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于地球磁场起源的实验正式启动

  [复制链接]
mill 发表于 2010-4-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联通
起码我在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这不属于指手画脚吧?
愚石 发表于 2010-4-5 19:02



    实验本身不属于指手画脚而只属于兴趣所致;在论坛上大造影响属于炒作;不让别人提反面意见当然属于指手画脚。就本人对nngs的了解,他就算自认在电磁学和地球物理领域是白痴,也只是他自己的谦虚。他的所知所学,你做梦都想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ill 发表于 2010-4-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联通
这个所谓实验的失败是必然的,但即使这样,也给了诸多mk一个口实,也就是mk不仅动嘴还会动手(哪怕那些纯粹动嘴的比如刘本林也会捡这牙慧)。这就是炒作的效果,你认为是好还是不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10-4-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enlinliu 发表于 2010-4-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常州市 中移铁通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orren 发表于 2010-4-6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南开大学
熊猫在本贴中给愚石的建议是好的,正确的;用这些思路方法去做,会让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无论结果如何,人们可能会很容易承认这个结果;这样也会节省后续实验所需的资金;
不这样做,弊处当然显而易见,首先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会遭到质疑,好的可能———会有少数人给愚石的实验提出改进意见;更有坏的可能———大多数人对此实验结果置之不理;
愚石自己还是衡量一下,希望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到怎样的回应,再作打算;你还剩多少资金能够把这个实验重来一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6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实验本身不属于指手画脚而只属于兴趣所致;在论坛上大造影响属于炒作;不让别人提反面意见当然属于指手画脚。就本人对nngs的了解,他就算自认在电磁学和地球物理领域是白痴,也只是他自己的谦虚。他的所知所学,你做梦都想不到。mill 发表于 2010-4-5 22:34


对于nngs我也相信他的知识丰富,他还通过电话与我讨论过,所以我对他也很有好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争论和斗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6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这个所谓实验的失败是必然的,但即使这样,也给了诸多mk一个口实,也就是mk不仅动嘴还会动手(哪怕那些纯粹动嘴的比如刘本林也会捡这牙慧)。这就是炒作的效果,你认为是好还是不好呢?mill 发表于 2010-4-5 22:37

悲观的人容易看到悲观的东西,乐观的人容易看到乐观的东西。
我的失败可以成为民科的牙慧,为什么就不可以称为反对和奚落民科的证据?
事情多有好坏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你为什么看不到好的一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6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愚石自己还是衡量一下,希望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到怎样的回应,再作打算;你还剩多少资金能够把这个实验重来一遍呢?
worren 发表于 2010-4-6 02:58


有一点我还是自信的,如果实验得到了正的结果(尽管可能性不大),我能够让人们相信实验的结果。
并非实验结果受到质疑的时候都需要自己重复,也可以请质疑的人到我这里重复试验。你总不会说我需要重新铸造一个铝球才算重复实验吧?再说了,就算重新铸造铝球也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实验开始之前,讨论请限于实验本身,不要涉及其他内容,更不要互相攻讦,把以前的积怨在这个帖子中继续发泄。
多个朋友比多个敌人好,更何况是大家都互不相干,并无本质上的利益冲突的情况。前面这些帖子中,我推荐和支持像 bearcat 这样的发言。

对于争论各方,请冷静等待实验结果再说。成功了有成功的意义,失败了也有失败的意义。
如果愿意,最好各位把对吵的内容都互相删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4-8 13:59 编辑
熊猫在本贴中给愚石的建议是好的,正确的;用这些思路方法去做,会让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无论结果如何,人们可能会很容易承认这个结果;这样也会节省后续实验所需的资金;
worren 发表于 2010-4-6 02:58


熊的建议是善意和友好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执行起来有诸多困难,不好落实。
主要是我们的猜测并无现成的理论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我们能够预先计算出结果,因此误差分析就没有计算的基础。如果先解决理论问题,那又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强项在实验方面。
为了扬长避短,我们只能先试验再说理论问题。
虽然这是一个电动力学问题,先进行严密的计算应该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可能是一回事,能否尽快解决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11下午2点,《全纪实》会重播“剖析地球”上下集,大家先去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ono 发表于 2010-4-9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电信
特别支持lz的精神不管成功与否。

不过个人认为磁场说应该是多因素的结果吧,自转,地质构成,地核固液物质的流动。。。

不管怎么说,希望lz有新的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11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4-11 16:09 编辑

十分感谢gohomeman1 提供信息,终于看到了《剖视地球》这期节目。
看了这期节目,很高兴。如果他们的大球实验真的出现过磁场。我们的信心会有所增强,只是里边没有提供更详细的试验参数,比如转速。
他们把产生磁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对流。但是缺乏一个极其简单的对比试验。他们要是停止加热里边的钠,让它在常温下运转时不产生磁性,加热以后才产生磁性,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如果是我做这个实验,一定会强调这一点。可惜片子里没有介绍这一点。当然,也许是受片长的限制而漏掉了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请愚石兄注意视频中的一句话:
转动几分钟后,产生了磁场。

这说明,是在热对流并出现后面那个沉降实验中的螺旋状涡流,才出现磁场的。如果不出现涡流,应该是没磁场的(或者是内部对消了)。至于速度,我估计是不会很快的,应该远慢于你实验的计划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1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4-11 20:11 编辑
请愚石兄注意视频中的一句话:
转动几分钟后,产生了磁场。

这说明,是在热对流并出现后面那个沉降实验中 ...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11 16:17


按照片子中的速度,圆球转动的非常慢,大概在每分钟三、四十转左右,也许是拍片时没有完全启动起来。
数分钟的时间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算起。也许,那数分钟是13吨的液态钠的启动时间。或者说,也许是数分钟的时间让液态钠的转动速度超过了必须的阈值,因此才产生了磁场。也许与涡流根本无关。我们这个实验将验证这一点。

片子中没有说明磁场的强度,也没有说明磁场的方向(磁轴是否与转轴重合),很难对其作出更多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1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从电视上看,貌似磁场有多个方向,但大致与转轴方向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12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4-12 18:58 编辑
从电视上看,貌似磁场有多个方向,但大致与转轴方向差不多。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11 23:32

我猜测那个磁场图可能是个示意图,不一定是真实测量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我也认为是示意图,但能说明问题就行。
整个实验其实包含了2个部分,还要注意后面的那个溶液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愚石 发表于 2010-4-12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愚石 于 2010-4-12 20:50 编辑

我也注意了那个溶液实验,但是看不出它的与地球内部岩浆的相似之处。试验中的螺旋柱形成的原因是燃料与液体的密度不同,借助于平行于转轴的重力的作用才形成那样的状态。而在地球内部,并不存在平行于转轴的重力场(重力场是指向地心,而不是平行于地轴),因此不可能形成那样的螺旋柱分布。因此,用这种螺旋柱来说明问题似乎有些牵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0-4-1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中不是说吗,这是模拟岩浆的冷热对流。当然了,这些对流轴并不都与地球自转轴相同,但它是在模拟一种运动啊。
我没细想,但我初步认为,与自转轴不同方向的分量可以互相抵消的(对流应该有好多个,尺度应该比较大,比如数百km这样的级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