kxjh网友,解释起规则进动来理直气壮,因为M方向水平,所以陀螺水平进动
而解释起非规则进动来,就弯弯曲曲,东找西看
这也说明,他的“因为M方向水平”,也不是陀螺运动的道理
请看79#和150#。说实话真没觉出那“弯弯曲曲”::19:: ,那“东找西看”了::19:: 回183#
原帖由 雪鹰J 于 2008-3-7 16:59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陀螺运动,支点明显为无摩擦球铰,并且不计空气阻尼
倾角固定,所以重力矩固定
在此条件下,已经存在最小自转角速度临界值,低于临界值,陀螺轴端将不会严格遵照力矩M方向运动,而是要下垂
这种状态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过做为理论研究是可以的。
这种状态和前面讨论的都不一样,前面讨论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支点既有摩擦力也有摩擦力矩,就是我在79#谈到的情况;另一种是支点既无摩擦力也无摩擦力矩,就是我在150#谈到的情况。我认为这两种情况都已经解决了。
你现在说的这种“无摩擦球铰”,我的理解是有摩擦力却没有摩擦力矩。你是说在这种状态下:1、一旦形成“规则进动”因无摩擦力矩它就会永远进动下去。2、要形成“规则进动”其自转角速度有个临界值,如果小于这个值就不会形成“规则进动”,而是陀螺在进动的同时会向下运动直到倒下。是这样吗?请确认。 TO:雪鹰J
或者把你的电子书发到这个邮箱(lhb.77777@163.com),并告诉我在这个书什么部位有你在183#说的内容。 原帖由 雪鹰J 于 2008-3-7 22:50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对同一个陀螺,不管它躺着、立着、还是斜着、或者是倒挂着,它运动的道理只有一个
不应该能解释这个不能解释那个,那说明这个道理不是道理
你这个观点可是不对,一个理论能解释特殊情况,不能解释一般情况是很正常的。
某些特殊情况下(通常是垂直、平行或相交)事物规律变得简单化,这是科学上最基本现象。数学上的勾股定理,就只能解释直角三角形,不能解释非直角的情况。
在大学学物理的时候,先讲一般规律,再讲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往往是有最简单的表达式。这种简单表达式,就是属于你说的能解释这个不能解释那个。
对于中学生来说,常常是只能讲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球形带电体的电荷分布,长密螺旋管的磁场分布等。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躺着的陀螺也属于一种特殊情况,因为这时的自转加速度和公转加速度是正交的,因此变得简单而易于理解了。中学生没学过动量矩定理也可以理解。所以,要想让中学生理解“陀螺为什么不倒”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用躺着这种特殊情况进行解释。
当然,对于倾斜位置,也可能有简单解释,可以继续讨论,看看能否找到。 原帖由 kxjh 于 2008-3-8 00:22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2、要形成“规则进动”其自转角速度有个临界值,如果小于这个值就不会形成“规则进动”,而是陀螺在进动的同时会向下运动直到倒下。是这样吗?请确认。
根据我的感觉,这个临界值应该存在。
因为,稳定运转意味着扶正力矩=倾倒力矩。而倾倒力矩不会低于重力矩。扶正力矩是自转速度的正相关函数。那么,必定存在一个临界值,当自转低于它的时候,扶正力矩会低于重力矩。
并且我还感觉到,临界转速与陀螺直径负相关,与陀螺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粗而矮的陀螺临界转速低,稳定性好。尽管我在前面分析倾斜陀螺时有误,那只是数值大小上的错误,趋势应该是对的。
[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08-3-8 10:32 编辑 ] 如果没有这个章动那么进动的运动能量从哪里来呢?进动的能量还是重力势能转化的。
[ 本帖最后由 wzy 于 2008-5-17 18:30 编辑 ]
回复 214# 的帖子
欢迎wzy网友,大家目前正在致力于“规则进动”,暂无暇顾及章动随着讨论的深入,会涉及章动以及其他运动的,敬请继续关注,或者加入战团::42:: ::42:: ::42::
回复 213# 的帖子
支持这个思路,主观直觉也应该存在最小自转角速度临界值,否则不转的陀螺也可以不倒了,这与是否有摩擦耗散没关系关于你的78楼,我是这样看的,一个普适的理论,应该能够面对所有现象,特例自不在话下,如果一个理论只能解释特例,而不能推广,一推广就出矛盾,那么至少这个理论不是普适理论,而且是否正确也未可知
所以还是应该“对于倾斜位置,也可能有简单解释,可以继续讨论,看看能否找到”,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原帖由 creeperr 于 2008-3-7 16:41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attachment.php?aid=121144&noupdate=yes
按照您的思路,去掉离心力,把向心力补上,重力及进动向心力差由自转向心力差来补偿,是否说得通?
角速度对向心力的影响是平方的,高速陀螺自转角速度显然大大高于进动角速度,自转向心力差是否更容易实现这种补偿? ...
现在,谈一下对你的观点的看法。
你在图的右边画出了指向o点的一对向心力,认为下边的大些上边的小些,因此,形成扶正力矩。我的看法是,这两个力总是相等的。理由有二:
1、“圆盘”的瞬时中心不在o点,而是偏上一些,这样一来,V1与垂直离心力的关系就不再是平方关系,而是正比关系。
2、瞬心偏上,而且它的加速度不为零,是向下的,与上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这样一来,上边的加速度+ 瞬心的加速度 = 下边的加速度- 瞬心的加速度。上下的离心力就扯平了。因此你说的效果是不存在的。
为了这个,你可以思考一下汽车轮胎。轮胎滚动时瞬心在地面,如果你的理由成立,轮胎跑起来以后会飞起来。因为它处处的离心力都偏向上方。实际上,是把瞬心的加速度再叠加上去,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你肯定会问,既然垂直的离心力上下相等,水平离心力为什么就下大上小,它们可都是由V1V3产生的?这是因为:
1、在水平面内,V1V3的瞬时中心与Vo无关,总是在Z轴上;
2、瞬心的加速度为零。
因此,水平的F1F3不相等,垂直的F1F3就相等。
回复 215# 的帖子
进动必然要伴随章动,不能完全的毫无关联的分开,要是说“规则进动”我理解因该是有规律的章动的进动才能说是“规则进动”。按照楼主说的和理解的“规则进动”好像没有这种说法!!!请问楼主在哪里听说的???还请指点。 原帖由 雪鹰J 于 2008-3-8 11:04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支持这个思路,主观直觉也应该存在最小自转角速度临界值,否则不转的陀螺也可以不倒了,这与是否有摩擦耗散没关系
关于你的78楼,我是这样看的,一个普适的理论,应该能够面对所有现象,特例自不在话下,如果一个理论只能解释特例,而 ...
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你认为我在78#对特例的解释(不外延),是否成立。
如果连一个球体的带电分布都搞不清楚,直接讨论一般形体的带电分布就没什么意义了。
[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08-3-8 11:25 编辑 ] 原帖由 bearcat 于 2008-3-7 23:36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这个意思啊。
btw,这个动画画的很好呀,用什么软件画的?
动画是用3ds做的
我们根据你143楼的提议“如果有进动,三个点的运动方向都会加上一个垂直于平面的分量。由于它们都在右侧,所以速度方向都向纸内偏离,其中A点的速度偏离平面最大,C点最小”,一步一步走到206楼
从质点运动“垂直于平面的分量”逆向追寻它运动的原因,终于追到了力偶矩M,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因果链
质点垂直于平面的运动分量变化←垂直于平面的加速度变化←力偶矩作用下圆盘反转的角加速度←力偶矩M
正向叙述这条因果链,是这样
力矩→角加速度α→线加速度a(t)=αr(t)=cos(ωt)→线速度v(t)=Vsin(ωt)→圆盘规则进动
应该没问题吧?
现在请回过头,看看1楼的分析,道理能说得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